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85)
- 2023(5035)
- 2022(4131)
- 2021(3683)
- 2020(2983)
- 2019(6482)
- 2018(6081)
- 2017(11330)
- 2016(6221)
- 2015(6441)
- 2014(6046)
- 2013(5814)
- 2012(5170)
- 2011(4583)
- 2010(4310)
- 2009(3931)
- 2008(3732)
- 2007(3053)
- 2006(2535)
- 2005(1968)
- 学科
- 济(22615)
- 经济(22586)
- 业(17924)
- 管理(17884)
- 企(13654)
- 企业(13654)
- 方法(11441)
- 数学(10515)
- 数学方法(10453)
- 农(7027)
- 财(6535)
- 贸(6370)
- 贸易(6370)
- 易(6233)
- 学(5624)
- 中国(5547)
- 业经(5340)
- 农业(4995)
- 技术(4454)
- 环境(4300)
- 务(4176)
- 财务(4175)
- 财务管理(4171)
- 企业财务(3982)
- 产业(3728)
- 制(3673)
- 划(3479)
- 地方(3393)
- 出(3366)
- 银(3317)
- 机构
- 大学(88214)
- 学院(87565)
- 济(35528)
- 经济(35040)
- 管理(33791)
- 理学(30833)
- 理学院(30482)
- 研究(30228)
- 管理学(29901)
- 管理学院(29770)
- 农(24572)
- 科学(21973)
- 中国(21216)
- 业大(20008)
- 农业(19982)
- 京(17405)
- 所(16151)
- 研究所(15390)
- 农业大学(13959)
- 财(13886)
- 中心(13504)
- 财经(12042)
- 江(11484)
- 经(11170)
- 经济学(11023)
- 院(10798)
- 室(10374)
- 经济学院(10260)
- 业(10141)
- 经济管理(10130)
- 基金
- 项目(69102)
- 科学(53850)
- 基金(52020)
- 家(48912)
- 国家(48521)
- 研究(42014)
- 科学基金(40687)
- 自然(28940)
- 社会(28735)
- 基金项目(28559)
- 自然科(28327)
- 自然科学(28314)
- 自然科学基金(27848)
- 社会科(27380)
- 社会科学(27372)
- 省(27068)
- 划(23372)
- 资助(19892)
- 教育(18556)
- 重点(15719)
- 计划(15509)
- 创(15012)
- 部(14599)
- 发(14355)
- 编号(14322)
- 科研(14283)
- 创新(14086)
- 业(14061)
- 科技(14007)
- 国家社会(12677)
共检索到110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许桐 何立
为研究特殊氨基酸在动物体内的生物感知和生理作用,本文测定了果蝇对20种氨基酸的饮食偏好性及进食量,并检测了不同氨基酸对果蝇运动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性别的果蝇对于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具有独特的进食偏好,而苏氨酸可以显著的影响果蝇的运动能力。本文进一步以苏氨酸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果蝇三龄幼虫给予饥饿、苏氨酸、蔗糖、以及苏氨酸混合蔗糖的饮食处理,通过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分析组间基因差异。通过Gene Ontology和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分析发现苏氨酸进食特异地对于果蝇的固醇类激素和氧化还原信号产生影响。进一步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筛选获得的8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验证,并通过对比成虫和幼虫发现不同发育阶段对于苏氨酸的响应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本工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特定氨基酸在动物中的感知和代谢调节提供了现象基础,并为发现其具体分子机制提供了基因表达的线索。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马闯 胡星驰 童潘 黄慧艳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23 nt的内源性单链小分子RNA,它通过与靶标结合位点区域的碱基互补结合来调控靶标基因的表达。通过寻找潜在的miRNA结合位点预测miRNA前体,首先在黑腹果蝇mRNA的3’UTR区域中搜寻潜在的miRNA结合位点,然后根据碱基配对原则以及miRNA前体的结构序列特征来预测可能存在的miRNA前体。在黑腹果蝇全基因组范围内对其miRNA的预测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还可应用到其他物种的miRNA发现研究中。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卫东 阚诗东 孙祥虎
采用诱捕法收集野外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Meigen)建立单雌系。在室内对供试黑腹果蝇经过3代单雌转接培养、1代混合培养后,从第4代开始设2个重复进行转接培养(转接培养采用2雌2雄),从第6代开始对3个品系6个重复的中胸侧板刚毛进行计数,并用相同的方法共计数3代。结果表明:黑腹果蝇各代间及各代品系重复间的中胸侧板刚毛数差异较小,品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且每代重复随转接代数的增加,其重复率减少;连续5代的转接培养过程中,黑腹果蝇各品系的中胸侧板刚毛数仍能保持原有的遗传性状,但转接过程可以造成品系的遗传分化。
关键词:
黑腹果蝇 中胸侧板 刚毛 单雌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永华 彭炜 郭迪金 张成林 林波 杨彬洪 杨孝君 车芳 王光旭
