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40)
- 2023(11137)
- 2022(9218)
- 2021(8271)
- 2020(6954)
- 2019(15362)
- 2018(15058)
- 2017(27961)
- 2016(15071)
- 2015(16810)
- 2014(16882)
- 2013(16501)
- 2012(15608)
- 2011(14469)
- 2010(14953)
- 2009(14186)
- 2008(13864)
- 2007(12662)
- 2006(11718)
- 2005(10997)
- 学科
- 济(78927)
- 经济(78829)
- 管理(47282)
- 业(37165)
- 企(31718)
- 企业(31718)
- 方法(22624)
- 中国(19804)
- 地方(19180)
- 数学(18966)
- 数学方法(18728)
- 学(18482)
- 财(17891)
- 制(17393)
- 业经(15986)
- 农(15898)
- 体(13861)
- 地方经济(13094)
- 融(11896)
- 金融(11889)
- 理论(11793)
- 银(11549)
- 银行(11523)
- 环境(11240)
- 行(11125)
- 农业(10185)
- 和(10021)
- 体制(9865)
- 务(9747)
- 财务(9710)
- 机构
- 大学(225085)
- 学院(222078)
- 济(98505)
- 经济(96358)
- 研究(83814)
- 管理(78218)
- 理学(65200)
- 理学院(64410)
- 管理学(63288)
- 中国(62976)
- 管理学院(62851)
- 财(48811)
- 京(48459)
- 科学(47347)
- 所(42380)
- 研究所(37706)
- 财经(36946)
- 中心(36684)
- 江(36365)
- 农(34803)
- 经(33211)
- 经济学(31754)
- 北京(30928)
- 院(30453)
- 范(30359)
- 师范(30033)
- 业大(29415)
- 经济学院(28010)
- 州(27858)
- 财经大学(26954)
- 基金
- 项目(139118)
- 科学(109341)
- 研究(104670)
- 基金(100354)
- 家(87350)
- 国家(86627)
- 科学基金(73276)
- 社会(68428)
- 社会科(64765)
- 社会科学(64754)
- 省(53804)
- 基金项目(51033)
- 教育(48435)
- 划(45337)
- 自然(43754)
- 自然科(42675)
- 自然科学(42659)
- 自然科学基金(41882)
- 编号(41345)
- 资助(40874)
- 成果(36384)
- 重点(32097)
- 部(31113)
- 课题(30840)
- 发(30716)
- 制(30645)
- 国家社会(29322)
- 创(28318)
- 性(27086)
- 教育部(27059)
共检索到3661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钟祥财
本文对奥尔森关于集体行动的理论作了一个扩展。通过对a=b/c公式中的c在特殊压力下发生变化的分析,作者得出结论:在常态条件下,集体行动一般是缺乏效率的;而在特殊压力下,集体行动可以是具有效率的。本文还阐述了这一结论的多方面含义。
关键词:
特殊压力 集体行动 逻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乐咏 李瑞琴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出现是否有利于推动多边自由贸易的实现,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先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道路,然后再进行区域经济组织的自由贸易合作,从而最终实现全球贸易的自由化,能够比“一味地”等待世界所有国家同时实现贸易的自由化给各利益主体带来更大的现期净收益。因此,相比WTO所推行的多边贸易自由化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更多的现实性和可行性,它将为世界自由贸易的实现做阶段性准备。当然在此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加强WTO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监督和协调,以引导它向更有利于提高世界福利和贸易自由化的方向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永霞 葛于壮
大学学术治理是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行动与学术治理在目标上的耦合意味着理论上的适用性,将集体行动理论引入大学学术治理议题,能够厘清学术治理集体行动实践逻辑并为走出集体行动困境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其中制度因素与组织因素在集体行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集体行动视阈下学术治理的实践逻辑主要包括,选择性激励:学术治理集体行动的核心动力,制度建构:学术治理集体行动的重要依托,学术创新:学术治理集体行动的价值导向。基于此,应从寻求学术道德共识、坚持优良的制度实践、完善评价规则标准层面构建学术治理集体行动的整合机制。
关键词:
学术治理 集体行动 实践逻辑 整合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亚华 臧良震
"大国小农"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农情,对我国农村集体行动进而乡村治理的成败具有决定性影响。本文以我国小农户的特征为切入点,利用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剖析小农户参与农村集体行动的逻辑,揭示我国小农户的特征和对农村集体行动的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我国小农户参与农村集体行动的趋势。总体而言,小农户的诸多特征不利于我国农村集体行动的开展,尤其是自20世纪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以来,人均资源禀赋不足、耕地细碎化严重、农户持续分化等小农户特征,是导致我国农村集体行动衰败的重要原因。长远来看,土地流转、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新和农户收入提高等因素将有助于扭转我国农村集体行动的衰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新的契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革 张新民
欧洲会计协调是指欧盟为了协调各成员国的会计活动,通过制定和颁布一系列指令,对各国会计准则上的差异设定限度,以增加欧盟内各国会计实务和财务信息的统一性和可比性。从集体行动逻辑理论的观点看,这可视为一种两个以上的个人(此处指政府)形成的一项以会计准则为标的的特殊契约交易的集体行动。本文将对欧洲会计协调的分析与思考纳入集体行动逻辑的理论框架中,在解释其现已取得成就的基础上,重点对欧洲会计协调中出现的障碍加以深入的研究和剖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
集体行动逻辑 欧洲会计模式 会计协调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宫哲元
本文尝试运用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的主要观点解释合作社原则的变迁。研究发现,合作社核心原则的变化来自对促进合作行为和合作组织产生与发展的激励性需求,实质上可视作一种"选择性激励"制度,目的在于消除社员的"搭便车"行为,促成集体行动的成功。本文同时根据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提出两点质疑。
