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41)
2023(12941)
2022(11509)
2021(10888)
2020(9150)
2019(20540)
2018(20592)
2017(39011)
2016(21534)
2015(23843)
2014(23544)
2013(23152)
2012(20889)
2011(18759)
2010(18635)
2009(17064)
2008(16098)
2007(13843)
2006(11736)
2005(10061)
作者
(62411)
(51613)
(51299)
(48769)
(32952)
(25016)
(23243)
(20402)
(19595)
(18392)
(17687)
(17360)
(16298)
(16104)
(15967)
(15963)
(15917)
(15332)
(14808)
(14716)
(13087)
(12608)
(12486)
(11720)
(11621)
(11582)
(11547)
(11329)
(10492)
(10379)
学科
(74666)
经济(74578)
管理(58614)
(55214)
(46630)
企业(46630)
方法(36360)
数学(31197)
数学方法(30782)
(20398)
(20239)
(20048)
中国(19618)
业经(17207)
(15195)
理论(14888)
地方(14736)
(13896)
贸易(13887)
农业(13491)
(13485)
(13394)
财务(13326)
财务管理(13302)
(12975)
技术(12786)
企业财务(12599)
教育(12432)
环境(12144)
(11937)
机构
大学(294131)
学院(293096)
管理(113710)
(105947)
经济(103231)
理学(99400)
研究(98180)
理学院(98172)
管理学(96155)
管理学院(95645)
中国(69631)
科学(65959)
(62322)
(52716)
(50471)
(48395)
业大(48277)
研究所(46494)
中心(44384)
(42319)
农业(41721)
(40107)
师范(39627)
财经(39371)
北京(38806)
(35969)
(35852)
(34707)
技术(33903)
师范大学(31959)
基金
项目(209605)
科学(162918)
基金(150012)
研究(149855)
(132392)
国家(131298)
科学基金(111690)
社会(90866)
社会科(85865)
社会科学(85845)
(83717)
基金项目(80216)
自然(75391)
自然科(73619)
自然科学(73592)
自然科学基金(72243)
(70904)
教育(69874)
资助(61793)
编号(61590)
成果(49589)
重点(47342)
(44989)
(44230)
(43895)
课题(42909)
科研(40938)
创新(40895)
计划(39731)
大学(38839)
期刊
(114408)
经济(114408)
研究(81603)
中国(56937)
学报(53852)
(47593)
科学(46955)
管理(40099)
大学(39499)
教育(37870)
学学(37357)
(36098)
农业(33703)
技术(24262)
(21881)
金融(21881)
业经(19636)
经济研究(18182)
财经(18171)
(17021)
图书(15766)
(15403)
科技(15377)
(15012)
业大(14686)
理论(14113)
问题(14066)
实践(13209)
(13209)
林业(12683)
共检索到413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伟卫  贾琳  陈金凤  宗兆锋  
【目的】明确从特殊生境中获得的生防放线菌的耐药性及其生物学习性,为生防菌的筛选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比较6种供试生防放线菌各种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及发酵产物的干物质量,初步确定其最佳发酵和营养条件;用对峙法测定供试生防菌的耐药性及抑菌谱;用平板稀释法测定供试生防菌在盆栽试验中的根际定殖能力。【结果】发酵和营养条件试验表明,高氏1号为菌株JSJF7的最佳培养液,菌株JSGF10、GXDM6、JSGF4、JSCK14和JSJF5的最佳培养液均为SNB;供试生防菌对50%多菌灵、40%五氯硝基苯和25%氰烯菌酯的耐药性较强;供试生防菌对选用的多种靶标病原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抑菌谱较广;供试的6株...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艳华  李凤娟  刘建华  胡功政  莫娟  余军军  
为探讨鸡源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的耐药机制,采用改进的平板培养法建立鸡大肠杆菌生物被膜体外模型,用液体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了鸡源大肠杆菌生物被膜菌、浮游菌和脱膜菌对克拉霉素、环丙沙星、磷霉素等13种抗菌药的敏感性,并检测了细菌生物被膜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生情况。结果表明:浮游菌和脱膜菌对同种药物的敏感性几乎相同,而生物被膜菌对同种药物的耐药性比后两者显著增强,并且2株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浮游菌在形成生物被膜后产生了超广谱β-内酰胺酶。由此说明,生物被膜菌的耐药性主要是由于生物被膜这种特殊结构造成的,同时,由于生物被膜的存在,促使了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生。生物被膜的形成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平  陆承平  唐家琪  
