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77)
2023(2505)
2022(2039)
2021(1874)
2020(1537)
2019(3654)
2018(3648)
2017(7173)
2016(3937)
2015(4425)
2014(4448)
2013(4222)
2012(4017)
2011(3779)
2010(3963)
2009(3583)
2008(3680)
2007(3455)
2006(3087)
2005(2862)
作者
(10626)
(8985)
(8977)
(8405)
(5967)
(4352)
(4184)
(3416)
(3388)
(3382)
(3014)
(2980)
(2939)
(2923)
(2871)
(2730)
(2708)
(2644)
(2598)
(2533)
(2277)
(2190)
(2098)
(2087)
(2020)
(1983)
(1972)
(1953)
(1795)
(1756)
学科
(15013)
经济(14997)
(12220)
(11207)
企业(11207)
管理(10870)
中国(4879)
方法(4397)
业经(4228)
(3778)
贸易(3776)
(3714)
(3635)
(3618)
金融(3618)
(3607)
(3470)
银行(3469)
数学(3387)
(3377)
地方(3354)
数学方法(3312)
(3191)
关系(3175)
经营(2977)
(2971)
(2925)
技术(2708)
决策(2592)
计划(2584)
机构
大学(57034)
学院(55673)
(22753)
经济(22234)
研究(21954)
管理(20397)
理学(17162)
理学院(16940)
管理学(16698)
管理学院(16565)
中国(15520)
(12602)
科学(11771)
(11200)
研究所(10088)
(9912)
(9715)
师范(9669)
中心(8914)
(8517)
北京(8474)
(8024)
师范大学(7920)
财经(7856)
教育(7506)
(7116)
(7109)
(7082)
经济学(6495)
研究院(6121)
基金
项目(33192)
研究(26171)
科学(26170)
基金(23555)
(20052)
国家(19877)
科学基金(16485)
社会(15968)
社会科(15184)
社会科学(15177)
教育(12995)
(12217)
基金项目(11666)
(11274)
编号(11203)
成果(10502)
自然(9934)
资助(9894)
自然科(9696)
自然科学(9694)
自然科学基金(9536)
课题(8419)
(7740)
重点(7726)
(7723)
(7128)
项目编号(7052)
(6998)
教育部(6847)
(6755)
期刊
(27649)
经济(27649)
研究(19928)
中国(11437)
教育(10742)
管理(9191)
(7144)
(7107)
科学(6949)
(6440)
金融(6440)
学报(6237)
国际(5199)
农业(5086)
大学(5073)
技术(4677)
世界(4504)
(4382)
经济研究(4303)
学学(4285)
业经(4267)
(4144)
论坛(4144)
财经(3663)
图书(3662)
(3366)
问题(3303)
(3161)
现代(3120)
书馆(2803)
共检索到91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玉国  
特朗普政权将如何改变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已成为检验美国大战略的试金石。从"特朗普现象"来看,美国孤立主义倾向表明美国对霸权思维方式的变化,但并不意味着美国的"战略收缩";从"特朗普冲击"来看,美国对亚太政策的思维范式、战略优先度的考量以及秩序塑造方式等,都有新认识和新变化。这些客观上决定了特朗普政权将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予以转变与重塑。总体上看,特朗普政权的亚太战略的调整,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亚太治理方式、方法的变革问题,而是一个关乎美国霸权逻辑和战略理念转变或转向的问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玉国  
特朗普政权将如何改变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已成为检验美国大战略的试金石。从"特朗普现象"来看,美国孤立主义倾向表明美国对霸权思维方式的变化,但并不意味着美国的"战略收缩";从"特朗普冲击"来看,美国对亚太政策的思维范式、战略优先度的考量以及秩序塑造方式等,都有新认识和新变化。这些客观上决定了特朗普政权将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予以转变与重塑。总体上看,特朗普政权的亚太战略的调整,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亚太治理方式、方法的变革问题,而是一个关乎美国霸权逻辑和战略理念转变或转向的问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金灿荣  刘宣佑  黄达  
