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97)
2023(8813)
2022(7254)
2021(6442)
2020(5354)
2019(11768)
2018(11183)
2017(21618)
2016(11446)
2015(12661)
2014(12585)
2013(12228)
2012(11096)
2011(10000)
2010(10366)
2009(10301)
2008(9165)
2007(8277)
2006(7437)
2005(7049)
作者
(31272)
(26162)
(25843)
(24671)
(16327)
(12372)
(11848)
(9973)
(9853)
(9110)
(8958)
(8847)
(8356)
(8354)
(8243)
(8169)
(7664)
(7612)
(7394)
(7369)
(6617)
(6217)
(6176)
(5936)
(5903)
(5805)
(5791)
(5613)
(5191)
(5185)
学科
(47201)
经济(47120)
管理(38759)
(34828)
(30231)
企业(30231)
(26166)
金融(26163)
(23785)
银行(23777)
(23083)
中国(19948)
(17278)
(17003)
方法(15901)
地方(14825)
数学(13991)
数学方法(13855)
业经(11924)
(11464)
(11254)
财务(11225)
财务管理(11204)
(11054)
中国金融(11015)
企业财务(10750)
体制(9553)
(8089)
制度(8056)
环境(8008)
机构
学院(159177)
大学(158103)
(69925)
经济(68430)
管理(59400)
研究(53519)
理学(50513)
理学院(49937)
管理学(49241)
管理学院(48932)
中国(48688)
(37100)
(32177)
科学(29508)
财经(28566)
中心(26950)
(25843)
(25773)
(24580)
经济学(23226)
研究所(23013)
(21447)
财经大学(21338)
经济学院(20941)
(20064)
北京(20026)
(19836)
(19776)
(19377)
业大(19350)
基金
项目(105586)
科学(84894)
研究(79918)
基金(78045)
(66740)
国家(66204)
科学基金(57815)
社会(53805)
社会科(51264)
社会科学(51256)
(41559)
基金项目(41021)
教育(35878)
自然(34738)
(34286)
自然科(33918)
自然科学(33912)
自然科学基金(33308)
编号(31728)
资助(30787)
成果(26227)
(26075)
重点(24490)
(23911)
(23653)
国家社会(23073)
(22958)
课题(22444)
创新(21671)
(21204)
期刊
(78006)
经济(78006)
研究(50748)
中国(34170)
(33091)
金融(33091)
(29975)
管理(23075)
学报(20802)
科学(20456)
(20044)
大学(16736)
学学(15999)
财经(14882)
教育(14498)
(12679)
技术(12616)
经济研究(12395)
农业(12196)
业经(11816)
问题(9802)
理论(8322)
(7727)
财会(7466)
实践(7398)
(7398)
国际(7250)
现代(7095)
技术经济(6904)
科技(6711)
共检索到250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文汇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下简称《反洗钱法》)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首次从法律层面对金融机构和特定非金融机构应当履行的反洗钱义务作出规定。同时,《反洗钱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应当履行反洗钱义务特定非金融机构的范围、其履行反洗钱义务和对其监督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但目前针对特定非金融机构反洗钱的相关规定仍未能出台。近年来,洗钱及相关犯罪活动向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国坤  
反洗钱监管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定非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是反洗钱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特定非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不断加强,但与当前强化金融监管、打击洗钱犯罪、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形势和要求相比,在机制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小差距。应着力完善特定非金融机构反洗钱法律框架,构建监管合作长效机制,加强监管信息平台建设,提高义务机构素质和能力,进一步提升我国特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郑家庆  
随着我国反洗钱工作机制的逐步完善和人民银行反洗钱监管工作的不断深入,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有效性得到大幅提升,洗钱犯罪正逐步向防控能力相对薄弱的非金融行业渗透。本文拟就特定非金融行业的范围及其洗钱风险、我国特定非金融行业反洗钱现状以及如何建立特定非金融行业反洗钱监管体系等方面作一些研究和探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郑家庆  
随着我国反洗钱工作机制的逐步完善和人民银行反洗钱监管工作的不断深入,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有效性得到大幅提升,洗钱犯罪正逐步向防控能力相对薄弱的非金融行业渗透。本文拟就特定非金融行业的范围及其洗钱风险、我国特定非金融行业反洗钱现状以及如何建立特定非金融行业反洗钱监管体系等方面作一些研究和探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边维刚  
