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69)
2023(9229)
2022(8023)
2021(7681)
2020(6475)
2019(15263)
2018(15480)
2017(27514)
2016(16705)
2015(19510)
2014(20596)
2013(19378)
2012(18350)
2011(16753)
2010(17516)
2009(15703)
2008(15832)
2007(14957)
2006(12905)
2005(11792)
作者
(48526)
(40480)
(40220)
(38763)
(25579)
(19503)
(18835)
(15950)
(15404)
(14899)
(13730)
(13592)
(13113)
(13016)
(12838)
(12786)
(12733)
(11941)
(11903)
(11647)
(10517)
(10327)
(9936)
(9620)
(9337)
(9191)
(9082)
(9056)
(8532)
(8351)
学科
(55528)
经济(55460)
管理(39651)
(35053)
(27478)
企业(27478)
方法(25574)
教育(22702)
数学(22243)
数学方法(21934)
中国(21457)
(17458)
(16180)
(15971)
理论(15485)
(13315)
教学(12142)
地方(11946)
业经(11049)
农业(10997)
(10421)
贸易(10417)
(10059)
(9826)
银行(9786)
(9484)
(9392)
(9328)
(9303)
财务(9290)
机构
大学(235011)
学院(232115)
研究(83174)
(80641)
经济(78252)
管理(76656)
理学(64372)
理学院(63437)
管理学(61937)
管理学院(61459)
中国(56890)
(53058)
科学(52669)
(44196)
(42858)
(42561)
师范(42175)
(40119)
(39955)
研究所(39919)
教育(38609)
中心(37777)
业大(35567)
北京(34583)
师范大学(34045)
农业(33820)
技术(33066)
(31504)
财经(30684)
(29482)
基金
项目(143109)
研究(112010)
科学(109721)
基金(94786)
(82292)
国家(81390)
科学基金(66535)
社会(62945)
教育(60958)
(59938)
社会科(59009)
社会科学(58989)
(51891)
编号(51231)
基金项目(49220)
成果(45621)
自然(41483)
自然科(40421)
自然科学(40405)
资助(39673)
自然科学基金(39650)
课题(39557)
重点(34149)
(32692)
(32632)
(32114)
项目编号(30059)
(29459)
(29138)
规划(28496)
期刊
(93864)
经济(93864)
研究(78423)
教育(66823)
中国(60372)
学报(39287)
(38552)
(33702)
科学(32382)
大学(29684)
技术(26749)
学学(25972)
管理(25557)
农业(25552)
(18531)
金融(18531)
职业(18213)
业经(16103)
财经(15195)
经济研究(14328)
(13815)
图书(13668)
(13132)
(12532)
论坛(12532)
问题(12419)
技术教育(12278)
职业技术(12278)
职业技术教育(12278)
(12212)
共检索到367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梁晓明  
自"医教结合"口号提出后,许多特殊教育学校声称已经摸索出了"医教结合"的课程体系。然而这些"医教结合"课程体系在实施当中有相当的障碍,也使学校工作陷入主次不分的泥潭。合理的"医教结合"课程体系应当从教育部发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出发,适当安排学生康复训练的时间,使教学回归学校的中心工作。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邓猛  肖非  
特殊教育学以各类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活动、现象为研究对象,目的是探寻现象背后的本质联系即规律,并力图寻求更有效的教育方法。特殊教育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多学科、多层次相互交叉和渗透的综合性学科。该学科在多个相关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过程中形成与发展了该学科独特的理论体系,初步构建了自己的话语体系、专业标准与共有的学术规范。其研究对象由狭义的"残疾"走向更为广阔的"特殊教育需要",面向更加多样化的、由各种不同要素导致的学习困难儿童。特殊教育基本理念假设与实践模式也随之变化,残疾儿童从被歧视、隔离逐步走向平等与被接纳,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则趋于融合。特殊教育学科的发展虽然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研究方法,却...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魏轶兵  
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其专业化水平也日益提高。随着社会上孤独症人群的逐渐增多,孤独症教育引起了我国特殊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提高孤独症教育水平,培养孤独症教育方面的专业人才,促进孤独症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是摆在我国特殊教育面前的一件大事。孤独症教育在我国特殊教育领域中一个较新的专业。如何更好的开展孤独症教育、如何办好孤独症教育专业,这对特殊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对孤独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课程设置体系进行阐述,以期能够为该专业的建设提供参考性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伟锋  
医教结合是我国特殊教育改革的可行途径,是重要抓手之一。本文从"医学与特殊教育具有学科关联性""高度综合化是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科学进步对教育实践有新要求""改革和发展应有科学思维与人本取向"等方面分析了特殊教育医教结合改革的理论依据。同时,还分析了我国特殊教育的定义及与医教结合相关的重要概念,提出了相关服务内容应是我国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医教结合改革探索主要是在特殊教育行业(或领域)和专业建设层面开展等观点。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彭兴蓬  林潇潇  
特殊教育中,医教结合是否应该以一项政策来予以制定和推行,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一,在政策学的基础上,医教结合是否符合特殊教育的发展规律,是否已经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以及"以医为主"还是"以教为主"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厘清。其二,政府在医教结合是否应成为政策需要探讨其角色定位及责任问题,应以中立的价值观来对待医教结合是否应成为政府决策的内容;在特殊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应该遵循自下而上的民主化的政策制定模式。其三,医教结合成为政策是否已经具备了文化生存的土壤,在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权利文化的生成和构建中,它还需要进行不断地自我生成。对于医教结合的政策制定问题,应该审慎地予以对待。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陶德清  
