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84)
- 2023(4237)
- 2022(3426)
- 2021(3188)
- 2020(2483)
- 2019(5480)
- 2018(5160)
- 2017(9399)
- 2016(5089)
- 2015(5423)
- 2014(5452)
- 2013(5549)
- 2012(5325)
- 2011(4770)
- 2010(4916)
- 2009(4613)
- 2008(4537)
- 2007(4144)
- 2006(3799)
- 2005(2927)
- 学科
- 济(20978)
- 经济(20955)
- 农(20389)
- 农业(13858)
- 业(12167)
- 业经(9014)
- 地方(8339)
- 管理(7689)
- 中国(6805)
- 农业经济(6479)
- 方法(5739)
- 发(5621)
- 制(5143)
- 企(5108)
- 企业(5108)
- 发展(4895)
- 展(4888)
- 村(4376)
- 农村(4350)
- 数学(4129)
- 学(4106)
- 土地(4066)
- 数学方法(4032)
- 建设(3988)
- 收入(3875)
- 工作(3872)
- 文化(3809)
- 分配(3477)
- 产业(3462)
- 及其(3409)
- 机构
- 学院(71944)
- 大学(68973)
- 研究(26361)
- 管理(24424)
- 济(24213)
- 经济(23207)
- 理学(20563)
- 理学院(20168)
- 管理学(19713)
- 管理学院(19559)
- 中国(19293)
- 农(18175)
- 科学(16781)
- 京(15027)
- 州(13556)
- 范(13215)
- 师范(13146)
- 中心(13004)
- 农业(12876)
- 所(12615)
- 江(12552)
- 业大(12249)
- 研究所(11410)
- 财(10577)
- 师范大学(10528)
- 省(10264)
- 院(9684)
- 北京(9129)
- 农业大学(8371)
- 发(8319)
- 基金
- 项目(49857)
- 科学(39442)
- 研究(37678)
- 基金(35275)
- 家(30640)
- 国家(30273)
- 科学基金(25882)
- 社会(24924)
- 社会科(23194)
- 社会科学(23191)
- 省(21151)
- 基金项目(19554)
- 划(17394)
- 编号(16271)
- 教育(16125)
- 自然(15752)
- 自然科(15344)
- 自然科学(15340)
- 自然科学基金(15021)
- 成果(13275)
- 资助(12731)
- 发(11930)
- 课题(11583)
- 农(11567)
- 重点(10887)
- 部(10012)
- 国家社会(9981)
- 创(9816)
- 发展(9688)
- 规划(9669)
共检索到112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金俊 雍玉洁 白鹭飞
本文基于杭州良渚文化村的实地考察与体验,从规划策略、建筑空间、景观设施3个层次探索物质空间规划与居住社区营建的相互关系以及相关的空间优化策略。并指出,社区的营建在空间上表现为通过作为载体的物质空间的催化作用塑造现代地缘关系,物质空间规划对于居住社区营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邹府 王红扬
针对传统规划手段对城市品质的提升效果不能令人满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空间规划应以"人的需求"为本回归其朴素而客观的复杂性。把握城市空间的结构性元素与基于空间内涵的对可干预表象的认知这两点是标志性空间规划方法的基本逻辑,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标志性空间的概念是指一个地方的代表性空间(作为地方标志的空间),它决定了一个城市的水准,并结合《杭州市上城区标志性空间规划》实例对其规划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
标志性空间 城市品质 杭州市上城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饶传坤 赵宪峰
随着大城市空间扩张的加快,其边缘区城镇日益成为城镇化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通过对杭州市良渚城镇13年间的空间发展历程与扩张机理分析,总结其城镇功能与空间结构等特征,认为良渚城镇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空间破碎、功能分散、建设用地混杂以及旧城更新缓慢等问题,其发展受到多元主体、中心城区产业外迁和大型项目开发等因素的影响。如若缺乏合理的引导,边缘区城镇极易沦落为大城市空间扩张和功能疏散的无序载体。为此,今后应积极构建多方参与的共同决策框架、制定双向融合的空间发展战略和紧凑有序的空间开发时序,以促进边缘区城镇健康有序发
关键词:
大城市边缘区 城镇空间 城市扩张 良渚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茹伊丽 李莉 李贵才
以杭州作为研究实例,结合空间正义原则和发达国家在保障房建设上的成功经验,通过调查杭州现有公租房与在建公租房项目的居住空间特征,分析杭州公租房在空间布局、空间组织和空间融合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对策。研究方法:利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得到空间正义的内涵要义、居住空间的研究维度以及国外保障房居住空间的成功经验;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得到杭州公租房居住空间特征;基于空间正义原则和公租房居住空间现状特征,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得到杭州公租房的问题及对策。主要结论为:(1)杭州公租房在空间区位上表现出选址偏远、分布集中、交通服务水平不高、住户职住分离现象突出、医疗卫生和教育设施不健全、休闲娱乐设施缺乏等特征,在空间组织上...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梁伟
通过对良渚遗址近年考古资料的分析解读,从城乡规划学科的研究视角,以相关古城资料进行纵、横向比照分析为手段,研究分析良渚古城的营建特色及其反映在城市营建过程中的理念和技术手段。提出良渚古城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经过系统规划的城市,对后世江南城市发展和我国都城规划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在研究我国城市起源、研究传统规划理念形成和江南水乡人居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和地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公理 应联行
2000年前后杭州市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以期在更大的范围内优化配置空间资源。随后"一主三副六组团"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思路的提出,则实质上暗含通过多中心空间结构引导老城人口疏解以及促进人口空间分布优化的内在要求。本文基于区划调整后近10年来的人口统计数据,对新时期杭州市区的人口发展特点进行分析,并从市区和主城两个层面对杭州人口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实证研究,据此提出引导杭州市区人口空间合理分布的规划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建军
