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95)
2023(4908)
2022(3956)
2021(3517)
2020(2811)
2019(6340)
2018(5962)
2017(11693)
2016(5778)
2015(6076)
2014(5718)
2013(5671)
2012(5082)
2011(4564)
2010(4929)
2009(4968)
2008(3804)
2007(3292)
2006(3115)
2005(2832)
作者
(15586)
(12712)
(12432)
(12025)
(8077)
(5988)
(5796)
(5089)
(4711)
(4427)
(4369)
(4343)
(4184)
(3914)
(3876)
(3782)
(3660)
(3649)
(3601)
(3592)
(3068)
(3039)
(2970)
(2910)
(2813)
(2800)
(2704)
(2645)
(2638)
(2618)
学科
(24066)
金融(24066)
(23544)
经济(23522)
(20978)
银行(20969)
(20481)
中国(18546)
(14122)
管理(13913)
(11308)
企业(11308)
中国金融(10833)
地方(9505)
(7596)
(7259)
方法(6785)
业经(6635)
数学(6263)
数学方法(6234)
城市(6091)
(5540)
财务(5526)
财务管理(5521)
企业财务(5328)
产业(5240)
(5011)
事业(4868)
(4489)
城市经济(4416)
机构
学院(74731)
大学(72892)
(32253)
经济(31301)
中国(27009)
研究(25965)
管理(25913)
理学(21616)
理学院(21338)
管理学(20999)
管理学院(20869)
(15784)
(15737)
科学(15040)
中心(14482)
(14395)
银行(13931)
(13676)
金融(13413)
(13076)
财经(12669)
(12072)
(11521)
经济学(11473)
人民(11100)
(10972)
研究所(10940)
(10814)
经济学院(10470)
国人(10087)
基金
项目(50969)
科学(40264)
基金(37353)
研究(36343)
(32102)
国家(31840)
科学基金(28128)
社会(24633)
社会科(23591)
社会科学(23585)
基金项目(20093)
(19933)
自然(17556)
自然科(17186)
自然科学(17181)
自然科学基金(16855)
(16443)
教育(15161)
资助(14757)
编号(13911)
(12069)
重点(11653)
(10961)
国家社会(10696)
成果(10503)
(10461)
创新(10345)
(10133)
发展(9966)
课题(9864)
期刊
(33247)
经济(33247)
(25105)
金融(25105)
研究(25089)
中国(13489)
(11555)
学报(10215)
(9842)
科学(9684)
管理(8606)
大学(8215)
学学(8106)
财经(6323)
城市(6322)
问题(5876)
经济研究(5700)
农业(5457)
(5443)
(5094)
业经(5058)
技术(4890)
中国金融(4579)
理论(4289)
现代(4241)
实践(3905)
(3905)
发展(3696)
(3696)
(3633)
共检索到1178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志刚  
近年来,物联网信息网络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整个人类社会的信息交互、生产组织、供给消费等活动提供了全新的发展平台。从发展视角看,物联网发展就是构建人类与自身所处环境之间信息交互的全新范式。新范式的运行框架主要体现在信息交互的三大层面:信息获取、信息传递和信息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志刚  
近年来,物联网信息网络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整个人类社会的信息交互、生产组织、供给消费等活动提供了全新的发展平台。从发展视角看,物联网发展就是构建人类与自身所处环境之间信息交互的全新范式。新范式的运行框架主要体现在信息交互的三大层面:信息获取、信息传递和信息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唐旭  
从历史的轨迹看,金融已由经营一般等价物的特殊机构发展为观代经济的核心,并且以常看常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而在学界和金融人看来,金融的降临不仅是为创造财富而来,她更像是一门饱涵着智慧的艺术。青年经济学家、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局局长唐旭为《当代金融家》所著创刊辞以独特的视角和优美的笔触阐释了金融这一既古朴悠远而又新颖万变的艺术;同时,我们更能欣赏到笔者在金融领域里视通万里的浓厚功力,感受到笔者对金融艺术思接千载的浓浓情怀。在此,《武汉金融》编辑部特转载此文,以飨读者。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贵才  黄跃辉  杨彤  
本文针对智慧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趋势,通过对现有路灯的重新定位与改造,集合智能传感器技术、电力载波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先进技术,方便快速的建设覆盖广、容纳终端数量多、成本低、智能化程度高的城市物联网基础平台,实现对物的主动式管理、广域开环运行、可信可靠,并便于复制且低成本运营。在此平台基础上实现智能照明、智能交通、环境监测、城市安全、无线城市等多个智慧应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雷光临  李俊  
介绍了物联网及智慧物流的相关概念,并指出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日渐成熟,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必将推动智慧物流的快速发展与变革。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琪若  叶若妤  孙靓  
本文分析了我国现存的老龄化问题,结合当下物联网技术,提出智慧养老的概念。结合现阶段国家相关政策分析了智慧养老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针对不同的老年人结合物联网技术提出智能防范走失系统、智能睡眠感应系统和智能管家服务系统为老年人的生活带来帮助。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雷光临  李俊  
