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7)
2023(1502)
2022(1302)
2021(1070)
2020(886)
2019(2179)
2018(2171)
2017(4357)
2016(2403)
2015(2719)
2014(2689)
2013(2699)
2012(2486)
2011(2258)
2010(2223)
2009(2060)
2008(2199)
2007(1977)
2006(1621)
2005(1479)
作者
(6339)
(5194)
(4997)
(4945)
(3283)
(2335)
(2276)
(1987)
(1915)
(1846)
(1727)
(1704)
(1640)
(1628)
(1617)
(1572)
(1546)
(1483)
(1469)
(1427)
(1232)
(1220)
(1211)
(1198)
(1195)
(1163)
(1152)
(1064)
(1016)
(1011)
学科
(11674)
经济(11666)
管理(8283)
(6958)
(6623)
企业(6623)
方法(6090)
数学(5394)
数学方法(5346)
(3329)
(3073)
市场(2677)
产品(2673)
物价(2552)
(2386)
财务(2360)
财务管理(2359)
(2290)
贸易(2290)
(2250)
企业财务(2245)
价格(2204)
业经(2094)
农产(1948)
农产品(1948)
(1944)
产品价格(1931)
中国(1799)
理论(1787)
(1570)
机构
学院(34105)
大学(34014)
(15843)
经济(15561)
管理(14069)
理学(12490)
理学院(12391)
管理学(12225)
管理学院(12162)
研究(9900)
中国(7919)
(7300)
(6808)
财经(6040)
(5538)
科学(5196)
经济学(5110)
(4894)
中心(4794)
经济学院(4666)
财经大学(4626)
(4550)
北京(4316)
业大(4285)
(4209)
(4148)
师范(4129)
研究所(4075)
商学(3975)
商学院(3935)
基金
项目(22087)
科学(17880)
基金(17001)
研究(16508)
(14428)
国家(14329)
科学基金(12594)
社会(11365)
社会科(10785)
社会科学(10783)
基金项目(8685)
自然(8027)
(8005)
教育(7857)
自然科(7808)
自然科学(7806)
自然科学基金(7689)
资助(7349)
(6788)
编号(6725)
(5375)
成果(5186)
重点(4928)
国家社会(4870)
教育部(4818)
人文(4790)
(4442)
(4425)
(4419)
(4369)
期刊
(14768)
经济(14768)
研究(9433)
(6200)
价格(5711)
管理(4764)
理论(4709)
中国(4675)
实践(4536)
(4536)
科学(3779)
学报(3653)
财经(3082)
教育(3022)
大学(2972)
经济研究(2899)
学学(2827)
(2826)
(2640)
(2616)
技术(2592)
月刊(2485)
(2383)
金融(2383)
业经(2301)
统计(2203)
(1906)
问题(1899)
农业(1865)
财会(1832)
共检索到49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玉  
物资价值平衡与价格均衡张玉(北京物资学院教授)一、市场经济仍需要物资平衡物资是指经过人类劳动加工之后,通过商品流通形式进入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物资平衡就是物资供求双方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它的表现形式是指某一生产资料供求数量相等,价格相对稳定,生产、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武爱  
在经济理性新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界定了商品价值、买者价值、卖者价值三个概念,将单个交易的交易均衡定义为买者价值和卖者价值的价值均衡,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地建立了新的市场交易均衡理论,运用解析几何方法,求出了交易均衡价格的数学解。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晓雷  
马歇尔“均衡价格论”中关于需求、供给、价格诸方面内在关系的分析,是西方经济学微观分析的理论基础。在西方经济学传统中,一直把由生产费用所决定的、相对于市场价格而言的“自然价格”等同于价值。所以马歇尔的“均衡价格”亦指价值,他的“均衡价格论”也就是他的价值论。对于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我国学术界基本上持否定意见。我认为,根据马克思经济学原理,从西方价值理论的发展演变角度对马歇尔的价值理论作一客观评析,对于经济学说史的研究将是有帮助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聚昌  
均衡价格作为市场价格形成与变动现象性规律的描述是正确的,劳动价值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是科学的。科学的理论必须说明现象,但这一说明又已不能仅仅停留在泛泛地说市场供求及价格波动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这一步。本文提出LDPQ曲线(即社会总劳动时间分配与社会需求成比例量曲线),将其与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结合,运用定量分析的新方法,推导出了市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并证明了在没有外生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均衡价格等于价值或生产价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丁聪  
本文从价值本体论、价值度量论与价格变动论三方面,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展开分析与比较,提出客观价值的主观评价度量标准,首次分析了由马克思所确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本质上乃是主观评价标准的新思想,从而论述了二者的原则性分歧与学术上的互补性。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伟  
均衡价格定理是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核心和基本信念。在经济哲学的视域中,均衡价格定理存在着三个悖论,即经济人理性与非理性的悖论、消费者主权与生产者专制的悖论、竞争与垄断的悖论。经济人理性与非理性的悖论反映出均衡价格定理对经济活动主体的片面认识。消费者主权与生产者专制的悖论暴露出均衡价格理论的折中主义方法难以揭示现实中的经济矛盾。竞争与垄断的悖论则体现出均衡价格理论的机会主义思想特征。均衡价格定理的三个悖论挑战着它的理论完满性和理想性,折射出其理论的庸俗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士国  徐雅静  周丙常  
