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98)
- 2023(11034)
- 2022(9600)
- 2021(9419)
- 2020(7551)
- 2019(18068)
- 2018(18223)
- 2017(33471)
- 2016(19202)
- 2015(21871)
- 2014(22383)
- 2013(21203)
- 2012(19426)
- 2011(17601)
- 2010(17664)
- 2009(15647)
- 2008(15158)
- 2007(13049)
- 2006(11411)
- 2005(10031)
- 学科
- 济(67393)
- 经济(67314)
- 管理(49612)
- 业(45765)
- 企(39244)
- 企业(39244)
- 方法(33378)
- 数学(28206)
- 数学方法(27804)
- 教育(23132)
- 中国(22376)
- 学(18171)
- 理论(17916)
- 农(17100)
- 财(16428)
- 业经(15083)
- 地方(13031)
- 和(11843)
- 技术(11795)
- 农业(11410)
- 教学(11245)
- 贸(11147)
- 贸易(11143)
- 易(10774)
- 制(10707)
- 务(10465)
- 财务(10405)
- 财务管理(10390)
- 环境(10316)
- 企业财务(9862)
- 机构
- 大学(267459)
- 学院(261759)
- 管理(101665)
- 济(93261)
- 经济(90868)
- 理学(89033)
- 理学院(87951)
- 研究(86821)
- 管理学(86196)
- 管理学院(85701)
- 京(58487)
- 中国(57315)
- 科学(54448)
- 范(45267)
- 师范(44989)
- 所(42838)
- 财(42328)
- 研究所(39372)
- 教育(38043)
- 中心(37851)
- 北京(37779)
- 江(37524)
- 业大(37262)
- 师范大学(37042)
- 农(35981)
- 财经(34663)
- 技术(31713)
- 经(31533)
- 院(31452)
- 州(30971)
- 基金
- 项目(179939)
- 科学(142165)
- 研究(139161)
- 基金(126813)
- 家(108812)
- 国家(107758)
- 科学基金(92427)
- 社会(83270)
- 社会科(78483)
- 社会科学(78463)
- 教育(71365)
- 省(71262)
- 基金项目(67335)
- 划(61759)
- 编号(60018)
- 自然(59523)
- 自然科(58072)
- 自然科学(58061)
- 自然科学基金(56999)
- 资助(52201)
- 成果(51104)
- 课题(43787)
- 重点(41105)
- 部(41033)
- 发(38320)
- 创(37391)
- 项目编号(37022)
- 教育部(36004)
- 年(36000)
- 大学(34883)
共检索到377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谈秀菁
特殊教育课程理论研究的缺失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简单移植普通教育的课程理论研究成果,没有自身特色,也没有实质性的特殊教育课程实践研究作支撑。必须通过转换研究范式、研究特殊教育课程的特殊性、特殊学校教师参与课程研究等途径走出理论研究缺失的困境。
关键词:
特殊教育 课程理论 研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旭东
我国高职教育普遍缺乏人文素养培育的内容,这不仅不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不利于高职教育的长期发展,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文教育的缺失表明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偏差,本文旨在揭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且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文教育 理性回归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华京生 华国栋
当前,仅以高校特教系培养师资已不再满足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普通高师院校开设特殊教育课程的意义日益凸显。本文对我国普通高师院校开设特殊教育课程的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并进行国际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合我国普通高师院校开设特殊教育课程的模式和方法。
关键词:
普通高师院校 特殊教育课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强
"客观主义"知识论者对"知识个人性"的漠视,对我国教育改革产生了消极影响。这种知识论的历史渊源很深。在西方哲学史上,"知识的个人性"曾经一度缺失,但进入20世纪以来,呼唤"知识个人性回归"的声音占了主流。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知识论中,"知识个人性"却倍受关注,因此说当前课程改革提倡对"知识个人性"关注,符合马克思主义、适应中国文化、且顺应时代要求。
关键词:
知识论 知识个人性 主客二元对立 回归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亚鸿
高职教育的人文性是与高技能性相对应的另一重属性,它是指高职教育具有人伦教化、文化传递、社会整合功能和培养人文素养、塑造人文精神使命的属性。高职教育的人文性立足于人的和谐发展,通过教化和传递文化,培育人的审美情感、道德理想、健康人格、思维能力等品质和潜能,为社会生活提供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简言之,高技能性是教人"如何做事"的育技性,人文性则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的育人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闫守轩 朱宁波
在呼唤教育中关照学生生命体验的当下,却忽视了教师职业生活中的生命体验。回归生命体验的教师教育是促进教师内涵式专业化成长的关键和时代必然,具有主体性、实践性、整体性与超越性特征。借鉴美国"共同教与学"计划和"教学勇气项目",在职前教师教育中,创设真实的教育实践情境,引领教师生命体验,在职后教师教育中,转化消极体验,呵护教师心灵。
关键词:
教师教育 生命体验 缺失 回归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丹丹 刘慧芳
人文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它不仅泛泛地具有促进成熟的人生观形成的作用,还有效地作用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缺失较为严重,重职业技能教育、轻人文素质培养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在实践中有效加强人文教育工作,并将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高职 人文教育 教育评价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德山
