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12)
2023(3684)
2022(3154)
2021(2625)
2020(2277)
2019(5461)
2018(5131)
2017(9853)
2016(4531)
2015(4978)
2014(4784)
2013(4668)
2012(4295)
2011(3962)
2010(4109)
2009(3772)
2008(3877)
2007(3354)
2006(3069)
2005(2995)
作者
(12276)
(10421)
(10083)
(9676)
(6580)
(4951)
(4807)
(4011)
(3925)
(3743)
(3514)
(3488)
(3286)
(3217)
(3213)
(3152)
(3057)
(3054)
(3035)
(2985)
(2638)
(2592)
(2498)
(2423)
(2325)
(2241)
(2211)
(2198)
(2058)
(1991)
学科
(22860)
经济(22849)
(16527)
贸易(16518)
(16017)
管理(10802)
(9107)
方法(8404)
(7498)
企业(7498)
关系(7321)
数学(6778)
数学方法(6681)
地方(6657)
中国(6250)
(5894)
(5237)
出口(5234)
出口贸易(5233)
(4849)
业经(4485)
对外(4484)
国际(4323)
(4298)
金融(4298)
(3773)
银行(3771)
(3713)
(3641)
贸易关系(3547)
机构
大学(64597)
学院(63900)
(32596)
经济(32127)
研究(23818)
管理(22510)
理学(19268)
理学院(19055)
管理学(18698)
管理学院(18572)
中国(17962)
(13623)
(13368)
科学(12211)
(11509)
财经(10604)
经济学(10542)
(10273)
研究所(10244)
中心(10070)
经济学院(9629)
(9600)
(9598)
(9113)
(8754)
北京(8424)
(8134)
师范(8081)
(7872)
财经大学(7790)
基金
项目(41592)
科学(32736)
研究(31552)
基金(30760)
(26441)
国家(26294)
科学基金(22260)
社会(21061)
社会科(20169)
社会科学(20163)
(15682)
基金项目(15473)
教育(14029)
自然(13050)
(13023)
自然科(12790)
自然科学(12784)
资助(12699)
自然科学基金(12526)
编号(12264)
成果(10130)
(9854)
重点(9694)
(9258)
国家社会(9165)
(8918)
课题(8874)
创新(8430)
发展(8398)
(8289)
期刊
(34407)
经济(34407)
研究(22097)
中国(14105)
(11477)
国际(10447)
(9684)
管理(9315)
学报(8998)
(8086)
科学(7620)
经济研究(7565)
大学(7421)
学学(6790)
教育(6646)
(6072)
金融(6072)
问题(5873)
(5832)
贸易(5832)
农业(5694)
业经(5534)
技术(5417)
世界(5084)
国际贸易(5036)
财经(4922)
经贸(4466)
(4289)
商业(4166)
(3678)
共检索到106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中美  
文章首先分析了近年来特惠贸易协定盛行的情况以及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历史角度分析了特惠贸易协定与多边贸易协定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二者保持一致的可能性,特别以普惠制为例,论证特惠贸易协定偏离多边贸易协定的可能表现,最后通过评价现有解决思路,试图发现多边贸易协定可以从哪些途径加强对特惠贸易协定的监控。文章认为并存仍然是趋势,贸易自由化的版图仍将错综复杂,而软法途径可能是目前惟一可行的方案。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盛斌  
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领域出现区域主义复活的势头,这一方面保持了多边贸易体制的稳定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对现存多边贸易体制提出了挑战。面对新形势,学者开始研究区域贸易协定与多边贸易体系的关系,世界贸易组织也在改进工作,加强对区域贸易协定的合理管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谢建国  
本文在一个多国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多边贸易自由化与区域性贸易协定的关系,模型结果显示,近年来区域性贸易协定的涌现是多边贸易合作深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多边贸易合作的深化一方面使成员国利益得以维持,另一方面使一些非区域贸易组织成员国利益受到区域贸易组织的损害,从而从外部推动非成员国寻求加入某个区域贸易组织以使本国福利水平最大化。本文为当前国际贸易区域集团化的趋势给出了一个解释。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计飞  陈继勇  
本文利用2006—2015年间中国与70余个主要贸易对象的国家层面数据和进出口贸易商品层面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法对不同贸易协定类型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贸易协定的签订有助于提升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水平,贸易协定对中国进口贸易水平的提升幅度要明显高于对中国出口贸易水平的提升幅度;整体上,多边贸易协定对进出口贸易的提升幅度要高于双边贸易协定;基于行业分类、特定"时间窗口"、国家贸易特征等视角的拓展分析和检验均支持上述结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玉红  