最新修订的“智力障碍”定义系统,更加注重个人功能状态的改善,强调特殊教育就应该成为最有效的支持体系,帮助智力障碍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根据中度智力障碍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特殊教育启智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要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提高他们的社会化发展水平,以形成广泛的社会适应技能为主要目标,并在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区生活等方面构成一个完善的课程目标体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熊琪  雷江华  
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影响着经费的使用效率。本文分析我国当前特殊教育学校1998-2009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发现:经费支出总量逐年增长,但相对不足;支出结构不合理,个人经费紧张,奖贷助学金比例偏低,公务费用过高以及地区差异显著等问题。由此建议加大特殊教育投入力度并优先保证特殊教育经费支出,合理调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科   郭文斌  
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和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的号召,本研究意在构建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首先,采用德尔菲法对从全国选出的20位特殊教育领域评估专家进行两轮调查,构建出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对调查结果进行量化赋值,运用平均法和层次分析法明确了各个指标体系中具体项目的权重。最后,运用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选取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进行了验证性评估。结果发现,由6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和104个三级指标所构建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体系具有良好的导向性和可操作性,可以较好地评估出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普适性,能够适用于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价。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高磊  
本文研究了特殊教育学校青年教师校本培训的方式方法,初步建立了科学的评价和考核方法,形成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模式和体系,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资格认证提供必要的实践参考意见和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伟锋  
特殊教育"医教结合"作为目前我国特殊教育改革探索的一种途径,受到特殊教育学界的关注。本文主要论述了"医教结合"的实施背景、内涵和积极作用。文中指出,特殊教育"医教结合"探索是对我国特殊儿童需求和我国特殊教育现状的回应,是我国特殊教育改革的一种可行措施;还论述了"医教结合"的特指和泛指含义,以及引进个别化康复的内容与方法,注重课程教学与个别化训练的内容衔接,加强制度、队伍和运行机制建设等目前的一些做法;最后,阐述了特殊教育学校"医教结合"实践在转变特殊教育观念、解决特殊教育中的新问题和推动特殊教育最佳实践模式的探索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马珍珍  陈东珍  蔡蓓瑛  孙爱青  
推进医教结合是实现特殊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上海所有区县医教结合工作的制度建设、工作情况、队伍建设、保障系统等方面进行调查。发现特教医教结合工作已广泛启动,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区县特教跨部门医教结合工作制度开始形成,但具体内涵差异较大。实验区在制度建设、保障措施等方面明显优于非实验区,且卫生部门对于这项工作的参与度更高。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邓猛  卢茜  
本文从西方特殊教育范式变迁以及特殊教育学科发展规律的角度对"医教结合"这一当今中国特殊教育流行话语及实践方式进行了批判性分析。作者认为:西方特殊教育的发展是从医学单一学科范式的治疗与干预发展到以医学为主加入其他学科成分,进而逐步走向以教育为主融合其他学科成分的过程。特殊教育学科是一门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综合性学科,是教育模式下对医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有机包容。因此,对于"医教结合"的说法,我们要真正放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框架里进行具体分析。不能用单一的"医教结合"剥夺了特殊教育"多学科交叉"的特性;更不能因为"多学科交叉"的特性冲淡了其"教育"的本质而本末倒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盛永进  
学科立场是学科构建与发展的前提基础。当前的特殊教育研究中,学科立场模糊或缺失问题比较严重,尤其表现在"医教结合"的争论中。特殊教育研究必须恪守教育学的立场,重视学术研究的规约作用,以提升学术研究水平,促进学科建设。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黄伟  
制订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可以帮助残疾儿童接受有质量的义务教育、实现平等受教育权、推进教育公平。随着2016年盲校、聋校和培智学校课程标准的颁布,如何为残疾儿童确定合适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尤其是加强对"特殊性"的深刻认识以及处理好同一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则更为重要。本文对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研制的意义和思路进行了分析,剖析了残疾儿童的特殊性和课程标准的特殊性,对一般性课程和核心课程、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以及残疾儿童的能力发展等课标内容进行了具体分析,探讨了融合教育发展背景下课程标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问题,从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黄汝倩  
利用自行设计的四川省“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实施现状调查问卷”,对四川省20个市州的57所特殊教育学校当前课程实施环境、教师教学观念和行为、学校课程建设及教学管理等方面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