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79)
2023(2806)
2022(2362)
2021(2092)
2020(1837)
2019(4218)
2018(4070)
2017(7343)
2016(4090)
2015(4521)
2014(4562)
2013(4392)
2012(4181)
2011(3653)
2010(3751)
2009(3289)
2008(3722)
2007(3217)
2006(2880)
2005(2618)
作者
(11780)
(9810)
(9566)
(9314)
(6385)
(4648)
(4554)
(3779)
(3718)
(3570)
(3366)
(3337)
(3197)
(3172)
(3101)
(2985)
(2920)
(2846)
(2843)
(2633)
(2427)
(2376)
(2328)
(2257)
(2244)
(2225)
(2215)
(2170)
(1995)
(1889)
学科
(17284)
经济(17271)
管理(14833)
(12997)
(12447)
企业(12447)
(7260)
方法(6716)
(5869)
财务(5826)
财务管理(5818)
数学(5582)
企业财务(5567)
数学方法(5447)
中国(4471)
(4287)
业经(3942)
(3762)
理论(3454)
(3374)
银行(3371)
(3136)
(3133)
(3050)
金融(3050)
地方(2988)
(2929)
(2879)
(2805)
体制(2410)
机构
大学(56886)
学院(56515)
(22313)
经济(21748)
管理(20740)
研究(19769)
理学(17703)
理学院(17502)
管理学(17091)
管理学院(16991)
中国(16156)
(12794)
(12318)
科学(11961)
(9976)
中心(9289)
财经(9289)
研究所(8926)
(8482)
(8441)
北京(8278)
(8206)
业大(7852)
(7350)
师范(7253)
(7116)
财经大学(7045)
经济学(6798)
农业(6639)
(6622)
基金
项目(36556)
科学(28969)
基金(26898)
研究(26080)
(23731)
国家(23536)
科学基金(20381)
社会(16511)
社会科(15618)
社会科学(15613)
(14231)
基金项目(14108)
自然(13728)
自然科(13409)
自然科学(13408)
自然科学基金(13150)
教育(12538)
(12155)
资助(11470)
编号(10042)
重点(8654)
成果(8642)
(8222)
(7459)
(7354)
课题(7302)
科研(7066)
教育部(7058)
(7021)
大学(6923)
期刊
(25678)
经济(25678)
研究(17897)
中国(12106)
(11421)
管理(8988)
学报(8942)
科学(7885)
(6956)
大学(6939)
学学(6593)
教育(6560)
(5922)
金融(5922)
技术(5361)
农业(4795)
经济研究(4719)
财经(4465)
会计(4033)
财会(4021)
(3850)
业经(3086)
统计(3013)
(2969)
问题(2916)
(2880)
通讯(2803)
会通(2794)
(2652)
现代(2519)
共检索到88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宏  张玉璞  周玉新  
物资综合平衡与宏观调控(北京物资学院)陈宏张玉璞周玉新一、物资综合平衡物资综合平衡是指一个国家在既定时期内,利用能够利用的物资(生产资料),并予以科学的组合和优化配置,使国民生产总值、利润等实现最大化的过程。物资综合平衡与某种物资的单项平衡是总量与个...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玮  
宏观调控与粮食区域平衡郭玮一、实现粮食区域平衡,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对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宏观调控,主要目标有两个:一个是保持粮食的供求平衡,一个是保持粮食市场价格稳定。粮食的供求平衡是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既包括粮食总量的平衡,还包括各个地区的区域平衡,包括...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家壮  赵炳新  
现代经济实际上是混合经济,经济的运行一方面要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另一方而还要受到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当代经济发达国家主要依靠财政、金融等间接手段对其经济运行进行调控。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一新的经济机制下,我国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既有财政、金融等间接手段,也有各种形式的计划以及产业政策等综合性较强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方勋  
稳定化肥价格必须实行宏观调控综合治理国家计委老干部局邮编:100045杨方勋近几年化肥零售价格涨幅过高,1994年涨24.9%,1995年涨35.4%,影响农业生产,农民反映强烈。化肥大幅度涨价的原因是:(1)国内优质化肥产量较少,供应不足。(2)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祁国玺  
一、兰州城郊经济机构设置与宏观调控城郊经济作为城市的一种特殊的区域经济,其管理城郊经济的机构设置是否合理,职能确定是否科学,对城郊经济乃至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但是,现行的机构设置存在许多弊端;(1)目前,兰州的城郊经济已发展成为复合型的农、工、商、建、运、服等业的区域经济,但管理机构仍然是过去旧体制的一套,必然有碍于城郊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蔡志洲  
