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66)
2023(5265)
2022(4472)
2021(4282)
2020(3496)
2019(8157)
2018(7895)
2017(15681)
2016(8330)
2015(9038)
2014(8727)
2013(8426)
2012(8172)
2011(7536)
2010(7857)
2009(7067)
2008(6888)
2007(6160)
2006(5798)
2005(5309)
作者
(21381)
(17921)
(17523)
(17016)
(11611)
(8457)
(8284)
(6910)
(6743)
(6662)
(5918)
(5790)
(5750)
(5696)
(5589)
(5549)
(5354)
(5243)
(5197)
(5091)
(4428)
(4274)
(4254)
(4085)
(4080)
(3970)
(3898)
(3882)
(3558)
(3520)
学科
(30952)
经济(30920)
管理(21447)
(20488)
(15521)
企业(15521)
(14409)
贸易(14405)
(14250)
(11557)
(10522)
方法(10461)
中国(10187)
(10181)
数学(9507)
数学方法(9347)
(8164)
出口(8163)
出口贸易(8163)
(7802)
农业(6609)
业经(6532)
(6484)
(6403)
银行(6402)
(6253)
(6166)
金融(6166)
地方(6155)
关系(6058)
机构
大学(111057)
学院(110890)
(51998)
经济(50962)
研究(41492)
管理(41247)
理学(34575)
理学院(34207)
管理学(33765)
管理学院(33528)
中国(32278)
(25937)
(23554)
科学(21543)
(20505)
财经(19321)
中心(18761)
研究所(18143)
(17849)
(17568)
经济学(16564)
(16257)
师范(16182)
(15432)
北京(15424)
(15293)
经济学院(15030)
财经大学(14053)
(13890)
师范大学(13034)
基金
项目(68663)
研究(55262)
科学(54833)
基金(50027)
(42182)
国家(41822)
科学基金(35511)
社会(35364)
社会科(33690)
社会科学(33683)
教育(25460)
(25247)
基金项目(24744)
编号(23070)
(22019)
资助(21193)
自然(20663)
成果(20485)
自然科(20188)
自然科学(20182)
自然科学基金(19826)
(16360)
课题(16356)
(15732)
重点(15425)
(14990)
国家社会(14670)
教育部(14472)
(14311)
人文(14023)
期刊
(59406)
经济(59406)
研究(40692)
中国(23570)
(18624)
教育(16271)
管理(15747)
(15469)
金融(15469)
(14840)
科学(12365)
学报(12317)
(10870)
经济研究(10357)
大学(10321)
国际(10278)
农业(10250)
财经(9200)
业经(9195)
学学(9104)
技术(9024)
(7965)
问题(7951)
世界(7448)
(5850)
论坛(5850)
图书(5752)
(5526)
现代(5205)
理论(5145)
共检索到183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冯帅  
与奥巴马时期的"绿色型"国家定位不同,特朗普时期的美国气候政策呈现出"工业复兴"的特点,其不仅颁布了大量"灰色型"气候立法,重国内经济发展而轻国际气候合作,还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作为"美国优先"国家政策下的产物,特朗普政府的上述举动不仅导致中美气候外交的利益互动模式失灵,使得中美气候外交的既有合作成果面临颠覆之危险,而且严重阻碍了中美气候外交预期目标的实现。对此,我国宜谨慎寻求中美气候外交的新出路,也即在立场上确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指导思想,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和各自能力"的基本原则;在方法上采取"协作共进"式的气候外交策略,提升我国的气候治理话语权,进而提出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方案";在形式上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加强中美两国间次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的交流合作,倒逼国家层面的气候合作;在内容上以两国碳市场的连接为主要发力点,并以清洁煤炭技术合作为突破口和辅助手段,进而撬动中美气候合作与对话。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冯帅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的气候政策出现了重大调整,其不仅重用了大量气候变化怀疑论者来执掌联邦政府的核心部门,还极力推翻了奥巴马政府的气候政策遗产,更公开宣布退出《巴黎协定》。这种转变既不利于美国国家自主贡献预案(INDC)目标的实现,也对其低碳经济发展构成制约,更对全球气候治理的向前推进和全球新能源格局的塑造带来较大影响。对此,本文认为中国可从三个层面来积极应对:在多边层面,维护已有成果,完善未决机制,推动涉气候治理的议题连接;在双边层面,通过与美欧及其他国家的双边合作,深化全球气候治理共识,促使美国采取相关治理行动;在国内层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逐步完善全国碳市场的正式制度安排。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君艳  
