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11)
2023(8106)
2022(6562)
2021(6220)
2020(4964)
2019(11317)
2018(11020)
2017(18594)
2016(11761)
2015(12875)
2014(12794)
2013(11464)
2012(10543)
2011(9753)
2010(9874)
2009(8577)
2008(8480)
2007(7496)
2006(6614)
2005(5793)
作者
(33429)
(27847)
(27743)
(26251)
(17699)
(13468)
(12536)
(10909)
(10900)
(9918)
(9576)
(9351)
(9082)
(9000)
(8736)
(8674)
(8616)
(8317)
(8133)
(8096)
(7335)
(6976)
(6761)
(6507)
(6318)
(6279)
(6272)
(6179)
(5783)
(5750)
学科
(31970)
经济(31925)
管理(25444)
(23267)
教育(19602)
(17662)
企业(17662)
方法(15190)
中国(15155)
数学(13446)
数学方法(13208)
(11712)
(10299)
理论(9039)
(9028)
(7838)
贸易(7838)
(7646)
业经(7287)
技术(7209)
农业(7112)
教学(6854)
(6118)
环境(5557)
(5480)
发展(5204)
(5182)
财务(5178)
财务管理(5166)
(5082)
机构
大学(161235)
学院(155200)
研究(59428)
(51146)
经济(49942)
管理(49708)
理学(44442)
理学院(43682)
管理学(42401)
管理学院(42111)
科学(39893)
(35482)
中国(34684)
教育(34504)
(33669)
(33253)
师范(32898)
(31281)
研究所(29361)
业大(27858)
师范大学(27314)
农业(27099)
中心(24893)
(24243)
北京(22658)
(22487)
技术(21434)
(21089)
财经(18558)
(18548)
基金
项目(109729)
科学(87376)
研究(79799)
基金(77076)
(70327)
国家(69591)
科学基金(57170)
社会(48332)
教育(46410)
社会科(45531)
社会科学(45520)
(44624)
(41438)
基金项目(40650)
自然(38283)
自然科(37444)
自然科学(37426)
自然科学基金(36792)
编号(32921)
资助(30144)
成果(28534)
重点(27304)
课题(26992)
(25899)
(24575)
(23354)
教育部(22217)
计划(21745)
(21682)
创新(21565)
期刊
教育(53879)
研究(51285)
(48930)
经济(48930)
中国(38795)
学报(32876)
(28959)
科学(27340)
大学(24550)
学学(21887)
农业(19825)
(15824)
管理(15420)
技术(14650)
职业(12558)
(11004)
业大(9359)
财经(8950)
(8943)
(8564)
金融(8564)
经济研究(8498)
业经(8180)
技术教育(8069)
职业技术(8069)
职业技术教育(8069)
农业大学(8014)
(7693)
论坛(7693)
(7667)
共检索到225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旺  
为了了解特殊教育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及其对结果变量的影响,本研究对114名特教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1)特殊教育教师的敬业水平为中等程度,三个分维度的得分顺序为奉献水平最高、专注次之,活力水平最低。(2)男教师和女教师的总体敬业水平和各维度的水平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3)10年教龄以上教师在活力、奉献和专注三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5年以下的教师。(4)敬业对教师的生活满意、工作满意和工作绩效均有正向的影响,对离职意向有负向影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庆娟  
教师积极心理品质是教师整体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础和保证,也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结合教育实践,提炼出来的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路径有:树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创造有意义的教育生涯;秉持终身学习的积极学习心态;积极看待学生,构建积极的师生关系;记录积极的心理体验并反思;日常运用积极心理品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月  黄峥  
特殊教育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比普通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本文从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入手,对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危害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综述,并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具体来说,可通过塑造积极的人格特质、创造积极的情绪体验、开发自身潜能以及给予其全面充分的社会支持来缓解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冲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培养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至关重要。为了解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本研究使用《中国教师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调查了258名中职教师,并将结果与全国普教教师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发现:(1)总体而言,中职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智慧、勇气、人际、公正、节制、超越等六大维度发展状况良好,得分最高的是超越维度,得分最低的是智慧维度;(2)在21项积极心理品质中,中职教师发展最好的三项品质为感恩、社交智力和诚实,发展最差的三项品质为领导能力、洞察力、兴趣和创造力;(3)在智慧、勇气和公正维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表现为男教师得分均高于女教师得...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冲  孟万金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发现和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本研究根据中西方积极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对1080名中国教师的测量,编制中国教师积极心理品质量表。量表由智慧、勇气、人性、公正、节制和超越六大分量表组成,涵盖21项积极心理品质,共66个项目。研究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大规模测评中国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从而为推进中国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朝积极方向转型,为培养具备积极心理品质的高素质教师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冲  孟万金  王新波  
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为了解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本研究使用《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调查了1942名中职学生,发现:(1)总体而言,中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认知、情感、人际、公正、节制、超越等六大维度发展状况良好;(2)在15项积极心理品质中,中职学生发展最好的三项品质为爱、心灵触动和信念希望,发展最差的三项品质为真诚、创造力和领导力;(3)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中职学生在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4)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差异,总体而言,除公正维度外,在积极心理品质的五个维度上,中职学生得分随年级的升高而提高...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孔海燕  
