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77)
- 2023(9090)
- 2022(7918)
- 2021(7335)
- 2020(6343)
- 2019(14773)
- 2018(14313)
- 2017(27831)
- 2016(15254)
- 2015(16872)
- 2014(17080)
- 2013(17301)
- 2012(16340)
- 2011(14829)
- 2010(15090)
- 2009(14043)
- 2008(14319)
- 2007(13105)
- 2006(11171)
- 2005(10281)
- 学科
- 济(66026)
- 经济(65968)
- 业(41019)
- 管理(40559)
- 企(33064)
- 企业(33064)
- 方法(32505)
- 数学(28495)
- 数学方法(28182)
- 农(17553)
- 财(16597)
- 中国(16094)
- 学(16022)
- 业经(12667)
- 贸(12661)
- 贸易(12655)
- 易(12279)
- 地方(12270)
- 制(11836)
- 农业(11461)
- 理论(10487)
- 务(10227)
- 财务(10200)
- 财务管理(10174)
- 和(9857)
- 银(9829)
- 银行(9793)
- 企业财务(9666)
- 融(9553)
- 金融(9550)
- 机构
- 大学(227311)
- 学院(224190)
- 济(92337)
- 经济(90391)
- 管理(82639)
- 研究(79553)
- 理学(71331)
- 理学院(70450)
- 管理学(69013)
- 管理学院(68590)
- 中国(58777)
- 科学(51028)
- 京(48571)
- 农(45248)
- 所(42483)
- 财(42199)
- 研究所(38812)
- 业大(37195)
- 中心(36005)
- 农业(35921)
- 江(34419)
- 财经(33625)
- 经(30596)
- 北京(30532)
- 范(29903)
- 师范(29572)
- 经济学(29106)
- 院(28204)
- 州(27060)
- 经济学院(26398)
- 基金
- 项目(148460)
- 科学(115114)
- 基金(107646)
- 研究(103607)
- 家(96129)
- 国家(95348)
- 科学基金(79544)
- 社会(65035)
- 社会科(61654)
- 社会科学(61632)
- 省(57508)
- 基金项目(56626)
- 自然(52671)
- 自然科(51482)
- 自然科学(51460)
- 自然科学基金(50577)
- 划(49178)
- 教育(48134)
- 资助(45087)
- 编号(40871)
- 重点(34152)
- 成果(33789)
- 部(33336)
- 发(31523)
- 创(30195)
- 科研(29275)
- 课题(28634)
- 计划(28335)
- 创新(28267)
- 教育部(27970)
共检索到331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峰明
物质生产和生产力同精神生产和生产力具有本质的区别。在社会分工的意义上,文学、艺术、道德、宗教和哲学等精神生产和生产力受物质生产和生产力的决定;在物质生产内部分工的意义上,物质生产和生产力包含了某些精神过程和精神特征,即与体力劳动相对的脑力劳动。不能把物质生产等同于体力劳动,把精神生产等同于脑力劳动。一方面要充分肯定精神生产和脑力劳动对社会历史愈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必须确认物质生产和生产力对社会历史的决定作用,这二者并不矛盾。因为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后者作为一种"总的趋势"处于社会历史本质和规律的层面,前者则作为一些"个别"存在形式和发展方式处于社会历史的现象具体的层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柳 田海霞 李凯旭
促进竞争与协同相统一,抑制竞争与协同相对立,就要建立符合“人的二重性”规律的“二重性”的制度,才能始终保持大多数人“二重性”的自由,保证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以“制度二重性”的矛盾,化解“人的二重性”的矛盾,进而化解“自由二重性”的矛盾,“人的二重性”—“制度二重性”—“自由二重性”的矛盾传导系统,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水兴 刘勇
人工智能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智能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是人工智能作为时代主导性技术与社会生产深度融合的产物,是人类为了实现自我解放而不断深化对自然力运用的结果。作为一种新质生产力,智能生产力具有以人工智能生产力要素化为引擎的先进性,以生产力要素智能化为依托的快速迭代性,满足多样发展需求的普惠性,使各领域联系日益紧密的通约性,推动人类持续发展的绿色性。智能生产力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新质态的生产力。解放和发展智能生产力,要深刻认识加强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坚持以习近平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培养规模宏大的创造性劳动阶层为抓手,以突破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动力,以构建风险防范体系为保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牟晓明
<正>马克思承袭并创新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在生产力范畴的论述,使其成为历史唯物主义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核心和理论基石。通过“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理论建构,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运动规律,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又分别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和生产力。马克思进而指出,社会经济形态正是在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推动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苏玫 李潮海 连艳鲜 刘奎 贾红伟
通过对 6个玉米品种在旱作条件下的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高产旱作玉米品种叶面积指数 (LAI)大 ,衰退慢 ,成熟时LAI仍在 2 0以上。吐丝后光合势明显提高 ,较低产品种平均增加4 6 8%。总光合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r =0 8867 )。叶片光合速率增强 ,干物质积累增多 ,向外转移减少。群体穗数与产量无明显相关 ,但单株穗粒数与群体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r =0 874 7)。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群 杨雄 李敏 李国业 张洪程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高辉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水稻品种间物质生产积累特性之间的差异。【方法】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代表性的50个早熟晚粳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7个氮肥群体(0、150.0、187.5、225.0、262.5、300.0、337.5 kg.hm-2),得出各品种在这7个氮肥群体下出现的最高生产力及其对应施氮水平,将该最高生产力定义为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根据各品种的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将50个供试材料分成4个生产力等级:低层水平(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9.00 t.hm-2)、中层水平(9.00 t.hm-2≤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9.75 t.hm-2)、高层水平(9.75 t.hm-2≤氮肥群体最高生...