在卖空限制下,考虑市场存在有限记忆和先验信念异质的不完全理性投资者,利用贝叶斯法则构建了双重异质性影响下的均衡资产价格模型,进一步分析表明,双重异质性对资产价格、估计风险以及理性投资者行为等均产生影响,有限记忆、不完全理性投资者的增多以及先验信念异质性程度的增强均会加快资产价格的涨或跌,甚至会导致暴涨或暴跌。此外,有限记忆会增大不完全理性投资者对下期股价估计的风险,而先验信念异质则不会对上述价格涨跌以及估计风险产生任何影响,与单异质性的影响相比,双重异质性的影响有所不同。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伟  
均衡价格定理是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核心和基本信念。在经济哲学的视域中,均衡价格定理存在着三个悖论,即经济人理性与非理性的悖论、消费者主权与生产者专制的悖论、竞争与垄断的悖论。经济人理性与非理性的悖论反映出均衡价格定理对经济活动主体的片面认识。消费者主权与生产者专制的悖论暴露出均衡价格理论的折中主义方法难以揭示现实中的经济矛盾。竞争与垄断的悖论则体现出均衡价格理论的机会主义思想特征。均衡价格定理的三个悖论挑战着它的理论完满性和理想性,折射出其理论的庸俗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家文  武悦  
文章构建了在过度自信投资者接受关于资产收益的私人信号后,与理性投资者交易单个风险资产时的资产均衡定价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在存在短期出售最大数量约束条件下,还分析了过度自信对股票均衡价格的影响,从而解释了过度自信导致的对理性均衡价格偏离的数量,以为股票市场投资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冯金华  
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理论缺乏应有的价值基础。近年来试图建立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均衡理论的努力也一直未能成功。然而,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可以证明,在假定社会总产品的价格总量等于价值总量、平均利润总量等于剩余价值总量的条件下,必然有且仅有一个恰好等于相应价值向量的一般均衡价格向量。这意味着,一般均衡理论完全可以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本文首先根据马克思关于两大部类社会总产品构成的理论,建立包括技术关系在内的价值体系和相应的价格体系,其次说明在价格体系中存在有无穷多的一般均衡价格向量,最后从无穷多的一般均衡价格向量中确定一个"标准"的价格向量,并证明这个标准价格向量必然等于相应的价值向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诚  周湘峰  
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价值均衡的供应链分析模型,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分析了供应链的产生机理及其动态变化。供应链可以描述为各主体依据各自的价值(预期)考虑和判断,为了追求价值创造和价值最大化而凝结的一种网络系统,供应链各主体之间只有实现了价值均衡才能实现稳定连接,同时才具有竞争优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文学  
略论财政均衡政策与财政平衡政策●孙文学一、财政平衡政策的局限性财政平衡政策是我国多年来一直奉行的财政政策,这种传统的财政政策的核心是“财政收支平衡,略有节余”。这项财政政策对我国组织财政平衡曾经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一五”时期,财政平衡政策有力地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琳  
深入分析了确保土地开发利益平衡应聚焦的三大问题,即有限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开发与农用地保护及城乡统筹的利益平衡、城市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有效拓展;提出了土地流转杠杆平衡机制的设计框架;采用纳什均衡博弈模型,构建了利益补偿机制模型和风险托底机制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杠杆机制来平衡多边利益,得到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利益补偿和风险托底的基金分配方案。最后,提出了土地流转的配套政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颖  
德国的财政平衡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马颖人们公认,在发达国家当中,战后以来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相对来说较为平稳而均衡,究其原因,除了长期以来形成的社会市场经济的框架条件和推行以过程政策和秩序政策为主体的稳定政策以及社会政策等具有德国特色的经济政策之外,还由...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万阳  
利用1995-2010年1季度数据,研究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均衡水平、错位程度及其矫正机制。研究发现:长期看,美国经济增长1%、中国经济增长1%、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贬值1%,导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分别增加4.46%、0.81%、0.93%;2005年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导致我国对美贸易顺差小幅度增加。中美贸易收支错位的自我修正机制存在,自我修正功能较强。短期看,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升值、我国货币供给减少、美国政府支出增加、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贬值,导致我国对美贸易顺差增加。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错位是经常性的,2009-2010年1季度,中美贸易不平衡低于均衡水平。政策含义是:积极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