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66)
- 2023(6614)
- 2022(5432)
- 2021(4957)
- 2020(4080)
- 2019(9034)
- 2018(8598)
- 2017(16047)
- 2016(9011)
- 2015(9585)
- 2014(9195)
- 2013(8891)
- 2012(8235)
- 2011(7534)
- 2010(7517)
- 2009(6835)
- 2008(6828)
- 2007(5755)
- 2006(5157)
- 2005(4371)
- 学科
- 济(32073)
- 经济(32023)
- 管理(23419)
- 业(23232)
- 企(17862)
- 企业(17862)
- 方法(14776)
- 数学(13084)
- 数学方法(12939)
- 农(9933)
- 学(9171)
- 中国(8967)
- 财(8828)
- 贸(8090)
- 贸易(8088)
- 易(7892)
- 业经(7868)
- 农业(7064)
- 融(5956)
- 金融(5955)
- 银(5814)
- 银行(5771)
- 技术(5615)
- 制(5574)
- 环境(5571)
- 行(5478)
- 务(5326)
- 财务(5323)
- 财务管理(5314)
- 企业财务(5064)
- 机构
- 大学(133162)
- 学院(129268)
- 济(50591)
- 经济(49768)
- 研究(48289)
- 管理(46769)
- 理学(41699)
- 理学院(41131)
- 管理学(40253)
- 管理学院(40035)
- 中国(33713)
- 科学(32949)
- 农(31690)
- 京(27983)
- 所(26234)
- 农业(25635)
- 业大(25367)
- 研究所(24570)
- 财(22026)
- 中心(20730)
- 江(18431)
- 财经(18339)
- 范(18318)
- 师范(17990)
- 农业大学(17270)
- 北京(17189)
- 院(16948)
- 经(16832)
- 经济学(15898)
- 科学院(15073)
- 基金
- 项目(94768)
- 科学(73903)
- 基金(70508)
- 家(65392)
- 国家(64853)
- 研究(61584)
- 科学基金(53553)
- 社会(40461)
- 社会科(38372)
- 社会科学(38359)
- 基金项目(37917)
- 自然(36887)
- 省(36120)
- 自然科(36076)
- 自然科学(36057)
- 自然科学基金(35455)
- 划(32386)
- 教育(28216)
- 资助(27489)
- 编号(22371)
- 重点(22014)
- 部(20807)
- 计划(20229)
- 创(20051)
- 发(19965)
- 科研(19033)
- 创新(18806)
- 成果(17728)
- 科技(17707)
- 业(17660)
共检索到179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红霞
特朗普执政时期是美国政治生态出现对立和撕裂非常严重的时期,党派的严重对立、国会与白宫行政部门之间的对峙、特朗普特立独行的强势执政风格及其与党派领袖、内阁成员的个人争斗纠缠在一起,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立法环境。特朗普政府与国会在立法环境极为复杂艰难的情况下,却进一步推动并加强了对华政策的法律化。民主、共和两党与白宫联手推动涉华法案屡屡突破禁区,国会和白宫在对华政策上出现了高度契合。这说明在整体对华政策强硬的大环境下,美国国内遏制派的声音跨越两党,占了上风。这些立法结果对中美关系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甚至有些影响是短时间内无法消除和修复的。而对于美国国内而言,采取对华强硬的外交政策的政治溢出效应就是可以产生转移视线、掩盖国内矛盾、获取选民政治同情的效果。
关键词:
中美关系 特朗普政府 国会 涉华法案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易继明 孙那
2017年1月20日,美国共和党人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宣示就任第45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时代"正式开启。这样一位具有民粹主义思想的"政治素人"执政美国,引起了世界各国关注,美国未来的政策不确定性增强,而作为美国国家政策重要组成部分的知识产权政策的走向,必将对我国未来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这里,我们透过特朗普一些内政外交上的举措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易继明 孙那
2017年1月20日,美国共和党人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宣示就任第45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时代"正式开启。这样一位具有民粹主义思想的"政治素人"执政美国,引起了世界各国关注,美国未来的政策不确定性增强,而作为美国国家政策重要组成部分的知识产权政策的走向,必将对我国未来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这里,我们透过特朗普一些内政外交上的举措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冯帅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的气候政策出现了重大调整,其不仅重用了大量气候变化怀疑论者来执掌联邦政府的核心部门,还极力推翻了奥巴马政府的气候政策遗产,更公开宣布退出《巴黎协定》。这种转变既不利于美国国家自主贡献预案(INDC)目标的实现,也对其低碳经济发展构成制约,更对全球气候治理的向前推进和全球新能源格局的塑造带来较大影响。对此,本文认为中国可从三个层面来积极应对:在多边层面,维护已有成果,完善未决机制,推动涉气候治理的议题连接;在双边层面,通过与美欧及其他国家的双边合作,深化全球气候治理共识,促使美国采取相关治理行动;在国内层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逐步完善全国碳市场的正式制度安排。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田旭
联盟既是美国遏制竞争对手的主要依托,也是其维持自身在联盟内部主导权的重要工具。在"美国优先"理念的指引下,特朗普执政后美国的对外战略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联盟在美国外交事务中的重要性下降。但美国仍然尝试通过转嫁成本的方式来维护其在联盟体系中的优势地位。联盟成本分担问题成为特朗普向其盟友"开火"的抓手。在特朗普的高压态度下,部分盟友已增加了军费支出。同时,特朗普执政后美国的联盟政策更为务实,不再刻意追求美国与盟友之间在意识形态和制度上的契合。然而,由于特朗普的外交政策缺乏连贯性和一致性,美国传统盟友开始质疑其治下美国的战略信誉。其盟友或被迫选择"自力更生"的内向型策略,亦或选择"对冲风险"的外向型策略来应对特朗普政策所造成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
