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55)
- 2023(9408)
- 2022(8121)
- 2021(7693)
- 2020(6571)
- 2019(15497)
- 2018(15260)
- 2017(30112)
- 2016(15796)
- 2015(17868)
- 2014(17561)
- 2013(16853)
- 2012(15166)
- 2011(13541)
- 2010(13214)
- 2009(11667)
- 2008(11065)
- 2007(8969)
- 2006(7419)
- 2005(6015)
- 学科
- 济(65587)
- 经济(65537)
- 管理(44070)
- 业(42110)
- 方法(38377)
- 企(35680)
- 企业(35680)
- 数学(34608)
- 数学方法(33993)
- 贸(22589)
- 贸易(22579)
- 易(21980)
- 农(15451)
- 财(15131)
- 中国(13928)
- 业经(12884)
- 理论(11982)
- 地方(10798)
- 务(10306)
- 财务(10253)
- 财务管理(10232)
- 技术(9881)
- 企业财务(9547)
- 农业(9534)
- 学(9359)
- 制(8938)
- 出(8674)
- 和(8666)
- 环境(8550)
- 融(8128)
- 机构
- 学院(215029)
- 大学(213028)
- 济(93133)
- 经济(91570)
- 管理(88150)
- 理学(77925)
- 理学院(77231)
- 管理学(75553)
- 管理学院(75178)
- 研究(63031)
- 中国(47422)
- 京(41716)
- 财(39356)
- 科学(36622)
- 财经(33021)
- 业大(31107)
- 中心(30532)
- 经(30257)
- 农(30194)
- 经济学(29461)
- 所(29118)
- 江(28933)
- 经济学院(26995)
- 研究所(26626)
- 财经大学(25003)
- 北京(24958)
- 范(24828)
- 师范(24564)
- 商学(23936)
- 农业(23919)
- 基金
- 项目(154566)
- 科学(123108)
- 基金(114587)
- 研究(111858)
- 家(99275)
- 国家(98546)
- 科学基金(86485)
- 社会(72086)
- 社会科(68718)
- 社会科学(68703)
- 基金项目(60246)
- 省(60144)
- 自然(57082)
- 自然科(55912)
- 自然科学(55901)
- 自然科学基金(54874)
- 教育(53616)
- 划(50401)
- 资助(48467)
- 编号(45001)
- 部(35023)
- 重点(34541)
- 成果(33873)
- 创(33343)
- 发(32302)
- 创新(31111)
- 教育部(30852)
- 科研(30472)
- 国家社会(30383)
- 人文(30133)
共检索到291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印梅
中国特有的加工贸易方式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一条传导链条。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传导链条存在的机理,并依托1990~2012年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证实了链条的存在,但是加工贸易顺差对通货膨胀产生的影响甚微。由此表明,将近年来的通货膨胀归咎于顺差,甚至中国特有的加工贸易方式是不可取的。
关键词:
通货膨胀 加工贸易 出口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韦森 苏映雪 张嘉诚
2021年下半年以来,美国通货膨胀率持续飙升,打破了40年来通胀数据记录。目前,大部分学者都注意到疫情期间美国政府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以及供应端冲击导致了此次疫情后美国通胀的飙升;然而,中美贸易冲突对此次通胀水平高企的作用却没有引起各方面足够重视。文章从货币理论视角给出了美国二十一世纪以来通胀动态与传统货币理论的背离,并给出了同通胀动态更相关的中美贸易的相关特征事实。文章提出了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进口价格上涨和运输成本上涨对美国通胀有显著影响的研究假设,并给出了一个通货膨胀模型加以解释。实证检验方面,文章首先对2006—2022年美国月度通胀数据进行了时间序列建模,其次检验了中美贸易中进口价格上涨和运输成本上涨对美国通胀动态的影响。研究假设在全样本和疫情前的分样本中都得到了实证支持。基于这一分析,文章显示美国通胀走势不仅仅取决于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和国际原材料供应价格,更受到大国国际关系博弈的影响。对这一机制的深入探讨,关系着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变局、中美关系走向以及中美如何理性应对国际关系对经济影响的战略问题。
关键词:
美国通胀 货币政策 中美贸易战 成本传导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会清 王剑
近年来中国的物价水平上涨较快,少数国家认为中国的出口扩张正在对外输出通货膨胀,引发全球性的通胀压力。针对这种言论指责,本文基于详实的数据资料,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与进口国通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的出口扩张不仅没有输出通胀,反而是稳定全球价格的重要力量。最后,对全球通胀的影响因素作了进一步的计量分析,发现进口国自身的宽松货币政策和国际市场中能源、原材料及运输价格的上涨才是全球通胀之源。
关键词:
中国 出口 通货膨胀 实证检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华 卢孔标
本文回顾了进出口对我国国内物价波动的影响机制,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进出口与国内物价波动的关系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进口价格主要改变生产厂商的生产要素价格,最终表现为国内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变化。但是由于我国原材料价格与工业品出厂价格以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的传导并不通畅,进口价格的影响被大大削弱。进出口对国内"总供给—总需求"的影响最显著,是影响物价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密切关注。贸易收支顺差是我国外汇储备积累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的原因之一,但是在货币供应量变动与居民消费者物价指数变化不一致的情况下,贸易收支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也较有限。
关键词:
进出口 通货膨胀 传导机制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赵振智 赵建
利率管制下具有股权融资偏好的企业融资模型表明,通货膨胀会增大公司的债务融资比重,并且利率管制带来的利率刚性和公司税率都会放大通货膨胀的这种作用。同时,以中国30家上市公司25个季度的财务面板数据为基础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通货膨胀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债务—权益比率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作用,货币对于公司的资本结构是非中性的。另外固定资产比率非常显著的正向作用于债务—权益比率。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资本结构 融资偏好 利率管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曼君 李颖
