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43)
- 2023(6817)
- 2022(5953)
- 2021(5706)
- 2020(4738)
- 2019(11188)
- 2018(11147)
- 2017(22210)
- 2016(12176)
- 2015(13551)
- 2014(13757)
- 2013(13227)
- 2012(11996)
- 2011(10763)
- 2010(11411)
- 2009(10469)
- 2008(10397)
- 2007(9209)
- 2006(8313)
- 2005(7376)
- 学科
- 济(50415)
- 经济(50366)
- 管理(37987)
- 业(34499)
- 企(28738)
- 企业(28738)
- 方法(22817)
- 数学(20928)
- 数学方法(20393)
- 中国(16960)
- 财(14273)
- 农(13050)
- 地方(11065)
- 策(9955)
- 制(9576)
- 业经(9438)
- 务(9365)
- 财务(9327)
- 财务管理(9308)
- 企业财务(8780)
- 贸(8675)
- 贸易(8669)
- 理论(8563)
- 易(8410)
- 农业(8195)
- 银(7652)
- 银行(7650)
- 学(7647)
- 环境(7401)
- 城市(7292)
- 机构
- 学院(168442)
- 大学(165204)
- 济(69401)
- 管理(67745)
- 经济(67637)
- 理学(58059)
- 理学院(57439)
- 管理学(56162)
- 管理学院(55857)
- 研究(55205)
- 中国(43119)
- 京(35371)
- 财(33744)
- 科学(32321)
- 所(27130)
- 江(25934)
- 财经(25830)
- 中心(25798)
- 研究所(24140)
- 经(23347)
- 农(22492)
- 北京(22436)
- 业大(21884)
- 范(21733)
- 师范(21581)
- 州(20930)
- 经济学(20454)
- 院(20281)
- 财经大学(19050)
- 经济学院(18274)
- 基金
- 项目(109208)
- 科学(87455)
- 研究(80689)
- 基金(79491)
- 家(67917)
- 国家(67375)
- 科学基金(59588)
- 社会(50989)
- 社会科(48458)
- 社会科学(48448)
- 省(42860)
- 基金项目(41250)
- 自然(39434)
- 自然科(38606)
- 自然科学(38601)
- 教育(38054)
- 自然科学基金(37862)
- 划(35995)
- 资助(34133)
- 编号(33604)
- 成果(27281)
- 重点(24295)
- 部(23934)
- 课题(23655)
- 发(23158)
- 创(22181)
- 教育部(20838)
- 创新(20714)
- 人文(20545)
- 国家社会(20301)
共检索到253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周晓津
人口规模的变动与城市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变动的分析表明,对我国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调控应因时因地而动,绝不能一刀切。特大城市转型升级面临一个长期的劳动力供应短缺,大学毕业生和普通劳动力一样也会短缺。地方政府应加大供给而不是抑制需求来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应让市场在人口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人口控制将使一些城市失去发展机会。
关键词:
特大城市 人口规模调控 人口增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宇琳
国内学者从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城市规划学等多个学科对大城市人口规模调控的探讨并未形成统一意见,有必要对大城市人口规模能不能控制、该不该控制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本文首先从行政控制、产业置换和空间疏导3个方面对当前我国大城市采取的主要人口调控对策进行梳理,发现并未能取得预期效果。进而从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视角对大城市人口规模应不应该控制进行追问,发现理论层面并不对大城市人口规模构成绝对约束。最后,回归大城市的发展模式,提出人口规模调控是实现社会发展的众多手段之一、城乡差距是大城市人口规模调控能否实现的关键,以及构建人口发展的"环境-经济-公正"分析框架等建议,为政府制定人口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城市 人口规模 调控 政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锋 黄润龙 丁金宏 段成荣
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我国的大城市发展迅速,特大城市①从1997年的34个增长到2007年的63个。近年来,某些特大城市显现出来的一系列交通拥堵、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住房紧张、公共服务失衡等城市问题,引发了各方热议。"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如何调控?如何管理",越来越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以往在优先发展大城市还是优先发展小城镇方面一直存在着分歧,对城市人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媛媛 傅伟
本文利用2011—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使用双重差分的方法,检验2014年后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的人口调控政策对流动人口子女留守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1)2014年后特大城市农村流动人口子女留守的概率显著增加;(2)机制分析的结果发现,农村流动人口子女留守概率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入学门槛提高导致的,留守概率的增加主要集中在来自低技能低收入家庭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尤其是入学年龄的儿童。
关键词:
儿童留守 人口调控政策 入学门槛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强 周晓津
目前,人口大规模跨地区流动是我国大城市人口膨胀的主要推动因素。利用城市市辖区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估计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的人口规模,结果表明市辖区人口规模在200万人以上的城市有62个;以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为例分析非市场手段调控人口规模的效果及其成本,结果表明以地方政府行政手段为主的城市人口规模调控短期内效果明显,但一旦放松调控,城市人口在短期内即迅速回复到其应有的状态;对日本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和增长演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导致人口在不同地区和城市流动的关键因素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周晓津
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变动极大,运用Kernel密度函数对中国城市人口规模分布的分析表明,当前以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为特大城市的划分标准是合理的。从城市人口规模变动的动态历程来看,该变动主要受城市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影响。对中国主要特大城市实有人口规模变动的分析表明,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调控应因时因地而动,不能搞一刀切,而且人口调控政策重点应该从数量控制转向结构优化。特大城市转型升级面临着农民工供给短缺、大学毕业生相对过剩、老年和少儿非劳动力人口持续增长等人口新常态约束。在这种人口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齐明珠 徐芳
