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32)
2023(4321)
2022(3798)
2021(3774)
2020(3277)
2019(7537)
2018(7414)
2017(15269)
2016(8790)
2015(10072)
2014(10240)
2013(10282)
2012(9778)
2011(8464)
2010(8828)
2009(8687)
2008(9519)
2007(8941)
2006(8277)
2005(7976)
作者
(25484)
(21350)
(20794)
(20390)
(13604)
(10318)
(9518)
(8011)
(7930)
(7770)
(7280)
(7280)
(7045)
(6900)
(6675)
(6338)
(6322)
(6255)
(6218)
(6140)
(5373)
(5322)
(5162)
(4958)
(4873)
(4816)
(4779)
(4605)
(4439)
(4233)
学科
(35058)
管理(34476)
(33182)
企业(33182)
(32429)
经济(32360)
(22455)
(21781)
税收(20315)
(20144)
(16300)
财务(16277)
财务管理(16249)
方法(15979)
企业财务(15689)
数学(13578)
数学方法(13304)
(10707)
(8080)
(7988)
中国(7525)
业经(7040)
体制(6959)
(6533)
理论(5886)
(5842)
公司(5591)
(5567)
财政(5555)
(5378)
机构
大学(128267)
学院(127401)
(48457)
经济(47281)
管理(46864)
研究(39999)
理学(39091)
理学院(38716)
管理学(37991)
管理学院(37771)
(36133)
中国(34605)
(27419)
财经(26003)
科学(23402)
(23351)
(21822)
(20938)
财经大学(19173)
中心(18380)
研究所(18349)
北京(18289)
(17933)
(16920)
(15276)
业大(15111)
(14442)
师范(14277)
经济学(14158)
农业(13738)
基金
项目(67874)
科学(52592)
基金(49633)
研究(49340)
(42462)
国家(42084)
科学基金(36209)
社会(30032)
社会科(28377)
社会科学(28366)
基金项目(25538)
(24957)
自然(24289)
自然科(23760)
自然科学(23755)
自然科学基金(23360)
教育(23047)
资助(22641)
(21413)
编号(20752)
成果(19858)
(15547)
(15381)
重点(14861)
项目编号(14200)
课题(13672)
教育部(13615)
大学(13346)
(13218)
科研(13143)
期刊
(60001)
经济(60001)
研究(46528)
(33588)
中国(25710)
学报(19895)
管理(19481)
(16918)
(16760)
(16107)
金融(16107)
科学(15893)
(15598)
大学(14844)
学学(13990)
税务(13837)
财经(13601)
教育(12696)
(11405)
农业(10822)
财会(10807)
会计(10045)
技术(9222)
经济研究(9008)
业经(8052)
问题(7763)
国际(7649)
(7374)
通讯(6935)
会通(6920)
共检索到215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占辉  
财税59号文中企业重组业务的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体现了国家对企业必要重组活动给予的鼓励,根据重组当事人的不同,其税收待遇也有所不同。本文结合财税59号文的规定对特殊重组业务中目标公司股东层面的税收待遇问题予以解析,并对其中有待进一步明确的地方提出个人看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占辉  
税法上关于企业重组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体现了国家对企业必要重组活动所给予的政策支持,重组当事人身份不同其享受的税收待遇也不同。本文结合相关税收文件的规定,对特殊重组业务中收购方的税收待遇进行解析,并对其中有待进一步明确的问题提出笔者个人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宏  景舒婷  国超  
本文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股权融资偏好的现象,在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比较热衷于配股融资,由于"同股不同权不同利"的现状导致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的利益目标分离,非流通股股东利用其控制权通过配股融资侵占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达到"圈钱"的目的,从而导致两类股东财富失衡。股权分置改革以后,定向增发由于其门槛低优势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工具。虽然股改后上市公司的股票从本质上都变为全流通股份,股东利益按原则趋于一致,但是定向增发的使用在我国尚处于初始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一些地方还存在漏洞,大股东可能利用这些漏洞侵害小股东利益。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龙英锋  
纵览WTO《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AgreementonTradeinService,以下简称GATS)的全部内容,其中最为核心的当属最惠国待遇义务和国民待遇义务,GATS约束各成员政府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属就是为了保证外国服务和服务提供者能够享受到公正平等的待遇,能够在国内服务市场上免受歧视。但是,对于税收问题,GATS通过第14条一般例外的d项和e项、第22条第3款以及脚注6和脚注11作出了特殊的规定。本文就最惠国待遇义务和国民待遇义务的确切含义作出阐释,并对税收的特殊之处进行了剖析。