采用琼脂两倍稀释法和改良的双纸片法 ,测定了兽医临床分离的 4 0株猪链球菌对部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克林霉素、林可霉素、青霉素的体外最小浓度及红霉素耐药菌的耐药表型。实验结果显示 ,猪链球菌对红霉素、罗红霉素、泰乐菌素及替米考星的耐药率分别达 72 5 % (2 9/ 4 0 )、 6 7 5 % (2 7/ 4 0 )、 72 5 % (2 9/ 4 0 )和 6 2 5 % (2 5 / 4 0 ) ,对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高达 6 5 % (2 6 / 4 0 )和 6 2 5 % (2 5 / 4 0 ) ,对青霉素耐药率为 4 0 % (16 / 4 0 ) ;青霉素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玲  谭义俊  邵帅  吴健敏  廖文军  黄红梅  白安斌  
从发病鸡关节腔内分离获得1株革兰氏阳性球菌,根据细菌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动物试验,结合16S 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系统进化树分析及生物膜半定量检测,确定该分离菌株为可形成生物膜的的产色葡萄球菌,该菌在正常条件下不致病。药物敏感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发现,该菌对磺胺六甲、阿奇霉素、米诺环素等8种药物敏感,对环丙沙星、头孢噻肟钠和复方新诺明中敏,而对万古霉素等13种药物低敏甚至不敏感。检测到该分离菌株包含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磺胺类的6个耐药基因,说明这是一株多重耐药菌株,推测其耐药性与生物膜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立  宁宜宝  张启敬  杨承槐  高光  韩剑锋  
【目的】为了进一步验证GyrA基因突变与氟喹诺酮耐药性的关系,阐明与染色体无关的细菌耐药性或耐药基因垂直传递和水平传递特点,阐明控制抗菌药使用对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作用。【方法】用PCR方法扩增了细菌GyrA和ParC基因;用耐四环素(TE)、氨苄青霉素(AMP)、复方新诺明(SXT)的大肠杆菌做供体菌,对TE、AMP、SXT敏感的大肠杆菌作受体菌,进行了体外结合传递试验;用耐药菌株在营养琼脂上垂直传递20代;在2组不携带耐药菌的SPF鸡消化道内分别接种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接种后混合饲养。【结果】发现耐环丙沙星(CIP)和恩诺沙星(ENR)菌株的GyrA基因表达的氨基酸第73和78位发生改...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爱华  
目前 ,抗菌药物在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 ,在水产养殖中使用抗菌药物也可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 ,例如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药物在鱼体和环境中的残留。本文就水产药物使用的历史、现状、适应症、副作用 ,耐药性的现状、来源、产生机制 ,耐药菌判定的标准 ,以及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等问题进行综述与分析 ,以便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红莉  刘丽娟  张德锋  尹纪元  石存斌  任燕  夏苏东  王庆  
微生物制剂因其具有无毒害、无污染、低成本的优点在水产领域迅速发展,成为最具潜力的抗生素的替代产品。本研究通过对市场在售水产微生物制剂中的细菌进行分离培养与鉴定,以及抗生素药敏实验、耐药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的检测,评估水产微生物制剂源细菌的耐药性,为水产养殖中益生菌的筛选和安全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211株细菌可分为9个属,其中以芽孢杆菌属、肠球菌属、乳杆菌属为主。药敏实验结果显示,211株分离菌株中98株(46.7%)细菌表现为耐药。进一步对耐药性较强和多重耐药的79株细菌进行五大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检测。结果显示,79株耐药菌中携带耐药基因的菌株阳性率为74.7%,存在多重耐药基因的菌株高达40.5%,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耐药基因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53.2%和40.5%。可移动遗传元件(Tn916/1545)检出率为13.9%。综上可知,市售微生物制剂中发现了耐药菌株以及耐药基因,表明水产用微生物制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应加强对微生物制剂的安全性检测和风险评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金虎  刘民星  商可心  王丽平  
参照CLSI推荐的肉汤微量稀释法检测了46株猪链球菌对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采用PCR方法检测其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并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方法分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株和敏感株的遗传差异性。试验结果显示:46株猪链球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达到100%,对头孢喹肟、红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阿奇霉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43.48%、34.78%、26.09%、23.91%、15.22%和2.17%,所有猪链球菌对氟苯尼考表现为敏感或中介。46株猪链球菌中有34.78%(16/46)的菌株携带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均表现出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其中12株携带ermB基因,菌株...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美珍  陈昌福  刘振兴  谭晶晶  高宇  李革雷  
