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83)
- 2023(12214)
- 2022(10258)
- 2021(9388)
- 2020(7690)
- 2019(17420)
- 2018(17131)
- 2017(33410)
- 2016(18153)
- 2015(20304)
- 2014(20261)
- 2013(20164)
- 2012(18875)
- 2011(17397)
- 2010(17518)
- 2009(16578)
- 2008(16207)
- 2007(14748)
- 2006(13462)
- 2005(12520)
- 学科
- 济(84507)
- 经济(84422)
- 管理(47876)
- 业(47677)
- 企(34613)
- 企业(34613)
- 方法(31867)
- 数学(28420)
- 数学方法(28114)
- 中国(27540)
- 农(24884)
- 地方(21515)
- 财(18203)
- 业经(17505)
- 学(17401)
- 制(16588)
- 农业(16484)
- 贸(16444)
- 贸易(16428)
- 易(15915)
- 银(15691)
- 银行(15646)
- 行(15166)
- 融(15119)
- 金融(15118)
- 发(13938)
- 环境(13143)
- 技术(12136)
- 地方经济(11491)
- 体(11168)
- 机构
- 学院(269406)
- 大学(269243)
- 济(115401)
- 经济(113089)
- 管理(100175)
- 研究(98729)
- 理学(85029)
- 理学院(83990)
- 管理学(82458)
- 管理学院(81973)
- 中国(77593)
- 科学(60226)
- 京(59142)
- 财(54176)
- 农(52852)
- 所(51685)
- 研究所(46441)
- 中心(44593)
- 业大(42643)
- 财经(42553)
- 农业(41649)
- 江(41489)
- 经(38524)
- 北京(38180)
- 经济学(35790)
- 院(35620)
- 范(35290)
- 师范(34844)
- 州(32999)
- 经济学院(32377)
- 基金
- 项目(172812)
- 科学(135252)
- 基金(125307)
- 研究(121956)
- 家(111525)
- 国家(110593)
- 科学基金(92878)
- 社会(78879)
- 社会科(74895)
- 社会科学(74873)
- 省(67048)
- 基金项目(65782)
- 自然(60273)
- 自然科(58834)
- 自然科学(58815)
- 自然科学基金(57721)
- 划(57598)
- 教育(54376)
- 资助(51849)
- 编号(47835)
- 发(42454)
- 重点(39063)
- 成果(38559)
- 部(38093)
- 创(35307)
- 课题(34118)
- 发展(33386)
- 创新(33205)
- 科研(33188)
- 国家社会(32933)
- 期刊
- 济(134143)
- 经济(134143)
- 研究(83995)
- 中国(59024)
- 农(48602)
- 学报(44952)
- 科学(41968)
- 财(38261)
- 管理(37218)
- 大学(33384)
- 农业(32802)
- 学学(31760)
- 融(31094)
- 金融(31094)
- 教育(25378)
- 业经(23635)
- 经济研究(22109)
- 技术(21286)
- 财经(21254)
- 问题(18639)
- 经(18241)
- 业(16501)
- 贸(14962)
- 统计(14709)
- 技术经济(13962)
- 商业(13882)
- 理论(13350)
- 国际(13285)
- 策(13094)
- 资源(12537)
共检索到420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许月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金忠
本文考察西方现代经济学中流行已久的一个说法,即作为西方现代主流经济理论之核心的市场机制理论乃源于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在缺乏文本支持的条件下,主流经济学者们选择性地解读斯密的"看不见的手"隐喻,并将其转换为"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由此生发出"市场原教旨主义"及其"市场神话"观念。本文对斯密著述中使用的"看不见的手"隐喻进行文本考察,结果表明:斯密多处使用这一隐喻,然而其中竟无一处指涉主流经济理论;西方主流经济学者们关于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那些不实吹捧是缺乏根据且具有误导性的。
关键词:
看不见的手 市场机制 一般均衡 市场神话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锋
人类从不同方向推动互联网领域的创新,直到有一天发现互联网的全貌与自己的大脑高度相似。20世纪90年代开始,数千万家互联网企业开始了激烈竞争,推动了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目不暇接的科技进展往往会让我们困惑:为什么谷歌、脸书、亚马逊、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发展得如此迅速,成为世界科技巨头?科大讯飞、商汤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学敏
市场除了经济学所指出的缺陷外,市场充分作用隐含着"先破坏,后恢复;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市场存在盲点。为此,要把人类的市场经济活动纳入到整个生态系统中,而不是相反;发展循环经济,使市场规律与生态规律同构,这是一种既利用市场又超越市场、既增进财富又实现生态文明的新型发展模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岩 潘焕学
"江苏农民含泪砍桑"、"四川农民宰杀蛋鸡"、"海南卖尖椒难"以及三江由于粮食丰收而卖粮难、陕西卖苹果难……有关这些农产品生产经营风险的报导在媒体中频频出现。它一方面表明了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对调节农产品的供求作用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也表明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市场价格的放开,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越来越大。如何减少农业在市场化进程中的经营风险,提高本来就很稀缺的土地的经营效益。对于有着12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具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俞文华
一、背景本文基于以下背景:首先,在当前县级以上政府难以采取倾斜政策引导大量资本输入的情况下,推进小城镇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土地在三大生产要素中的地位并使之与劳动、资本相协调的问题,这也是使中国城市化倍受困扰的大问题,它的最终解决必须要以...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津