犯罪青少年的矫正教育效果不仅关系到犯罪青少年能否顺利回归社会,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犯罪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决定矫正教育效果的关键和核心要素,是矫正教育的基础。为了解当前我国犯罪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状况,本研究使用《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调查了409名犯罪青少年和407名普通高中男生,发现:(1)总体而言,犯罪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的认知、意志、情感、乐群、律己、超越六大维度发展状况良好,得分最高的是超越维度,得分最低的是利群维度;(2)在15项积极心理品质中,犯罪青少年发展最好的五项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卫萍  
培养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规定,也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为了解当前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本研究使用《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调查了中部地区合肥市1422名中小学生,发现:(1)总体而言,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认知、意志、情感、乐群、律己、超越六大维度发展状况良好;(2)在15项积极心理品质中,中小学生发展最好的三项品质为心灵触动、宽容和信念与希望,发展最差的三项品质为领导力、创造力和思维与洞察力;(3)城市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六大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农村中小学生;(4)除意志维度外,示范校的中小学生在认知、情感、乐群、律己和超越维度上得分显著...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庆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精神,2010年11月21-22日,中央教科所心理与特教研究中心联合复旦大学心理系,在北京成功召开了"全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研讨会"。教育部基教司德育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余益兵  邹泓  
以916名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问卷法对流动儿童个人掌控感、乐观主义-悲观主义倾向、积极-消极情感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特点进行考察。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各指标得分均处于理论的中等水平。(2)流动儿童男生的乐观主义倾向得分高于女生;初二年级的个人掌控感得分最低,消极情感得分最高。(3)公立学校中的流动儿童个人掌控感和积极情感高于民工子弟学校中流动儿童;迁徙时间对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影响并不明显。研究者还对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特点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林士俊  周梅华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模式。该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本文以某职业学院和某大学的学生为样本,对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进行测查,结果表明:高职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总体状况良好。六大维度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并与普通大学生相比无显著差异。在20项积极心理品质中,高职生发展最好的五项品质为心灵触动、团队精神、感受爱、真诚、爱与善良;最差的五项品质为创造力、勇敢坚持、热爱学习、自制、领导能力。高职生在社交智慧上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但在好奇心、宽容和心灵触动上得分却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在创造力、爱学习等13项积极心理品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且大多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冲  
培养初中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初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和任务。本文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我国目前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初中生应重点培养的九项积极心理品质:爱、信念希望、友善、谦虚、执着、创造力、真诚、宽容和领导力。最后,本文提出了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五项策略,并结合青春期亲子关系问题例举了培养"爱"品质的活动案例。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卫萍  
为了解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中国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调查了合肥市城乡3所小学的605名学生。发现:(1)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语文、数学、英语成绩及总平均成绩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2)小学生心灵触动、求知力、合作力、友善和谦虚等心理品质显著正向预测语文成绩;持重、合作力、心灵触动和宽容等心理品质显著正向预测数学成绩;合作力与真诚显著正向预测英语成绩;合作力、心灵触动、持重、宽容、谦虚和友善等积极心理品质显著正向预测总平均成绩。本研究提示,应重视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业成绩。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总课题组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创始人、中国教科院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孟万金教授率领中美专家团队,在分层抽样收集和分析全国5万人数据基础上,成功研发出中国各学段积极心理品质测评工具,包括:《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小学低年级(1-3年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小学高年级(4-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甘秀英  阳作香  李会霞  幸维莉  伍清文  
采用中国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和快乐感量表对7215名高中学生进行调查,运用线性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探究积极心理品质与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显示:(1)15项积极心理品质与高中生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均显著相关。(2)执着、爱、友善、真诚四种积极心理品质对生活满意度的正向预测力最高。(3)执着、爱、友善、真诚、幽默风趣对正性情绪的正向预测力最高。(4)真诚、信念与希望对负性情绪的负向预测力最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