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27)
- 2023(17763)
- 2022(15275)
- 2021(14104)
- 2020(11772)
- 2019(26611)
- 2018(26546)
- 2017(50630)
- 2016(27297)
- 2015(30659)
- 2014(30521)
- 2013(30164)
- 2012(28097)
- 2011(25635)
- 2010(26109)
- 2009(24311)
- 2008(23693)
- 2007(21257)
- 2006(19076)
- 2005(17470)
- 学科
- 济(124914)
- 经济(124771)
- 管理(84956)
- 业(79404)
- 企(66854)
- 企业(66854)
- 方法(45483)
- 数学(38322)
- 数学方法(37928)
- 中国(34733)
- 地方(30469)
- 农(30329)
- 财(28954)
- 业经(28624)
- 制(25631)
- 学(25003)
- 技术(22587)
- 银(20543)
- 银行(20495)
- 农业(20487)
- 融(19907)
- 金融(19904)
- 行(19721)
- 贸(19432)
- 贸易(19413)
- 理论(19317)
- 环境(18734)
- 易(18705)
- 和(18434)
- 体(17827)
- 机构
- 大学(393474)
- 学院(391965)
- 济(165040)
- 经济(161489)
- 管理(152943)
- 研究(137845)
- 理学(130378)
- 理学院(128894)
- 管理学(126937)
- 管理学院(126207)
- 中国(104186)
- 京(85204)
- 科学(81556)
- 财(77548)
- 所(69334)
- 研究所(62218)
- 中心(61176)
- 财经(60130)
- 江(60123)
- 农(59326)
- 北京(54812)
- 经(54368)
- 业大(54202)
- 范(52548)
- 师范(52096)
- 院(49898)
- 经济学(49876)
- 州(48343)
- 农业(45675)
- 经济学院(44394)
- 基金
- 项目(256229)
- 科学(202297)
- 研究(192158)
- 基金(184509)
- 家(159168)
- 国家(157769)
- 科学基金(135994)
- 社会(122207)
- 社会科(115818)
- 社会科学(115790)
- 省(100897)
- 基金项目(97473)
- 教育(87783)
- 自然(85524)
- 划(83803)
- 自然科(83487)
- 自然科学(83471)
- 自然科学基金(81997)
- 编号(78099)
- 资助(75185)
- 成果(64750)
- 发(58041)
- 重点(57305)
- 部(56391)
- 创(56251)
- 课题(55038)
- 创新(51928)
- 国家社会(50106)
- 制(49560)
- 教育部(48885)
- 期刊
- 济(196519)
- 经济(196519)
- 研究(126288)
- 中国(85119)
- 管理(61537)
- 财(59375)
- 学报(57173)
- 农(55216)
- 科学(54461)
- 教育(48251)
- 大学(44193)
- 学学(41257)
- 融(39180)
- 金融(39180)
- 农业(37788)
- 技术(36014)
- 经济研究(31319)
- 业经(31024)
- 财经(30421)
- 经(26145)
- 问题(24582)
- 技术经济(20910)
- 图书(20243)
- 科技(19841)
- 业(19684)
- 理论(19049)
- 现代(18365)
- 贸(18111)
- 商业(17661)
- 世界(17499)
共检索到610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特区经济发展机制创新研究经济特区问题研究课题组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特区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如果继续沿袭80年代的发展机制,特区势必“特”不下去,难以为继。为此,必须进行机制创新,培植一种新的发展机制,使特区仍走在全国的前头。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东 赵学涛 杨威杉
通过绿色转型创造新的发展和就业机会对于摆脱经济危机、提升国家竞争力并占据全球制高点和领先地位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中国的绿色经济发展将对其未来经济繁荣乃至全球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这不仅是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选择和必然需要,也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积极贡献,将对人类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中国正逐步走向绿色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已经为中国的绿色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正面临各种规模庞大、情况复杂的经济发展、社会转变与环境保护的挑战与机遇,尤其是在宏观层面,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尚不健全,制约了中...
