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69)
- 2023(12039)
- 2022(10555)
- 2021(9802)
- 2020(8210)
- 2019(19025)
- 2018(18807)
- 2017(36825)
- 2016(19536)
- 2015(22078)
- 2014(21906)
- 2013(21835)
- 2012(20015)
- 2011(17980)
- 2010(17744)
- 2009(16024)
- 2008(15593)
- 2007(13556)
- 2006(11737)
- 2005(9953)
- 学科
- 济(82028)
- 经济(81864)
- 管理(57098)
- 业(53850)
- 企(44558)
- 企业(44558)
- 方法(42647)
- 数学(37341)
- 数学方法(37022)
- 贸(23638)
- 贸易(23627)
- 易(22882)
- 农(21157)
- 财(20533)
- 中国(19761)
- 业经(17326)
- 地方(16643)
- 学(15592)
- 农业(13794)
- 务(13168)
- 财务(13086)
- 财务管理(13059)
- 理论(13020)
- 制(12832)
- 技术(12676)
- 环境(12570)
- 企业财务(12333)
- 和(12048)
- 融(10926)
- 金融(10925)
- 机构
- 大学(281837)
- 学院(279600)
- 济(116232)
- 管理(115121)
- 经济(113909)
- 理学(101226)
- 理学院(100207)
- 管理学(98630)
- 管理学院(98152)
- 研究(89492)
- 中国(63888)
- 京(58146)
- 科学(54097)
- 财(51619)
- 所(43268)
- 财经(42705)
- 农(42208)
- 业大(41689)
- 中心(40250)
- 研究所(39616)
- 经(39017)
- 江(38396)
- 北京(36284)
- 范(35430)
- 经济学(35419)
- 师范(35138)
- 农业(33275)
- 院(32961)
- 经济学院(32421)
- 财经大学(32111)
- 基金
- 项目(198219)
- 科学(156198)
- 研究(145420)
- 基金(145389)
- 家(125948)
- 国家(124954)
- 科学基金(108050)
- 社会(92596)
- 社会科(87931)
- 社会科学(87910)
- 基金项目(77755)
- 省(76209)
- 自然(70272)
- 自然科(68634)
- 自然科学(68619)
- 自然科学基金(67395)
- 教育(66416)
- 划(64055)
- 资助(60317)
- 编号(58899)
- 成果(46808)
- 部(44529)
- 重点(43820)
- 发(41493)
- 创(41105)
- 课题(39620)
- 教育部(38662)
- 创新(38294)
- 国家社会(38214)
- 人文(38093)
- 期刊
- 济(118032)
- 经济(118032)
- 研究(81075)
- 中国(46125)
- 学报(43098)
- 管理(39840)
- 科学(38680)
- 农(37533)
- 财(36900)
- 大学(32814)
- 学学(30996)
- 教育(28289)
- 农业(26720)
- 技术(22873)
- 融(21414)
- 金融(21414)
- 财经(20281)
- 经济研究(20001)
- 业经(19538)
- 经(17182)
- 贸(17100)
- 问题(16745)
- 图书(14237)
- 理论(14073)
- 国际(13766)
- 业(13579)
- 技术经济(13420)
- 商业(13297)
- 科技(13122)
- 实践(12959)
共检索到391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仕辉 彭诗妮
本文选取2002-2006年间立案的20个对华特别保障措施案例,利用6位税则号涉案产品的年度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定量考察了对华实施特别保障措施过程中贸易破坏效应、贸易转移效应的存在和大小,发现特别保障措施不仅导致了指控国从中国的涉案产品进口减少,而且促使从非指控国同类产品的进口增加,产生了贸易转移效应。
关键词:
特别保障措施 贸易破坏效应 贸易转移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金孝柏
特别保障措施是我国“入世”时承诺的条款,是我国对外贸易战略推进和战术妥协的结果。本文分析了特别保障措施适用对象的针对性和歧视性、适用的条件的随意性等特征,指出适用特别保障措施应当遵循的程序,重点分析了特别保障措施对我国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提出应对特别保障措施的种种措施,以保护我国的贸易利益。
关键词:
特别保障措施 特征 影响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曙东 吴方卫
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是一个博弈 ,一般来说纳什均衡点将在一定区间范围内移动 ,根据双方的实力通过谈判最终达到纳什均衡 ,这是一个量变的过程。但是一旦商品出口量突破临界点时 ,就超过了进口国可以容忍的限度 ,形势发生了质的变化。进口国政府会认为进口产品冲击了本国市场 ,从而决定进行战略性贸易保护 ,根据具体情况或采取反倾销措施、特别保障措施或运用绿色壁垒来限制进口。所以有必要研究可能触发贸易保护的临界点。在贸易实务中触发进口国采取保护措施有二个敏感因素 :一是价格触发 ,二是数量触发 ,在数量触发中又分为进口增幅过大造成的数量触发和进口总量过大造成的数量触发。本文以中日菠菜贸易为例进行了博弈实证分...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仕辉 邓莹莹
在整理全球反倾销案件和数据的基础上,首次统计分析了1995~2008年全球前12个主要被诉国家的案件数、涉案金额、市场份额的分布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发现中国成为全球反倾销的首要目标国,反倾销针对的就是出口市场份额高、竞争力强的产品。其后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结果表明,肯定结案时存在显著的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但难以判断贸易效应是短期的;否定结案下也存在贸易震慑效应,但影响小于贸易破坏效应。最后考察不同结案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发现,肯定结案对申诉方提高产业竞争力有积极作用,但这种作用随时间递延而衰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姚利民
美国于2002年3月初宣布对部分钢材实施保障措施以来,有关国家纷纷采取保障措施保护本国钢铁产业免受其影响,保障措施已经成为重要的贸易保护新手段。各国采取保障措施保护国内产业的主要原因在于世贸组织保障措施的合法性和及时性。进口信息和产业损害信息的有效传递以及明确产业发展和适度保护关系是有效实施保障措施的两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
