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37)
2023(15218)
2022(13149)
2021(12549)
2020(10273)
2019(23693)
2018(23526)
2017(45042)
2016(24166)
2015(27297)
2014(26738)
2013(26594)
2012(24115)
2011(22053)
2010(21943)
2009(20450)
2008(19486)
2007(16966)
2006(14959)
2005(12998)
作者
(67753)
(56677)
(55965)
(53300)
(35625)
(26997)
(25198)
(22342)
(21395)
(19851)
(19105)
(19018)
(17648)
(17481)
(17190)
(17174)
(16652)
(16547)
(16059)
(15829)
(13996)
(13972)
(13535)
(12962)
(12725)
(12573)
(12496)
(12395)
(11380)
(11185)
学科
(100135)
经济(100028)
(68953)
管理(62149)
(51231)
(46658)
企业(46658)
方法(42532)
数学(37364)
数学方法(37000)
农业(33973)
中国(28519)
业经(25782)
(21669)
(20168)
贸易(20157)
(19678)
(19546)
(19286)
地方(19247)
(15358)
银行(15324)
(15217)
环境(14884)
(14731)
理论(14508)
(14339)
技术(14288)
(14018)
(14001)
机构
学院(340557)
大学(339080)
(142520)
经济(139721)
管理(135066)
理学(117743)
研究(116682)
理学院(116503)
管理学(114667)
管理学院(114074)
中国(89885)
(71762)
科学(71081)
(69777)
(60057)
(57852)
业大(54955)
农业(53424)
中心(53322)
研究所(52956)
财经(48749)
(47592)
(45331)
北京(45241)
师范(44997)
(44704)
经济学(42378)
(41230)
(38670)
经济学院(38175)
基金
项目(235101)
科学(185301)
研究(175745)
基金(171418)
(148705)
国家(147421)
科学基金(126394)
社会(112337)
社会科(105980)
社会科学(105954)
基金项目(91027)
(90104)
自然(79953)
教育(79236)
自然科(78075)
自然科学(78058)
自然科学基金(76664)
(75460)
编号(72974)
资助(69643)
成果(58911)
(52923)
重点(51976)
(50993)
课题(48893)
(48489)
国家社会(46444)
教育部(45352)
创新(45217)
人文(44485)
期刊
(158776)
经济(158776)
研究(100078)
(71826)
中国(64745)
学报(53671)
科学(50826)
农业(49178)
管理(44917)
(42319)
大学(41622)
学学(39372)
教育(36471)
(31440)
金融(31440)
业经(30396)
技术(27494)
经济研究(24298)
(23159)
财经(22965)
问题(21597)
(19611)
(17851)
世界(17533)
图书(16654)
科技(16251)
技术经济(16178)
理论(15897)
(15710)
现代(15395)
共检索到496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海兵  林婷  
中国农村信用是通过自发的、松散的非正式组织形式实现的,在基于血缘、地缘关系的特殊信任主义系统里,农村信用的实施机制和信用保护机制事实上是在一个关联博弈中进行的。当农村非正式社会结构向正式社会结构转轨时,由于契约的法律执行机制的不完善以及交易范围的扩展诱致的信息不完备和非对称,使得关联博弈和信息完备性的基础逐渐丧失,仅靠声誉和关系交易的维系成本急剧上升,人格化交易面临规模不经济和信用风险的双重约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熊铭奇  毛雅娟  
中国农村存在着以血缘地缘关系为特征的特殊信任,也存在着基于正式制度和组织基础上的普遍信任。按照博弈论分析,道德和法律的作用将增加农民不守信的机会成本,完全可以促使农村信用的建立。因此,可采取多种措施,构建我国农村的信用体系:健全社会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规、严惩信用缺失行为人、完善和发展现有的社会信用和保险系统、给予非正规金融合法地位以促使其与正规金融联接、加强信用的宣传引导。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农村信用社风险形成机制研究课题组  张维  
中国农村信用社风险是指农村信用社在资金营运过程中,因偶发性和不完全确定性因素引起的收益的不确定性和资产损失的可能性或是由于各种无法事先预料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使其蒙受损失的可能性。研究中国农村信用社风险形成机理,对农村信用社的风险化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海兵  唐艳芳  M.M.Rahman  
中国农村信用是通过自发的、松散的非正式组织形式实现的,在基于血缘、地缘关系的特殊信任主义系统里,农村信用的实施机制和信用保护机制事实上是在一个关联博弈中进行的。当农村非正式社会结构向正式社会结构转轨时,由于契约的法律执行机制的不完善以及交易范围的扩展诱致的信息不完备和非对称,使得关联博弈和信息完备性的基础逐渐丧失,仅靠声誉和关系交易的维系成本急剧上升,人格化交易面临规模不经济和信用风险的双重约束。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鹏  
