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91)
- 2023(13554)
- 2022(11218)
- 2021(10323)
- 2020(8762)
- 2019(19647)
- 2018(19225)
- 2017(37550)
- 2016(19667)
- 2015(21772)
- 2014(21311)
- 2013(20841)
- 2012(18895)
- 2011(16636)
- 2010(16284)
- 2009(14841)
- 2008(14031)
- 2007(11919)
- 2006(10083)
- 2005(8379)
- 学科
- 济(79951)
- 经济(79869)
- 业(57403)
- 管理(57334)
- 企(44933)
- 企业(44933)
- 方法(40044)
- 数学(36544)
- 数学方法(36152)
- 农(26489)
- 财(24668)
- 中国(22913)
- 业经(18865)
- 农业(18108)
- 贸(16378)
- 贸易(16371)
- 易(16040)
- 制(15221)
- 务(14220)
- 财务(14187)
- 财务管理(14160)
- 企业财务(13460)
- 地方(13230)
- 银(13159)
- 学(13147)
- 银行(13121)
- 技术(12561)
- 行(12509)
- 融(12055)
- 金融(12054)
- 机构
- 学院(278608)
- 大学(277621)
- 济(118500)
- 经济(116456)
- 管理(112135)
- 理学(99079)
- 理学院(98110)
- 管理学(96570)
- 管理学院(96060)
- 研究(86094)
- 中国(64885)
- 京(55258)
- 财(55115)
- 科学(52064)
- 农(47077)
- 财经(45071)
- 业大(43281)
- 经(41261)
- 所(41020)
- 中心(40621)
- 经济学(37698)
- 研究所(37685)
- 江(37476)
- 农业(37212)
- 经济学院(34555)
- 财经大学(33992)
- 北京(33549)
- 范(33361)
- 师范(32921)
- 院(31293)
- 基金
- 项目(198160)
- 科学(157551)
- 基金(147818)
- 研究(141160)
- 家(130049)
- 国家(128983)
- 科学基金(111460)
- 社会(93979)
- 社会科(89262)
- 社会科学(89242)
- 基金项目(79059)
- 省(76249)
- 自然(72550)
- 自然科(70927)
- 自然科学(70905)
- 自然科学基金(69652)
- 教育(64928)
- 划(64871)
- 资助(58772)
- 编号(55132)
- 部(44595)
- 重点(44451)
- 发(42246)
- 成果(42217)
- 创(42215)
- 国家社会(40157)
- 创新(39443)
- 科研(39048)
- 教育部(38712)
- 人文(38053)
共检索到377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红旗 黄桂田 王韧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物质资本对劳动技能依赖性的增强成为我国经济转型中一个日益凸显的现象。本文基于资本—技能互补的角度揭示了物质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内在机制,并利用我国1999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一)经济转型中我国的资本布局模式越来越表现出较强的"资本—技能互补"性,由于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在我国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物质资本通过现有的城乡技能分布格局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二)在资本—技能互补作用下,物质资本的积累带来技能型劳动的流动性增强,而非技能型劳动的流动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红旗 黄桂田 王韧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物质资本对劳动技能依赖性的增强成为我国经济转型中一个日益凸显的现象。本文基于资本—技能互补的角度揭示了物质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内在机制,并利用我国1999~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一)经济转型中我国的资本布局模式越来越表现出较强的"资本—技能互补"性,由于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在我国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物质资本通过现有的城乡技能分布格局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二)在资本—技能互补作用下,物质资本的积累带来技能型劳动的流动性增强,而非技能型劳动的流动性下降,这种技能流动差距强化了城乡之间现有的技能分布格局,进而间接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三)物质资本的积累又对个体及公共部门产生了较强的"教育激励"效应,但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这一差距在长期内同样强化着城乡的技能分布格局,并最终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受初始财富水平的制约,物质资本的积累对个体教育投资的激励程度存在显著的城乡差距;在物质资本积累的教育激励下,公共部门的教育投资存在城镇倾向的错位,虽然物质资本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激励程度大于城镇地区,存在缩小城乡差距的潜能,但尚不足以扭转公共部门一贯的城市倾向的教育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赵文婷 贺福珍
中国经济在近几年连续高增长,但同时收入分配差距也在逐渐扩大,这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将产生重要影响。从长期来看,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通过影响实物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以及再分配等因素间接影响经济增长,其中人力资本是个长期的重要因素。在综述收入分配不平等影响人力资本积累的相关文献基础上,对我国城乡收入分配不平等给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解释了两者呈U型变动关系的原因以及认为长期内收入分配不平等不利于人力资本积累。
关键词:
收入分配差距 人力资本存量 U型变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祖辉 刘桢
文章利用197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收入分化情境下中国农村居民教育投资的激励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人均资本存量的提高明显促进了农村居民教育投资的增长,原因在于"资本—技能互补"关系降低了在当期接受教育的相对成本。(2)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弱化资本积累对农村居民教育投资的激励效应,当城乡收入比超过2.05的临界值(以1978年不变价格计)后,这一激励效应会逐渐消失。分地区来看,东部省份城乡收入差距的临界值为1.97,中西部省份则不存在临界值。(3)资本积累对农村居民教育投资的影响总体正向,同时存在阶段性波动。"六五计划"(1981~1985年)和"十五计划"(2001~2005年)期间资本积累的激励效应达到两个峰值,近年有所下降。文章再次证明过大的收入差距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消极影响,政府需要注重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与教育资源的城乡统筹。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文忻 陆云航
基于1987—2003年省级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显示,一方面,基础教育的普及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资金和高水平人力资本向城市集聚则会显著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这体现了城乡要素积累差异。另一方面,城市化明显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对外开放和财政支出的扩大都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这体现了政府政策的影响。
关键词:
要素积累 政府政策 城乡差距 面板数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陆云航
