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25)
- 2023(12104)
- 2022(10621)
- 2021(10005)
- 2020(8117)
- 2019(18911)
- 2018(18810)
- 2017(37047)
- 2016(20290)
- 2015(22542)
- 2014(22781)
- 2013(22389)
- 2012(20695)
- 2011(18645)
- 2010(18652)
- 2009(16665)
- 2008(15979)
- 2007(13782)
- 2006(12236)
- 2005(10526)
- 学科
- 济(78911)
- 经济(78823)
- 管理(60759)
- 业(54124)
- 企(44483)
- 企业(44483)
- 方法(35035)
- 数学(30493)
- 数学方法(30106)
- 中国(23110)
- 农(21490)
- 财(19739)
- 地方(18040)
- 学(17940)
- 环境(17237)
- 业经(16947)
- 农业(14311)
- 贸(14102)
- 贸易(14098)
- 易(13664)
- 和(13550)
- 制(13295)
- 理论(13149)
- 划(12823)
- 策(12502)
- 务(12285)
- 财务(12219)
- 财务管理(12200)
- 技术(11916)
- 企业财务(11573)
- 机构
- 大学(282289)
- 学院(281999)
- 管理(116235)
- 济(111675)
- 经济(108993)
- 理学(100827)
- 理学院(99722)
- 管理学(98141)
- 管理学院(97636)
- 研究(94401)
- 中国(68775)
- 京(60343)
- 科学(58850)
- 财(50583)
- 所(46300)
- 农(42517)
- 中心(42491)
- 研究所(42258)
- 业大(41629)
- 财经(40534)
- 江(40402)
- 北京(38177)
- 范(38022)
- 师范(37743)
- 经(36884)
- 院(35058)
- 农业(33167)
- 州(33085)
- 经济学(32231)
- 师范大学(30507)
- 基金
- 项目(196945)
- 科学(155475)
- 研究(145506)
- 基金(142849)
- 家(123433)
- 国家(122409)
- 科学基金(106040)
- 社会(90617)
- 社会科(85885)
- 社会科学(85864)
- 基金项目(76572)
- 省(76532)
- 自然(69785)
- 自然科(68105)
- 自然科学(68092)
- 自然科学基金(66833)
- 教育(65987)
- 划(64828)
- 编号(60109)
- 资助(58438)
- 成果(48343)
- 重点(43480)
- 部(43203)
- 发(42285)
- 课题(41075)
- 创(40493)
- 创新(37720)
- 科研(37273)
- 教育部(37003)
- 项目编号(36736)
- 期刊
- 济(120859)
- 经济(120859)
- 研究(84443)
- 中国(49035)
- 管理(41186)
- 学报(41134)
- 科学(39648)
- 农(37985)
- 财(35901)
- 教育(31220)
- 大学(31219)
- 学学(29317)
- 农业(26779)
- 技术(23930)
- 融(23732)
- 金融(23732)
- 业经(20094)
- 经济研究(18537)
- 财经(18366)
- 问题(17212)
- 经(15558)
- 图书(15233)
- 理论(14335)
- 科技(13813)
- 现代(13675)
- 技术经济(13376)
- 实践(13373)
- 践(13373)
- 业(13068)
- 资源(13040)
共检索到405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清 陶小马 杨鹏
本文基于对现有城市交通碳排放测算方法的比较分析,以上海市为例,采用IPCC"自下而上"法对特大型城市客运交通CO2排放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轨道交通是碳排放效率最高的客运方式,出租车最低;客运交通CO2排放总量增长迅速,且碳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近年客运交通CO2排放增量主要来自私人载客汽车,同时公务交通在客运交通碳排放中始终占较大比重。由此本文认为,控制客运交通碳排放的关键在于对以私人载客汽车和单位载客汽车为主的个体交通的管理和控制,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的交通结构。在此基础上,为了将控制碳排放纳入到城市交通政策目标中去,本文就主要城市交通政策对客运交通碳排放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
上海 城市客运交通 碳排放效率 交通政策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汤文巍,汤文璐,程晓明
从老年人群的年龄、病种、机构需求等宏观趋势以及老年医疗保障形式的国际比较出发,分析了特大型城市老年医疗护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人群的导向性趋势,并从老年医疗护理的特征出发,提出了特大型城市老年医疗护理保障形式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
特大型城市 老年人 医疗护理 保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史丹 叶云岭
城市交通碳减排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环节。以上海市为研究对象,刻画2001—2019年城市交通结构与碳排放现实状况,分析城市交通碳减排面临的突出问题。运用LEAP模型与灰色模型预测上海城市交通碳排放趋势,设定基准情景、节能情景、出行结构优化情景、动力系统替换情景。结果表明,4种情景下,上海城市交通将分别于2031年、2029年、2029年、2028年实现碳达峰,交通动力系统替换最有利于上海城市交通碳排放早日达峰。建议持续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继续调整城市交通能源消耗结构,不断提升绿色交通治理水平,推进大数据应用与城市交通碳减排深度融合,积极倡导居民绿色低碳出行。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碳排放 碳减排 碳达峰 上海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博宇 白中科 张笑然
研究目的:露天煤矿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是主要受控排放源,对于减缓温室气体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采用IPCC碳排放计算方法,确定露天煤矿区碳排放因子,构建露天煤矿区碳排放核算模型,确定直接碳排放、间接碳排放的计量模型。以平朔矿区三座大型露天煤矿为例,核算2011—2015年期间由于燃油、炸药、逸散、电力产生的碳排放。研究结果:2011—2015年期间平朔矿区三座大型露天煤矿土地损毁碳排放量高达591.21万t。燃油、爆破、逸散、电力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分别为302.60万t、16.30万t、203.66万t、68.65万t。研究结论:通过缩短运输运距、优化坑下采剥运输道路设计、提高机械使用效率、优化车铲匹配、减少电铲待装时间等措施,能够减缓大型露天煤矿土地损毁碳排放量。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博宇 白中科 张笑然