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亮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于2014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修订对于加强债权人和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及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而作为企业外部监管机构,税务机关也在规范企业运营、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税务机关应依法要求企业履行纳税义务,在税收执法过程中加强对公司法律制度的运用,防范公司股东出现利用其特殊地位侵害税收利益的行为,以保护国家税收利益免受不法侵害。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亮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于2014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修订对于加强债权人和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及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而作为企业外部监管机构,税务机关也在规范企业运营、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税务机关应依法要求企业履行纳税义务,在税收执法过程中加强对公司法律制度的运用,防范公司股东出现利用其特殊地位侵害税收利益的行为,以保护国家税收利益免受不法侵害。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洪锡熙  沈艺峰  
现代西方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的主流学派认为 ,在由公司各种内外部控制机制构成的控制权市场上 ,公司内部控制机制没有发挥其主要作用 ,只有作为外部控制机制的收购才是最为有效的控制机制 ,因为公司间的收购能给目标公司股东带来利益。本文以这种理论为背景 ,对申华实业被收购案进行实证研究。实证分析的主要结果表明 ,在我国目前的市场条件下 ,二级市场收购并不能给目标公司带来收益。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旭  桂昭君  郑东雅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的方法和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以方正科技为典型案例,着重分析三次并购和五次减持公告对于目标公司股东收益产生的影响。实证分折的主要结果表明,尽管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并不成熟,公司收购行为仍然会给目标公司股东带来收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长胜  
股权支付包括以本企业股权支付和以其控股企业股权支付两种类型。本文全面比较和分析了在债务重组、股权收购中,这两类股权支付分别按照一般性税务处理和特殊性税务处理导致重组各方的实际税负情况,从而为企业选择重组对价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兰翔  
股东权益连续作为企业免税重组的前提之一,是各国通行的做法。我国在借鉴各国做法的基础上,将股东权益连续基础上的扩大作为特殊重组前提之一,这种前提体现在特殊重组应满足的股权支付条件上。本文通过对股权支付定义和解释的分析,发现股权支付的规定存在给应税重组转化为特殊重组带来机会、涵盖重组的范围不全和容易产生歧义不利于公平执法的缺陷,并提出了完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边小东  
本文运用比较成熟的"事件研究法",在样本选择较为严谨,尽量规避时间序列数据非平稳性的前提下对目标公司并购后的绩效情况做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认为,股权分置改革前并购会给目标公司的股东收益带来正面的影响。同时也希望本文能够对于进一步研究股权分置改革这一制度因素对市场效率的影响起到一定的比较借鉴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宇  马荔  
在资产证券化中,特殊目的载体(SPV)的税负作为融资成本的构成部分,对各主体的决策选择有着很大影响,但当前相关税收政策的缺位阻碍了其发展。税收政策缺乏公平性、真实销售规定不明以及双重征税风险和避税设计都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在梳理我国当前SPV相关税收政策并跟踪最新政策调整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其中的主要问题,并对完善SPV税收制度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春江  
本文以《收购办法》颁布以来发生的十起要约收购为研究样本,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理论角度探讨了要约收购出现的机理,即控股溢价在控股权转让中的合理性。依据理论分析,给出了股权分置情况下“控股溢价”的全新解释。对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在要约收购中的行为和结果的分析表明,非流通股股东获得较好保护,拥有退出选择权,分享了“控股溢价”;而流通股股东未获任何保护,不能分享“控股溢价”。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江秀梅  
目前,我国法律明文规定的债转股仅限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为数不多的大型国有企业之间发生的债权转股权,但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特别是一些中小型的公司制企业陆续出现了将债权转股权的要求,由于缺乏相关的明确规定,导致在这些企业中,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辉  
公司股东股利分配请求权虽然作为股东的一项权利确立下来,但立法的粗糙与实务操作的不规范,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理论研究的空缺等,严重影响了股东的这种物质性权利的实现。实际上,通过解析股利分配请求权的两种权利属性——期待权和既得权,该项股东权的分层次保护获得了依据;通过重构股利分配的公司利润基础以及利润分配方式等提供了该项股东权实现的充实基础;税收成本以及资本投资性质的研究角度使股利分配更具有可操作性;而法律责任机制的完善是最后一道保障。在此基础上,公司股东的股利分配请求权才获得了完整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