2004年以来,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8773亿元,同比增长9.7%。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累计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幅从2月底的53%降低到7月底的31.1%,累计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则从1月底的11.8%增加到7月底的12.8%。这说明国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继荣  
本轮宏观调控交替使用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和货币信贷总量调控,并配合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蒋祝平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确保财政收支平衡湖北省省长蒋祝平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湖北省财政收入有明显的增长。1993年以来三年三大步,1995年全省财政收入达到180亿元,当年财政收支基本平衡,1996年实现财政收入216亿元,比上年增长20%,收支相...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鸿斌  
维护平衡加速调整——对三年宏观调控的回顾与反思李鸿斌近三年宏观调控最大的成绩是经济“软着陆”的实现。国民经济运行在经历一段过度扩张之后,平衡地回落到适度增长区间。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在经济转轨时期表现出较强的适用性。从1994~1996年,基本数据表明...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加宁   张承惠   张永生  
自1993年年中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使中国经济避免了1992年大起之后随即发生大落的危险,而且还有效地防止了一场金融危机的爆发。可以说这一次的宏观调控比以往的历次调整都要成功得多,成熟得多。但是,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予以进一步完善。主要是:第一,宏观调控力度时紧时松。自去年年中加强宏观调控以来,虽然从总体上采取的是偏紧的货币政策,但总量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长才  
本文在其他学者研究隐性失业的基础上得出:总失业率(登记失业率与隐性失业率之和)与经济增长率存在着一个稳定的奥肯关系,即由于宏观调控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我国的总失业率实际上在以较高的速度下降。由于总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这种稳定的关系,因此总失业率可以做为一个内生变量进入笔者根据泰勒模型改造的宏观调控模型。本文暗示的政策建议是: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会使隐性失业率迅速下降到一个临界值,之后才会使登记失业率下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东琪  
2007年年中以来,我国经济形势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其最突出的表现是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出现季度性反向变化,"通胀"类指标上行,对此应当高度重视,并及早采取措施,对前期"从紧货币政策"进行适当微调以防止总体经济出现快速滑坡。今年后三个季度的宏观调控应当格外谨慎。应当按照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稳中求进"方针,内外统筹,综合治理,采取稳定需求和增加供给相结合的措施,在防控通货膨胀和防止经济下滑之间建立新的平衡,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势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管怀鎏  
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由于调整供给量须耗费调节成本,因而传统分析中的"总量均衡中心点"两侧便分别存在着"低位临界点"与"高位临界点",这两点界定了一个特殊的总量均衡区间。总量均衡区间的存在,使宏观调控必然出现一种长期以来未曾引起人们注意的调控效应"时滞"。为缩短以致消除这种"时滞",宏观调控有必要确立并遵循"适度超前调控原则"。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伟  
本文考察了中国经济发展达到的新水平,分析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发展条件发生的新变化,特别强调了实现新目标遇到的新挑战。本文分析了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失衡,剖析了失衡产生的主要原因,尤其强调了新阶段新失衡的新特点。本文探讨了针对新目标、新挑战、新失衡、新动因,宏观调控方式应发生怎样的转变,这种转变对制度创新有怎样的要求?尤其是新的历史起点上,社会经济均衡持续发展对经济改革提出了怎样的新要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克莎  
从2003年至2004年第一季度的统计数据看,我国经济中的结构失衡问题日益严重,结构问题使总量问题更加突出,通胀的压力明显增大,同时,又存在着通胀(结构性膨胀)转变为通缩(结构性过剩)的危险,宏观调控处于一个相当微妙的阶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