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77)
- 2023(10478)
- 2022(8202)
- 2021(7256)
- 2020(5594)
- 2019(12490)
- 2018(12466)
- 2017(23145)
- 2016(12760)
- 2015(14314)
- 2014(14561)
- 2013(14027)
- 2012(13423)
- 2011(12294)
- 2010(12692)
- 2009(11794)
- 2008(11779)
- 2007(10953)
- 2006(10165)
- 2005(9679)
- 学科
- 济(61954)
- 经济(61886)
- 管理(34068)
- 业(32089)
- 中国(24617)
- 企(23382)
- 企业(23382)
- 地方(21868)
- 农(18530)
- 业经(16097)
- 方法(15212)
- 发(13068)
- 农业(12857)
- 学(12147)
- 数学(12128)
- 数学方法(11932)
- 地方经济(11272)
- 制(11166)
- 银(11001)
- 银行(10982)
- 融(10914)
- 金融(10914)
- 行(10712)
- 财(10204)
- 环境(9995)
- 发展(9859)
- 展(9831)
- 贸(9658)
- 贸易(9646)
- 易(9177)
- 机构
- 学院(187944)
- 大学(186086)
- 济(75395)
- 经济(73437)
- 研究(72673)
- 管理(65188)
- 中国(55503)
- 理学(54008)
- 理学院(53201)
- 管理学(52048)
- 管理学院(51699)
- 科学(45302)
- 京(42864)
- 所(37762)
- 财(34356)
- 农(34006)
- 研究所(33786)
- 中心(32611)
- 江(31329)
- 范(28931)
- 师范(28629)
- 北京(27770)
- 业大(26961)
- 院(26510)
- 农业(26287)
- 财经(25987)
- 州(25744)
- 省(23583)
- 经(23368)
- 师范大学(22960)
- 基金
- 项目(117541)
- 科学(92441)
- 研究(86723)
- 基金(82647)
- 家(72330)
- 国家(71642)
- 科学基金(60858)
- 社会(55537)
- 社会科(52471)
- 社会科学(52460)
- 省(47189)
- 基金项目(43276)
- 划(39419)
- 教育(38766)
- 自然(37495)
- 自然科(36666)
- 自然科学(36659)
- 自然科学基金(35955)
- 编号(35228)
- 资助(32554)
- 发(31933)
- 成果(29424)
- 重点(26970)
- 课题(26227)
- 发展(25928)
- 展(25490)
- 部(24320)
- 创(23857)
- 国家社会(22929)
- 创新(22362)
共检索到312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彩梅
人口向大城市流动是城市化早期和中期的基本规律。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特大城市作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引领者,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我国应适时调整城市化战略,放开对特大城市的人为限制,积极探索都市区和城市群建设的有效模式,有序推进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化进程。
关键词:
城市化 特大城市 人口流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戴达民
特大城市的形象问题引起人们重新审视城市的设计、工具以及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方面的建议,这些建议都是在密集型大城市与现代城市规划的均匀空间的比较之中提出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智团 陈玉娇 苏宁
基于联合国的世界城市人口大数据库,对1950年至2015年世界城镇化进程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世界城镇化进程存在"特大城市偏好"现象,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城镇化贡献显著增长,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城镇化贡献相对稳定,小城市的城镇化贡献相对较大但不断下降;我国城镇化的超大城市贡献已与世界典型国家相当,特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城镇化贡献相对较低。建议应准确认知我国"城市"实质,积极发挥我国城市第二战略空间作用,实施区域差异化城镇化政策,因地制宜推动大城市和小城市发展,以健康有序的城镇化政策来协助落实国家的区域协调和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逄金玉
由信息化、数字化到智慧城市的发展,相应要求特大城市积极向智慧城市转变,这也是特大城市解决突出问题,适应管理复杂化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特大城市与智慧城市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并以上海市与宁波市的智慧城市建设为例,展示了智慧城市的技术共性与相异的应用路径。在技术、体制、应用、产业促进等方面提出了推动特大城市向智慧城市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智慧城市 特大城市 信息化 数字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彩梅
目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人口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36.22%,上升至2015年的56.1%。据联合国《2014全球城市化发展报告》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市人口将达到8.74亿,城市化率达61%;到2030年中国城市人口将达到10亿,城市化率达68.7%。2015年底中国城镇人口为7.71亿,这意味着到2020年和2030年,中国将分别至少有1.03亿和2.29亿人进城。这些人口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仙
本文提出了分三阶段有效治理特大城市面临的严重的"城市病"的基本思路:近期主要靠强化城市运行的日常管理,挖掘现有基础设施的潜能;中期靠城市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努力增加城市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远期则靠城市功能的调整和疏散,最终实现城市人口与城市基础设施容量的动态平衡。最后,针对我国一些特定特大城市,如北京,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特大城市 城市治理 基本思路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彩梅