2010年美国提出了回归亚太战略,这是冷战后美国最重要的全球战略调整之一,也是对中国外部环境影响最大的一个政策。虽然美国方面用"战略转向","亚太再平衡战略"等新说法取代了有争议的"回归亚太"一说,但其针对中国的实质不变。迄今为止,关于亚太再平衡战略最早,也是完整的论述是2011年11月,美国时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女士在《外交政策》上发表的《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一文,她正式高调宣称美国重返亚太。"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包含政治、军事和经济三方面,政治上开展"前沿部署性外交"、"多边外交"、"价值观外交"等;军事上"巩固老朋友,寻找新伙伴";经济上欲主导《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协议》的建设,构建以美国为核心的东亚经济合作机制。"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对中国与美国的平衡关系产生影响,激化"南海问题",使得东亚地区出现离心化趋向。"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正因为如此,奥巴马第二任期开始后,美国对此战略进行了微调。中国拥有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空间,应继续加大中美之间的合作和共识,为中国自身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房广顺  马强  
奥巴马第二任期开始,美国对亚太"再平衡"战略做了重要调整,凸显了美国意识形态输出的目的性。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中输出意识形态,在内容上注重推广"民主"、"人权"、"自由"等"普世价值",在载体与手段上采取政府机构直接推动、协调和资助政府间组织或相关非政府组织开展活动、借助文化教育交流合作项目、围绕互联网自由开展工作、有关国家公开施压等多种方式,目的在于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美国意识形态输出具有灵活性、多样性、隐蔽性等特点,既要保持高度警惕,又要积极应对,做到不畏惧、不回避。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逄锐之  
离岸制衡战略是美国基于其相对孤立的地缘政治优势、雄厚的国家实力和全球同盟体系所制定的,旨在维持和延长其全球霸权优势、削弱潜在地区霸权国家影响,同时避免与其发生直接冲突的国家安全大战略。从小布什政府开始,美国在亚太地区开始奉行以对华制衡为中心的战略,其要义是在防止与中国产生直接对抗的同时,在该地区扶植与中国邻近的国家,以达到削弱中国在该地区影响、防止中国成为该地区主导国家、维持美国在该地区主导地位的目的。奥巴马政府推行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和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印太"政策战略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小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亦体现了离岸制衡战略的思路。美国的亚太战略今后将长期遵循这一战略的基本逻辑。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胜湘  邬超  
霸权国的能力、意愿、合法性和霸权周期性是分析霸权国战略的四大基本要素。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美国进入霸权周期的尾期,并处于实力相对衰落之中,但美国的称霸意愿依然强烈,出现实力和意愿的背离,美国霸权的合法性出现危机,美国因此表现出担忧失去霸权的焦虑,并采取相应措施。亚太地区是美国维持其全球霸权整体战略的关键一环。2011年美国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其目的是通过在战略上限制中国和防范中国,谋求以低成本维持美国主导的亚太新秩序。中国可通过实施"五心"战略化解美国的再平衡战略,避免中美走向大国政治对抗的历史悲剧的重演。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霏  
在美国亚太战略的影响下,俄罗斯结合多重利益的需要,以实用主义为原则,采取"选择性战略协作"的南海政策,一方面强化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以抵制来自美国及北约的战略压力,应对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另一方面,加强与亚太国家的联系,谋求区域影响力,平衡中国带来的挑战。俄罗斯这种"选择性战略协作"的立场深深影响着中国的海洋争端。因此,中国应针对俄罗斯的南海政策,制定相应的战略对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凌胜利  
基于全球霸权护持的需要,美国对亚太地区日益重视。纵观冷战后美国亚太战略的演变,美国对亚太地区主导权更加关注,显著体现了美国全球战略布局中的"亚太优先"。自奥巴马政府伊始,美国的亚太主导权战略愈加明显,特朗普政府大体延续了这一态势。在战略环境评估方面注意亚太地区的战略价值提升、地区权力格局变动、安全形势日趋复杂和地区合作与地区秩序调整等因素;在战略利益方面关注美国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的优势;在战略资源方面关注美国自身实力、盟国与伙伴、地区制度影响力和美国的权威;在战略实施方面采取了增加战略投入、强化联盟关系等手段。不过美国的亚太主导权战略也面临诸多限制,能否实现战略平衡至关重要。基于亚太主导权维护,美国对华战略趋向强硬的趋势短时期内将难以改变,中美两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竞争会更加激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仁伟  