人文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有机统一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追求。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以人为本"被忽略、学生人文素养缺失、人文教育日趋边缘化等现象,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人文教育育人体系、改革教育教学,确保人文教育取得实效。
关键词:
人文教育 高职院校 以人为本 人文素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郑金洲
本文以批判性反思的眼光审视了世纪末我国教育理论研究,提出目前的教育理论研究存在着5 个方面的缺失。第一,注重从其他学科中借鉴,缺少对各不同学科知识的整合。教育理论研究越来越多地借鉴、吸收了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而对于整合这些研究成果的方式知之甚少,综合这一教育理论研究中至关重要的方法被有意无意地放弃了。第二,注重教育与外部事物联系的思考,缺少对教育自身问题的研究。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将反映社会、文化等问题的诸多学科迁移、延伸到教育当中来,而未能仔细分析教育自身所存在的相应问题;对教育理论独有的研究领域如课堂、课程、教学、师生交往等知之甚少;不加思索地引入其他领域的认识与见解,缺乏独立意识和批判...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汪海萍
教师的特殊教育能力是随班就读质量的重要保证。普通师范院校开设特殊教育课程是我国现行特殊教育政策法规的要求。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以电话调查方式了解国内137所师范院校关于该规定的实施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仅有13.9%的师范院校开设或曾经开设特殊教育课程。法规缺乏强制性、领导不重视以及专业师资缺乏是该规定实施绩效差的主要原因。完善特教立法、提高领导认识水平、加强师资培训是改变这一状况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
普通师范 特殊教育 随班就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盛永进
特殊教育领域存在着补偿性课程、发展性课程和功能性课程等不同的课程范式,其背后都有其课程观的理论支撑,也都有其实践的指导价值。由于学生特殊需要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复杂性,我们不能片面地强调或排斥某一课程取向,或完全否定它的意义。因此,当代特殊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逐渐从单一的补偿性、发展性或功能性,向以综合素质能力发展为核心的多元整合型发展,强调三者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关键词:
特殊教育 课程范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黄志军 曾凡林 刘春玲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经历了五次课程改革,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1)初创期(1949—1976年);(2)重建期(1977—1992年);(3)发展期(1993—2006年);(4)初步成熟期(2007—2015年);(5)全面深化期(2016年至今)。五次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呈现出以下趋势:(1)课程目标从简单移植逐步走向本体回归;(2)课程内容从功能单一逐步走向多元整合;(3)课程实施从固定封闭逐步走向弹性开放;(4)课程评价从静态单一逐步走向动态多元。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经验是:(1)始终坚持党和政府强有力的领导;(2)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3)始终坚持探索中国特色课改经验;(4)始终坚持科学、严谨的实证精神。我国未来特殊教育课程改革方向是:(1)构建融合共通的课程体系;(2)强化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3)提高课程实施的保障水平;(4)启动课程实施的质量监测。
关键词:
新中国 特殊教育 课程改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杜静 常海洋
工具理性的普遍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博士生与导师的成长与进步,提高了博士生培养质量与导师队伍建设水平,但同时也压缩了博士生导学关系中交往理性的生存空间,使博士生与导师在交往过程中呈现出“相安的疏离”和“表现式亲密”的亚健康状态。具体表现在:教育主体与认知对象的倒置引发师生间的客体式交往,制度规范对主体权利的压制导致师生间的任务式交往,言语与沟通环境的缺失造成师生间的表演式交往,教育系统与生活世界的脱节引起师生间的抽象式交往。实现博士生导学关系中的交往理性,可通过把握主体间性重拾师生的主体性地位,通过心理契约获得共同认可的规范与愿景,通过视域融合建构师生理解与沟通的言语场域,通过导学共同体营造教育系统与生活世界相融的师门文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罗运鹏
现代人本管理在理论上对人性的研究存在不足,实践上缺乏对人生命的根本关怀,多为、乱为等现象突出,"重钱轻人"、"重人忽本"等现象严重,道家"法自然"、"贵生命"、"重无为"的人本管理思想是解决当前问题的良方。
关键词:
人本管理 缺失 道家 回归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广来 仓伟
成人学习是全民学习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人学习中的"生命观"不容忽视。重视"生命观"教育是成人学习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求,是现代成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当前成人学习中出现了"生命观"缺失的现实问题,严重影响了成人正确"生命观"确立,甚至使之失去生命意义的追求动力和方向。基于对生命观内涵与特征理解,明确成人学习中生命观缺失的表现,归纳和总结生命观缺失的原因,从而提出成人学习中生命观的回归路径,以期充分发挥生命观在成人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成人学习 生命观 成人教育体系 家庭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