文章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特大城市为例,结合国内外公开数据和对北京市部分街道、乡镇的实地调研信息,探讨中国特大城市人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十三五"期间人口调控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研究结果显示,当前中国特大城市人口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总量大而非增长速度快,城区人口密度高而经济聚集优势不足,人口调控将加速人口老龄化,外来人口未改善城市人口聚集度等。"十三五"期间人口调控的主要困境和挑战是人口调控政策目标孤立,与经济增长目标相悖;外来人口仍集中在效率较低的行业,人口调控的市场准备不足;特大城市经济发展增速放缓,人口调控可能进一步弱化其经济增长;产业内部升级不足,与人口调控目标不同步;人口统计数据失灵、滞后,难以满足人口调控的过程管理要求。文章认为,特大城市要从人口目标与经济要素相协调适应、建立都市圈总体产业规划、将资源要素纳入人口调控框架、完善人口信息技术的角度优化人口调控机制。
关键词:
“十三五” 特大城市 人口调控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齐明珠 徐芳
文章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特大城市为例,结合国内外公开数据和对北京市部分街道、乡镇的实地调研信息,探讨中国特大城市人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十三五"期间人口调控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研究结果显示,当前中国特大城市人口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总量大而非增长速度快,城区人口密度高而经济聚集优势不足,人口调控将加速人口老龄化,外来人口未改善城市人口聚集度等。"十三五"期间人口调控的主要困境和挑战是人口调控政策目标孤立,与经济增长目标相悖;外来人口仍集中在效率较低的行业,人口调控的市场准备不足;特大城市经济发
关键词:
“十三五” 特大城市 人口调控机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彩梅
我国特大城市人口调控已经成为城市治理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特大城市人口的国际比较,发现中国特大城市无论是数量、规模、集聚程度,还是人口密度并不明显偏高。中国较短的海岸线、紧张的人地关系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特殊发展阶段,也决定城市化更应该趋向集约化、紧凑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特大城市 人口规模 国际比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洁 苏杨 魏方欣
当前中国超大城市"城市病"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如何进行城市人口的宏观调控,已成为超大城市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区域人口承载力研究入手,认为人口承载力的传统研究与现实情况屡屡相悖的原因在于对人口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出现误判,提出以就业为主的经济因素是区域人口承载力的直接影响因素,其他因素作为经济因素的成本要素间接影响着区域人口承载力。由此利用生产函数构建了区域人口承载力模型并以北京为例进行了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超大城市人口调控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进行城市规划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加强城市群建设,疏散中心城区的功能,促使产业集聚与人口聚集协同发展。
关键词:
区域人口承载力 超大城市 人口规模调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谭日辉
北京一直在控制人口,但人口疏解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因为北京特大城市的"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呈现出的高就业率、高收入水平、低消费支出给外来人口强烈的空间拓展意向,优质公共服务的幻影对外来人口空间挤压不足。因此,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角度,推进北京的可持续发展,应抓住顶层设计这一根本,破解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瓶颈;抓住人口动态监测这一基础,明晰人口疏解的政策需求;抓住制度执行这一关键,为制度曲行这一软肋补钙;抓住法治建设这一核心,增进全社会人口疏解的共识。
关键词:
北京特大城市 人口迁移 人口治理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魏星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中国人口科学》杂志社与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共同举办的"新常态经济与新型城镇化——特大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论坛于2015年11月13日在上海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武汉、杭州、大连、广州等城市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6位学者发表演讲,近70位学者出席论坛,并参与讨论。与会代表探讨和分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童玉芬
中国特大城市人口调控已经在实践中走过多年,然而学术界对于人口调控基础理论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很多基本问题上也缺乏共识。文章在对当前国内特大城市人口调控研究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特大城市人口调控的一些思考。从大城市人口自发调节的市场机制会出现失灵,特大城市病与人口因素的关系,短板资源对城市规模增长的硬约束等多个方面,论证了政府对特大城市人口调控的必要性。在具体调控措施上,提出了政府在特大城市人口调控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包括避免陷入人口决定论,注意人口调控的目标多元性,防止人口调控中的政府失灵,注意产业疏解与人口疏解的协调一致,以及在调控手段中注意避免直接行政干预,要在城市治理中采用经济法律手段进行调控等。
关键词:
特大城市 人口调控 人口疏解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佳鹏 黄匡时
特大城市是城镇化的客观必然。尽管特大城市容易滋生大城市病,但是如果规划和管控得好,特大城市不仅可享受更高的城镇化质量,而且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特大城镇化的本质是人口的调控和人口再分布。因此从特大城市入手更容易发现人口调控的内在规律。在世界上众多特大城市中,东京的特大城镇化战略无疑是目前世界比较具有代表性、较为成功的特大城镇化案例。本文将深入剖析东京特大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历程,并总结贯穿于其中的人口调控经验,最后结合中国国情,为中国特大城镇化进程及其人口调控提供政策参考。本研究发现,东京都市圈进程中的人口调控经验可以归纳为六个点:一是政府发挥主导性作用;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布局,中心区高端化;三是引导...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车伟 王智勇 蔡翼飞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特大城市的人口问题越来越突出,迫切需要充分认识特大城市存在的人口问题,制定相应的调控政策。文章以上海市为例,具体分析其人口发展状况与存在的问题,指出人口调控应遵循人口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趋势和城市发展阶段等因素来进行,而不应简单地以人口规模为调控目标。文章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特大城市的人口调控应以结构优化为主要目标,突出市场化的手段,并在大都市圈范围内实施。
关键词:
特大城市 人口调控 上海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