中美两国作为全球碳排放量居前两位的国家,在全球气候治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美两国在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合作,但又基于各自利益而在技术转让、资金到位等方面存在分歧。本文从全球气候问题入手,深入分析两国在气候领域的合作、分歧及其原因,并根据建构主义学说提出中美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合理化建议。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李文  
特朗普在2016年大选中获胜,反映了美国精英阶层与中下阶层之间、"美利坚主义"与"全球主义"之间、美国"全球领导者地位"与实际能力之间矛盾的深刻化与复杂化。以缓和与解决这些矛盾为出发点,特朗普任内美国内外政策将从注重政治转向注重经济,由国际优先转向国内优先,从重视多边转向重视双边,从坚持继续领导世界转向致力于使美国"再次强大"。未来四年,中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趋于平和,在经贸领域的矛盾、冲突明显加剧。面对中美关系出现的新变数,中国应在经贸领域避免被动、争取主动,在政治安全方面做到临危不乱、沉着应对。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周兰君  楚树龙  
唐纳德·特朗普在一年多的竞选和当选后的一个多月中,已经鲜明地展现出他的个人形象、特性、政策主张和倾向。在即将主政的半年到一年期间,特朗普会千方百计地继续展现他个人的理念和风格,实现他的理想和信念,实施他在竞选中的政策主张,兑现他的某些承诺。可以看出,今后美国内政外交将呈现较为鲜明的"特朗普新政"特色。经济社会政策将更加"共和党化":减税、基建、放松对金融机构和能源行业的管制,但反对多边贸易安排则违反共和党长期的"自由贸易主张";反移民、反医改等社会政策将难以实施。外交方面试图发起"特朗普革命",包括与盟国关系、美俄关系、中东政策以及台湾问题等对华外交方面。但美国和世界不是特朗普总统一个人可以说了算、可以决定的。在国内他将受到国会、利益集团、舆论和公众等强大势力的制约,在世界上受到各国的牵制,特朗普能否真正成为美国一位"强势总统"仍是不确定的。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周兰君  楚树龙  
唐纳德·特朗普在一年多的竞选和当选后的一个多月中,已经鲜明地展现出他的个人形象、特性、政策主张和倾向。在即将主政的半年到一年期间,特朗普会千方百计地继续展现他个人的理念和风格,实现他的理想和信念,实施他在竞选中的政策主张,兑现他的某些承诺。可以看出,今后美国内政外交将呈现较为鲜明的"特朗普新政"特色。经济社会政策将更加"共和党化":减税、基建、放松对金融机构和能源行业的管制,但反对多边贸易安排则违反共和党长期的"自由贸易主张";反移民、反医改等社会政策将难以实施。外交方面试图发起"特朗普革命",包括与盟国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马博  
特朗普总统本人的政策偏好对研究美国新政府的整体外交和对华政策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通过对其撰写的著作中有关外交部分的解读来定义和理解其"美国优先"理念的具体内容,可以勾勒出特朗普的外交理念和施政重点,并且通过其内阁成员的任命和施政加以佐证。特朗普将极端伊斯兰势力视为美国军事上最大的威胁,而将中国视为美国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同时对诸如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合作予以否定。未来的中美关系将受到来自美国在地缘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双重压力,而中美两国之间有望在诸如基础设施建设和全球反恐领域开展新的合作,稳定并发展双边关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马博  
特朗普总统本人的政策偏好对研究美国新政府的整体外交和对华政策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通过对其撰写的著作中有关外交部分的解读来定义和理解其"美国优先"理念的具体内容,可以勾勒出特朗普的外交理念和施政重点,并且通过其内阁成员的任命和施政加以佐证。特朗普将极端伊斯兰势力视为美国军事上最大的威胁,而将中国视为美国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同时对诸如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合作予以否定。未来的中美关系将受到来自美国在地缘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双重压力,而中美两国之间有望在诸如基础设施建设和全球反恐领域开展新的合作,稳定并发展双边关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继勇  陈大波  
