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87)
2023(8452)
2022(7008)
2021(6537)
2020(5200)
2019(11332)
2018(10995)
2017(20909)
2016(10598)
2015(11483)
2014(10493)
2013(9877)
2012(8957)
2011(7954)
2010(7984)
2009(7442)
2008(7170)
2007(6422)
2006(5622)
2005(4467)
作者
(26457)
(22104)
(22020)
(20834)
(14129)
(10466)
(9935)
(8448)
(8427)
(7540)
(7405)
(7374)
(7044)
(6767)
(6718)
(6551)
(6479)
(6415)
(6351)
(6203)
(5180)
(5143)
(5081)
(5073)
(4873)
(4771)
(4748)
(4717)
(4422)
(4271)
学科
(39425)
经济(39267)
管理(37226)
(35178)
(32639)
企业(32639)
中国(16252)
技术(14749)
方法(13931)
业经(12279)
技术管理(11666)
(10788)
(10766)
地方(9811)
理论(9644)
数学(9393)
数学方法(9302)
(8561)
(8050)
(7182)
环境(7097)
(7077)
农业(6763)
(6639)
财务(6634)
财务管理(6624)
企业财务(6358)
城市(6346)
(6273)
(6200)
机构
学院(141243)
大学(140678)
管理(58779)
(57788)
经济(56515)
理学(51310)
理学院(50698)
管理学(50074)
管理学院(49756)
研究(45245)
中国(33036)
(28629)
(27269)
科学(25585)
财经(21846)
中心(21137)
(20662)
(19892)
(19453)
(19435)
师范(19314)
经济学(17984)
研究所(17458)
北京(17305)
业大(17246)
(17101)
(16667)
财经大学(16413)
商学(16118)
经济学院(16065)
基金
项目(100508)
科学(83273)
研究(77342)
基金(74852)
(63841)
国家(63235)
科学基金(57180)
社会(54901)
社会科(51014)
社会科学(50993)
基金项目(40561)
(39724)
教育(34938)
自然(34465)
自然科(33794)
自然科学(33789)
自然科学基金(33236)
(33000)
编号(30084)
(27479)
资助(25990)
创新(24529)
成果(24014)
国家社会(22865)
重点(22405)
(22002)
(21798)
(21310)
课题(20918)
教育部(19888)
期刊
(65024)
经济(65024)
研究(44213)
中国(30002)
管理(23739)
(21368)
科学(19148)
教育(18083)
学报(16903)
(15116)
大学(14301)
学学(13335)
技术(11545)
(11215)
金融(11215)
业经(11039)
财经(10919)
经济研究(10317)
农业(10077)
(9598)
问题(9515)
科技(9297)
(7618)
现代(7612)
技术经济(7278)
城市(7171)
(6609)
论坛(6609)
商业(6404)
(6359)
共检索到205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苏云  肖黎春  
城市社会治理既是地域概念又是公共管理范畴,特大城市功能集聚带来了城市社会治理更大的挑战:社会分层化挑战基层社会治理,人口集聚及多元化挑战空间治理,城市功能过度集聚挑战社会服务,信息和资源集中挑战技术和管理。特大城市社会治理在未来要实现四个突破:第一是模式突破,实现三社联动升级;第二是空间突破,聚焦社区单元和社区综合体;第三是服务功能突破,进行社会服务跨区域合作和管理;第四是技术突破,建设智慧社区和智慧政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涂满章  詹圣泽  詹国南  
文章借鉴世界主要特大城市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成功经验,对北京及其京津冀一体化协调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必将大有助益,同时对我国其他特大城市的建设发展和开辟新型城市化建设道路都具有积极作用。通过探索、比较和借鉴世界经典特大城市的建设模式和理念,对于推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描绘并建设好雄安新区;对于有效改变特大城市、中心城市的区域资源错配路径和方法依赖,避免重蹈特大城市"摊大饼"建设的覆辙;对于科学布局合理的产业链,实施规范的产业政策;对于严格大城市在资源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控制其发展空间、承载人口等的无序扩张都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涂满章  詹圣泽  詹国南  
文章借鉴世界主要特大城市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成功经验,对北京及其京津冀一体化协调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必将大有助益,同时对我国其他特大城市的建设发展和开辟新型城市化建设道路都具有积极作用。通过探索、比较和借鉴世界经典特大城市的建设模式和理念,对于推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描绘并建设好雄安新区;对于有效改变特大城市、中心城市的区域资源错配路径和方法依赖,避免重蹈特大城市"摊大饼"建设的覆辙;对于科学布局合理的产业链,实施规范的产业政策;对于严格大城市在资源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控制其发展空间、承载人口等的无序扩张都极富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杰  徐艳阳  张玉春  
世界大都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的制造业发展和疏解程度,对于城市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对于中国特大城市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借鉴价值。本文进行制造业发展国际比较研究,并择取北京作为数据分析和观察对象。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决策,这一决策的核心任务即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其中北京工业的疏解和提升发展对于北京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文献综述和世界大都市制造业转型提升经验借鉴的基础上,针对首都功能疏解,分类测算了2013年北京市规模以上制造业行业中类发展情况,进行了中类行业分类指标相关性分析和权重系数测算,并最终提出了北京市制造业疏解思路与提升路径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强  
