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44)
- 2023(13121)
- 2022(11386)
- 2021(10602)
- 2020(8587)
- 2019(20006)
- 2018(20034)
- 2017(38444)
- 2016(20884)
- 2015(23420)
- 2014(23664)
- 2013(23481)
- 2012(21837)
- 2011(19828)
- 2010(19979)
- 2009(18018)
- 2008(17422)
- 2007(15241)
- 2006(13631)
- 2005(12134)
- 学科
- 济(89554)
- 经济(89461)
- 管理(58623)
- 业(55017)
- 企(44052)
- 企业(44052)
- 方法(35289)
- 数学(30022)
- 数学方法(29699)
- 中国(28498)
- 地方(25459)
- 农(23808)
- 业经(20439)
- 学(18670)
- 财(18103)
- 农业(16405)
- 贸(14964)
- 贸易(14950)
- 环境(14932)
- 制(14376)
- 易(14367)
- 和(14327)
- 理论(14305)
- 技术(14025)
- 发(13786)
- 银(13647)
- 银行(13608)
- 地方经济(13387)
- 融(13306)
- 金融(13305)
- 机构
- 大学(295280)
- 学院(295150)
- 管理(117855)
- 济(115764)
- 经济(112977)
- 研究(102744)
- 理学(101361)
- 理学院(100147)
- 管理学(98531)
- 管理学院(97984)
- 中国(75575)
- 京(65107)
- 科学(64566)
- 所(51753)
- 财(51324)
- 研究所(47021)
- 农(47005)
- 中心(45811)
- 业大(43613)
- 江(43520)
- 范(41867)
- 北京(41823)
- 师范(41505)
- 财经(40854)
- 院(37750)
- 经(37072)
- 农业(36476)
- 州(36320)
- 师范大学(33617)
- 经济学(33377)
- 基金
- 项目(201541)
- 科学(158335)
- 研究(148986)
- 基金(144150)
- 家(125028)
- 国家(123909)
- 科学基金(106608)
- 社会(92468)
- 社会科(87532)
- 社会科学(87510)
- 省(79451)
- 基金项目(77540)
- 自然(69220)
- 自然科(67585)
- 自然科学(67573)
- 教育(67552)
- 划(66851)
- 自然科学基金(66320)
- 编号(61668)
- 资助(58603)
- 成果(49858)
- 发(46858)
- 重点(44751)
- 部(43483)
- 课题(42920)
- 创(41705)
- 创新(38749)
- 科研(37830)
- 发展(37553)
- 项目编号(37402)
- 期刊
- 济(133509)
- 经济(133509)
- 研究(90957)
- 中国(59439)
- 学报(44590)
- 管理(44021)
- 农(43387)
- 科学(42785)
- 教育(36761)
- 财(36149)
- 大学(33511)
- 学学(31242)
- 农业(30653)
- 技术(26106)
- 融(25895)
- 金融(25895)
- 业经(23468)
- 经济研究(20550)
- 财经(18909)
- 问题(18645)
- 图书(17747)
- 经(16027)
- 业(15626)
- 科技(14941)
- 理论(14805)
- 技术经济(14251)
- 现代(14240)
- 资源(13857)
- 发(13840)
- 商业(13819)
共检索到442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智彬
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行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申办成功,对特大活动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具有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特大活动与城市发展相互关系的三种模式中,互为因果模式是最为典型和普遍的关系模式。特大活动作为城市发展的新战略工具,推动了城市文化发展、城市跨越发展和城市管理发展,而城市品牌导向的特大活动管理是实现城市新战略发展的重要手段。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誉林青容 李江虹
城市品牌的提升会大大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对于城市发展会产生强有力的品牌效应,特别是通过乘数效应拉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本文从城市品牌的磁场效应、扩散效应、乘数效应和能级效应方面,比较全面地研究了城市品牌的提升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
城市品牌 品牌效应 城市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星梅 邱夷平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势逐步加强的情形下,民族品牌的匮乏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中国纺织产业发展的"瓶颈"。而在国际竞争体系中,中国纺织品牌在世界纺织工业里却寥寥无几,纺织界在行业内打造自己的纺织强势品牌迫在眉睫。因此,纺织企业应积极推进中国纺织品牌战略实施,促进品牌文化建设,提升品牌文化价值,推动中国由纺织生产大国向纺织品牌大国转变。
关键词:
纺织 品牌 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峰 贺震 秦晓楠
区域城市品牌塑造与整合是我国城市品牌管理过程中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进行创新发展所采取的必然选择。以山东省为例,本文建构了对区域内部城市品牌结构的聚类识别,探讨了不同层级城市间主导品牌联合、主副品牌融合的合纵连横格局,并提出了山东省城市品牌整体发展的战略构想,对于当今中国城市和区域发展具有一定理论启示和实践价值。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瑞华
按照品牌形态的演变规律,目前我国的城市品牌发展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即青岛模式、大连模式和东南沿海模式。这三种模式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它们各自发展的初始驱动力、条件、结果等都不相同,因此,不同的城市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城市品牌 产业品牌 城市竞争力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闫金秋
城市品牌是城市竞争力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是城市各项竞争力要素的凝聚和升华,并对提升城市竞争力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城市竞争力则是城市品牌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并成为提升城市品牌的重要着眼点和着力点。二者相互联系、交互作用,共同推动城市的发展和进步。研究城市品牌与城市竞争力的关系,揭示二者之间的作用机理,有利于城市管理者科学地谋划城市发展,提高我国城市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
