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06)
2023(7217)
2022(6214)
2021(6055)
2020(5054)
2019(11563)
2018(11319)
2017(21934)
2016(12362)
2015(14051)
2014(14152)
2013(13865)
2012(13498)
2011(12201)
2010(12687)
2009(11941)
2008(12347)
2007(11695)
2006(10745)
2005(10019)
作者
(37923)
(31275)
(31174)
(29962)
(20249)
(15086)
(14305)
(12299)
(12116)
(11756)
(10826)
(10737)
(10395)
(10376)
(10156)
(9705)
(9543)
(9436)
(9324)
(9256)
(8025)
(7944)
(7825)
(7319)
(7286)
(7205)
(7204)
(7046)
(6538)
(6335)
学科
(42075)
经济(42016)
管理(38275)
(34277)
(29296)
企业(29296)
(18776)
银行(18630)
(18502)
(17286)
方法(16736)
(16262)
数学(14135)
数学方法(13801)
中国(13718)
(12867)
(11724)
金融(11724)
(11663)
制度(11653)
(11012)
(10690)
业务(10253)
(10192)
财务(10169)
财务管理(10140)
企业财务(9634)
业经(9217)
(8865)
贸易(8850)
机构
大学(173163)
学院(171423)
(67179)
经济(65353)
研究(64273)
管理(61146)
中国(57854)
理学(50017)
理学院(49407)
管理学(48293)
管理学院(47994)
科学(39465)
(39148)
(37706)
(34939)
(34632)
中心(30976)
研究所(30780)
(30519)
农业(27861)
财经(27201)
业大(25788)
北京(25412)
(25401)
(24572)
银行(24381)
(24241)
(23301)
(23054)
(22689)
基金
项目(102539)
科学(79139)
基金(73395)
研究(72779)
(65311)
国家(64698)
科学基金(53917)
社会(43537)
社会科(41039)
社会科学(41027)
(39411)
基金项目(37035)
自然(36823)
自然科(35981)
自然科学(35968)
自然科学基金(35317)
(34305)
教育(34141)
资助(32774)
编号(29519)
成果(26586)
重点(23666)
(22970)
课题(21762)
(21540)
(20251)
科研(19829)
(19628)
计划(19439)
教育部(19158)
期刊
(83026)
经济(83026)
研究(59469)
中国(44535)
(34652)
金融(34652)
(32154)
(31097)
学报(30801)
科学(26833)
管理(25986)
大学(23175)
教育(22233)
学学(21569)
农业(20243)
技术(14492)
财经(14375)
经济研究(12723)
(12331)
业经(11835)
(10641)
问题(9949)
国际(9851)
理论(9769)
(9719)
图书(9455)
(8940)
实践(8851)
(8851)
(8486)
共检索到300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廖伟庭  
(一) 概括地说,特区央行在金融管理工作中最大的弱点是缺乏管理的权威性,致使管理效果不尽如意,例如: 1、在计划管理中,特区金融部门能按照要求上缴足够的存款准备金、备付金,资金的使用和利率的水平也能严格控制在限度之下。但是,这些手段并不能使特区央行控制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向。除了粮、油的调拨及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资金投放,特区央行可以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万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一切形式的金融宏观调控必然落实为货币调控;一切形式的金融不稳定必然落实为货币不稳定。基于以上两个基本因素,本文认为自1991年开始至2003年完成的证券、保险与银行监管与中央银行的渐进式分离符合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其根本目的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中央银行在金融宏观调控与稳定中的主导核心作用。本文的基本结论如下。第一,渐进改革中货币调控的特殊地位逐步确立了中央银行在金融宏观调控和稳定中的主导核心作用;第二,货币政策制定与执行、最后贷款人角色和信息优势是确保中央银行调控与稳定金融的工具保障;第三,为保证更有效地实施对货币金融的调控与稳定,中央银行需要在科学制定货币政策、监控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完善金融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罗丹  尹春芳  王忠臣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启人  雷志卫  
1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形成了一个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开放地带——内地”的梯级开放带。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和超前试验区,它肩负着“四个窗口”及“两个扇面”的历史使命,实行着“四个为主”的特殊经济政策。经过10年的努力,我国特区外向型经济格局已基本形成,国家计划指导下特区市场经济也已发展起来,客观上要求并催化着特区金融改革以超前于内地的深度和广度向前发展,特区金融部门也不孚众望,它在特区经济发展中也确实起到了“先行官”的作用。这就是本文关于特区金融发展“超前”的客观背景与内涵。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兰  
1984年以来,中央银行实施宏观调控,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许多经验。现在深化改革,需要总结经验,完善金融宏观调控。现仅就宏观调控手段问题谈几点意见。 直接调控手段需要改进 在直接调控手段中,主要是控制货币发行量和信贷总规模。 货币发行量(现金),是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状况和国家信贷收支差额的集中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祥灵  