关键词:
水稻 生产力 氮肥 干物质积累 光合生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玉芝
企业文化是当前我国企业界、理论界正在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至于究竟什么是企业文化,可以说是诸家纷起,说法不一,各有侧重。我觉得,企业文化是一个新名词,但从一定意义上说它要解决的却是一个老问题,即人的因素问题,人的积极性问题。企业文化的优点是它把单纯的企业管理与职工素质的全面提高结合起来,把企业中的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结合起来,把职工个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转化为一种群体意识,即企业精神。这种精神是企业创造财富的一部分,也是社会文明的一部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万斌 常欣 程序
农业生产力的计量方法直接决定着人类对农业生态系统的价值评估,进而决定生产者对生产方式的选择。过去的一个世纪内,农业的功能与属性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其对自然资本的消耗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配力量。然而当前沿用的农业生产力计量方法却反映不出这些变化了的特征和需要,以致于严重削弱了现时农业生产力也使损害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当生产方式被肯定、支持和鼓励。本文梳理了农业生产属性演变和生产力计量方法发展的脉络,提出用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概念和方法体系来计量农业生产力的设想。
关键词:
现代农业 生产力 计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淑芬 陈源泉 闫鹏 陶志强 崔吉晓 李超 隋鹏
为明确华北地区特定区域与气候条件下春玉米对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的响应,从而为制定该区域春玉米的高产节水调控技术提供参考依据,利用遮雨棚开展了盆栽春玉米的全程水分控制的试验研究。试验设置了1个全生育适水对照(CK)和1个全生育期供水充足(AW)处理,另外设置了苗期干旱(SD)、拔节期干旱(JD)、大喇叭口期干旱(LD)、抽穗期干旱(HD)和灌浆期干旱(FD)5个不同时期的干旱处理。主要研究了不同生育期干旱对春玉米生育进程、部分形态生理特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春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胁迫的敏感程度大小依次为抽穗期>大喇叭口期>灌浆期>拔节期。与CK相比,SD处理由于持续的重度干旱,所以严重抑制了其...
关键词:
春玉米 水分胁迫 生育期 形态 生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海波
本文认为,《再论社会主义生产力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一文在理论上的根本缺陷在于:忽略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并把作为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生产关系与其实现形式混同起来。因此,该文把"社会主义生产力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的提法,说成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概括,似欠根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国善 罗瑞宁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更是突显了其独特的魅力。诚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生产力资源,对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强诚信精神生产力资源建设,应把握好以下几方面:坚决贯彻“以德治国”重要思想,强化人们坚定恪守和实践诚信原则的观念意识;优化申张诚信的社会法治环境;加快维护诚信的社会物质保障体系建设;各级政府和党政领导干部要成为履行诚信义务的表率。
关键词:
诚信 物质文明 精神生产力 物质生产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革非
技术、生产与生产力于革非技术的实体是什么?是物、或包括着物、抑或根本就不包括物?技术与生产的关系如何以及技术在生产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这些不仅是技术市场学和生产力经济学所要回答的问题,也是我们正确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诊断的前提,而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殷克东 安丰东 Zhan De-kun
本文在生产力增长的福利理论基础上,详细分析了William D.Nordhaus的基于福利经济学的生产力水平测量模型和多部门总生产力增长的分解模型,并通过模型在美国的实际应用和比较,讨论了实践中应用理想的福利理论性测量指标的合适途径。同时,文章通过该模型对中国多部门生产力水平的测算,证明了测量生产力增长的方法所使用的连锁加权指标是一种较理想的指标,而基于连锁加权指标的生产力增长的分解模型及其测算方法也是一种较有效的方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万大发
产品创新是一种新的潜在的生产力一、产品创新标志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力,包括所有通过脑力和体力劳动适应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其中,起着主导作用、决定作用的是人类运用现代知识和手段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创造力,即不断发展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这种创造力,主要是通过对自然规律的新发现,改造自然过程中的新发明、新改进,以及大量的科学知识的实验,技术经验的积累,在怎样生产产品和生产什么样的产品两个方面表现出来。前者是产品创新的方式与过程,后者是产品创新结果的具体表现。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怎样生产产品,即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去生产产品,直接作用于历史发展的进程;生产什么档次、什么水平的产品,是生产力发展水平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洪志生 张春霞 谢志忠
在总结前人对生态生产力理解的基础上,解析出生态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力的发展,是自然资源环境为人类提供物质原材料、良好生活环境、废气物回收的综合能力。经过进一步分析还发现,生态生产力具有自然性、地域性、不均衡性、有限性和可开发性等特征,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并受到社会生产力的反作用。因此,对处于灰箱状态的生态生产力,应从社会生产力的角度,通过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成员的作用来加以认识与利用。
关键词:
传统生产力 生态生产力 社会生产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