90年代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选择至今仍然是一个模糊概念。这是因为目前在这个地区,美国难以确定基本的假想敌和战略威胁。美国的亚太安全主要盟国日本不仅在亚太市场上超越美国而占据主导地位,甚至在北美市场上也对美国经济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威胁。同时,美国仍无法确定俄国的未来战略走向,俄国内部政治经济结构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使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池元吉  
美国亚太战略刍议池元吉以苏联解体为转折点,历时近半个世纪的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军事对峙、军备竞赛和军事扩张为基本特点的冷战时期基本结束,开始了以和平和发展为主旋律的新时期。在这个时期开始的几年里,世界明显地出现了政治多极化、经济区域集团化、国际关系协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金英姬  张中元  
本文采用美国国际贸易管理局(ITA)的出口创造就业(Jobs Supported by Exports)数据库所提供的1999-2015年间美国对188个贸易伙伴出口所创造的就业数量,实证检验美国与其贸易伙伴之间的进口、出口以及贸易平衡(顺差或逆差)对其出口创造就业率的影响,特别是进口以及贸易平衡对美国就业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美国与其贸易伙伴的进口、出口均会促进美国的出口创造就业率,美国对其贸易伙伴贸易顺差的提升(或贸易逆差的减少)对美国出口创造的就业率没有显著影响;在美国占比较优势的中、高技术含量产品上,其从贸易伙伴的产品进口增加会促进美国的出口创造就业率,在美国没有比较优势的低技术含量产品上,其对贸易伙伴的产品出口的增加则会降低美国的出口创造就业率;而且美国对其贸易伙伴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中技术含量产品的贸易顺差的提升(或贸易逆差的减少)会降低美国出口创造就业的增加;美国从产生贸易顺差的经济体增加进口并不影响美国的出口创造就业率,而从产生贸易逆差的经济体增加进口还能够促进美国出口创造就业的增加。由此可以看出,美国政府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所依据的"货物进口增加导致就业下降"的观点是不全面、不准确的;美国打着保护就业的旗号实施贸易保护不仅阻碍其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违背全球自由贸易的潮流,也不能从根本上实现其促进就业的目标。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吕虹  孙西辉  
自2017年10月以来,特朗普政府频频提及"印太"概念和"印太"地区,美国的"印太战略"越来越清晰。2018年4月之后,特朗普政府官员解释了"印太战略"的含义并表示美国正在制定"印太战略"的细则,这表明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在理念和政策层面已经初步成形。特朗普出台"印太战略"具有双重动因,其中"结构性矛盾"是主导变量,"特朗普主义"是中介变量。"印太战略"主要围绕中国展开,具有战略持久性、战术易变性和内在矛盾性等特点。该战略将在一定时期给中国带来巨大的战略压力,中国需要在正确认识其内在特点的基础上合理地应对,基本思路是勇于面对挑战、善于化解压力和重在内部建设。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孙云飞  
在霸权实力衰退的背景下,美国推动亚太盟国体系网络化的重要动力来自于减轻本国担负的安全责任和减少相应的成本支出,以便继续维持霸权地位。特朗普上台之后,一方面要求亚太盟友加强防务分担,另一方面则是火速退出TPP,联盟内部源于对美国实力下滑担忧的信任危机加剧。由此形成了如下困境:实力下滑的美国希望通过责任转移,减少本国战略支出;而责任转移后,又催生了盟国中对美国安全保证的信任问题,从而影响霸权地位的维系。与此同时,受到中国崛起因素的冲击和联盟内部利益契合度下降的影响,亚太同盟体系网络化之路面临重重考验。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孙云飞  
在霸权实力衰退的背景下,美国推动亚太盟国体系网络化的重要动力来自于减轻本国担负的安全责任和减少相应的成本支出,以便继续维持霸权地位。特朗普上台之后,一方面要求亚太盟友加强防务分担,另一方面则是火速退出TPP,联盟内部源于对美国实力下滑担忧的信任危机加剧。由此形成了如下困境:实力下滑的美国希望通过责任转移,减少本国战略支出;而责任转移后,又催生了盟国中对美国安全保证的信任问题,从而影响霸权地位的维系。与此同时,受到中国崛起因素的冲击和联盟内部利益契合度下降的影响,亚太同盟体系网络化之路面临重重考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