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20)
2023(3409)
2022(2904)
2021(2790)
2020(2299)
2019(5110)
2018(5241)
2017(9196)
2016(5377)
2015(6139)
2014(6338)
2013(5846)
2012(5437)
2011(4900)
2010(5061)
2009(4447)
2008(4629)
2007(4311)
2006(3761)
2005(3426)
作者
(15493)
(12806)
(12680)
(12228)
(8221)
(6321)
(5907)
(4982)
(4859)
(4840)
(4424)
(4417)
(4304)
(4080)
(4036)
(4034)
(3941)
(3817)
(3727)
(3662)
(3402)
(3249)
(3130)
(3084)
(3010)
(2926)
(2868)
(2803)
(2665)
(2588)
学科
管理(15291)
(14605)
经济(14581)
(13997)
(12343)
企业(12343)
(6669)
(5496)
方法(5215)
(5125)
财务(5115)
财务管理(5097)
企业财务(4866)
(4851)
(4699)
中国(4398)
理论(4271)
(4234)
数学(3953)
业经(3897)
数学方法(3868)
税收(3855)
(3817)
教学(3578)
教育(3409)
农业(3184)
(3178)
土地(3169)
(3131)
地方(3058)
机构
学院(71809)
大学(69465)
研究(23386)
管理(23371)
(21624)
经济(20800)
中国(19199)
理学(19070)
理学院(18798)
管理学(18303)
管理学院(18183)
科学(16101)
(15266)
(13355)
(13146)
(12832)
(12054)
中心(11595)
研究所(11314)
(10713)
(10696)
师范(10573)
业大(10299)
财经(9861)
技术(9817)
(9798)
北京(9737)
农业(9292)
(9102)
(8781)
基金
项目(43617)
科学(33035)
研究(32996)
基金(29323)
(26137)
国家(25872)
科学基金(21327)
(18099)
社会(17926)
社会科(16777)
社会科学(16772)
教育(15719)
基金项目(15637)
编号(15320)
(15097)
自然(14335)
自然科(13937)
自然科学(13934)
自然科学基金(13685)
成果(13120)
资助(11705)
课题(10749)
重点(10480)
(9198)
(9110)
项目编号(9101)
(9093)
(9010)
(8782)
科研(8559)
期刊
(28603)
经济(28603)
研究(21512)
中国(17735)
教育(12533)
(12295)
学报(12142)
(10962)
科学(10750)
大学(8832)
管理(8616)
学学(8112)
农业(7004)
(6713)
金融(6713)
技术(6607)
业经(5668)
图书(5250)
财会(5056)
财经(4433)
职业(4238)
(4089)
(4077)
会计(3917)
资源(3880)
(3819)
书馆(3813)
图书馆(3813)
(3769)
经济研究(3729)
共检索到115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艳华  
特征变异排除法是依据我国现行《专利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在实践的基础之上总结出来的专利侵权认定方法。它是将复杂的专利侵权认定过程简单化,核心目的是提高审判人员及诉讼参与人对专利侵权的认知,加强对专利侵权的打击力度,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显滨  陈雨  苏喆  
对中药复方专利的侵权如何进行认定,一直是司法实践的难题和人们争论的焦点,存在着比例说,有效部分说等等不同观点。新中药复方在现有的中药复方专利基础上进行的药量加减、药味的部分替换或全部替换,如果能在显著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作用新的部位、适应新的病症、作用同一病症的不同类型等任何一方面有所突破,就应当认定该复方对中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具有"非显而易见性",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具有创造性,不构成对现有中药复方专利的侵权,反之,则应该认为存在侵权行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可欣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短视频行业应运而生并大放异彩。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短视频可谓极大地拓宽了社会交往的渠道,但其所面临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对于短视频剪辑行为存在侵权问题的纠纷时有发生,甚至愈演愈烈。文章以短视频剪辑的侵权问题为切入点,对其中引发的争议热点进行分析探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尹志锋  邓仪友  
本文基于2016年中国企业专利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遭遇专利侵权企业的专利特征及技术实施特征,考察了中国企业在面临专利侵权时的维权策略选择。研究表明:调查样本中有28.04%的企业遭遇过专利侵权,这些企业通常具有较多专利且专利质量较高、专利实施水平较高,且以自我实施专利技术为主;在遭遇专利侵权时,有77.86%的企业通过寻求律师援助、采用司法或行政保护的方式进行积极维权;且企业专利越多、专利质量越高、专利实施水平越高,其寻求积极维权的概率越高;主要通过许可方式实施专利技术的企业更倾向于采用行政、司法双重保护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广海  宁冬娟  