在离体条件下进行患病鱼体内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3个菌株对四环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获得、稳定性、保存条件和交叉耐药性研究。结果表明:分别在含有盐酸多西环素、盐酸四环素、诺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药物培养基中连续传代9次(在28℃条件下培养72 h为1代)后,四环素类对3个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上升倍数为8~32倍,氟喹诺酮类组MIC上升倍数为125~7 997倍,且耐药获得后保持稳定。同时嗜水气单胞菌对四环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存在交叉耐药。耐药菌4℃保存10和20 d耐药性保持稳定,30 d耐药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小梅  林茂  鄢庆枇  江兴龙  张娴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防控水产动物细菌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本实验对美洲鳗鲡及其养殖水体耐药细菌的种属特征及耐药情况开展了相关研究。首先采集美洲鳗鲡不同部位(表皮、鳃、肠道)及其养殖水体的样品,经5种抗菌药物平板筛选耐药菌株,然后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同时测定耐药菌株的16S r DNA序列,进而分析耐药菌的种属分布和多重耐药性。结果显示,经耐药平板筛选分离纯化得到108株细菌,分别属于气单胞菌属、柠檬酸杆菌属、不动杆菌属等20个属;其中,93.5%的菌株对3种(含)以上的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86.1%的菌株对3类(含)以上的药物具有抗性。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高达90.7%,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萍  关茹飞  夏利宁  徐志勇  
为掌握新疆某养殖场羊源沙门氏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并了解其携带部分相关耐药基因的流行现状及β-内酰胺酶、16SrRNA甲基化酶和喹诺酮类耐药基因(Plasmid 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PMQR)的共存情况。使用琼脂稀释法对分离的沙门氏菌进行药敏试验,通过PCR方法进行blaTEM、blaCMY-2、blaCTX-M、blaLAP-1、blaKPC、blaOXA、blaSHV等β-内酰胺酶和armA、rmtB等16SrRNA甲基化酶及qnrA、qnrB、qnrC、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万昭  陈月月  易海波  秦蕾  徐琦琦  吴慧敏  夏利宁  
为了解新疆不同动物源粪肠球菌的耐药性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并指导临床针对不同动物合理用药,从新疆9个县区养殖场分别采集猪、牛、羊、骆驼、鸡和鸽的粪样共564份,进行粪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对分离得到的粪肠球菌采用CLSI推荐的琼脂稀释法进行11种抗菌药物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用PCR方法进行10种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1)从不同动物中共分离得到242株粪肠球菌,分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鸡(95.2%,40/42)、猪(61.1%,55/90)、牛(35.9%,55/153)、羊(34.5%,38/110)、鸽(34.0%,34/100)、骆驼(29.0%,20/69)。2)不同动物源粪肠球菌耐药严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牛源、猪源、鸽源、鸡源、骆驼源和羊源。242株粪肠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利福平和多西环素的耐药率均高达80.0%以上,对恩诺沙星和氟苯尼考敏感性较高,未检出万古霉素和氨苄西林耐药菌株。分离株3耐以上占84.7%,以5耐和6耐为主。3)cfr与poxtA基因未检出,分离株tetM、aac(6′)/aph(2″)、aph(3′)-Ⅲ和ermB耐药基因的携带率均高于70.0%。此外,检出近年来新发现的噁唑烷酮类耐药基因optrA(9.1%,22/242)。综上,新疆不同动物源粪肠球菌呈现多药耐药率高、耐药谱广、耐药基因携带率高的特点,建议加强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结合药敏试验结果,针对不同动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坤清芳  耿毅  余泽辉  李亚军  牟维豪  谢航  