城市品牌 城市竞争力 城市发展 城市价值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慧
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已经从20世纪初的12%达到20世纪末的50%以上。而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目前仅为30%左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城市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化,城市竞争问题日益凸显。而伴随着城市竞争的逐渐加剧,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价格已不再是消费者购买的唯一决定要素,同样成本也不再是投资者选址的唯一理由,品牌已成为城市吸引消费者、投资者以及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因素。因此,关于城市品牌的研究已被提上了日程。如何以城市品牌为中心,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平台,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提升城市品牌形象、使城市更好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城市面临的重要战略问题。
关键词:
城市品牌 界定 类型 内容 研究方向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三庚 宋毅成
从经济规模、结构升级和外向程度三个维度对我国特大城市中央商务区(CBD)建设进行了回顾,在对比CBD发展阶段和外部条件差异、产业选择和区域分工差异、开发模式与要素集聚化差异等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CBD差异化发展的特有规律,认为该过程实现是特大城市结构调整的必要阶段。最后,针对特大城市CBD差异化发展的指导思想、管理组织和政府职责转变等具体实践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逄金玉
由信息化、数字化到智慧城市的发展,相应要求特大城市积极向智慧城市转变,这也是特大城市解决突出问题,适应管理复杂化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特大城市与智慧城市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并以上海市与宁波市的智慧城市建设为例,展示了智慧城市的技术共性与相异的应用路径。在技术、体制、应用、产业促进等方面提出了推动特大城市向智慧城市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智慧城市 特大城市 信息化 数字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彩梅
目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人口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36.22%,上升至2015年的56.1%。据联合国《2014全球城市化发展报告》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市人口将达到8.74亿,城市化率达61%;到2030年中国城市人口将达到10亿,城市化率达68.7%。2015年底中国城镇人口为7.71亿,这意味着到2020年和2030年,中国将分别至少有1.03亿和2.29亿人进城。这些人口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许峰
在旅游品牌发展过程中,城市与区域视角成为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的重要切入点。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城市旅游品牌的文献进行了梳理,认为其尚处于发轫阶段;继而完善了城市旅游品牌属性的指标体系,以山东省为目标区域对密切相关的城市旅游品牌间的区域结构进行了聚类分析,提炼了不同层级城市旅游品牌的竞争合作关系,并提出了区域城市旅游品牌联合发展的策略。最后,针对城市旅游品牌塑造与竞争力提升,本文构建了较具参考价值的可因循路径。
关键词:
城市旅游品牌 聚类分析 协同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蒋廉雄 冯睿 朱辉煌 周懿瑾
在品牌理论发展和品牌营销实践中,一直存在轻"实"重"虚"的取向,导致出现轻视乃至偏离产品这一核心的"空心化"现象,对品牌产品认知的研究和营销应用尤显得不足和落后。该文以社会认知理论和现象学访谈方法,发现和定义了消费者通过意义建构而形成的品牌产品知识体系,并从其知识内容、水平、结构、发生条件、性质、隐含价值、前后向变量等方面提出了初步的理论框架。研究结果扩展了对品牌产品认知的理解只限于品牌物理特征联想及品牌功能评价的传统边界,对重新理解、定义品牌产品的营销战略价值和管理体系,促进品牌理论和品牌营销的平衡发展提供了新的依据和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蒋三庚
2012年6月20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举办了"特大城市发展高层论坛",参加本次论坛的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科学委员会、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百名专家学者。现将主要与会专家的观点综述如下:一、中国特大城市发展形成和演化的研究进展1.特大城市将成为拉动地区经济、社会转型的引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卓元教授指出,中国目前正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国城市化将有力地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发展,这已经成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韩兆洲 陈文慧
目前我国特大城市发展遇到了人口密度过高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类"城市病"。本文对我国六座特大城市规划进行了梳理,认为多中心发展模式已成为共识,但规划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基于城市发展模式的机理,结合我国特大城市发展多中心模式探索中的典型案列剖析,文章提出了新城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完善产业链条、人的作用、政府引导及规划的实施持续性。
关键词:
特大城市 分工理论 多中心模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2014年12月6日,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主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CBD发展研究基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科研处联合承办的201 4特大城市治理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物资学院、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的专家学者以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师生参加了此次论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