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33)
2023(4438)
2022(3813)
2021(3795)
2020(3055)
2019(6953)
2018(6992)
2017(13080)
2016(7401)
2015(8339)
2014(8244)
2013(7916)
2012(7580)
2011(6550)
2010(6618)
2009(5960)
2008(5849)
2007(4990)
2006(4278)
2005(3778)
作者
(19943)
(16561)
(16308)
(15404)
(10678)
(8087)
(7580)
(6343)
(6264)
(5842)
(5758)
(5554)
(5345)
(5029)
(4977)
(4974)
(4911)
(4659)
(4655)
(4567)
(4176)
(4007)
(3877)
(3853)
(3763)
(3671)
(3617)
(3610)
(3421)
(3332)
学科
(24132)
经济(24099)
管理(16841)
(12875)
(10367)
企业(10367)
(8801)
地方(8699)
环境(8584)
方法(7546)
(7225)
业经(6692)
中国(6537)
农业(6233)
(6025)
生态(5816)
理论(5677)
数学(5134)
数学方法(5026)
教育(4893)
(4853)
资源(4495)
(4165)
(3969)
金融(3964)
(3949)
(3892)
文化(3825)
(3551)
银行(3537)
机构
学院(94759)
大学(93957)
研究(34710)
管理(31698)
(30998)
经济(30039)
理学(26898)
理学院(26397)
管理学(25820)
管理学院(25624)
中国(25621)
科学(23596)
(21411)
(17484)
(17265)
师范(17166)
(16910)
中心(16362)
研究所(16097)
(15198)
业大(14968)
(14366)
师范大学(13925)
北京(13666)
农业(13082)
(13053)
(12637)
财经(11121)
科学院(10515)
技术(10505)
基金
项目(66374)
科学(50821)
研究(50650)
基金(45124)
(39984)
国家(39497)
科学基金(32508)
社会(30220)
社会科(28236)
社会科学(28230)
(27074)
基金项目(24877)
(23000)
教育(22786)
编号(21871)
自然(20524)
自然科(19846)
自然科学(19843)
自然科学基金(19475)
成果(18738)
资助(17022)
课题(15364)
重点(15345)
(15305)
(13628)
(13446)
(13206)
项目编号(12682)
(12658)
创新(12364)
期刊
(39619)
经济(39619)
研究(28179)
中国(20112)
学报(16263)
教育(16062)
(15946)
科学(15022)
大学(12136)
学学(11131)
农业(11022)
(10900)
管理(10620)
(7728)
金融(7728)
资源(7418)
(6926)
图书(6856)
业经(6824)
技术(6526)
(5710)
(5679)
问题(5448)
书馆(5103)
图书馆(5103)
科技(5055)
林业(5006)
经济研究(4780)
财经(4748)
(4689)
共检索到144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红英  张诗亚  
各民族在与自然的长期交互中,凝炼出了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生存之道。这些生存智慧与惯习浸润在他们的器物、精神与制度文化中,支撑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习惯与审美情趣,进而成为各民族地区古朴深厚的生态伦理文化,岜沙苗族文化中传统的器物格局、农耕文化、礼仪习俗、禁忌民约等充分展示了其所秉持的和谐共生生态观、用之有度消费观、代际公平责任观等,为当代人们反思现代社会生态伦理提供了价值观照。重构生态伦理应实现由"关爱自然"之伦理立场向"敬畏自然"之伦理立场、"竞生发展"之思维模式向"共生发展"之生存智慧、"消费主义"之生活方式向"生态主义"之生活方式的转变。当然,于各民族伦理文化而言,学习借鉴者需择善而从,唯此方能引领民族地区发展"促其行而规其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晓庆  汪应宏  
文章从土地伦理的维度,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耕地利用保护存在的问题,结合土地伦理理论与耕地利用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反映了这种土地伦理思想,耕地利用保护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地伦理发展水平,而土地伦理发展水平对耕地利用保护效果具有决定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存超  王兴元  
商业伦理影响着经济的进步,宗教文化影响着商业伦理的发展,在历史变迁中,宗教文化对东西方商业伦理观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章论述了商业伦理的内涵及其与宗教文化的关系,阐述了宗教文化视角下东西方商业伦理观在金钱观念、契约观念、诚信观念和社会责任观念四个方面存在着差异,并进行了比较分析。根据对东西方商业伦理观的差异分析,得出结论并从四个方面得出相应的启示以提升中国商业伦理水平。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瑜  陈晓琪  
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关于文化自信的新阐释以及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论述,文化自信包含着传统文化积淀的自信、近代文化认同的自信以及现代文化交融的自信三层内涵。基于此,"文化自信"观照下的民族文化进校园应具有三种文化内涵及实施路径,即培养乡土情怀、增强民族认同的中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理性、增强国家认同的中华民族近现代革命文化;培养国际视野、增强中华民族认同的世界各民族先进文化。这三种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教育目的与内容并非相互孤立的存在,而是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的三个层面构建一个相互关联、层次分明、系统发展的教育实施体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苏静  孙九霞  
文章从较为微观的研究视角出发,以社会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的研究方法对贵州从江县岜沙1苗寨展开个案研究。对比旅游发展前后岜沙苗寨社会关系的建立方式、主要特征方面的差异,进而回答"民族社区在旅游发展影响下,其关系的建立方式,社会关系的整体特征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问题,研究发现旅游发展改变了外部主体与岜沙村民建立社会关系的方式,但并未改变岜沙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社会关系的研究结论,实现了与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对话。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苏静  孙九霞  