地价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回溯近代中国起始于1840年的房地产百年行业史,我们可以看出,正由于价值规律产生的市场机制,使地价象一个无形的城市规划师,将城市土地功能区域井然有序地划分成市中心金融商业区、相对安适的住宅区与环境质量较差的工业区,并保持了各区域内的“均质性”。日渐昂贵的市区地价还形成对旧式建筑的冲击,引起了一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朱海就
主流经济理论对市场协调的解释是不充分的。文章通过对知识、价格与企业家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来考察市场的协调过程。"知识"通过市场竞争被发现。企业家利用"经济计算"创造出"价格",价格以"负反馈"的形式不断地被纠正。无数分散的市场借助于价格节约知识和通信的功能而协调在一起。
关键词:
协调 知识 价格 企业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钱伯海
价值规律和按劳分配规律是两只看不见的手,前者是亚当·斯密提出的,受到广泛重视,后者则长期存在着扭曲和误解,需要加以说明。按劳分配规律是价值规律的基础,价值规律则是按劳分配规律的拓广和归宿。知识经济要求人们更加重视和更好发挥两只“看不见的手”的巨大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珂 石小平 曲福田
土地的有偿出让极大地促进了土地资源的配置和集约利用。目前关于我国土地市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土地制度、地价以及土地市场中政府角色的定位等方面。文章在回顾相关市场化测度研究的基础上,试图通过构建一套评价指标体系来定量测算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的发育程度。在把我国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的基础上,本文对我国东、中、西部城市土地市场发育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并不必然带来土地市场的梯度发育;事实上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的发育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政策导向的特点,而土地市场发育的自发性和政策性相结合宜成为今后土地市场培育的重要方向。最后,文章给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市场 发育程度测算 东、中、西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林毅夫 杨建平
目前我国农村的主要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停滞甚至下降。农民对负担过重的呼声之高,是过去少有的,这是收入增长停滞的直接反映。收入增长停滞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动摇着农业的基础地位,引起了各方面的严重关注,也引发了我国对其深层原因的思考。 农民收入能否保持稳定增长,源于农村产品产业结构和农民就业结构是否合理,是否能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由于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恩格尔系数低,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田传浩 李明坤
本文利用2011年浙江、湖北和陕西三省"中国农村家庭土地经营状况调查"的第一手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土地市场契约稳定性与土地市场交易量两个维度对土地市场的发育程度进行全面衡量,并进一步分析土地市场发育及其质量差异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土地市场在地权稳定性等质量维度和土地市场交易量等数量维度对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决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成熟的土地市场发育与稳定的市场租赁契约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非农流动。短期的土地租赁契约对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影响不显著,长期的土地租赁契约能够显著地促进劳动力的非农就业。从公共政策的角度而言,只有旨在促进农户签订长期租赁合同的政策才能有效促进农村...
关键词:
土地市场发育 非农就业 地权稳定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许经勇
一 我国农村改革的根本性措施,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性的变革带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大幅度提高,促成了农村生产力的突发性释放,以及与此相联系的1984年以前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超常规增长。但是,这种突发性的释放和超常规的增长,毕竟是有限度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指望这种超常规增长能够长期维持下去。1985年以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进入常规增长的阶段,乃是属于正常的经济现象。从1989年开始,为了改变连续多年(1985年到1988年)粮食产量停滞徘徊的局面,政府用行政强制手段,严格控制农业劳动力流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西振
网络关系型企业拥有分布式企业的"关系本性"。在这个框架之内,竞争与合作不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这正是市场机制与管理机制交融所带来的"混序"。一、创造"混序"理解这个纷纭复杂、色彩斑斓的商业世界的一个办法,就是回到两位老师那里听课。一位是二百多年前的亚当.斯密老师,他给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范必
如何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贯穿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一个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大将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目标定位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计划配置资源到市场配置资源,谁来解放看不见的手?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问,是谁束缚了看不见的手?应当看到,各种抑制市场主体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