中国的老百姓乍一听到“反洗钱”,可能就这样认为:反洗钱=警察破案=与犯罪分子周旋。这可能正好触及到了一个实质性的问题,也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作为金融系统,反洗钱应该如何定位;或者说,金融领域究竟应该如何准确到位地履行反洗钱职责。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静云  
及时、有效地识别可疑交易是金融机构切实履行反洗钱报告义务的前提。制定完善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是金融机构预防和打击洗钱活动的重要措施。实践证明,实施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对于发挥反洗钱成效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金融机构过度依赖可疑交易客观标准、系统识别智能化程度不高、判断标准差异性较大等原因导致可疑交易报告海量报送、情报价值低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进一步完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提高金融机构可疑交易分析和识别能力是当前反洗钱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永红  
随着反洗钱监管由合规监管向风险监管理念的转变,反洗钱风险评估愈来愈受到重视。2013年人行总行《金融机构反洗钱风险评估标准》的实施,拉开了我国反洗钱风险评估大幕。但从基层实施情况来看,效果差强人意,如何推进基层反洗钱风险评估制度化,本文结合基层实际对此进行专门探索研究,试图推进和不断完善反洗钱风险评估工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熊海帆  
自1997年新《刑法》规定洗钱罪以来,直到2004年我国才首次判决一起洗钱案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反洗钱制度实施的困难性。2006年《反洗钱法》的颁布,确立了若干预防性的反洗钱制度,体现了以防为主的反洗钱新思路。相应地,制度实施中如何执行好各项措施规定,充分实现金融业反洗钱的目标是未来一段时期反洗钱工作的重中之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反洗钱处课题组  魏祖元  吴苏林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是近年迅速发展的新型支付方式,其洗钱风险不容忽视,反洗钱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本文调查分析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的业务特点和洗钱风险隐患,并提出了加强反洗钱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胜刚  何靖  
从国际上打击洗钱活动的经验来看,反洗钱法律和机制较健全的发达国家和国际反洗钱组织都将大额与可疑信息报告制度作为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重点措施之一。本文的目的是要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来探讨大额与可疑信息报告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首先从不对称信息的角度分析大额与可疑信息报告的必要性,然后分析金融机构与反洗钱主管机关在大额和可疑信息报告问题上的博弈关系,最后针对金融机构的理性选择行为提出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曦  包长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各家商业银行都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进普惠金融业务,但实际落地中如何与反洗钱工作更好地融合存在难点,需树立正确认识,采取措施促进普惠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普惠金融发展中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的难点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闫海  佟爽  
非金融机构互联网支付中立、便捷、经济、安全的资金划拨方式不仅减少了交易成本和风险,还较好地突破了电子商务的支付瓶颈,但是也存在隐蔽转移资金、便利任意性套现、潜在跨境支付风险、隐匿现金形式的"黑钱"处置及多功能资金等洗钱风险。我国应在《反洗钱法》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等基础上,对非金融机构互联网支付进一步健全反洗钱的惩罚和激励机制、改进内部控制制度及加强反洗钱的国际合作。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童文俊  
客户身份识别是反洗钱的一项核心工作。金融业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制度的主要原则:一是确认、验证客户及其受益人,了解客户交易的目的和性质原则;二是风险为本原则;三是报告可疑交易原则。在执行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制度的过程中,金融机构要落实好上述主要原则,就必须高度重视接受客户、持续识别客户和重点审查高风险客户三个关键环节。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向雯  
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金融业反洗钱实践中的有关问题,提出要加快立法、加强正向激励,以构建金融领域反洗钱的有效防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