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19)
2023(11048)
2022(9211)
2021(8445)
2020(6838)
2019(14690)
2018(14781)
2017(27331)
2016(14850)
2015(16449)
2014(16225)
2013(15791)
2012(14549)
2011(13774)
2010(14150)
2009(13530)
2008(12611)
2007(11563)
2006(10723)
2005(9611)
作者
(42927)
(36522)
(36020)
(34257)
(22523)
(17231)
(16120)
(14201)
(13715)
(12685)
(12489)
(11890)
(11589)
(11378)
(11275)
(10931)
(10530)
(10465)
(10347)
(10210)
(9275)
(8991)
(8906)
(8618)
(8320)
(8081)
(8057)
(7801)
(7445)
(7288)
学科
(82221)
经济(82138)
(49012)
(41903)
管理(35689)
农业(32783)
地方(22495)
业经(21859)
(21653)
企业(21653)
方法(21068)
中国(18859)
数学(17889)
数学方法(17752)
(16004)
(14478)
(13135)
地方经济(12688)
农业经济(12515)
(12461)
(11760)
(11031)
发展(10555)
(10538)
(10176)
银行(10152)
(10120)
金融(10112)
及其(10096)
环境(9975)
机构
学院(216966)
大学(208489)
(96958)
经济(95053)
管理(78593)
研究(78258)
理学(67190)
理学院(66489)
管理学(65375)
管理学院(64991)
中国(60440)
(56524)
科学(46306)
农业(43085)
(42973)
(40300)
(39808)
业大(37540)
中心(36382)
研究所(35849)
(34725)
财经(31175)
经济学(28918)
(28856)
师范(28544)
(28088)
(26846)
(26801)
农业大学(26639)
(26190)
基金
项目(139635)
科学(109444)
研究(106724)
基金(99015)
(85764)
国家(84928)
科学基金(72043)
社会(69147)
社会科(64907)
社会科学(64892)
(57703)
基金项目(51946)
教育(47391)
(46011)
编号(45616)
自然(42935)
自然科(41880)
自然科学(41869)
自然科学基金(41068)
资助(38882)
成果(36764)
(33253)
(32341)
课题(31514)
重点(31368)
(30257)
(28745)
国家社会(28574)
发展(27495)
(27351)
期刊
(126286)
经济(126286)
研究(64949)
(62154)
中国(49434)
农业(41792)
学报(34111)
科学(32034)
(29048)
管理(27102)
大学(26648)
业经(25887)
学学(25708)
教育(22606)
(22538)
金融(22538)
技术(19503)
(19070)
经济研究(18593)
问题(16800)
财经(15507)
农业经济(14964)
农村(14849)
(14849)
世界(13726)
(13565)
(12958)
经济问题(12222)
技术经济(11689)
社会(10563)
共检索到340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臧昊  
长期以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担负着双重职能,既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又要保障集体成员生产生活、为集体成员提供公共服务。但实践中这两种职能并不能被很好的兼顾,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使得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断趋于完备,土地对农民的保障作用逐渐降低,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基于这种新变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剥离公共服务职能,并专注于土地所有者职能的发挥。特别法人的定位只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一个过度阶段,最终应当向营利法人方向靠拢。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陶钟太朗  沈冬军  
研究目的:分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内涵并探寻其规制路径。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实证研究法,演绎法,归纳法。研究结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应具有法人的一般属性,《民法总则》中关于法人的一般规定适用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特别属性的探寻和建构,应从既存规范性文件出发,着眼于当前改革实践的实然态,并落脚于国家政策性规范指引的立法应然态。研究结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规制,在国家法层面,应统一规范其功能定位、财产构成并限制其经营行为,而集体成员身份认定和股权设置等内容,应交由地方性法规作原则性规定并由农民集体自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洪燕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党中央的重要战略决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曾经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新时代振兴乡村的重要使命再次历史性地落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肩上。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现状极不乐观,可谓有名无实,与其所肩负的重要职责之间呈现强烈反差,亟需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重塑,赋予其新的职能,以缓解其职能与职责之间的内在矛盾。我国现有立法体制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定位,尽管有了一些进步,但由于长期受到"体制上"、"法理上"、"主体上"等因素的困扰,始终未能获得实质性突破,导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难见起色。为此,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从"强化既有职能"、"赋予动产财产权职能"、"赋予不动产有限处分权职能"等三个方面进行职能重构,有望彻底摆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困境,使其更好地履行职责,实现农村各类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单忠献  
随着我国农业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农村经济集体组织的法人化问题已迫在眉睫。尽管《民法总则》赋予了特殊法人地位,但由于缺乏配套法律的支持,农村经济集体组织迄今尚无法真正成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健全适格民事主体。为此,制定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专门法律,就成为推进我国农业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艳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农民共同富裕融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内涵,同时对其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职能发挥提出新的要求。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制度化建设,应着力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功能错位、职能虚化以及管理失范等现实问题。应通过立法明确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性质和职能定位,理顺其与村内组织之间的职责关系,以内生合作机制建设来整合集体共同利益。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晓军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平等自由的要素流动机制,必须建立城乡一致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让农民成为股东,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海  