2016年11月9日,特朗普当选为第45任美国总统,面对全球需求萎缩、美国经济中的双赤字,特朗普推出一系列"全球收缩,美国优先"的经贸保护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将对中美经贸关系产生深远影响。本文认为:中国要审时度势,充分利用多边贸易体制维护自身利益,积极推进新型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治理;要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要积极推动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促进双边直接投资尤其是中国参与美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美要以百日合作计划为契机,全面加强两国间的政治互信、经济合作和互利共赢。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继勇  陈大波  
2016年11月9日,特朗普当选为第45任美国总统,面对全球需求萎缩、美国经济中的双赤字,特朗普推出一系列"全球收缩,美国优先"的经贸保护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将对中美经贸关系产生深远影响。本文认为:中国要审时度势,充分利用多边贸易体制维护自身利益,积极推进新型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治理;要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要积极推动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促进双边直接投资尤其是中国参与美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美要以百日合作计划为契机,全面加强两国间的政治互信、经济合作和互利共赢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猛  何七香  
2017年12月1日,美国减税规模高达1.4万亿美元的税改法案在经过漫长辩论之后以51:49的投票结果在参议院通过,虽然这一税改法案落地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美国国内已是一片欢呼声,也势必深刻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走向。几天之后,12月6日,在巨大的政府负债压力下,特朗普又一次向记者表示,美国政府可能"停摆"。回望美国历史,1981年里根政府推动通过的减税法案《经济复苏税法》曾经使美国政府陷入了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斌  李秋静  
除了传统的关税工具,高技术出口管制也正悄然成为美国在经济上制裁我国的重要工具。2018年8月13日,美国《2018年出口管制改革法案》(ECRA)签署生效,宣告特朗普政府正式开始出口管制改革。美国当前对我国实施的高技术出口管制呈现出总体更为严格、管制行业和企业更有针对性的特点。逐渐加强管制无疑会加大中美贸易逆差,影响两国技术进步。此次改革对我国针对性较强,法案内容预示美国将在新兴技术、国防技术方面对我国加强管制。对此,本文在总结美国对华高技术出口管制特点、原因、趋势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安亚伦  谢佳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优先"的国家战略及其相应政策直接影响到美国高校留学教育的发展,本文从留学规模、留学机构、学术水平、留学专业、留学生来源地及奖学金来源等多个层面考察美国留学教育的最新情况,对特朗普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留学生接收政策进行解读,并结合美国留学生接收情况与发展趋势,分析这些政策对美国留学教育的影响。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田旭  
联盟既是美国遏制竞争对手的主要依托,也是其维持自身在联盟内部主导权的重要工具。在"美国优先"理念的指引下,特朗普执政后美国的对外战略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联盟在美国外交事务中的重要性下降。但美国仍然尝试通过转嫁成本的方式来维护其在联盟体系中的优势地位。联盟成本分担问题成为特朗普向其盟友"开火"的抓手。在特朗普的高压态度下,部分盟友已增加了军费支出。同时,特朗普执政后美国的联盟政策更为务实,不再刻意追求美国与盟友之间在意识形态和制度上的契合。然而,由于特朗普的外交政策缺乏连贯性和一致性,美国传统盟友开始质疑其治下美国的战略信誉。其盟友或被迫选择"自力更生"的内向型策略,亦或选择"对冲风险"的外向型策略来应对特朗普政策所造成的不确定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罗伯特·罗兹  梅伟惠  
本文探讨了特朗普政府关于科学和知识追求、种族多样化、性别相关问题、师生国际化、营利性高等教育部门以及大学成本控制等六个方面的基本观点和立场。这些论断和分析主要基于特朗普及其核心团队成员所支持的政策立场和意识形态,也基于政治和政策分析家发表的相关文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