"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京津冀区域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布局优化、公共服务共享、生态环境联治等方面蕴藏着巨大的协同潜能。为更好地推进这一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并增进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我们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中国人民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院长孙久文、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河北经贸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主任杨开忠、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张可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都市郊区发展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张强等专家学者,...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谭日辉  
北京特大城市是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和"领头羊",在推动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北京特有的区位优势,不断面临着人口拥挤、交通堵塞、住房紧张、大气污染等"大城市病"。首都功能定位调整之后,北京特大城市治理体系创新必须坚持"三轮驱动"原则:一是以首都核心功能定位调整为契机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府主导,二是抓住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这一主线,积极做好产业调整;三是抓住和谐宜居之部这一目标,强化基层,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沐潮  
快递业发展对正在快速城市化的国内城市物流系统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以深圳为例,通过分析快递业现状、问题及内在驱动,提出特大城市快递业发展要系统性开展物流系统整合运作,加强城市快递网络与末端设施建设,加强全球视角下跨境服务能力建设,同时引导以企业为主体的业务创新整合与技术绿色升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彩梅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不断向大城市涌动,造就了一批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联合国发布的《2014年世界城市化发展展望》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城区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特大城市有16个,2020年将达到20个,到2030年将达到23个。特大城市对于引领经济增长、吸纳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转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人口规模扩张,土地等资源面临紧约束,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困难、公共服务短缺等问题,制约着特大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建忠  詹圣泽  
本文通过探索大城市病的主要表现特征与危害,证明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以史为鉴,从而避免北京等中心城市、特大城市的区域资源错配路径和方法依赖,避免"摊大饼"覆辙,对科学布局产业链、规范实施产业政策、严格资源环境保护利用、控制无序扩张等有积极意义。突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路径对策,强调中央顶层设计和实施好京津冀一体化规划的重要性,科学确立疏解的战略重点,统筹调控好北京城区发展,科学实施产业升级、转移和退出机制,确保通州行政副中心外迁取得显著成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仙  
本文提出了分三阶段有效治理特大城市面临的严重的"城市病"的基本思路:近期主要靠强化城市运行的日常管理,挖掘现有基础设施的潜能;中期靠城市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努力增加城市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远期则靠城市功能的调整和疏散,最终实现城市人口与城市基础设施容量的动态平衡。最后,针对我国一些特定特大城市,如北京,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杜艳莉  胡燕  
精准的城市功能定位是特大城市保持发展活力的必然要求。通过产业疏解带动人口调控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主要措施,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疏解过程中可能伴有生产业转移渠道不畅、保障行业劳动力短缺、城市活力受限、社会稳定风险加剧等问题。政府部门必须汇集资源,系统施策,精准发力,强化北京市、区二级联动,把握人口规模与社会发展活力的平衡点,构建科学的成效评价体系,提高社会风险防控能力,最终实现适度的人口规模、均衡的人口布局、旺盛的城市活力三重目标的协调统一。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戴达民  
特大城市的形象问题引起人们重新审视城市的设计、工具以及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方面的建议,这些建议都是在密集型大城市与现代城市规划的均匀空间的比较之中提出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晋宇  
一、问题的提出 1989年春天,进入广州、北京等特大城市的农民工过剩,对这些城市的承载力构成威胁。未来一个时期这种人口的冲击仍会存在,造成这种结果的因素,一方面是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持高不下以及流动人口的迅猛增加(1988年北京流动人口平均每日为110万,比1980年增长了一倍多),另一方面是建国40多年来用于城市公用事业的费用只占总投资额的2.19%,城市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由此,虽然外国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疏散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锋  罗翔  
我国特大城市的社会治理向纵深发展,亟需构建特大城市社会治理的评估体系。基于对上海社会治理评估的主要实践和瓶颈短板分析,提出构建特大城市社会治理的逻辑框架、指标体系、方法流程和应用机制,以期促进特大城市社会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彩梅  
我国特大城市人口调控已经成为城市治理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特大城市人口的国际比较,发现中国特大城市无论是数量、规模、集聚程度,还是人口密度并不明显偏高。中国较短的海岸线、紧张的人地关系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特殊发展阶段,也决定城市化更应该趋向集约化、紧凑化方向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