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98)
2023(15297)
2022(13278)
2021(12367)
2020(10287)
2019(23713)
2018(23858)
2017(45393)
2016(24852)
2015(27929)
2014(28021)
2013(27770)
2012(25918)
2011(23387)
2010(23498)
2009(21412)
2008(20712)
2007(18160)
2006(16141)
2005(14270)
作者
(72349)
(59971)
(59528)
(56573)
(38311)
(28992)
(27094)
(23601)
(22978)
(21576)
(20776)
(20164)
(19157)
(19023)
(18444)
(18284)
(17788)
(17723)
(17164)
(17137)
(14996)
(14879)
(14492)
(13722)
(13470)
(13432)
(13411)
(13310)
(12133)
(11879)
学科
(105903)
经济(105807)
管理(68264)
(65279)
(52104)
企业(52104)
方法(41973)
数学(35736)
数学方法(35319)
地方(30824)
(30577)
中国(29914)
业经(25037)
(23038)
(21916)
农业(20820)
环境(20417)
(17307)
(17292)
(17285)
贸易(17277)
技术(17127)
(16614)
理论(16361)
地方经济(16216)
(15134)
(14982)
(14961)
银行(14942)
(14893)
机构
学院(347198)
大学(346366)
管理(137154)
(136209)
经济(133039)
研究(121256)
理学(117836)
理学院(116451)
管理学(114542)
管理学院(113933)
中国(89282)
科学(76951)
(76016)
(61393)
(59915)
(59147)
研究所(56034)
(55179)
中心(55001)
业大(53270)
(49497)
师范(49035)
北京(48043)
财经(47346)
农业(45898)
(44653)
(43507)
(42799)
师范大学(39666)
经济学(39081)
基金
项目(238409)
科学(186455)
研究(176192)
基金(168943)
(146858)
国家(145566)
科学基金(124566)
社会(108993)
社会科(103048)
社会科学(103017)
(96518)
基金项目(90826)
自然(80622)
教育(79789)
(79645)
自然科(78596)
自然科学(78577)
自然科学基金(77103)
编号(73383)
资助(68688)
成果(58980)
(55190)
重点(53584)
(51361)
课题(51139)
(49374)
创新(45989)
科研(44913)
发展(44058)
项目编号(43927)
期刊
(157217)
经济(157217)
研究(103017)
中国(72841)
(54083)
学报(54028)
科学(50898)
管理(49750)
(43908)
教育(43430)
大学(40451)
农业(37876)
学学(37614)
技术(31927)
(29353)
金融(29353)
业经(27875)
经济研究(23492)
财经(21716)
图书(21310)
问题(20631)
(19618)
资源(18892)
(18543)
科技(17895)
技术经济(17355)
理论(16372)
现代(16166)
商业(15579)
(15514)
共检索到522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剑  孙文建  
特色产业基地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其发展需要适宜的环境来支持。根据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理论,把特色产业基地环境因素归纳为市场环境、经济环境、智力资源环境、创业创新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和政策制度环境六个方面,并对它们进行了定性分析。以江苏省55个特色产业基地为例,选取15个初始指标对基地发展环境进行了因子分析和综合评价。提取的三个主因子分别为区域经济与创新创业环境、人才教育环境和产业基础环境,第一个主因子具有很高权重,后二个主因子权重大体相当。说明区域经济环境、创新创业环境和基础设施环境的影响最为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磊  孙文建  
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是近年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之一。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思想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机制,得到影响其发展的6个基本反馈环,并以此为基础选取了22个评价指标,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江苏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得到5个主要影响因子:人才与教育环境、创新能力、科研环境、集聚效益和创业环境,并计算了各因子的得分和综合得分,为各基地的规划提供了依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卢亚娟  刘骅  
目前,科技金融在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科技金融支持物联网产业创新发展的效果日益显现。本文基于SAD分析法,构建了科技金融支持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因素-效果"模型,以甄别影响其发展效果的关键因素,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法,对江苏省无锡、南京和苏州市科技金融支持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无锡的科技金融支持物联网联网产业发展取得的效果最好,而南京和苏州则需要将科技金融资源进一步整合。最后,本文提出科技与金融结合以进一步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贤金  蔡龙  陆一  张卫健  叶忱  
文章分析了区域人类住区环境系统构成结构 ,构建了江苏省城市人类住区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评价 ,最后提出了江苏省城市人类住区环境发展的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曹炳汝  曹惠惠  
在综合分析影响区域物流发展能力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网络层次分析法(ANP)与理想解法(TOPSIS),构建区域物流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该模型全面考虑了区域物流发展能力的影响因素,能够准确反映区域物流发展能力的强弱,有利于对区域物流发展能力进行准确评价,为区域物流业发展与能力提升提供决策依据。以江苏省13个地市为例,结合2006,2010,2016年的数据,对其物流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13个地市物流发展能力呈现出"南强北弱"的特征,与实际情况相符,以此验证了该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并对江苏省进一步提升区域物流业整体发展能力提出了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霞  路正南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实现途径,低碳城市是伴随着低碳经济提出的发展目标。对及时、准确掌握城市经济运行状况、生态环境发展状况,确保低碳经济系统始终运行在良性轨道上,研究科学、全面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论文综合运用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等相关理论,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框架,构建低碳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赋权,克服了多指标评价中主观确定权重的缺陷。利用主成分投影法评价城市低碳发展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玉霞  滕玉浩  潘炳煌  吴敏睫  陈玲玲  