本文从几个不同的但彼此相关的角度提出了现存交叉重叠的自由贸易协定对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竞争性自由化”的持续最终不会产生全球自由贸易;“竞争性自由化”对非成员的刺激以及对其贸易壁垒的影响;大国小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所涉及的非贸易条款是多边贸易关税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交叉重叠的自由贸易协定网络所形成的体系问题。这些交叉重叠的自由贸易协定是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石头,很难想象如何将它们用来建筑全球自由贸易。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郑玲丽  
区域贸易协定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到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学界至今尚未达成共识。既然如此,不妨突破思维定势,撇开区域贸易协定对GATT/WTO的影响暂且不谈,从人们淡忘甚至遗忘的角度切入,分析多边贸易体制对区域贸易协定的影响,从多边贸易体制自身寻找面临困境的根源。这对于缓解区域贸易协定与多边贸易体制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或许有所裨益。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肖雯  
在WTO多边贸易谈判步履艰难、困难重重时,在区域贸易自由化蓬勃发展的趋势推动下,各国均致力于商签区域贸易协定来实现一定区域范围内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程度的渐进提高。本文以区域贸易协定发展现状为基础,阐释在WTO多边框架下区域贸易协定生存的法律环境及其规制,进而揭示区域贸易协定与WTO多边贸易体制对立统一的互补性竞争关系,并基于对双方良性互动的发展愿景,对中国的战略选择提出切实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蓝茵茵  罗新星  
从21世纪开始,新型深度区域贸易协定(RTA)的迅速发展削弱了以WTO为核心的传统多边贸易治理体系。本文通过逻辑分析、基本经济学分析和文献述评研究认为新型深度RTA具有性质和影响的两面性:一方面作为"深于"且"广于"WTO的深层协调机制,巩固了跨国生产网络并提升参与国竞争力,另一方面作为由少数发达国家主导的新型规则制定,"权力导向"明显。为此,本文提出在多边框架内规范新型RTA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进一步讨论在跨区域巨型RTA的冲击下,中国贸易治理多边化与区域化实践的具体选择。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周艳  李伍荣  
由"服务业挚友"集团发起的《服务贸易协定》(TISA)谈判已历时四年有余,在制定"新的和强化的纪律"和做出"高雄心水平"的市场准入承诺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对于协定以何种法律形式生效,官方文件《服务贸易协定谈判框架》认定是以诸边谈判为起点,争取将来条件具备时再实现多边化,继而成为GATS2.0。结合谈判进展来看,实现多边化已呈现出一些有利条件,如协定的框架内容较好地做到了与GATS相适配,欧盟等谈判方的积极态度等;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如美国与金砖国家对待协定的诉求和利益存在明显错位等。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达成将激励TISA谈判方加快其进程,但预计多边化是一个反复博弈的动态过程,充满不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约翰·沃雷  李春顶  郭子睿  
中国对国际贸易谈判的热衷并没有随着加入世贸组织(WTO)而停止。现在中国对区域贸易协定的谈判越来越积极。截至目前,中国已经签订了12个区域贸易协定,还有6个正在谈判中,并正在考虑加入另外4个。早期,中国主要和香港地区以及一些小的经济体(如爱尔兰)进行贸易谈判。而现在考虑加入的贸易协定谈判规模都非常大,包括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RCEP)等。当然,中国并不是唯一一个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明亮  
本文对区域贸易协定框架下标准一致化合作的不同方式对区内外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其中,着重分析了区域贸易协定框架下标准一致化合作的不同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的潜在影响,并对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的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伍荣  冯源  
在世界贸易组织多边框架下开展的多哈回合服务贸易自由化谈判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的背景下,以美国、欧盟为主导的"服务业挚友"集团在探寻一种新的谈判路径,《国际服务贸易协定》应运而生。《国际服务贸易协定》与《服务贸易总协定》既有联系,如前者采用后者的核心规范、减让表基本结构等;又有区别,如前者目前是以诸边方式进行的,引入了新的规则,期望实现服务贸易更高水平的自由化等。正确把握二者的关系,对于预测《国际服务贸易协定》进一步的发展,分析对多边贸易体制和各国服务贸易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皞  
《国际服务贸易协定》诞生既有可能推动服务贸易的自由化进程,但也有可能对多边贸易体制产生一定的冲击和影响。本文从市场准入和多边化角度,利用各国在GATS下的承诺与其在PTA中的最好承诺作比较,说明了《国际服务贸易协定》未来发展的四种取向,对其自由化和多边主义的发展可能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范洪颖  
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是目前东亚区域制度建设的主要方式。这是由于东亚各国为了实现本国特定的地缘目标而缔结双边FTA,双边FTA因其对国内政治的冲击最小并且能够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而发展迅速。然而,东亚双边FTA的发展将有可能形成FTA的轮轴模式,它将增加经济往来的交易成本,并将产生对多边自由化的抵触,同时也会给东亚权力结构带来风险,使东亚一体化更加举步维艰。因而,东亚各国应统合其国家利益,达成区域合作共识,以正式的制度安排来排除双边FTA可能带来的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