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26)
- 2023(5854)
- 2022(5241)
- 2021(4789)
- 2020(4420)
- 2019(10354)
- 2018(10291)
- 2017(19648)
- 2016(11359)
- 2015(13290)
- 2014(13624)
- 2013(13911)
- 2012(13297)
- 2011(12140)
- 2010(12362)
- 2009(11585)
- 2008(12002)
- 2007(11012)
- 2006(9458)
- 2005(8292)
- 学科
- 济(47340)
- 经济(47292)
- 管理(31056)
- 业(29048)
- 方法(24755)
- 企(22640)
- 企业(22640)
- 数学(21929)
- 数学方法(21725)
- 学(13762)
- 农(13499)
- 财(12144)
- 中国(11127)
- 地方(9562)
- 和(9128)
- 农业(9019)
- 贸(8728)
- 贸易(8724)
- 业经(8595)
- 易(8462)
- 制(8158)
- 环境(7765)
- 务(7721)
- 财务(7704)
- 财务管理(7680)
- 企业财务(7254)
- 资源(7236)
- 理论(6909)
- 银(6556)
- 银行(6513)
- 机构
- 大学(175557)
- 学院(174000)
- 济(66252)
- 经济(64697)
- 研究(62880)
- 管理(62517)
- 理学(53631)
- 理学院(52949)
- 管理学(51781)
- 管理学院(51469)
- 中国(46429)
- 科学(44929)
- 农(41537)
- 京(38564)
- 所(35577)
- 农业(33413)
- 业大(33163)
- 研究所(32806)
- 财(29828)
- 中心(29180)
- 江(27671)
- 北京(24222)
- 财经(23886)
- 范(22653)
- 师范(22300)
- 院(22129)
- 州(21774)
- 农业大学(21693)
- 省(21503)
- 经(21480)
- 基金
- 项目(117057)
- 科学(88665)
- 基金(82743)
- 研究(78668)
- 家(75157)
- 国家(74591)
- 科学基金(60768)
- 省(47226)
- 社会(46118)
- 基金项目(44276)
- 社会科(43534)
- 社会科学(43513)
- 自然(42194)
- 自然科(41017)
- 自然科学(40994)
- 自然科学基金(40253)
- 划(40158)
- 教育(36015)
- 资助(34702)
- 编号(32092)
- 重点(27204)
- 成果(26449)
- 发(25609)
- 部(25343)
- 计划(24825)
- 科研(23506)
- 创(23398)
- 科技(23012)
- 课题(22265)
- 创新(22042)
共检索到253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夏丽飞 陈林波 梁名志 邓威威 田易萍 刘本英 刘军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5份茶树资源中的咖啡碱、可可碱组分进行测定,发现咖啡碱含量高的茶树资源可可碱含量低,而咖啡碱含量低茶树资源的可可碱被积累。利用RT-PCR分析了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sAMS)、次黄嘌呤苷-5-单酸脱氢酶基因(TIDH)、咖啡碱合成酶基因(TCSI)在咖啡碱含量不同的茶树品种间的表达水平差异,并结合咖啡碱含量数据发现,sAMS和TIDH的表达水平对咖啡碱含量变化影响不明显。TCSI在高咖啡碱和低咖啡碱材料中均有表达,且TCSI在高咖啡碱材料中的表达比在低咖啡碱材料中高。推测可能是低咖啡碱茶树资源中咖啡碱合成酶活性低或者存在其他的调控机制,导致咖啡碱的生物合成受阻,使得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曹红利 岳川 郝心愿 王新超 杨亚军
【目的】从茶树中克隆甜菜碱(GB)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胆碱单加氧酶CsCMO,研究不同逆境胁迫和不同抗寒茶树品种间GB合成中关键基因的表达模式,并分析茶树体内GB的含量,为茶树抗性育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反转录PCR结合RACE技术,从茶树中克隆CsCMO的全长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前期克隆得到的茶树甜菜碱醛脱氢酶CsBADH,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分析这2个基因的表达模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GB含量。【结果】克隆得到茶树CsCMO(GenBank登录号:JX050146)的cDNA全长1 558 bp,包含1 305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余有本 江昌俊 宛晓春 黎星辉