通过使用PVAR模型对11个发达国家1999~2009年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透明度与通货膨胀的动态关系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11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提高显著地降低了通货膨胀水平,但这种效应存在滞后;反之,通货膨胀对于货币政策透明度没有显著影响。因此,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加强中央银行的信息披露从长期看对治理通货膨胀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货币政策透明度 通货膨胀 PVAR模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利 张桂喜
本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自回归分布滞后ADL模型对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率的货币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率变化符合货币数量论学说。研究发现M1增长率与准货币增长率对通货膨胀率的作用相反,用存贷比表示的流动性对通货膨胀率有一定的助长作用,实际利率对通货膨胀率影响较小。据此,本文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封福育
本文利用我国1990年1月至2007年2月的月度数据,通过建立门限模型考察我国是否存在"费雪效应"。实证研究的结果发现,模型具有显著的门限效应,且门限数目为2。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不同的通胀水平下,名义利率与通胀之间的关系并不一致。温和通胀状态下,存在部分"费雪效应",通胀率上升1%,名义利率将提高0.43%;高通胀状态下,也存在部分"费雪效应",通胀率上升1%,名义利率仅提高0.23%;而在通货紧缩状态下,"费雪效应"完全不存在,此时名义利率与通胀之间没有显著关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凯 庞震
在全球化背景下,贸易开放度和通货膨胀的关系成为国际经济学的热点问题。本文运用1996年到2008年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在VAR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贸易开放度、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度、货币供应量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增加了广义货币供应量,进一步形成物价上涨的压力。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春顶 王睿涵
近年来全球通胀水平不断攀升,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了风险和挑战,而美国通胀高企是重要推动因素。美联储自2021年11月以来持续加息应对国内不断攀升的通货膨胀,紧缩的货币政策抑制了全球需求并增加了部分国家债务风险。除了新冠疫情时期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及实体经济形势恶化之外,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也是影响美国通胀水平持续走高的原因之一。本文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例,使用美国2006—2019年CPI价格指数中五类产品构建面板模型,实证检验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对美国国内通胀的影响。研究发现:美国对华主动挑起贸易争端明显推升了美国国内的通胀水平;从通胀影响变量的显著性对比来看,美国货币供应增长和能源价格的影响最为显著,美国对华有效加权平均关税税率的影响次之,总需求增长的影响最不显著。政策层面来看,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抵制了国外物美价廉的商品,抬高了国内的物价,引发全球输入性通胀,拖累世界经济。我们应倡导多边贸易自由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进文 丁林涛
本文基于平滑转换回归(STR)模型,将人民币汇率和国际油价波动考虑在内,构建了一个关联贸易开放度与通货膨胀的非线性模型,并且,采用动态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考察了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中国贸易开放程度、人民币汇率和国际油价与通货膨胀关系的演变。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度与通货膨胀之间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贸易开放程度的高低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效应,尤其是在考虑外部冲击因素的影响下,非线性特征更为显著;中国存在由贸易开放度、人民币汇率和国际油价到通货膨胀的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并且,这种非线性因果关系具有时变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剑飞 方勇
本文基于新开放宏观经济学(NOEM)框架分析了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探讨了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以及各原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利用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BVAR)进行了计量检验。发现新开放宏观模型对中国的通货膨胀有较好的解释力,货币供应量无论是在长期还是短期都是诱发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而外部冲击向中国的传导路径是受阻碍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钱行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欧盟和美国的价格冲击向我国传导的总体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各国物价存在明显的协整关系,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的结论进一步刻画了外国通胀冲击的特征。协整变结构检验证实了近年来通货膨胀国际传导效应显著增强。本文还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考察了通货膨胀的各条跨国传导路径,研究发现,消费品和原材料价格传导路径非常通畅,而通过国际储备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传导渠道,以及总供给—总需求传导渠道不能得到实证支持。
关键词:
通货膨胀 国际传导 传递路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振全 刘柏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我国的经济运行已经处于渐进的开放经济条件之下,这使得货币控制已经不完全取决于国内的经济因素。因此,研究来自外部经济因素的影响就越发显得重要。本文通过Granger影响关系、VAR模型的冲击反应和误差方差分解等方法证实了通货膨胀的外部传导机制,即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变化引致外汇储备变化,对以外汇占款形式的基础货币投放产生影响,从而对通货膨胀构成影响,最终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作用。
关键词:
国际收支 外汇储备 通货膨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花秋玲 胡苗 李子鹏
汇率能通过多种传导渠道影响我国的商品价格。通过因素增强型向量自回归模型(FAVAR),我们发现汇率对我国的出口额以及国内的物价水平影响较大,而对上证A股收盘价综合指数,上证A股成交额以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的影响持续时间较长,但比较微弱,并且利率和汇率之间相互影响的通道受阻。最后,我们建议应该提高核心技术的竞争力,减少重要物资的进口依赖度。另外,还要推进利率和汇率改革相结合的方式,疏通汇率传导渠道,控制通货膨胀。
关键词:
FAVAR模型 通货膨胀 汇率传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