城市旅游与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协调一致性,是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论文以江苏省13个城市为例,建立2015—2019年旅游与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协调度模型,测算各市旅游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度,并利用K-Means聚类方法对协调度进行聚类分析,讨论江苏城市旅游发展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南京、无锡、苏州三市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耦合系统整体协调度最高,且2013年后协调度的增幅和增速均明显高于其他城市,连云港、宿迁、盐城、淮安和泰州的整体协调度最低,且提升缓慢。从空间上看,江苏南部五市中,镇江的社会、环境以及常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略弱,江苏北部五市以徐州城市旅游发展协调性最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玉霞  滕玉浩  潘炳煌  吴敏睫  陈玲玲  
城市旅游与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协调一致性,是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论文以江苏省13个城市为例,建立2015—2019年旅游与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协调度模型,测算各市旅游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度,并利用K-Means聚类方法对协调度进行聚类分析,讨论江苏城市旅游发展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南京、无锡、苏州三市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耦合系统整体协调度最高,且2013年后协调度的增幅和增速均明显高于其他城市,连云港、宿迁、盐城、淮安和泰州的整体协调度最低,且提升缓慢。从空间上看,江苏南部五市中,镇江的社会、环境以及常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略弱,江苏北部五市以徐州城市旅游发展协调性最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曹培培  
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相互关联,两者的协调发展是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结合SPSS19.0软件,对江苏省13市2010-2014年的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5年间,江苏省13市协调性指数总体呈逐年上升态势,协调性指数较大的城市所占份额增加,协调性相似城市在空间上更趋于集中;②江苏省13市具体可被划分为3个等级,第一等级包括南京、苏州、无锡,数量较少,得分显著高于第二、三等级。协调性水平总体呈现出由苏南向苏北、由中心城市向边缘城市衰减的空间格局;③经济发展、区位条件、旅游资源是影响江苏省13市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协调性的主要因素。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曹培培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吴翔华  张利婷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有利于重塑建筑业发展新格局。以江苏省为例,结合江苏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定位和要求,建立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并以江苏省13个城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构建体系的有效性,为其他省份开发构建适合本省情况的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陆岷峰  徐阳洋  
金融业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金融科技有利于优化金融业流程,降低金融的成本,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与能力,控制金融的风险。金融科技产业的发展既可以充分加强科技在金融业的应用,同时对国民经济也具有直接的贡献。金融科技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发展具有固有的规律性和特征,研究区域金融科技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全国金融科技产业的发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平  李启明  李皓燃  
在介绍江苏省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阐述江苏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分析江苏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产业布局,包括产业布局原则、示范基地分布和辐射市场范围、生产力空间布局,并提出产业布局的对策,为推动我国区域建筑产业现代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现实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青  姚丽  陈志刚  
城市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的协调发展不仅能促进区域经济的优化发展,也有助于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本文基于产业结构演变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相关趋势规律,通过测算城市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的偏离度指标,分析了江苏省城市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的协调程度及其变化趋势与空间差异。结果表明,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协调趋势,而第三产业的结构发展日趋均衡;就不同城市而言,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间协调程度相对较低。论文最后提出了优化产业发展与土地配置,促进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星云  
江苏是教育大省,义务教育事业发展位居全国前列,但也存在较严重的不均衡问题,主要表现在经费分配的地区与校际间不均衡、教学设施建设不均衡、师资力量与水平存在差距等方面。究其原因,既有二元结构的历史根源,也有政府职能不到位和制度缺陷的因素。实现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根本在于发展地方经济,保证经费总量足额投入,但眼前亟需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应相对集中义务教育投入与监管责任,完善地方政府的教育责任考核制度,完善省级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