文章从较为微观的研究视角出发,以社会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的研究方法对贵州从江县岜沙1苗寨展开个案研究。对比旅游发展前后岜沙苗寨社会关系的建立方式、主要特征方面的差异,进而回答"民族社区在旅游发展影响下,其关系的建立方式,社会关系的整体特征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问题,研究发现旅游发展改变了外部主体与岜沙村民建立社会关系的方式,但并未改变岜沙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社会关系的研究结论,实现了与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对话。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苏静  孙九霞  
文章从较为微观的研究视角出发,以社会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的研究方法对贵州从江县岜沙1苗寨展开个案研究。对比旅游发展前后岜沙苗寨社会关系的建立方式、主要特征方面的差异,进而回答"民族社区在旅游发展影响下,其关系的建立方式,社会关系的整体特征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问题,研究发现旅游发展改变了外部主体与岜沙村民建立社会关系的方式,但并未改变岜沙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社会关系的研究结论,实现了与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对话。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召存  
当前国际学前课程变革持续高涨,而从文化视角观照学前课程变革,成为越来越清晰的一个自觉意识。首先,在课程内容设计层面,彰显具体的民族文化和多元文化内容,以培养儿童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理解意识。其次,在儿童观上,回复儿童的社会文化规定性,关注儿童的社会文化生态背景,视儿童为追求意义体验的社会文化个体。再次,努力寻求学前课程变革的社会文化适宜性,或者是在一国范围内观照学前课程变革对少数族群文化的适宜性,或者是在全球化与本土化框架内,寻求引自西方的课程理念对本土文化的适宜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文江  江波  
西方的启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伦理文化陈文江,江波公元1776年,正当美国人民高举自由的旗帜,在第二次大陆会议上通过《独立宣言》,庄严地向世界宣告美国独立的时候,大洋彼岸的大英帝国也发生了一件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事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版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晓梅  
公正伦理和关怀伦理作为伦理学领域的"不同的声音"为高校学生工作提供了实践的"武器"。无论是对于大学生的个体发展还是国家社会的群体发展,公正原则和关怀原则都是重要而不可或缺的。高校学生工作者应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两个问题上把握好公正和关怀两个原则,并将其应用到学生工作所肩负的德育、教育管理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等各项工作中。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龙茂兴  王华  
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民族地区的原生态文化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之一,是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之本。文章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对民族地区文化生态旅游展开探讨,首先阐述了民族地区文化生态旅游的内涵和特点,继而分析民族地区文化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开发建议,以期为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明全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加坡的成功崛起打破了现代化的"西方模式",在精神层面确立起符合现代化需求的文化价值观,这得益于新加坡对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承。本文重点剖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加坡儒家伦理课程的开设与当代传统文化课程的发展,并得到如下结论和启示:明智的文化战略对新加坡现代化的成功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儒家传统文化是消除现代人精神层面问题的一副良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必将成为现代文化价值观的有益因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季轩民  喻文德  
武陵山地区处于武陵山片区,主要以山区为主,人口大多是少数民族。由于其天然的自然条件,武陵山地区的少数民族在长期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形成了独有的生态伦理观念。文章以湘西永顺地区为例,探讨了少数民族与植物、动物、水源、建筑的生态伦理表现,并通过其特征对少数民族中的生态伦理价值进行研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玲  潘士美  刘茜  
苗族刺绣是一种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然而,苗绣艺术教育却面临着学生学习、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和政府管理等诸多难题。本研究采用质化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苗绣艺术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课程选择;整合苗绣课程资源,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苗绣校本课程体系,推动课程管理和评价制度改革;加强普通中小学、职校和地方高校间合作,构建苗绣艺术人才培养和发展体系;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政府服务性职能,建立保障、协调与评价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颜节礼  朱和平  
财富观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财富观是企业伦理的基础。本文通过研究荣氏企业的财富观,结合当代中国企业伦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企业伦理建设的途径,并试图说明荣氏企业财富观对当代企业伦理建设的启示,企业伦理是企业持续稳健经营的基本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