形成城乡收入差距既有城乡要素积累差异的原因,又有政府政策的作用,本文综合考察了这两类因素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1987 ̄2003年省级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显示,基础教育的普及对于改善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正面作用,而资金和高水平人力资本向城市集聚则会显著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这很大程度上是城乡要素积累差异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城市化明显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对外开放和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程度的扩大则都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财政支出的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有一定的影响,这体现了政府政策的效应。另外,产业结构的升级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非国有化以及金融的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解释力较弱。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政府政策 城乡差距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卢晶亮
资本-技能互补性假说认为,相对于低技能劳动者,高技能劳动者与设备资本的互补性更强,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表现为设备资本的快速积累,会拉大高低技能劳动者之间的工资差距。本文利用1995年、2002年、2007年和2008年的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与省际数据,实证考察了设备资本积累对我国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995—2008年间城镇劳动者技能工资差距持续扩大;回归结果及稳健性检验显示,设备资本积累对技能工资差距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鑫
从学校教育获得结果入手,通过引入中国教育基尼系数考察中国教育分布的不平等状况。以该指标为基础,用2006-201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人力资本积累和收入差距与教育分配的关系。结果表明,教育的扩展显著改善了地区教育获得的不平等状况,但二者的倒"U"形关系并未得到验证。同时还发现,收入差距的扩大由于增加了穷人教育获得的激励,从而同样有助于改善教育获得的不平等状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重行 窦尔翔 张宇
家庭是人类最小的生产单位,研究家庭之间的收入差距比研究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更有实际意义。人类发展史上,其收入形态不断演化,目前已经进入资产运营时代,家庭收入甚至个人收入归跟结底呈现为现金资产、实体资产、证券资产和信贷资产等资产之间的转换,以寻求总价值的最大化。人力资本尤其是教育型人力资本积累不管是作为家庭代际的收入改善结构性因子,还是作为个人不同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对于改善其一生收入,缩小收入差距的核心因子,重要性不言而喻。显而易见,主观上重视教育型人力资本积累,客观上提供教育金融制度供给,是对于优化收入分配
关键词:
家庭资产运营 人力资本积累 收入差距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官永彬
本文结合转型期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运用1980-2004年的经验数据,对城乡要素积累差距、城市偏好政策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城乡居民之间的要素积累差距导致城乡收入差距存在不断扩大的自然趋势,而政府供给的城市偏好政策安排,又进一步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有鉴于此,本文就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乡要素积累 城乡政策偏好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方毅 卫剑 陈煜之
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是在我国摆脱绝对贫困后的新时期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而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的状况对于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显著。笔者基于CFPS家庭追踪数据并结合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运用了分位数回归方法对我国的农村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在不同分位数条件下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存在差异,经营性收入仍然是农村居民的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2014年后对于遏制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逐步凸显。转移性收入在2016年后益贫性有所改善。基于此,笔者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冲 孙永驰
伴随新一轮智能科技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兴起,先进智能技术与工业部门深度融合发展的模式备受关注。基于技能偏向性视角,在理论诠释工业智能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采用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工业智能化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这一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和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工业智能化通过改变不同技能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和收入水平,引起就业技能结构的高级化和技能收入差距的扩大化,进而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工业智能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市场化水平和不同城乡收入差距水平下存在异质性。这一研究揭示了工业智能化发展的收入分配效应,对制定相关公共政策、促进城乡共享智能技术发展红利、实现共同富裕,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凯明 颜色
本文通过在内生人口增长模型中引入性别工资差距随资本积累的演化过程,为解释人口转变提出了新的机制。经济发展初期,性别歧视程度较高,资本积累提高女性生育成本的效应较小,人口随收入上升加速增长;当资本积累最终导致性别歧视程度降低时,女性生育成本提高将促使家庭更多的投资人力资本,生育率持续下降。如果生产中物质资本份额和体力劳动比重越高,或者家庭存在性别偏好,那么人口转变的持续时间越长,程度越低。
关键词:
性别工资差距 资本积累 人口转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嫘 方天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光顺 冯林
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分别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与效果已得到学术共识,而关于两者城乡收入差距收敛效应的联合作用机理与效果仍有待深入探究。本文运用201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对数字普惠金融城乡收入差距收敛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表明,(1)整体来看,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农户人力资本投资能强化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的城乡收入差距收敛效应,且对使用深度的强化效果最明显;(3)在各项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中,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对数字信贷城乡收入差距收敛效应的强化效果最为突出。因此,在借助数字技术赋予农户享有金融服务权利的同时,要格外重视农户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他们对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获取能力与利用能力,更好地发挥出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