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65)
- 2023(7227)
- 2022(6001)
- 2021(5746)
- 2020(4676)
- 2019(11014)
- 2018(10439)
- 2017(20464)
- 2016(10571)
- 2015(11718)
- 2014(11302)
- 2013(11469)
- 2012(10951)
- 2011(10089)
- 2010(9949)
- 2009(9142)
- 2008(8995)
- 2007(7929)
- 2006(7038)
- 2005(6470)
- 学科
- 济(55881)
- 经济(55848)
- 业(29644)
- 管理(27670)
- 企(24083)
- 企业(24083)
- 方法(21973)
- 数学(19485)
- 数学方法(19375)
- 中国(17377)
- 农(13385)
- 贸(12238)
- 贸易(12231)
- 业经(12223)
- 易(11951)
- 地方(11833)
- 制(10398)
- 产业(10230)
- 财(9893)
- 农业(8643)
- 学(8313)
- 体(8058)
- 银(7858)
- 银行(7852)
- 行(7673)
- 技术(7591)
- 结构(7518)
- 发(7510)
- 环境(7367)
- 融(7358)
- 机构
- 大学(157093)
- 学院(156050)
- 济(79282)
- 经济(78164)
- 研究(60454)
- 管理(59516)
- 理学(51465)
- 理学院(50824)
- 管理学(50284)
- 管理学院(49967)
- 中国(46076)
- 京(34038)
- 科学(33002)
- 财(31773)
- 所(29239)
- 研究所(26752)
- 经济学(26374)
- 财经(26180)
- 中心(25311)
- 经(24039)
- 经济学院(23808)
- 院(22045)
- 北京(21960)
- 江(21191)
- 农(20785)
- 范(20295)
- 师范(20139)
- 财经大学(19594)
- 科学院(18555)
- 业大(18412)
- 基金
- 项目(103916)
- 科学(84716)
- 基金(79719)
- 研究(76578)
- 家(69394)
- 国家(68975)
- 科学基金(59538)
- 社会(53275)
- 社会科(51039)
- 社会科学(51032)
- 基金项目(41698)
- 省(36780)
- 自然(36225)
- 自然科(35451)
- 自然科学(35442)
- 自然科学基金(34875)
- 教育(33687)
- 资助(32658)
- 划(32085)
- 编号(28073)
- 部(24713)
- 发(24461)
- 国家社会(23804)
- 重点(23706)
- 中国(23011)
- 成果(22298)
- 创(21897)
- 教育部(21642)
- 发展(20728)
- 人文(20673)
共检索到233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修颖 叶华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全球产业正以全球价值链的新形式重新进行空间组织。在新的空间体系中,牵引空间具有战略意义。因此,增强牵引空间竞争力并构建空间体系成为指导新经济条件下产业布局优化的一种新思路。依据牵引空间理论,中国的宏观经济空间应当规划为五大空间结构体系,未来的产业布局应当以此战略为指导进行优化。
关键词:
牵引空间 空间体系 产业空间结构重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建军
从发生学角度应用定量统计方法分析了青岛城市地域拓展和空间结构调整的历史过程,探讨了青岛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内在机制,构建了城市空间结构耦合模型和空间结构演进机制模型;对青岛拥湾发展战略进行评析,分析海底隧道、跨海大桥及地铁建设对青岛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影响;提出了青岛城市空间结构重组方略及政策措施:胶州湾岸线和黄海岸线要进行生产、生活功能的合理分工;建设黄岛、胶州和城阳新城,构建具有生态镶嵌结构的网络城市;推进产业地域分工,实现产业空间整合;推进城市土地置换,嵌入式发展"斑块经济";对历史街区进行"拼贴式"改造,促进城市功能转型;整合推进城市外部空间拓展与郊区城镇化;调整行政区划,优化都市圈空间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任保全 李家阳 刘浚源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充分发挥以内循环牵引外循环的本土市场效应,是新发展格局下培育国家级战略性产业竞争新优势的重要路径。在中美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本文以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半导体产业为例证,选取2016—2021年中国半导体产业上市公司样本,实证检验半导体产业内循环对外循环的牵引作用及其内在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半导体产业内循环对其外循环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半导体产业内循环对外循环的牵引作用,主要通过内循环引致创新效应和规模经济实现;相对于美国遏制前以及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美国遏制后以及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半导体产业内循环牵引外循环的作用更强;并且相较于半导体设备,半导体产业内循环对外循环的牵引作用仅体现在半导体产品中。在新发展格局下,这些发现将为内循环牵引外循环提供重要的微观例证,并为以半导体产业为代表的受发达国家遏制的国家战略性产业,探寻其自主可控的突围之路,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修颖
湘江经济带包括湘江中下游地区的衡阳、株洲、湘潭、长沙、岳阳5个省辖市、17个卫星县和8个县级市,是湖南省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连接长江沿岸开放带和珠江三角洲的桥梁和纽带。该地区目前的产业空间结构基本上形成了两级点轴系统和四个外围区的格局,但是这种空间结构存在分工不明确、产业部门结构单一、空间集中度低和空间联系松散等问题。文章从选择适宜的空间开发模式入手,对带内各地区的产业部门配置以及重点产业部门进行空间配置和空间结构优化进行研究,从而在带内构建一种具有紧密联系的产业空间结构格局。
关键词:
湘江经济带 产业空间结构 结构重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修颖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是任何区域在经济、社会大转型时期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在转型时期共同研究的热点课题。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全面进入社会、经济大转型时期,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研究成为目前经济学界和地理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在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下,探索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的创新并将其指导我国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的实践,是学界的新任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修颖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研究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以及中国实施全球观战略的要求,正在、也必将使全球以及中国的社会经济出现大转型(societyandeconomyshift),由此必然要求区域空间结构重组,以适应这种大变局。同时,中国的区域空间结构重组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担负着纠正因长期实行计划经济而被扭曲的空间结构的重任。
关键词:
空间结构重组 全球观发展战略 世界体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生延超 徐珊 李倩 许玲玲