为了在烟草中合成咖啡碱,将咖啡碱合成酶(Tea caffeine synthase,TCS)基因cDNA全序列克隆到双元载体pBI121中,通过农杆菌叶盘转化法将TCS基因成功转入烟草,结果得到72株转基因烟草植株。对其中3株转基因植株进行PCR检测和PCR-Southern检测,证实TCS基因已整合到基因组中;RT-PCR和Northern分析显示,TCS在这些植株中均能正常转录。用从转基因植株中提取的粗酶液进行体外酶促反应,能催化7-甲基黄嘌呤和可可碱向咖啡碱的转变,由此表明,转基因烟草植株中能产生具有正常生物学活性的TCS,但从3株转基因烟草中均未检测到咖啡碱。
关键词:
咖啡碱 咖啡碱合成酶 转基因烟草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云 林玉玲 赖钟雄 江春柳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的方法对不同茶树品种及萎凋过程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基因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茶树不同品种APX基因的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相对表达量变化范围为0.65-5.69,6个茶树品种APX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毛蟹、福云6号、肉桂、福鼎大白茶、黄旦、铁观音;茶叶APX基因的表达明显受到萎凋工艺的影响,在茶叶萎凋过程中APX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升高—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的趋势,相对表达量变化范围为0.02-7.46.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秀华 孙威江 陈志丹 谢凤 陈佳佳
通过染色体步移法克隆获得紫化茶树武夷奇种C18的CsPAL3基因启动子即5′端侧翼序列,采用软件Plant CARE在线分析该序列的顺式作用元件.选取生长势一致的茶树植株的第2叶位叶片,采用锡箔纸对其进行遮阴处理,另一部分以自然光照条件为对照,分别经过2、4、6、8、10 d的遮阴处理,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茶树CsPALs基因家族成员的相对表达量在遮阴组和光照组的差异情况.结果表明,CsPAL3基因启动子序列为501 bp,除CAAT-box和TATA-box核心启动子元件之外,还包含光响应(G-box、I-box、Sp1等)、脱落酸响应(ABRE)、低温响应(TCA-element)、干旱胁迫响应(MBS)、茉莉酸甲酯响应(CGTCA-motif、TGACG-motif等)、热激响应(HSE)等环境胁迫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茶树CsPALs基因家族成员的相对表达量在遮阴组和光照组中均呈现下调趋势,且遮阴组的相对表达量下降趋势显著大于光照组,表明茶树CsPALs基因家族成员的相对表达量受光照调控.其中CsPALa、CsPALb、CsPALc和CsPALf在遮阴处理4 d的相对表达量降低最明显,CsPALd和CsPAL3均在遮阴处理2 d的相对表达量降低最明显.这可推测CsPALs基因家族成员受光照环境调控.
关键词:
茶树 CsPAL3 启动子 光照 表达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岳川 曹红利 周艳华 王璐 郝心愿 王新超 杨亚军
【目的】克隆谷胱甘肽还原酶基因CsGRs,研究CsGRs在茶树抵御不同逆境胁迫中的作用。【方法】在茶树转录组数据库中搜索茶树CsGRs,根据获得的基因片段,设计反转录PCR(RT-PCR)引物和RACE-PCR特异引物,从茶树中克隆CsGRs的cDNA全长序列,并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CsGRs在茶树不同组织间的表达差异及其在低温、干旱、高盐胁迫和ABA处理下的表达模式,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低温胁迫和干旱胁迫下叶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变化。【结果】RT-PCR克隆获得CsGR1的cDNA全长,其长度为1 827 bp,包含1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春雷 姚明哲 王新超 金基强 陈亮
MYB类转录因子是一类包含一段保守的DNA结合结构域的基因家族,广泛地参与植物发育和植物次生代谢的调节。根据前期芯片杂交和文库筛选得到的2个MYB转录因子的部分序列,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分离得到它们的全长基因:CsMYB1和CsMYB2,在GenBank的登录号分别为HQ660373和HQ660374。序列分析表明:CsMYB1基因全长1132bp,开放阅读框长879bp,编码292个氨基酸,推测的蛋白分子量约为32.9ku,理论等电点为8.13;CsMYB2基因全长1020bp,其中开放阅读框长675bp,编码224个氨基酸,推测的蛋白分子量约为25.4ku,理论等电点为9.05。...