京杭大运河是堪与万里长城媲美的国之瑰宝 ,作为大运河的端点城市 ,杭州与运河长期存在着紧密的依存关系。历史上 ,京杭运河一直是促进杭州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杭州的兴盛与繁荣曾作出过决定性的贡献 ,并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新千年到来之际 ,人们热切期待着古老的运河焕发青春 ,为杭州城市发展续写辉煌的篇章。本文从杭州城市与运河的历史关系演变出发 ,分析运河沿河地带在杭州城市空间发展演变中的功能地位和作用 ,并从沿河地带城市再开发的规划要求角度 ,提出它在杭州城市新的空间发展阶段中的功能和形象定位以及开发策略。
关键词:
运河地带 城市空间 杭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傅玳
随着我国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城市居民由过去单位福利分房转为市场购房。不同收入阶层的家庭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需要、偏好等自由选择住房,结果导致收入、职业、文化等特征相类似的居民聚居在某一特定区域,不相类似的居民则彼此分开,整个城市形成一种居住分化甚至相互隔离的状态。而杭州作为长三角南翼的中心城市,近年来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势头比较明显。面对这种现象,文章以杭州不同类型的典型居住宅小区调查为基础,对杭州当前居住空间分异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当前这种分异现象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杭州市 居住空间 分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余甜 薛群慧
老人能否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安享晚年是衡量老年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对调研所得数据的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子女宜住在老人附近;(2)养老地产宜置于城市郊区;(3)应将"健康养生"理念引入养老环境建设中;(4)应从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进行老年养生环境建设;(5)老年养生环境建设还应考虑人口学特征。并从政策导向、养老物理环境建设、养老人文环境建设和养生养老人才队伍培育四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进行老年养生居住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顾杰 贾生华
以杭州地铁项目为例,基于大样本住房交易跨期综列数据,构建扩展的特征价格模型,通过比较期望交通改善和非改善区域在地铁项目传言、立项前后住房价格的变化,分析了公共交通改善期望对附近住房价格及其价格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公共交通改善期望对住房价格和价格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影响效应,且影响效应具有空间性和时间性。从空间上看,期望交通改善对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的远郊区影响最为明显,而对于繁华的市区影响却不显著。从时间上看,地铁开始传言和地铁规划批准使得远郊和近郊住房价格有较大的上涨,且地铁规划获批准后的增值效应更为明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岳文泽 张亮
在城市快速增长背景下,本研究以杭州为案例,运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初步构建基于空间一致性的规划实施评价方法体系,多维度评价杭州市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发展的空间引导与管控效果。不同维度的评价表明本轮城市总体规划在控制城市增长,实现城市空间有序管理方面并不成功。主要表现在:1杭州市城市扩展呈现多中心离散开发格局;2大量产业用地超出规划范围,成为推动城市向外扩展的动力。在外部政策、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下规划预测出现偏差,政策调整及反馈不及时是影响规划空间管控效果的主要因素。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袁勋 许超 李佳虹 周玲娜
文章研究了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围绕“蓝绿统筹,功能复合”这一规划目标,在详细规划层面上对城市滨河空间进行管控的策略和方法。并结合杭州南站单元控规编制实践经验,提出“一线、一带、一通道、功能认定、多指标”的管控模式。同时探索在滨河空间管控线划定和指标确定过程中,运用多目标优化算法辅助确定滨河空间管控线和指标的方法,弥补单纯依靠经验判断确定控制指标的不足。
关键词:
详细规划 滨河空间 管控模式 多目标优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严金明 张东昇 迪力沙提·亚库甫
研究目的:立足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探索国土空间规划法治化的基本内涵、总体思路与逻辑框架,为国土空间规划现代法治的研究和实施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规划法治化的本质就是国土空间规划的"良法"和"善治",应当遵循"良"的价值理念与"法"的完整体系、"善"的思维意识与"治"的秩序机制的总体思路来构建国土空间规划法治化框架;(2)国土空间规划治理的"良法"体系包括规划法律法规体系、地方法规规章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规划成果体系,"善治"平台则包括规划编制审批、规划实施监督、规划信息平台和规划工作平台。研究结论:构建国土空间规划法治化的逻辑框架,提出完善和健全规划治理体系的具体路径,有助于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现代法治进行顶层设计,以及推进国土空间规划法治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法治化 良法善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石晓凤 崔东旭 魏薇
公共自行车作为低碳环保的交通工具,它在建设低碳城市、创建资源友好型社会中将会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率先运行的杭州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中的经验和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以期得到一定的规律和经验,为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完善提供建议,对我国其他城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杭州 公共自行车 规划建设 使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次芳 丁敏
土地生态规划是一门新的发展中学科。本文在探讨城市土地生态规划内涵、层次及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土地生态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城市土地生态分区的基本依据,并以杭州市为例,对城市土地生态规划及设计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土地生态评价,土地生态分区,土地生态规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