关键词:
绿色增长 绿色发展 创新 中国 战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庄雷 王烨
从正反两方面剖析金融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的抑制与促进作用,侧重分析金融科技创新带来的消费方式改变引导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以及带来投资的多元化与快速化提高投资效率。利用独角兽企业——蚂蚁金服案例及相关数据验证金融科技创新通过消费与投资的优化升级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从技术条件、监管制度与人才培养三个方面提出推动金融科技创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实体经济 影响机制 独角兽企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丰 唐龙
从历史演进的角度,在深化科技创新内涵与新动态理解的基础上,探讨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机制。"科技创新"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层面提出的一个新兴词汇,在继承理论经济学"科学"和"技术"基本内涵的同时,也呈现出将管理创新纳入科技创新的概念内涵、突出创新应用性用途、强调不同科技创新类型之间的协同演进的新内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技创新展现出网络化、全球化、系统化和协同性四项新动态。基于上述理解,科技创新通过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三条途径支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关键词:
科技创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支撑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定祥 黄莉
当前我国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核心依然是技术创新驱动,其路径既包括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过程,又包括创新成果应用于社会生产的投入产出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均存在失灵,需要协调处理好政府、市场的功能定位和有效分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政府机制、政府和市场耦合机制的驱动作用,并健全配套的科技投融资制度,创新人才培育与管理、创业平台优化、知识产权保护、成果交易转化等制度,以构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创新驱动 经济发展 制度优化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牛桂敏
资源价格的合理性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提,循环经济视角下的资源价格及其构成由资源的价值构成所决定。资源价格机制缺失,造成了中国自然资源价格偏低,且与再利用资源比价不合理,形成了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价格制度障碍。建议通过健全市场化的资源定价机制、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资源价值补偿机制等制度创新,建立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和资源全部真实价值的资源价格机制,突破资源价格制度障碍,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资源价格制度保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刚 赵志耘 许端阳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围绕着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十八大给予了系统且明确的回答,即通过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本文从科技创新驱动的要素重组、产业结构升级和需求结构优化三个视角,探讨了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机制。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科技创新 创新驱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国敏 卢珂
中国碳排放总量于2007年升至世界第一位,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而走绿色经济发展道路,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国家竞争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论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综合归纳法,首先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三个方面,分析目前县级绿色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然后从管理机制层面剖析了绿色经济发展中县级政府所存在的管理理念不科学、职能定位不合理以及财政制度中环保意识缺乏等问题,最后从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完善行政执行机制、健全民主监督机制等方面,探寻县级绿色经济发展中政府管理机制完善的有效途径。结论与建议:作为国民经济基础单元的县域经济,必须走绿色经济发展之路。...
关键词:
县级政府 绿色经济 管理机制 创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新安
中部崛起对我国宏观经济全局意义重大。中部地区现有的高投入、高消耗的数量扩张型发展模式,将日益受到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实施产业技术创新,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保中部地区综合优势的发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部地区崛起的必由之路。其关键在于提高人力资本与R&D资本等产业技术创新的核心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大幅度提升中部地区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最终推进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关键词:
中部地区 技术创新 投资效率 增长方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健
一流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来设计,通过培养大量技术人才的方式来有效改善制约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匮乏问题。研究从集权型和多头领导式职教管理体制对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制约展开分析,指出职业教育缺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性动力机制和动态适应性机制;从建立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及完善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制度环境等方面给出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并从完善服务区域经济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和健全服务区域经济的职业教育经费支持机制等方面给出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区域经济 教育体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新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博 李启航
采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中国的地区技术创新效率,进而构建非线性面板门限模型考查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所有制结构与技术创新效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通过对1998—2009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本文发现,我国东中西部的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只有当所有制结构低于门限值水平的时候,经济发展水平对于技术创新效率才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基于实证结果,本文进而讨论了相应的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宏伟
制度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 ,制度促进或阻碍经济发展是通过激励或压抑创新实现的 ,因为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创新。因而 ,好的制度是能够持续激励创新的制度 ,同时 ,这种制度本身也应是充满生命力的、开放的、不断调整和创新的。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创新 制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高尚全
中国加入 WTO后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应该是对政府管理体制滞后市场化的挑战。当前 ,亟待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 ,以降低整个经济运行的“体制性”成本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关键词:
政府管理体制创新 民营经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戒骄 王德华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犹如中国经济的两翼,缺一不可。改革开放以来的所有制结构创新,推动了所有制结构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方向演进,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和制度框架,促进了各种经济成分的竞争,实现了民营经济结构和地位的大幅度提升。新时代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仍然需要推进所有制结构创新,通过公平竞争使各种所有制成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和功能布局更趋合理,在坚持和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同时发展壮大民营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