为了摸清黑腹果蝇在阿坝州的发生规律,通过实验室饲养和田间对黑腹果蝇的一些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深入观察,结果表明:黑腹果蝇的生长发育受温度影响较大,15~25℃,发育历期30~10 d,年发生7~9代。发生危害高峰期在中国樱桃上为5月上旬,甜樱桃上为5月中下旬。
关键词:
黑腹果蝇 生物生态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红伟 连林生 赵春江 白丽华 邓学梅 吴常信
为研究本实验室在紫眼野生型黑腹果蝇中发现的卷翅突变体遗传规律和分子基础,通过观察紫眼卷翅与野生型、紫眼卷翅与红眼卷翅后代各性状的表现规律,设计14对引物检测了syt基因与Alp23B基因间DNA多态性。结果表明:1)在紫眼卷翅与野生型杂交的F1中,卷翅与野生型的比例为1∶1;2)紫眼卷翅与野生型杂交F1代卷翅个体自交的F2中,紫眼与红眼、卷翅与野生型正常翅2对性状符合孟德尔自由分离与组合定律;3)紫眼卷翅与红眼卷翅杂交的F1中,卷翅与野生型的比例为2∶1;4)2种卷翅品系中在syt与Alp23B之间的基因组区域存在1个多态位点;2种卷翅个体均为AB型,而野生型个体为无缺失的AA型;紫眼卷翅与红...
关键词:
黑腹果蝇 卷翅突变体 遗传杂交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丁伟峰 冯颖 张欣 李娴
使用双翅目昆虫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Fallen)胚细胞系L-2/M delta 2-3作为研究材料,制备10个密度试验组(0.81×1062.88×107个.mL-1,每组跨度大于2.00×106个.mL-1),分别在冻后第6、10、14个月对各组细胞冻后活力、回复时间长短、以及生长状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研究密度因素对细胞系L-2/M delta 2-3长期冻存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冻存密度对细胞系L-2/M delta 2-3冻后活力和状态恢复均有显著影响(P
关键词:
冻存密度 冻存时间 昆虫细胞 细胞活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婉莹 温硕洋 邓小娟 叶明强 夏庆友 曹阳 黄亚东
【目的】Drosomycin(Drs)是从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中鉴定发现的对丝状真菌有广谱抗性的抗真菌肽因子,此外,在黑腹果蝇基因组中,还存在另外6条Drs同系物的基因序列,对它们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具有与Drs相同的保守位点和CSαβ模体结构。为鉴定Drs及其6个同系物的抗性功能差异,研究其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需要对这些同系物基因进行克隆表达,获得有生物学活性的纯化样品。【方法】本文采用PCR分段互补合成的方法准确地获得了Drs同系物基因,并克隆至pET-3C载体上,转化到宿主菌E.coli Origami(DE3)中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阳离子CM S...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徵 朱斐
吞噬作用是一种对抗微生物病原体的重要机制,但许多细菌均有抗吞噬作用。利用透射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合细胞生物学技术,对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S2细胞吞噬热灭活大肠埃希菌(heat inactivated Escherichia coli,HIEC)和热灭活金黄葡萄球菌(heat inactivated Staphylococcus aureus,HISA)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2细胞能够在接种后1 d内有效清除HIEC,但不能清除HISA;经聚肽糖(PG)或脂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波 辛毅 赵春江 吴常信 邓学梅
为深入了解黑腹果蝇CG42741基因的表达及其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利用半定量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RT-PCR结果显示黒腹果蝇CG42741基因在胚胎期、幼虫期和蛹期均有表达,但表达量比较低,只是在蛹期表达量相对升高。此外,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果蝇中CG42741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进行了结构与功能的预测。结果显示,CG42741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内,其羧基末端含有3个串联的C2H2类型的锌指结构;它属于KLF家族蛋白,是一个转录调控因子,能够与富含GC的基因组序列特异结合,其功能可能与细胞的生长、增殖有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庄苏1 董文超1 常广军2、张腾1、颜瑞1、沈向真2*
6头平均体重为40kg的非泌乳山羊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评价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内脏(portal-drainedviscera,PDV和肝脏)氨基酸吸收与代谢规律。分别在动物肠系膜静脉、门静脉、肝静脉与股动脉安装慢性多血管瘘用于采集血样,对氨基马脲酸(p-aminogippurricacid,PAH)用于血流量测定。试验日粮由粗饲料与精饲料两部分组成,分别占高精料(HC)试验日粮的40%(粗料)和60%(精料)与高粗料(HF)试验日粮的60%(粗料)和40%(精料)。每天8:00与20:00等量饲喂动物各一次。每个试验期的最后3 d于动物采食前(0 h)、采食后2、4、6与8 h分别从门静脉、肝静...