研究目的:露天煤矿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是主要受控排放源,对于减缓温室气体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采用IPCC碳排放计算方法,确定露天煤矿区碳排放因子,构建露天煤矿区碳排放核算模型,确定直接碳排放、间接碳排放的计量模型。以平朔矿区三座大型露天煤矿为例,核算2011—2015年期间由于燃油、炸药、逸散、电力产生的碳排放。研究结果:2011—2015年期间平朔矿区三座大型露天煤矿土地损毁碳排放量高达591.21万t。燃油、爆破、逸散、电力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分别为302.60万t、16.30万t、203.66万t、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银太 冯相昭
从系统论出发,以协同效益方法为指导,分别讨论了基于出行需求管理、车辆政策、燃料政策、道路政策以及城市交通综合管理等五类城市交通减排政策。认为政策驱动是有效促进城市交通系统碳减排的重要手段;单纯依靠某一类政策来实现城市交通系统的碳减排目标是不现实的;不同政策组合的减排效果比较显著;健全完善城市交通系统碳减排政策体系、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应该成为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城市交通系统 碳减排 政策综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任 洪开荣
特大型项目关联主体在决策过程中受到多种行为偏好集合影响。鉴于此,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基于行为博弈基本逻辑,运用演化博弈方法构建政府方、项目建设方及社会民众方的偏好集合极端争议决策演化博弈模型,解析项目决策主体复杂心理偏好、多维利益构成与行为演进变化。结果显示:政府方的奖惩力度越大,均衡越稳定;项目建设方的公平偏好越高,均衡越容易达到平衡;博弈三方的损失规避偏好越低,越容易达到最优均衡解。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巍 姚海东
将2010年起陆续推出的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视作一项“准实验”,利用2000~2019年中国24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DID的方法,研究其对于城市碳排放的影响以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相较于非试点城市,试点城市的碳排放显著降低了10%;政策在东部地区效果显著。同时,森工城市和非资源城市在成为试点后减排效果显著;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主要通过绿色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来影响城市减排。因此,应继续扩大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覆盖范围,同时在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实施过程中注意保障其可持续性,因地制宜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彭强 刘广香 郭征
本文分析了特大型城市党建引领提升治理效能的新形势,梳理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效能提升上所面临的难点与痛点,然后提出了提升特大型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的一系列对策和建议,为特大型城市把党的组织优势充分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提升基层治理的效能和水平、实现党建与治理的有机融合提供了有益思考。
关键词:
特大型城市 党建引领 基层治理 效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鲍宗豪
作为一家立足深圳,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杂志,《开放导报》在纪念创刊20周年之际,需要更加关注深圳跻身全国特大型城市过程中,有关土地、环境、人口以及城市公共安全、社会诚信等突出问题的破解,要关注特大型城市社会新秩序的构建,在促进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先进城市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世伟
文章提出了特大型城市图书馆建设的顶层设计问题,对什么是城市图书馆的顶层设计、城市图书馆顶层设计中图书馆的4种类型、城市图书馆顶层设计面临的一些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肖宏伟
应对气候变化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在剖析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要从推进工业低碳化、促进城镇生态化、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强化低碳技术创新、推进能源价格改革等方面采取对策,努力减少碳排放总量。
关键词:
碳排放 工业化 城镇化 能源消费结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翱 刘纪显 吴兴弈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增加,环境问题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国内很少有文献系统地研究碳排放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比较了相同减排目标下,没有碳排放政策、碳排放强度、碳排放上限和碳税四种不同碳排放政策的优劣,分别分析了在20%和40%的减排目标下,这四种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稳态值的影响,并利用1980年到2012年的我国碳排放量和GDP数据模拟了正向的技术冲击和污染中间产品效率冲击对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在相同的碳减排目标下,碳排放强度政策较其他政策更能促进经济的平稳增长,达到稳态值损失的社会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储诚山 陈洪波 陈军
分析城市道路客运交通内涵,能源消耗种类及产生的主要温室气体类别。在此基础上,对城市道路客运交通碳排放核算方法、能源活动水平数据来源、燃料排放因子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以天津市城市道路客运交通为案例,对2013年天津市公共交通和出租车行业产生的碳排放进行核算,对核算方法的可应用性进行验证。
关键词:
温室气体 碳排放核算 排放因子 自下而上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兵 祁神军 张云波 佘洁卿 温日琨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构建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模型。以厦门市学生宿舍、居民住宅及公共建筑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总结三类建筑碳排放的共性,进而提出不同功能建筑的减排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