我国特大城市人口调控已经成为城市治理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特大城市人口的国际比较,发现中国特大城市无论是数量、规模、集聚程度,还是人口密度并不明显偏高。中国较短的海岸线、紧张的人地关系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特殊发展阶段,也决定城市化更应该趋向集约化、紧凑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特大城市 人口规模 国际比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皇甫玥 张京祥 邓化媛
大都市区化是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在中国,大都市区化已经在一些高度城市化地区出现。本文在对西方发达国家大都市区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而归纳出大都市区化的特征,并将之运用到对南京实证案例的考察上。
关键词:
大都市区化 新型城市化 特征 南京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叶昌东 周春山
研究了全国52个特大城市1990~2008年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研究表明:中国特大城市空间结构出现了多中心、多轴线的演变,多中心结构、带状结构和放射结构城市数量增多;城市空间结构多中心演变特征在1990~2000年表现更加明显,多轴线的演变特征在2000~2008年表现更加明显;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主要受城市空间规模扩大,城市产业结构类型和城市空间增长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最后基于1990~2008年中国特大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研究将中国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归纳为单中心结构分化、轴线结构强化、单中心结构回归三种基本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D.L.鲍思顿,顾宝昌
引言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城市人口大约为3.3亿,几乎占全国人口的32%。近年来,中国城市人口迅猛增长,尽管1983年至1984年间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1984年有400多个地方由农村改划为城市所致,但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程度相对来说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李媛媛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内部审计应成为企业"免疫系统"记者:作为企业管理者.您如何看待内部审计工作?宗庆后:一些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都会根据财务控制需要设立内部审计部门,解决查错纠弊方面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韩兆洲 陈文慧
目前我国特大城市发展遇到了人口密度过高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类"城市病"。本文对我国六座特大城市规划进行了梳理,认为多中心发展模式已成为共识,但规划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基于城市发展模式的机理,结合我国特大城市发展多中心模式探索中的典型案列剖析,文章提出了新城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完善产业链条、人的作用、政府引导及规划的实施持续性。
关键词:
特大城市 分工理论 多中心模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2014年12月6日,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主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CBD发展研究基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科研处联合承办的201 4特大城市治理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物资学院、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的专家学者以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师生参加了此次论坛。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彩梅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不断向大城市涌动,造就了一批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联合国发布的《2014年世界城市化发展展望》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城区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特大城市有16个,2020年将达到20个,到2030年将达到23个。特大城市对于引领经济增长、吸纳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转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人口规模扩张,土地等资源面临紧约束,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困难、公共服务短缺等问题,制约着特大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佳鹏 黄匡时
特大城市是城镇化的客观必然。尽管特大城市容易滋生大城市病,但是如果规划和管控得好,特大城市不仅可享受更高的城镇化质量,而且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特大城镇化的本质是人口的调控和人口再分布。因此从特大城市入手更容易发现人口调控的内在规律。在世界上众多特大城市中,东京的特大城镇化战略无疑是目前世界比较具有代表性、较为成功的特大城镇化案例。本文将深入剖析东京特大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历程,并总结贯穿于其中的人口调控经验,最后结合中国国情,为中国特大城镇化进程及其人口调控提供政策参考。本研究发现,东京都市圈进程中的人口调控经验可以归纳为六个点:一是政府发挥主导性作用;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布局,中心区高端化;三是引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