关键词:
门静脉排流组织 肝脏 氨基酸 山羊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庄苏 董文超 常广军 张腾 颜瑞 沈向真
为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山羊内脏氨基酸吸收与代谢的影响,选择6头平均体质量为40 kg的非泌乳山羊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评价日粮对内脏[门静脉排流组织(PDV)和肝脏]氨基酸吸收与代谢规律。分别在动物肠系膜静脉、门静脉、肝静脉与股动脉安装慢性多血管瘘用于采集血样,氨基马脲酸(PAH)用于血流量测定。试验日粮分高精料组(HC)和高粗料组(HF),2组饲料的精饲料和粗饲料分别占60%与40%和40%与60%。每个试验期的最后3 d于动物采食前(0 h)和采食后2、4、6、8 h分别从门静脉、肝静脉与股动脉采集血样。结果显示:与HF日粮相比,HC日粮显著提高门静脉与肝静脉血浆流量(P<0.05),显著提...
关键词:
门静脉排流组织 肝脏 氨基酸 山羊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仇汝龙 刘众杰 李岳虎 张克云
[目的]本研究通过HeterorHabditidoides rugaoensis/serratia nematodipHila r187侵染黑腹果蝇的免疫突变体,来研究该类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成功侵染果蝇成虫的相关机制。[方法]分别利用携带共生菌的线虫侵染、钨针沾共生菌菌悬液针刺和人工饲喂共生菌3种方法将s.nematodipHila r187植入果蝇血腔或肠道;通过果蝇死亡率、细菌菌落计数,结合果蝇体液免疫信号系统调控的2种抗菌肽——diptericin和drosomycin表达的Q-pcr检测,研究H.rugaoensis-s.nematodipHila r187与果蝇体液免疫系统的互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仇汝龙 刘众杰 李岳虎 张克云
[目的]本研究通过Heterorhabditidoides rugaoensis/Serratia nematodiphila R187侵染黑腹果蝇的免疫突变体,来研究该类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成功侵染果蝇成虫的相关机制。[方法]分别利用携带共生菌的线虫侵染、钨针沾共生菌菌悬液针刺和人工饲喂共生菌3种方法将S.nematodiphila R187植入果蝇血腔或肠道;通过果蝇死亡率、细菌菌落计数,结合果蝇体液免疫信号系统调控的2种抗菌肽——Diptericin和Drosomycin表达的Q-PCR检测,研究H.rugaoensis-S.nematodiphila R187与果蝇体液免疫系统的互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荔 成学慧 冯新新 杨涛 张治平 汪良驹
以‘夏黑’葡萄为材料,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稀释倍数(600、800和1 000倍)氨基酸肥料对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快速荧光特性、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稀释后氨基酸肥料均能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其中,经处理的叶片Pn比对照高出1倍以上。氨基酸肥料处理后,葡萄叶片表观量子效率(AQY)明显升高,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呈下降趋势。叶绿素快速荧光测定显示,处理叶片光合性能指数(包括PIABS、PICS和PITOTAL)、PSⅡ反应中心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o)以及捕获激子将电子传递到电子传递链QA-...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罗兴 毕清竹 孟晓雪 刘晋士 卫育良 段美 徐后国 梁萌青
为了探究高脂饲料中添加蛋氨酸、半胱氨酸及牛磺酸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脂肪代谢的影响,在高脂(16%)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1.5%的蛋氨酸、半胱氨酸和牛磺酸制成4种等氮等脂饲料。试验选用平均初始体质量为(7.98±0.02)g的大菱鲆幼鱼为研究对象,每组饲料投喂3个重复桶,每桶30尾鱼;在室内流水系统中进行为期56d的摄食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全鱼和肌肉粗脂肪在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肝脏粗脂肪含量在牛磺酸组最低,显著低于半胱氨酸组(P<0.05)。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在牛磺酸组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饲料中含硫氨基酸的添加降低了鱼体EPA含量,牛磺酸升高了鱼体C18:2n-6和C18:3n-3含量。饲料中含硫氨基酸的添加显著影响了大菱鲆肝脏脂代谢基因表达,蛋氨酸升高了脂肪酸从头合成相关基因(FAS)的表达;半胱氨酸升高了甘油酯生成相关基因DGAT1的表达,而牛磺酸降低了脂肪合成相关基因(ACACβ、FAS、SREBP1、PPARα1、PPARγ和LXRα)的表达。生长方面,终末体重在牛磺酸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但各处理组间成活率、肥满度、肝体比和脏体比均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在大菱鲆高脂饲料中添加蛋氨酸、半胱氨酸及牛磺酸对大菱鲆脂代谢具有调节作用,牛磺酸具有降低肝脏脂肪含量的作用,而半胱氨酸具有升高肝脏脂肪含量的趋势。
关键词:
大菱鲆 蛋氨酸 半胱氨酸 牛磺酸 脂代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