关键词:
茶树 MYB转录因子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丹 刘艳丽 马林龙 金孝芳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茶树髓细胞增生蛋白(myelocytomatosisproteins,MYCs)基因家族成员的理化性质、进化关系、蛋白质结构、顺式作用元件进行分析,运用qRT–PCR技术研究MYC基因家族成员在茶树中的表达。结果表明:茶树MYC为不稳定蛋白、亲水蛋白、非分泌蛋白、非跨膜蛋白,均呈酸性;MYC基因家族6个成员都定位于细胞核中;基因家族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为主,均含1个外显子,无内含子,motif分布相似的成员,其三级结构也相似;茶树MYC基因和拟南芥的亲缘关系更近;茶树MYC家族基因启动子均主要含有光信号、茉莉酸甲酯和脱落酸等3个顺式作用元件。qRT–PCR分析显示,MYC家族成员主要在茶树的根和种子中表达,可能在茶树对硒吸收累积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丹 刘艳丽 马林龙 金孝芳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茶树髓细胞增生蛋白(myelocytomatosisproteins,MYCs)基因家族成员的理化性质、进化关系、蛋白质结构、顺式作用元件进行分析,运用qRT–PCR技术研究MYC基因家族成员在茶树中的表达。结果表明:茶树MYC为不稳定蛋白、亲水蛋白、非分泌蛋白、非跨膜蛋白,均呈酸性;MYC基因家族6个成员都定位于细胞核中;基因家族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为主,均含1个外显子,无内含子,motif分布相似的成员,其三级结构也相似;茶树MYC基因和拟南芥的亲缘关系更近;茶树MYC家族基因启动子均主要含有光信号、茉莉酸甲酯和脱落酸等3个顺式作用元件。qRT–PCR分析显示,MYC家族成员主要在茶树的根和种子中表达,可能在茶树对硒吸收累积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秀华 孙威江 洪瑶新 谢凤 陈佳佳 陈志丹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叶色茶树嫩梢中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并比较各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桂皮酸-4-羟化酶(C4H)、类黄酮-3′-羟化酶(F3′H)和花青素合成酶(ANS)等结构基因在紫化茶树品种(系)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白化茶树和常规绿叶茶树.紫化茶树因富含花青素呈紫红色,因此可推测C4H、F3′H和ANS等基因可能正向调控茶树花青素的合成与积累.
关键词:
茶树 花青素 结构基因 表达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永春 王鹏杰 金珊 侯炳豪 王淑燕 赵峰 叶乃兴
【目的】分析茶树响应草甘膦相关的基因表达规律和调控途径,在转录水平上探究草甘膦对茶树的作用,确定茶树响应草甘膦的关键基因。【方法】以茶树品种‘金观音’为试验材料,将推荐使用浓度的草甘膦施于茶树土壤基质表面,经0、0.25、1、3和7 d后,取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并测定莽草酸含量。利用WGCNA方法联合分析转录组和莽草酸含量数据,鉴定与草甘膦响应相关的共表达基因模块,筛选关键调控基因。【结果】茶树叶片中的莽草酸含量在草甘膦处理后0.25、1和3 d降低,而在7 d时大量积累(为未处理的6.99倍)。从表达谱数据中筛选得到12 568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草甘膦处理不同时间点与未处理数据比对的DEGs均显著富集在苯丙烷、类黄酮生物合成及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此外,草甘膦处理分别诱导茶树莽草酸代谢及其下游苯丙烷、类黄酮生物合成和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相关的24、52、31和69个基因差异表达。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方法鉴定得到19个基因模块,将转录组与莽草酸含量数据相关联,筛选到两个与草甘膦响应高度相关的关键基因模块,分别包含2 024和2 305个基因。选取关键模块中连通度最高的前50个基因进行共表达分析,获得6个关键调控基因,包括2个抗性基因(SHMT和RPM)、1个耐药性基因(PDR)、1个离子转运基因(At)、1个膜转运基因(GPT)和1个转录因子(ERF)。【结论】草甘膦通过干扰茶树叶片中莽草酸代谢,影响其下游代谢途径苯丙烷、类黄酮生物合成及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的基因转录。此外,研究还鉴定到2个草甘膦响应密切相关的共表达模块,发现SHMT、RPM、At、PDR、ERF和GPT等多个潜在候选基因和转录因子在茶树抵御草甘膦逆境中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常欣 庞磊 李叶云 魏艳丽 江昌俊
【目的】通过转基因烟草验证茶树CsCBF1基因抗寒性功能,为发掘、筛选茶树重要功能基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构建的表达载体pBI121-CsCBF1导入烟草,通过PCR、RT-PCR和GUS活性染色鉴定外源CsCBF1基因是否导入并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上转录表达。然后将转pBI121-CsCBF1型、转pBI121型和野生型烟草分别置于25,4和0℃下处理48h后,检测其膜质通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并将0℃处理3d的转pBI121-CsCBF1型和野生型烟草置于25℃下培养1周后观测恢复表型和统计死亡率。【结果】成功构建表达载体pBI121-C...