探讨了智慧校园的内涵和特征,介绍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教育应用,并分享了智慧校园的应用实践案例。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徐友全  贾美珊  
通过文献梳理、案例学习提出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工地总体框架体系,并从中归纳有关物联网在智慧工地安全管控的内容,总结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工地安全管控体系架构。然后以山东省科技馆新馆智慧工地项目为例,总结物联网在该项目安全管控中的应用内容,并以此设计基于物联网的安全管控系统框架和应用框架。最后,以该项目塔机为例阐述监测数据的采集、传输及应用,以期为物联网在智慧工地安全管控中的技术部署和实施方案提供参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磊  徐佳丽  
随着对物联网技术领域的深入研究与应用,高职智慧教室的概念应运而生。文章从物联网的概念及发展现状出发,阐述了高职智慧教室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对高职智慧教室的功能设计和构架进行了研究分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邹银凤  
智慧城市的发展依附于各种信息技术,其核心是物联网技术。因此物联网基础设施关键技术成为了建造智慧城市的关键技术,当前快速发展物联网信息技术成为了重中之重。文章就什么是智慧城市展开论述,分析了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意义,并点明了当前普遍采用的物联网技术,总结了影响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几个因素,最终提出了创新的重要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彭霞  
基于物联网技术及标准架构了基本的城市公共安全的智慧型管理信息平台,并对其建构标准、原则、基本组成和平台建设中需注意的关键问题做了探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婕  周扬帆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物联网应用范围已经十分广泛,人民生活基本已经离不开物联网体系。在物联网普及发展下,智慧社区这个新型的社区管理理念也随之被提出,智慧社区在新形势下不断创新发展,以社区居民为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智慧化服务,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满足了人民幸福生活的需要。文章对智慧社区服务体系应用进行探究,并结合其发展特点,对物联网与智慧社区融合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华  
79.00元近年来,作为产融结合的重要方式,供应链金融得到了实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这一横跨产业供应链和金融活动的创新日益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战略途径。作者指出,随着全新的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以及大数据——在供应链金融领域被广泛地使用,该领域的发展已经进入第四阶段——金融科技推动的供应链金融。在这一阶段,供应链金融不再局限于狭隘的融资行为,越来越多的各类金融产品和金融主体通过创新构成了支撑产业供应链的生态,供应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田为兴  何建敏  申其辉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背景下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由于尚处于起步阶段,技术标准体系缺失和资金瓶颈已成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核心问题。目前理论界尚未充分从智慧城市技术标准体系的整体视角研究金融支持问题。本文认为智慧城市技术标准体系及其应用必须与金融支持充分结合,构建智慧城市技术标准化全业务链、全生命周期、多元化融资机制,保障智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小华   和杨亦兰   宋檬  
深入研究金融科技发展对城市碳排放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精准制定碳减排政策、发展低碳经济、推动城市智慧降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区别于以往区域内单一维度的研究,本文测算了中国城市的金融科技发展指数,基于2011~2019年中国26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从区域内和区域间两个方面检验了金融科技发展对城市碳排放量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区域内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显著降低城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一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以及替换金融科技发展指标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能够通过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两个途径降低城市碳排放量;区域间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具有显著的空间关联性,金融科技虽然能降低本地城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但会促进周边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呈现出“以邻为壑”的现象。基于区域内和区域间金融科技碳减排效应的不同表现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碳减排效应在北部城市显著强于南部城市、在非城市群城市显著强于城市群城市、在其他城市显著强于中心城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