【目的/意义】通知具有推定电商平台是否存在过错以及是否就损害结果的扩大部分承担连带责任的效力,有效通知在实质上可促进电商平台积极作为,在形式上会遏制一部分恶意投诉的现象。【设计/方法】通过对相关案例及争议观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现行立法对通知的原则化规定导致实务中对专利领域有效通知的认定标准出现不统一,同时有效通知标准也受限于电商平台专利侵权的审查能力。【结论/发现】在专利侵权中应对有效通知课以更高标准,而适当降低电商平台的注意义务。在客观上,有效通知内容中的专利侵权初步证据需达到高度盖然性标准,通知的形式应限制在法律的框架内,而不必符合电商平台的投诉规则。有效通知主观状态需以善意相信为标准,但不应要求专利权人负有合理使用的审查义务。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淑宝  王爱霞  
近年来,数字图书馆用户侵权案件已取代数字图书馆自身作为责任主体的侵权案件,成为相关著作权侵权案件的主要类型,但此类研究仍然匮乏。本文对数字图书馆用户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形态、法律责任承担方式、损害赔偿依据和损害赔偿额评估方法等进行探究,目的是加强对数字图书馆用户民事法律责任的认识,进而用法律引导和规范用户信息行为,保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促进数字图书馆有序发展和更好地发挥新型知识传播中心的作用。
[期刊] 征信  [作者] 朱贺   刘志静  
目前我国个人征信信息保护立法明显滞后,信用权没有作为独立的权利种类以法定形式确立,而是被列入名誉权保护范畴之下。通过名誉权对信用权进行保护具有诸多局限性,个人征信侵权案件存在侵权行为和责任认定不明确、裁判结果“同案不同判”等问题。因此,在立法层面要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将信用权作为一项独立权利列入《民法典·人格权编》,统一个人征信侵权案件的民事责任认定标准,为信用权受损的司法责任认定问题提供裁判指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市场交易的安全稳定。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乐耀  谢阳  
涉外定牌加工是出口定牌加工的一种类型。法院用于将涉外定牌加工同其他类型出口定牌加工相区分的合理注意义务并无直接法律依据。从目的解释和维持司法实践统一角度认定出口定牌加工不构成商标性使用更为妥当;而且,基于商标保护独立性原则,涉案商标并未在境内发挥识别功能而不会造成混淆与实质性损害,因而逻辑上,同样将产品全部出口境外的出口定牌加工原则上也不构成商标侵权。如果出口定牌加工侵害境内商标权利人在境外相关法域的权益,国内法院可依国际私法规范维护境内商标权利人的境外权益。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邓颐  
浅谈科研、专利与侵权邓颐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一些科技人员在进行科研时既考虑自己未来的研究成果申请专利,但又担心其实施时可能发生侵权;一些科技人员却认为只要自己能够获得专利,那么就不会,也不可能侵犯他人的专利权;另外一些国外专利的仿制者却又始终心虚胆怯,...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吴艳  
随着互联网服务的不断发展,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在提供传统搜索服务的同时,还使用图片搜索、深度链接和聚合搜索等新技术并提供更多类型的服务。若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跨越了版权人的利益边界,根据公平正义的民法原则,它的行为就应当受到版权法的规制。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应本着尊重版权、合法经营的原则,实现版权人、网络用户和互联网企业的共赢。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才发  
驰名商标是指经过长期使用,具有良好信誉,为公众知晓和推崇的商标。凡侵犯驰名商标独占使用权、专属申请权、许可权和转让权以及违背《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之规定的行为,均应认定为驰名商标侵权行为。驰名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不仅可以依法索赔,而且可以依据具体侵权情节追究侵权者的其他法律责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柯苇  
第二医药用途发明可被专利已成为世界立法趋势。中国现有立法中狭义的第二医药用途专利可以获得专利保护。英美司法实践发展出主观意图测试、客观意图测试和外在表现测试3种侵权认定标准,分别对应过错和无过错侵权原则。中国需在原研药创新、仿制药产业和药品可及性三元平衡视角下,选择综合进路。在第二医药用途专利直接侵权认定标准上,应坚持无过错标准,仅考虑仿制药厂的简明标签行为是否符合法定要求,以此判断是否落入第二医药用途专利保护范围。在间接侵权认定上,应坚持过错标准和因果考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筠筠  
本文首先分析了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的性质和司法实践中的适用状况,随后就我国与国外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制度进行比较,最后就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制度提出完善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灵敏  康莉莹  
随着计算机软件产业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软件日益受到任意复制与盗版的侵害,严重挫伤了开发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危及产业的健康发展。对软件著作权实施有效保护已迫在眉睫。如何更加准确地对软件著作权侵权行为进行认定是解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对此,应从法律和技术两个层面入手,完善软件著作权侵权的准确认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