关键词:
茶树 烟草 CsCBF1基因 抗寒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成英 吕海鹏 林智 张悦 郭丽 谭俊峰
【目的】克隆茶树(Camellia sinensis)的一个类黄酮O-甲基转移酶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酶学特性和调控茶树中甲基化类黄酮物质的代谢机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同源克隆法,以从茶树叶片中提取的总RNA为模板,结合RT-PCR与RACE克隆技术获得该基因cDNA全长,测序正确后将该基因片段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并诱导表达。【结果】该基因cDNA全长为1 246 bp,其开放阅读框为1 077 bp,编码358个氨基酸,推测的蛋白分子量为40.2 kD,理论等电点为5.6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方慧 夏丽飞 陈林波 田易萍 宋维希 梁名志
【目的】进一步了解AGL9转录因子基因的功能,以及该基因对茶树花器官形成与发育的作用。【方法】前期研究茶树正常花与不育花转录组差异时,筛选出一条与AGL9基因高度同源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征引物进行PCR扩增验证AGL9基因并对其生物信息学特征进行分析,同时运用qRT-PCR分析AGL9基因的特性表达。【结果】经验证AGL9基因含有1个726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42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27.67 kD,理论等电点为8.96,命名为CsAGL9。Blastn分析序列发现CsAGL9与多种植物AGL9蛋白具有高度同源性。保守基元分析表明,茶树CsAGL9具有MADS-box和K-box,属于E类功能基因。qRT-PCR分析CsAGL9在不育花的花瓣、雄蕊中的表达量高于正常花而雌蕊中的低于正常花。【结论】茶树CsAGL9基因对花瓣、雄蕊、雌蕊等花器官的形成和发育扮演重要的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棋赢 李娅菲 郭文利 张馨月 葛鑫 方志贞 孙洁 王仪佳 陈尚
【目的】探明茶树(Camellia sinensis)STR基因(CsSTR)的分子特征及其表达调控模式,为其功能研究以及茶叶药用价值的挖掘奠定基础。【方法】利用RACE克隆技术对茶树CsSTR1基因进行克隆,利用信息学分析方法对其理化性质、蛋白质结构、亚细胞定位以及系统进化关系进行分析,通过qPCR技术检测其表达模式。【结果】CsSTR1基因cDNA全长1382 bp,其中5ˊ UTR长92 bp,3ˊ UTR长159 bp,CDS 长1131 bp,编码376个氨基酸,分子量为41.5 kD,理论等电点为 6.36,不稳定指数为29.74,脂肪族氨基酸指数为88.94,亲水性平均系数为–0.077。CsSTR1定位于液泡,其二级结构中无规卷曲,延伸链,α螺旋和β转角占比分别为42.82%,29.79%,16.76%,10.64%,其三维结构呈六叶β-螺旋浆状。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CsSTR1与水稻OsSTRL2蛋白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CsSTR1基因在茶树不同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芽和第一,二,三叶中表达量较高,在花和果中表达量较低。低温、PEG模拟干旱胁迫以及MeJA和SA处理均诱导CsSTR1基因上调表达;ABA处理后24 ~ 48 h,CsSTR1基因呈现下调表达。【结论】 CsSTR1在茶树芽叶发育以及逆境防御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植物激素MeJA,SA和ABA能调控CsSTR1基因表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