从四川地区规模化家兔养殖场分离鉴定出97株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coli),采用Kirby–Bauer纸片法进行耐药性测定,同时采用PCR方法对相关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四环素类药物表现高度耐药,耐药率高达90.72%以上,对磺胺类药物的耐药率达72.16%,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率31.96%~58.76%,对多肽类的耐药率较低,为14.43%;耐药基因tet A、tet B、tet C、arm A、rmt B和flo R的检出率分别为61.86%、84.54%、16.49%、4.12%、3.09%和8.25%,未检出tet D、tet E、tet M、tet O、tet L、tet K、rmt A、rmt C、rmt D、rmt E、npm A和cfr基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明伟  韦慕兰  罗福广  黎姗梅  黄立春  李明  吕小丽  王强  米强  梁静真  黄钧  
【目的】开展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检测分析,为临床用药指导和该菌的耐药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K-B纸片扩散法对32株无乳链球菌菌株进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采用PCR法检测4种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32株无乳链球菌对链霉素、庆大霉素和新霉素的耐药率依次是100. 0%、100. 0%及78. 1%。新霉素在南宁市、玉林市和柳州市的耐药率依次为87. 5%、100. 0%及53. 8%,差异显著(P 0. 05)。所检无乳链球菌中同时携带ant(3’)-I和aac(6’)-Ib基因的菌株占28. 1%(9/32),只携带其中1种耐药基因的菌株占50. 0%(16/32),未检出耐药基因的菌株占21. 9%(7/32)。链霉素耐药表型与ant(3’)-I基因符合率为75. 0%,新霉素、庆大霉素和链霉素耐药表型与aac(6’)-Ib基因的符合率依次为36. 0%、31. 3%及31. 3%,新霉素耐药表型与aph(3’)-Ia基因符合率为0. 0%,庆大霉素和新霉素耐药表型与aac(3’)-Ib基因的符合率均为0. 0%。【结论】广西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对庆大霉素、链霉素及新霉素的耐药率均较高。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的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以ant(3’)-I为主,链霉素耐药表型与ant(3’)-I基因之间的符合率最高,其次为新霉素、庆大霉素和链霉素耐药表型与aac(6’)-Ib基因的符合率,新霉素耐药表型与aph(3’)-Ia基因、新霉素和庆大霉素耐药表型与aac(3’)-Ib基因的符合率最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伟德  肖双燕  黎姗梅  黄德生  张振豪  钟昌艳  陈福彩  梁毅  梁静真  黄钧  
【目的】检测广西沿海地区凡纳滨对虾源副溶血弧菌的耐药性及部分相关耐药基因的携带状况,为凡纳滨对虾疾病防控以及副溶血弧菌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30株分离自广西钦州市、防城港市和北海市的副溶血弧菌对12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以PCR方法检测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nt(3")-I、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和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TEM在副溶血弧菌中的携带状况,通过SPSS软件进行菌株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30株副溶血弧菌对试验药物的敏感率以氟苯尼考最高(96. 7%),其次是链霉素(90. 0%);耐药率以磺胺二甲嘧啶和青霉素G最高(均为96. 7%)。优势耐药谱型是SDM/SMD/PG/AMP和SMD/PG/AMP。PCR检测结果,ant(3")-I、Sul1、tet(A)、TEM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6. 7%、43. 3%、0. 0%和13. 3%。受试菌株共包含ant(3")-I-Sul1+tet(A)-TEM-、ant(3")-I-Sul1-tet(A)-TEM-、ant(3")-I-Sul1-tet(A)-TEM+、ant(3")-I+Sul1-tet(A)-TEM-和ant(3")-I-Sul1+tet(A)-TEM+5种耐药基因型,其中优势耐药基因型是ant(3")-I-Sul1+tet(A)-TEM-和ant(3")-I-Sul1-tet(A)-TEM-,各占40. 0%。相关性分析结果,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四环素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表型与对应耐药基因之间均未发现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30株广西沿海凡纳滨对虾源副溶血弧菌对氟苯尼考最敏感,对磺胺二甲嘧啶和青霉素G耐药性最强;受试菌株共包含5种耐药基因型,优势耐药基因型是ant(3")-I-Sul1+tet(A)-TEM-和ant(3")-I-Sul1-tet(A)-TEM-。菌株的4类抗生素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之间均未发现存在显著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