近几年来,人民银行针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状况,提出了一系列的促降措施和意见,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抓降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基层人民银行在促降工作中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仍感到可操作性不强,效果不明显。本文拟就基层人民银行在不良资产促降工作中的难点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大家共同探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达禹  徐斌  赵恒园  
遴选利率走廊击穿时期与常规时期下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以此识别不同时期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调控偏好。结果显示:常规时期下利率调控将兼顾通胀和产出;而在走廊上限击穿时期,中央银行将实施通货膨胀单目标管理,这说明通胀端的单边异动是利率走廊危机管理中所要重点关注的情形。最后,在利率击穿时期,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控无法完全平抑通胀波动,这意味着中央银行仍需完善走廊上限击穿时期下的应急管理机制,其中以利率调控配合价格管制等行政干预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政策尝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宋林飞  
2001年我国经济的走势“前高后低”,2002年我国经济增速将继续小幅回落。江苏经济2001年的亮点,主要是投资结构有所优化、更新改造投资增速加快、第三产业投资高速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与销售升温、私营个体经济投资超高速增长、利用外资增速加快等;弱点主要是工业投资下降、城乡居民消费动力弱化、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大幅回落,下岗失业压力加大等。对策思路是继续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强城市化进程中的市场推动、加快技术创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建武  尚红  曹旭峰  
中央银行基层行在抑制通胀中的作用人民银行栾川县支行李建武,尚红,曹旭峰抑制通货膨胀,保持币值稳定,是中央银行的天职,基层央行作为监管辖区金融业的中央银行派出机构,根据自己的职能权限,可在以下方面作出贡献:1、加强对金融机构信贷规模的监控及投向的监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施茜  
修订后的《中国人民银行法》首次赋予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表明人民银行金融监管职能分离后,其宏观稳定职责已经由过去的隐性职能变成了法律层面上的义务。正确认识并认真研究中央银行在维护金融稳定中的角色定位和方法措施,成为人民银行在金融稳定工作中亟需高度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课题组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后,主要发达国家鲜有经历大规模金融危机,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和金融稳定职能有所淡化,以维持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渐成主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改变了上述范式,货币政策和物价稳定目标仍是中央银行最主要职责,同时各国就中央银行加强金融稳定职能达成共识,探索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重构风险处置框架,拓展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
关键词: 金融稳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光华  
当前我国社会信用观念淡薄,信用基础脆弱,信用秩序混乱,有人惊呼信用发生塌方。信用秩序已成为妨碍国民经济良性运行的基础性问题。整治信用秩序也已成为国民经济生活中的一大紧迫任务。作为经济金融的“守护人”和最后贷款人,中央银行对于维护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负有重大责任;在这场整治信用秩序的斗争中,其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但应看到,其作用也是有限度的,这还需要社会长期共同努力,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秩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犁子  杜治平  赵富明  
在信用经济的条件下,不论是生产型企业还是商业企业,其信用交易的顺利进行主要是依靠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因此,信用制度的建设必须要有中央银行的参加,而且还应是主要角色之一。文章从我国中央银行的信用建设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和其他国家中央银行的功能作用,为我国中央银行如何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加强市场准入控制、加强信用法制化和发展信用工具等十一项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建民  
俄罗斯中央银行在经济转轨中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李建民在俄罗斯经济转轨初期,由于大财政小银行的格局未得到根本改变,俄罗斯中央银行并不能独立地履行其职能。这主要表现在,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方面,很大程度上还受政府的左右,中央银行难以摆脱政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