农村信用社(含农村信用社、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简称农信社)是我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2003年开始的农信社改革已经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体制机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资本仍不能有效发挥约束效力,隐含较大的金融风险。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思路基础上,创造性地以资本成本最小化作为分析农信社资本约束效力的基准,建立了资本约束的理论模型。在对资本成本隐含的主要因素进行分解基础上,采用混合数据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对农信社资本约束实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信社资本监管约束失效;经营管理者对资本优化激励约束动力不足;支农业务目标将降低资本水平。本文建议,提高资本质量和改进资本监管两个方面强化资本约束,是深化农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谭岳衡  
去年十一月份,我们到陕西延安地区北部的志丹、吴旗和子长等贫困县,作了为期三个星期的农村调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和全国一样,陕北老区也发生了很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世友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和农村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作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信用社,迫切需要围绕"三农",转变观念,重塑机制,适应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要求,成长为以"三农"金融服务为基础、公司治理健全、经营状况良好的农村商业银行。而其中的关键就是如何识别风险、控制风险、经营风险,建立健全适合自身发展需要和外部监管要求的风险管理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国祥  
我国农村信用社虽数经改革 ,但明晰产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等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本文从农村信用社产权和法人治理结构现状入手 ,在分析农村信用社产权实质的基础上 ,提供明晰农村信用社现有产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路 ,并对下一步如何改革农村信用社产权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出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志刚  
中国农村信用社市场竞争力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信用社属地营销各项业务经营的能力。农村信用社从体制改革到机制改造需要做制度、政策的安排,并要从操作手段上、农贷资源合理配置上做出系统性方式运作,以降低风险,促使其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燕君  宋庆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秀丽  
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创新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政策、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农村信用社外部治理环境有所改善。但总体来看农村信用社外部治理的有效性仍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市场监督不充分、信息披露不健全、外部监管不到位。外部治理不完善使农村信用社产生了改革创新动力不足、服务功能提升缓慢、经营机制转换不快、潜在风险不容忽视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信用社外部治理现状、问题及后果的研究分析,就完善中国农村信用社外部治理、促进实现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目标提出总体思路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飞  刘飞鹏  
历史的脚步匆匆,伴随着一部波澜壮阔的改革交响曲,我们迎来了共和国的60华诞。斗转星移,农村信用社也走过了60个春秋,不仅见证了中国农村金融的历史性变革,也见证了中国农村经济在改革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农村信用社60年的发展经历,尤其是30年的改革经历,将成为中国农村金融史上一份宝贵的财富。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应柏荣  何起东  
关于合作制条件下对农村信用社的金融监管□应柏荣何起东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后,隐藏在其中的金融风险逐渐暴露。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嵊州市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现状作了分析。我们认为当前农村信用社的金融风险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信用风险。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陶士贵  
随着农村金融市场准入的逐步放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面临着新的约束条件。现行的经营机制和省联社的管理体制已难以为继,必须进行进一步的改革探索。以商业化为原则,构建服务"三农"的社区银行体系将成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