终止制度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构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集体公有性与功能综合保障性,决定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终止制度保护法益的多样性,导致终止呈现终止方式缩限、终止财产处分限制更多等特别性。基于终止方式的缩限性,不宜将期限届满和低于人数下限约定为自愿解散事由,不宜将被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规定为强制解散事由;在“破产终止后再重建”与“破产免责却不终止”两种方案中,后者更值得提倡,而且有个人破产制度的例证。基于终止财产处分限制的加强,还需明确限定责任财产的范围、限制破产期间与受理破产前一定期限内的集体资产股份赎回;成员或股东的剩余财产分配权应在破产清算时被禁止,在丧失存续基础解散时授权集体成员民主议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海  朱婷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分配既是集体成员受益权与集体所有权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也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正在制定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的核心内容。收益分配的特别性表现在:集体成员共享收益呈现成员内部的公益性,集体成员分享收益体现成员个人的私益性;以多元分配方式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多重综合功能。收益分配的特别性根源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公共性和成员身份性。就集体成员共享收益分配的优化而言,上缴的村委会款项、提取的福利费和集体股股息宜并入公益金;未达分红门槛的可分配收益与公积公益金的功能、性质近似,可将其转增公积公益金并参照公积公益金处理其结余。就集体成员分享收益分配的改进而言,劳龄股的设置应以劳动贡献事实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并控制其占股比例;治理积分作为可分配收益的分红依据时应有分配比例限制;应完善新增集体成员优先购股权等规则,促进其平等分享收益。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海  
终止制度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构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集体公有性与功能综合保障性,决定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终止制度保护法益的多样性,导致终止呈现终止方式缩限、终止财产处分限制更多等特别性。基于终止方式的缩限性,不宜将期限届满和低于人数下限约定为自愿解散事由,不宜将被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规定为强制解散事由;在“破产终止后再重建”与“破产免责却不终止”两种方案中,后者更值得提倡,而且有个人破产制度的例证。基于终止财产处分限制的加强,还需明确限定责任财产的范围、限制破产期间与受理破产前一定期限内的集体资产股份赎回;成员或股东的剩余财产分配权应在破产清算时被禁止,在丧失存续基础解散时授权集体成员民主议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海  朱婷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分配既是集体成员受益权与集体所有权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也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正在制定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的核心内容。收益分配的特别性表现在:集体成员共享收益呈现成员内部的公益性,集体成员分享收益体现成员个人的私益性;以多元分配方式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多重综合功能。收益分配的特别性根源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公共性和成员身份性。就集体成员共享收益分配的优化而言,上缴的村委会款项、提取的福利费和集体股股息宜并入公益金;未达分红门槛的可分配收益与公积公益金的功能、性质近似,可将其转增公积公益金并参照公积公益金处理其结余。就集体成员分享收益分配的改进而言,劳龄股的设置应以劳动贡献事实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并控制其占股比例;治理积分作为可分配收益的分红依据时应有分配比例限制;应完善新增集体成员优先购股权等规则,促进其平等分享收益。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韩冬  韩立达  史敦友  王艳西  
研究目的:分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的立法内容,初步构建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结构。研究方法:文献分析,规范分析。研究结果:(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一种具有部分私法特征的公法性互益社团法人;(2)在构建与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时,首先必须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其次必须以户籍和土地制度改革来培育经营主体,再次必须考虑更大范围的利益相关者博弈。研究结论:(1)明确土地产权结构以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和合作经济组织的土地权利;(2)借鉴现代社团法人管理制度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治理结构与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有贵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农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预期难实现的根源在于法人地位缺失,明确其法人地位已经成为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从《宪法》规定、法人资格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法人资格问题;基于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在功能、治理机制、产权结构、收益分配上有与合作社一致的价值取向,以及在运作机制上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一些差异,提出将其明确为合作社法人较为适合,但需要单独立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管洪彦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终止制度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中不可或缺的制度设计。学界围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终止、特别是破产问题争论激烈。地方立法已经围绕合并、分立等终止情形进行了实践探索。构建完善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终止制度对巩固和完善农村集体所有制、完善和优化市场经济体制、激活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颇具实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终止的“特别性”集中体现为终止制度目标的多元性、终止事由的严苛性和终止规则的强制兼自治性。应当在充分反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终止“特别性”法理的基础上,围绕终止事由和类型设计、登记机构和程序选择、集体财产处置的程序规则等展开立法表达。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韩冬  韩立达  史敦友  王艳西  
研究目的:分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的立法内容,初步构建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结构。研究方法:文献分析,规范分析。研究结果:(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一种具有部分私法特征的公法性互益社团法人;(2)在构建与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时,首先必须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其次必须以户籍和土地制度改革来培育经营主体,再次必须考虑更大范围的利益相关者博弈。研究结论:(1)明确土地产权结构以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和合作经济组织的土地权利;(2)借鉴现代社团法人管理制度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3)构建集体经济组织的外部行政治理和经营治理机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管洪彦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终止制度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中不可或缺的制度设计。学界围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终止、特别是破产问题争论激烈。地方立法已经围绕合并、分立等终止情形进行了实践探索。构建完善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终止制度对巩固和完善农村集体所有制、完善和优化市场经济体制、激活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颇具实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终止的“特别性”集中体现为终止制度目标的多元性、终止事由的严苛性和终止规则的强制兼自治性。应当在充分反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终止“特别性”法理的基础上,围绕终止事由和类型设计、登记机构和程序选择、集体财产处置的程序规则等展开立法表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