加快产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对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从供需视角探究环境规制赋能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运用2008—2020年黄河流域7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1)环境规制促进黄河流域产业结构升级,该结果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2)环境规制在供给端通过要素升级与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在需求端通过消费升级倒逼产业结构升级;(3)环境规制赋能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与地区资源禀赋和互联网发展程度有关,在非资源型城市或互联网发展程度较高城市,环境规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既依靠供给优化,又依托需求牵引,但在资源型城市或互联网发展程度较低城市,仅依靠供给优化;(4)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并以产业转移为主要表现形式,验证了“污染避难所”假说。为进一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产业转型升级,应健全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环境规制的供给优化与需求牵引效应;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加快推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加强区域协调与合作,强化环境规制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如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非常迅速,总规模已经位居全球第四位,比较优势非常明显。目前,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制造业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作为过去20年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的主要标志,制造业的全面发展和优化升级使得我国已经初步确立了"制造大国"的地位,并为实现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制造业 国民经济 支柱产业 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鹏 杨青山 马延吉 刘勇
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和产业一体化,目标是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配置,这就要求作为组织和运行载体的产业空间结构进行优化和重组。文章以长吉一体化区域为实证案例,探讨一体化区域的产业空间结构重组动力包括政策推动力、空间牵引力、经济拉动力、社会驱动力和生态约束力,并针对目前长吉一体化区域产业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以一体化区域产业空间结构重组的多元动力为切入点,对长吉一体化区域产业空间结构、产业跨区域融合和地域分工提出重组和优化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于兰军
从区域发展战略和城镇空间结构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入手,剖析两者的关系及主要差异,分析了山东省区域发展战略和城镇空间结构。结果表明:区域发展战略在空间上表现为政策区概念,面向封闭的均质区域,区内具有普适性,其实施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过程,不同发展战略在空间上不具有排他性;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则表现为开放性特征,以"点、线、网络"等结构化语言为基本要素,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组织过程,更多地体现了发展的规律性,且同一尺度的不同城镇群体在空间上一般不应交叉。当前山东省城镇空间结构表述中存在过于依赖区域发展战略和重叠过多的问题,并对省域城镇空间结构进一步发育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区域发展战略 城镇空间结构 山东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玉蓉 王林
流通产业是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是商品、资金、信息等资源流通的集合,是启动市场的助推器。而流通产业空间结构的优化是提升产业流通效率的关键环节,对于推动城市间流通业的合作共赢、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增长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解决区域间流通空间结构失衡、推动我国流通业合作共赢为研究目标,对流通产业空间结构的内涵、优化流通产业空间结构的策略进行探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洪俊杰 刘志强 黄薇
基于1998—2007年间年均222650家中国工业企业调查的面板数据,本文运用双重差分内差分方法研究了区域振兴战略对我国工业空间结构变动的影响。研究表明,运输基础设施、税收和其它区域振兴政策对我国工业空间分布有着显著影响,欠发达地区的实际税率降低10%、人均道路面积增加10%,则当地工业产出占全国的比重分别提高0.8%和0.5%;但这两项政策对不同产业的影响存在差异,税收政策影响的行业范围更为广泛。进一步研究发现,东部地区仍然拥有道路基础设施和税收等政策优势,工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的事实没有根本性变化,但2004年以后有比较缓慢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中部崛起战略促进了中部省份承接东部地区转移的...
关键词:
集聚经济 工业空间布局 区域振兴战略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彭琳淋
化学史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对大自然中化学知识系统的历史描述。同时,它也是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与化学的其他分支学科有区别,也有联系,中学化学教材在编制时都注意穿插有化学史,可见化学史对于教学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解课本中"眼前的知识",而且要介绍隐藏在历史中"背后的故事",从而提出了以历史视角进行的化学教学。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贺力平 赵鹞
当前,货币与支付的关系似乎正在发生一些微妙而重要的变化。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跨境支付之花",以此重新梳理横跨千年的跨境支付发展历程,主要考察了跨境支付中的点对点模式、闭环模式、互联模式与代理行模式等运行机制和特点。研究发现,随着国际商业环境变化和数字技术创新及其应用,跨境支付体系正在遭遇四种转折性力量的影响:非银行支付平台快速崛起、代理行发展势头减弱、地缘政治新变化、世界货币的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职能发生背离。四种力量正在推动跨境支付体系由"货币牵引"转向"支付牵引",并激发了新一轮的国际竞争,最终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相应调整。但是,从"支付牵引"角度看,跨境支付仍将面临"跨境支付不可能三角"等难题。在此背景下,人民币跨境支付发展面临新机遇,并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的大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立法
文章通过对中韩两国产业升级的空间结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政策条件的比较试图证明:中国存在产业升级的机会和可能性,且具有较强的新产品生产能力,但仍需借助经济发展战略、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以及私人部门融资支持等因素综合作用才能实现。
关键词:
产品空间结构 产业升级 中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