特朗普 联盟 对外政策 美国优先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晓涛 易云锋
能源既是一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大国竞争的目标和战略遏制对手的手段。能源安全不仅在于保证能源的供应和使用,而且在于稳定国家经济、政治、外交等大局。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后,美国能源政策目标从能源独立向能源主导转变,并提出了多项明显有别于美国以往各届政府的政策主张。特朗普能源新政的核心在于重点扶持本土化石能源产业。近三年来,美国在国际能源版图上的地位更加凸显,给低迷的国际能源价格带来更大的下行压力,进一步改变全球油气市场既有价格干预机制,加快重塑现有全球能源供给格局和能源地缘政治,增加全球气候环境治理目标实现难度,并进而通过价格、市场预期、能源地缘政治等多种渠道对我国能源市场和经济安全产生影响。面对特朗普能源政策带来的挑战,我国唯一的选择就是化解风险,趋利避害。具体而言,就是要寻求利益契合点,构建包容开放的能源安全命运共同体;要正视自身能源需求,深化中美能源贸易、投资与技术合作;要务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开拓陆海能源战略通道;要提高能源进口多元化水平,继续推动能源企业"走出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扬 徐洪峰
"美国第一能源计划"是特朗普总统执政后发布的美国国家能源政策的总体纲领,它既继承了奥巴马政府能源政策中关于加大本土能源与页岩油气开发、大力发展清洁煤技术以及将能源与环境保护政策相结合的部分,也明确提出取消奥巴马政府"气候行动计划",以及建立同海湾盟国积极的能源关系以服务美国反恐战略的举措。国内层面,"美国第一能源计划"将会有力促进美国本土石油产量的增加、推动煤炭产业复兴,对美国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利弊同在;国际层面,美国将在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全球石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并削弱石油输出国组织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美国退出"气候行动计划"预期将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带来消极影响,但其整体影响有限。"美国第一能源计划"也将为中美能源关系的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因素:一方面可能促进中美在环境保护和清洁煤领域的合作,拓展中国原油进口渠道;另一方面将会明显阻碍中美两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为中美清洁能源合作带来某些干扰和阻力,并有可能使中国的能源贸易形势及能源地缘形势进一步复杂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扬 徐洪峰
美国第一能源计划是特朗普总统执政后发布的美国国家能源政策的总体纲领,它既继承了奥巴马政府能源政策中关于加大本土能源与页岩油气开发、大力发展清洁煤技术以及将能源与环境保护政策相结合的部分,也明确提出取消奥巴马政府"气候行动计划",以及建立同海湾盟国积极的能源关系以服务美国反恐战略的举措。国内层面,"美国第一能源计划"将会有力促进美国本土石油产量的增加、推动煤炭产业复兴,对美国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利弊同在;国际层面,美国将在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全球石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并削弱石油输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贺东伟
2017年4月27日,特朗普政府公布了其上任承诺中最为重要的税改草案的主要内容,和特朗普去年竞选承诺的税改方案相比,草案修改不大,对于企业和个人税率予以了全面的缩减,主要差别是草案取消了边境调节税(BAT),并对个税免征额进行了进一步的下调。从美国市场反应来看,特朗普的减税方案并没有带来更多冲击,标普500指数一周跌幅不到0.02%,VIX情绪指数稳定在10附近,甚至在5月1日还出现下探。造成市场反应不剧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钊龙
维持科技领域的主导地位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具有突出的重要性,美国将其视为维持经济安全、军事安全,进而以实力维护美国霸权的关键。近年来,中国在量子信息科学、人工智能、先进网络通信等第四次科技革命前沿技术领域实力的快速增长,日益引起美国的“科技战略焦虑”。为“迟滞”中国科技实力快速上升的势头并继续确保美国在科技领域的全球主导地位,特朗普政府依据“自强”与“弱它”的双重逻辑,围绕科研资助、创新激励、专利保护、科技转化、人才培引、外部竞争六大政策重点对美国科技战略进行了力度空前的革新。拜登政府上台后,基本延续了特朗普政府科技战略的整体思路,围绕“自强”与“弱它”并重的战略逻辑,拜登政府还对特朗普政府的科技战略举措进行了强化与完善。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明 钟伟 程实 汪涛 陈兴动 殷剑峰 何帆 张斌
2017年5月23日,由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国际经济评论》编辑部举办的"特朗普执政后美国经济新趋势与十九大前后中国经济新常态"主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著名经济学者、专家与会,围绕特朗普执政后的美国经济与政策走势以及十九大前后中国经济与政策走势两个议题进行了讨论,阐述了观点。现刊出经发言者本人审定的观点。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明 钟伟 程实 汪涛 陈兴动 殷剑峰 何帆 张斌
2017年5月23日,由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国际经济评论》编辑部举办的"特朗普执政后美国经济新趋势与十九大前后中国经济新常态"主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著名经济学者、专家与会,围绕特朗普执政后的美国经济与政策走势以及十九大前后中国经济与政策走势两个议题进行了讨论,阐述了观点。现刊出经发言者本人审定的观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祚军 缪慧星
2017年12月2日美国参议院通过税改法案,此次税改是30多年来美国税法的最大一次调整。这项改革不仅会影响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还会产生不可忽视的溢出效应。对于美国来说,长期来看,这次税改可以夯实美国经济持续复苏的基础,但是短期将给财政预算平衡带来困难。1899年,美国最高法院宣称:"征税权是一种支撑整个国家组织的巨大力量。
关键词:
所得税 特朗普 税收负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