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19)
2023(7949)
2022(6995)
2021(6708)
2020(5798)
2019(13705)
2018(13762)
2017(24995)
2016(14754)
2015(17052)
2014(17550)
2013(16801)
2012(15972)
2011(14487)
2010(14934)
2009(13617)
2008(13698)
2007(12929)
2006(11387)
2005(10097)
作者
(40911)
(34388)
(34273)
(32942)
(21809)
(16600)
(15985)
(13324)
(13212)
(12484)
(11626)
(11479)
(11067)
(10938)
(10839)
(10813)
(10751)
(10097)
(9991)
(9904)
(8690)
(8621)
(8308)
(7995)
(7949)
(7810)
(7771)
(7626)
(7095)
(6925)
学科
(54242)
经济(54076)
(33663)
管理(32533)
方法(26813)
(26738)
企业(26738)
数学(22162)
数学方法(21923)
中国(21037)
教育(20700)
(18193)
(14215)
(13852)
理论(13488)
业经(11822)
农业(11447)
地方(11057)
(10517)
(9991)
(9699)
贸易(9697)
(9395)
(8256)
金融(8252)
技术(8099)
(8061)
银行(8039)
(7963)
(7672)
机构
大学(209733)
学院(203224)
(77449)
经济(75513)
研究(74003)
管理(71685)
理学(61431)
理学院(60554)
管理学(59230)
管理学院(58819)
中国(50214)
(46273)
科学(44470)
(38070)
师范(37841)
(37801)
(36654)
(35495)
教育(34696)
中心(34390)
研究所(34310)
(33306)
师范大学(31059)
北京(30271)
业大(29622)
财经(28688)
农业(27692)
(25907)
(25786)
(25618)
基金
项目(129697)
科学(102258)
研究(102041)
基金(90060)
(77939)
国家(76775)
科学基金(63797)
社会(62873)
社会科(58064)
社会科学(58040)
教育(54870)
(51896)
基金项目(47091)
(45640)
编号(45090)
成果(40349)
自然(38785)
自然科(37813)
自然科学(37799)
自然科学基金(37151)
资助(36805)
课题(33592)
(31164)
重点(30583)
(29036)
(27552)
教育部(27215)
(27020)
(26756)
项目编号(26733)
期刊
(86332)
经济(86332)
研究(69918)
教育(55406)
中国(51157)
(32304)
学报(31850)
(29346)
科学(28375)
大学(24904)
管理(23190)
学学(21750)
农业(21389)
技术(20420)
(16997)
金融(16997)
财经(14461)
业经(13518)
职业(13315)
经济研究(13145)
(12444)
(11685)
问题(11621)
图书(10967)
(10380)
论坛(10380)
(10371)
技术经济(9469)
统计(9416)
(9036)
共检索到317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蔡卓倪  李敏  周成燕  
特殊儿童的正向发展有赖于良好的家庭教育。通过对四川省部分地区特殊儿童父母的调查发现,无论在客观支持还是主观支持方面,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所得到的社会支持,特别是中观和宏观层面的支持都比较有限,微观层面的家庭成员的支持和中观层面专业教育机构的支持是家长们的重要支持来源,而纵横交融的社会支持系统尚未形成。为此,建议在全社会尊重特殊需求人士的基础上,重视人才培养和机构设置,构建特殊教育的技术支持体系,并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以帮助特殊儿童及其家庭顺利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黄晶晶  刘艳虹  
对221户特殊儿童家长问卷的调查显示,特殊儿童家庭面临的三大困难是:经济困难、康复和特殊教育知识缺乏以及时间和精力不足。特殊儿童家庭实际获得的社会支持很少。一方面,社会现有资源未得到合理利用;另一方面,各系统层面所提供的支持未能很好满足特殊儿童家庭的需要,特别是支持源与被支持者之间的沟通渠道不通畅。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朱楠  彭盼盼  邹荣  
本研究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与亲子关系量表调查了四所特殊教育学校的209名特殊儿童父母,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特殊儿童家长所感知到的社会支持和亲子关系之间的关系,验证了社会支持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亲子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对特殊儿童家庭亲子关系具有显著预测作用;(2)特殊儿童父母所感知的社会支持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亲子关系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田波琼  申仁洪  黄儒军  
家庭抗逆力影响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福祉。本研究以来自重庆、云南、四川和贵州四省市860名特殊儿童家长为研究对象,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特殊儿童家庭抗逆力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特殊儿童家庭抗逆力呈中等偏上水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特殊儿童家庭抗逆力的直接效应未达到显著水平,社会支持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特殊儿童家庭抗逆力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政府及相关部门、社区、机构和学校/幼儿园应为特殊儿童家庭提供政策保障、干预服务、育儿指导和心理支持,家长应树立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家庭信念,主动寻求多方面支持,提升家庭抗逆力。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高慧  斯日古楞  
特殊儿童的发展结果并不单纯取决于自身的身心特质,而是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生态学理论强调以儿童成长的家庭生态为支持对象,以及良好的家庭支持对于家庭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本研究调查了内蒙古地区三类特殊儿童的家庭社会支持情况,提出依据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构建由微观的亲缘支持到中间系统的社区、地缘支持再到宏观的政策和社会舆论支持的特殊儿童家庭-社会支持体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毅  陈亚秋  何文辉  刘艳虹  