世贸组织 保障措施 有效性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笑影
世界贸易组织一系列法律文件、协议中,有关过渡性保障措施的规定较为特别。对加入WTO的某些国家(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特定产品(如纺织品)的大量进口,其他WTO进口成员可以以“市场扰乱”名义采取特别的保障措施。这种“过渡性保障措施”与《保障措施协议》所允许采取的“保障措施”相比,具有更易实施性和歧视性。中国加入WTO后,同样面临这种过渡性保障措施的考验,这是我们入世的代价之一。我们可以根据WTO有关实施过渡性保障措施的规定予以应对。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宏结
本文从保障措施制度设定的经济学逻辑出发,分析了在WTO多边贸易体制下,频繁使用保障措施的多为发展中国家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中国未来要重视处理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通过"走出去"战略,增加相互之间贸易依存度是化解贸易摩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保障措施 发展中国家 WTO 走出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超
紧急保障措施问题是WTO服务贸易谈判的主要议题之一,但自1995年GATS规则工作组成立至今,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成果。目前谈判争议的焦点仍然是其必要性与可行性,但也涉及到了其模式和构建的一些具体问题。造成谈判僵局的原因有很多,更深层的是成员方对在服务贸易领域实施保障措施的一些担忧。本文在回顾谈判历史及其最新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些原因和担忧,并对其模式和具体构建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评论。
关键词:
服务贸易 保障措施 规则谈判 模式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立虎 许晨
保障措施作为一种贸易救济措施,被称为自由贸易的"安全阀"。自由贸易协定中关于保障措施的规定经历了从无到有和从不完善到相对完善的过程。在保障措施制度的设计方面,自由贸易协定多数援用WTO规定,但自由贸易协定也有其特别的保障措施规定。这就需要比较WTO保障措施制度与自由贸易协定保障措施制度的具体规则,总结自由贸易协定保障措施制度本身的特征和立法内涵,进而结合中国实践推进自由贸易协定中保障措施条款和立法的完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松涛
2001年4月23日,日本政府对主要来自中国的三种农产品(大葱、鲜香菇、蔺草席)采取了临时保障措施(Provisional SafeguardMeasures)。作为报复措施,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于6月21日宣布,对原产于日本的进口汽车、无线电话机、空调器征收100%的特别关税。中日之间贸易摩擦迅速升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佟家栋 曹吉云
为了能为政府制定粮食政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本文首先给出了适用于中国粮食非关税贸易措施的计算方法。在验证中国粮食供给曲线垂直和测算中国粮食需求价格弹性的基础上 ,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对测算方法进行适当调整后 ,从定量的角度测算了 1 996— 2 0 0 1年中国粮食非关税贸易措施的经济福利影响 ,进而提出入世后中国粮食政策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
非关税贸易措施 需求弹性 供给函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金良
我国入世两年来的表现,特别是履行入世承诺的情况正逐渐引起国内外各方面的高度关注。2002年1月1日我国颁布保障措施条例,同年便开始对部分钢铁进口产品实施保障措施。日本、美国、欧盟等世贸组织成员方对我国保障措施条例及其实施提出许多质疑,这表明我国相关法规及其实施与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还有差距。如何协调和解决我国与国际社会在世贸组织法律条文和实施上的分歧,将直接影响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局。本文通过对世贸组织官方质疑资料(英文原文)和我国法规及实施情况的实证研究,找出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莹莹
通过对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实施效果的理论分析 ,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实施效应的考察 ,及我国汽车行业的实证研究 ,认为保护并不是惟一出路 ,关键在于选择具有潜在竞争优势的产业 ,激活企业的经营机制和创新的活力 ,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竞争 ,在竞争中成长。各国也应按照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 ,逐步取消与协议相违背的投资限制措施 ,有效而合理地保护国内产业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莹莹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的效果评析及我国汽车行业的实证研究 ,可以看出 ,保护并不是唯一出路 ,关键在于选择具有潜在竞争优势的产业 ,激活企业的经营机制和创新的活力 ,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竞争 ,在竞争中成长。各国也应按照 TRIMs协议 ,逐步取消与协议相违背的投资限制措施 ,有效而合理的保护国内产业。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武立宏
在不得已情况下接受的、专门针对中国产品的“特保条款”,已经或正要给我国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如何正确认识这一条款并有效利用该条款及世贸组织各协定的相关规定,使该条款对我国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是本文重点予以关注的。文章从该条款的特殊性、与世贸组织相关规则的关系、实施条件等方面分析了该条款的几个基本法律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