关键词:
集体行动 合作社原则 变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瑞娥 张倩肖
个体理性的效率追求是经济活动的动力,但个体理性往往导致集体非理性。本文从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概念的相对性出发,探讨个体、地方政府、国家在经济活动中本位利益的追求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背离。纯粹的市场效率追求会导致“市场失灵,”政府在解决“市场失灵”时如果无法有效约束个体理性的本位利益追求与政绩偏好,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政府失灵”。在“双重失灵”的情况下,集体行动的逻辑必然导致可持续发展陷入困境。要在个体理性的效率追求与集体理性的“共同信念”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明确政府责任并进行追加性制度投资。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个体理性 集体理性 双重失灵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冰 赵子乐 曾福生
采用两时期的世代交叠模型,研究"新农保"对于农村居民自愿生育的子女数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新农保"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养儿防老",减少农民自愿生育的子女数量。"新农保"的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以及个人账户最低缴费标准越高,则"新农保"越能减少农民自愿生育的子女数量。因此,"新农保"的实施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
关键词:
新农保 计划生育 养儿防老 储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冯巨章
现有研究表明,集团利益的公共性会导致集团成员普遍的搭便车行为,形成“集体行动的困境”。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认为小集团、有选择性的激励、提供非集体收益、强制、组建有正规组织的社团、意识形态、利他主义和社会资本等能克服搭便车行为,促进合作,走出集体行动的困境。
关键词:
利益集团 集体行动 困境 搭便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兴球 张哲 张艳
经济学家奥尔森否定了传统理性人会自觉从事有助于集体利益的传统观点,指出搭便车而非主动承担集体行动的成本,更符合"理性人"的"理性",这种理性会使得集体行动陷入困境。经济学家奥斯特罗姆等人在对于奥尔森理论修正的基础上,将制度分析融入到集体行动研究之中,并认为一群相互依赖的人可能自己组织起来进行自主治理,从而超越集体行动的困境。本文从集体及行动的本质、集体行动的参与者、对集体行动成败的看法、集体行动的动力机制、研究的方法论差异这五个方面对奥尔森和奥斯特罗姆的集体行动理论进行阐述,以便更为深入地了解集体行动的逻辑。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银小柯 王文烂
以集体行动的逻辑对林农联户经营的投入激励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联户成员的个人理性和集团理性存在冲动,在投入方面存在搭便车的可能;林业联户成员数量与投入激励负相关,成员数量越多投资激励越弱,成员数量越少投资激励越强;林业联户组织不仅存在经济性的选择性激励而且还存在社会性的选择性激励,社会性的选择性激励比经济性的选择性激励具有更强的激励效果;联户成员之间的信任是形成联户的关键,同时也为增大联户投入激励提供了可能。为提高联户投入效果,需控制联户成员数量,保持联户适当规模;运用强有力的社会性选择性激励手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增强联户成员之间的信任度;鼓励成员以血缘、地缘、业缘为纽带关系形成联户;形成相...
关键词:
联户 集体行动 激励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涵子 吴承照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提出"国家主导、共同参与"实现国家公园"整体保护"的原则。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成立明确了"国家主导"的具体部门,"共同参与"涉及多方利益博弈,如何形成国家公园保护的合力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表明:风水林获得有效保护得益于内外双重力量,共同的信仰是内因,恰当的约束是外因。在对国家公园个体和组织两个层面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识别并分析利益相关者相应行为和利益诉求的基础上,从构建统一的价值体系(内因)、制定多层级的约束办法(外因)、采用灵活的激励机制(外因)三方面阐述了国家公园利益相关者集体行动的逻辑。
关键词:
风水林 国家公园 利益相关者 保护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宋丙涛
国家治理结构转型的动力机制曾经引起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然而,由于个人主义方法论的影响,新古典经济学未能提供一个很好的分析框架。本文试图在集体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上,从人类更为原生的种群生存目标出发,用公共产品的供求原理来解释国家治理结构转型过程中的集体行为逻辑与经济效率逻辑。特别是,本文将用公共产品需求结构的变迁来解释国家治理结构转型的动力,用公共产品需求的冲突来解释现代国家治理的困境。本文的结论是,治理结构的转型实际上就是公共经济体制的变迁,作为一种应对生存挑战的尝试,现代国家治理结构的构建成功,依赖于决策效率与执行效率的同时提高。并且,新体制是社会精英为应对挑战而有意构建更为有效的公共经济体制...
关键词:
结构转型 国家治理 公共经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嵩
笔者认为,西方传统思想忽视个人间的关系,把集体理解为若干"经济人"的集合;马克思则强调人们之间的依赖和制约并将其视为个人的行为特征之一,主张关注阶级成员结成的关系,认为这种关系还要受与其他阶级结成的关系的制约,并由此出发理解阶级的集体行动。笔者基于对马克思相关观点的理解尝试探讨个人间的依赖和制约是怎样最终促成阶级间的依存和对抗的,认为奥尔森秉持西方传统思想去解读和批评马克思阶级理论,所得出的结论有失偏颇。马克思基于自己独特的个人观念去阐释阶级的集体行动,他的论述没有遇到阿罗试图从"经济人"行为选择出发解释集体行动时遇到的困惑。
关键词:
个人 阶级 集体行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彦丽 林坚
本文从集体行动的逻辑出发,分析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的几个问题,认为:集体行动的悖论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农民收入差距扩大客观上有利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合作原则修订的根本动因是追求集团利益的实现,它并不必然改变合作社的本质;政府支持可以拓宽合作社的生存边界,因此往往在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集体行动悖论 合作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