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事实上 ,只有极少数的特殊儿童学前有机会在特殊教育机构中受到教育 ,绝大多数的学前特殊儿童只能呆在家中。本研究对北京市 6 8名特殊儿童的学前家庭教育状况进行调查 ,并对其中 2 2名儿童的家长做了深入的访谈。研究发现特殊儿童学前家庭教育的一些基本特点 :特殊儿童的问题发现较晚 ;特殊儿童接受学前专业机构教育人数少 ;获得社会的支持较少 ;特殊儿童家长对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最后 ,我们从家庭和社会两方面作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江小英  黄英  
在普通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对于特殊儿童来说更是如此。本文从研究对象、研究者、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等方面对我国大陆特殊儿童家庭教育这一领域已有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对现状进行分析,力图为今后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研究提供一些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谌小猛  李敏  
本文以105名特殊儿童家长为调查对象,研究了他们的亲职教育需求状况,以及亲职教育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特殊儿童家庭亲职教育需求是迫切的、广泛的,其中,家长最需要的是社会资源方面的讯息;影响特殊儿童家庭亲职教育需求的因素较多,包括家长性别、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收入、儿童年级水平、儿童残疾类型、残疾程度等,其中家庭经济状况成为亲职教育需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叶忠  陈辉  
家庭教育投入在质量支持、资源使用效率支持与目的支持三个维度上,构成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社会支持因素。调查数据的描述性及推断性统计分析发现,家庭教育投入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支持存在目的支持模糊、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和投资结构有待优化等问题。社会收入差距过大、家长的教育理念落后和投资能力不足、教育资源配置不均以及教育评价体制束缚是家庭教育投入支持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因此,提高家庭教育投入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支持水平进而保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缩小收入差距是根本,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是基础,更新家长观念是保障,改革教育评价机制是动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飞  
在我国农村地区,城镇化发展直接冲击到了各个家庭,进而引发许多普遍性的家庭教育问题,这就需要借助社会的力量得以解决。因此,构建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就成为社会支持理论指导下,立足于我国农村"半熟人社会"以及"无主体熟人社会"中的一种现实选择。按照支持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宏观层面的政府支持、中观层面的社会组织支持和个人层面的个人支持。在支持主体中,尤其要关注社会组织的支持,其中要特别加强以学校、社区和家庭教育专业组织为主导力量的支持,进而从支持内容、支持途径和支持主体的多方参与中强化对农村家庭教育的指导。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文中  
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和身心健康发展成为当前一个迫切需要关注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的家庭抚育类型有单亲抚育、隔代抚育、寄托抚育及单独居住。留守儿童在早年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着关爱不足、安全感缺乏、行为习惯偏差、社会适应能力不足及身心健康发展等问题。从家庭生命周期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困境在于家庭结构不完整及其所衍生的家庭抚育与学校教育的社会性时间的错位。家庭系统对留守儿童家庭社会化的功能没有发挥到位。因此,以家庭为本,立足于时间系统,从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构建综合的立体的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系统,为促进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关爱服务,形成支持和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在花  
以918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社会支持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家庭冲突、职业承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社会支持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承诺之间起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玲凤  
采用自编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查问卷测查了526名特殊家庭和510名普通家庭的小学生和初中生。结果表明,特殊家庭子女的自我概念(2.20±0.49)最差,其次为学习认知问题(2.09±0.66)较多,再者是性格缺陷(2.03±0.54)和情绪问题(2.00±0.51)。特殊家庭子女在学习认知、人际适应、行为问题、情绪问题、性格缺陷、自我概念等各个方面以及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均显著劣于普通家庭子女。不同类型特殊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显示,分居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流动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较多,其次是离异、丧偶和再婚家庭子女,留守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最少。特殊家庭初中生在学习认知上...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洪秀敏  朱文婷  
加强家庭婴幼儿照护支持是二孩时代实现幼有所育的关键。从家庭育儿压力、母职困境和社会支持出发,调查6个省12个市共计11 453个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结果发现,家庭育儿压力较高,抚育成本高昂,子女教育成为最大挑战,且二孩家庭育儿压力更大;母亲育儿工作难平衡,超过三分之一的母亲职业中断,且二孩家庭、低收入和低学历母亲面临更大的职业困境。在社会支持方面,家庭内部支持以祖辈为主,父亲参与不足;对教育支持最为迫切,但所获外部支持有限。在历史短板、时代挑战和文化制约的多重影响下,亟待构建婴幼儿照护家庭支持体系,通过加强对家庭婴幼儿照护的支持和指导,形成夫妻同工、祖辈适度参与的动力机制,保障女性就业权,最终实现家庭与社会共同参与的婴幼儿照护良好格局,切实缓解家庭的育儿压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