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30)
- 2023(7928)
- 2022(6528)
- 2021(6182)
- 2020(5136)
- 2019(11637)
- 2018(11851)
- 2017(21926)
- 2016(11291)
- 2015(12339)
- 2014(11422)
- 2013(11157)
- 2012(10070)
- 2011(9251)
- 2010(9450)
- 2009(8526)
- 2008(8594)
- 2007(7767)
- 2006(6762)
- 2005(5872)
- 学科
- 济(43786)
- 经济(43741)
- 业(38055)
- 管理(36858)
- 企(34223)
- 企业(34223)
- 技术(18077)
- 业经(14649)
- 方法(14434)
- 中国(12970)
- 技术管理(12954)
- 产业(11828)
- 农(11807)
- 数学(10579)
- 数学方法(10474)
- 地方(10351)
- 理论(9615)
- 学(9247)
- 贸(9236)
- 贸易(9227)
- 制(8978)
- 易(8977)
- 农业(7941)
- 和(7856)
- 银(7735)
- 银行(7713)
- 财(7705)
- 行(7488)
- 融(7298)
- 金融(7297)
- 机构
- 学院(154226)
- 大学(151826)
- 管理(63839)
- 济(63549)
- 经济(62334)
- 理学(54792)
- 理学院(54265)
- 管理学(53615)
- 管理学院(53308)
- 研究(48941)
- 中国(36323)
- 京(31410)
- 科学(28555)
- 财(26717)
- 江(23905)
- 所(23045)
- 中心(22677)
- 财经(21335)
- 研究所(20900)
- 农(20450)
- 业大(20337)
- 范(19691)
- 北京(19671)
- 师范(19467)
- 经(19320)
- 州(19146)
- 经济学(18880)
- 技术(18028)
- 院(17897)
- 商学(17666)
- 基金
- 项目(104543)
- 科学(84115)
- 研究(80436)
- 基金(74215)
- 家(63873)
- 国家(63341)
- 科学基金(55891)
- 社会(51567)
- 社会科(49048)
- 社会科学(49037)
- 省(43472)
- 基金项目(39600)
- 教育(36516)
- 划(35146)
- 自然(34219)
- 自然科(33523)
- 自然科学(33514)
- 编号(32993)
- 自然科学基金(32986)
- 创(28952)
- 资助(28048)
- 成果(26462)
- 创新(25919)
- 发(24233)
- 重点(23419)
- 课题(22893)
- 部(21785)
- 国家社会(21474)
- 项目编号(21152)
- 业(20730)
共检索到230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焦媛媛 付轼辉 沈志锋
在物联网产业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知识在企业、科研院所和顾客等不同主体之间的流动有利于提高产业整体创新绩效。在Nakano提出的知识流动SECI模型的基础上,本文从物联网产业创新周期的不同阶段入手,对物联网产业跨组织知识流动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知识流动过程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化机理。针对不同阶段跨组织知识流动的瓶颈,分别提出了政府介入知识定价、增强企业间信任并使企业知识水平协同发展、提升顾客参与创新程度三点管理提升措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焦媛媛 付轼辉 沈志锋
在物联网产业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知识在企业、科研院所和顾客等不同主体之间的流动有利于提高产业整体创新绩效。在Nakano提出的知识流动SECI模型的基础上,本文从物联网产业创新周期的不同阶段入手,对物联网产业跨组织知识流动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知识流动过程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化机理。针对不同阶段跨组织知识流动的瓶颈,分别提出了政府介入知识定价、增强企业间信任并使企业知识水平协同发展、提升顾客参与创新程度三点管理提升措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薛蛟 陈刚
本文对价值网和开放式创新理论的发展进行了详细梳理,进而探讨了两个理论体系的关联性,从而在分析物联网产业价值网络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价值网的开放式创新体系结构,系统分析了这一开放式创新体系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机制。最后从价值网、开放式创新网络组织协调和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物联网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物联网产业 价值网 开放式创新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雎
开放式创新作为21世纪的创新趋势,所带来的挑战已经不是知识管理层面的问题,而是组织知识治理层面的问题,即迫切需要有效的治理机制来应对由知识差异性、知识复杂性以及创新者利益冲突所产生的知识基础性风险,从而为这种分布式、大规模的创新活动提供制度性保障。本文基于内涵更加丰富的认知视角,将知识治理的两种主要思路——情景组合观与流程设计观有机融合,以开放式创新中的知识流转作为分析单元,以创新过程各个环节中的知识基础性风险为分析的微观基础与治理对象,运用跨案例研究,旨在超越交易成本理论的传统思路建立一个开放式创新下知识治理的理论框架,从而为更加深入的实证研究奠定基础,也为企业的开放式创新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袁润兵 李元旭
本文首先介绍了跨国公司知识来源的分类,接着分析了其演进过程,并介绍了各个具体知识来源的特点;随后本文对开放式创新和传统的封闭式创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公司是否适宜于开放式创新的几个标准;最后,通过对跨国公司知识来源的研究和对开放式创新适用性的分析,本文提出了跨国公司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更适应于开放式创新的若干原因。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郭颖 王瑾 席笑文 廉翔鹏
互联网时代下的开放式创新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为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带来挑战。以互联网与开放式创新环境为研究背景,通过海尔、特斯拉、小米的跨案例研究,从互联网和开放式创新环境对知识产权管理作用的程度与时间两个维度,提出了互联网与开放式创新环境对知识产权管理的影响过程模型与影响层次模型,进而提出知识产权管理三要素: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创新资源配置与知识产权价值提升。旨在为企业在新环境中进行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为探究互联网与开放式创新环境中企业知识产权开放与保护的模式与机制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文华 张卓 蔡瑞林
本文将组织间知识协同分为效率性知识协同和增长性知识协同,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知识协同—双元创新能力—创新绩效的机制模型,采用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调研数据,实证研究开放式创新组织间知识协同绩效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组织间知识协同对双元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双元创新能力在组织间知识协同与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发现效率性知识协同对开发性创新能力作用更显著,增长性知识协同对探索性创新能力作用更显著;相对探索性创新,开发性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作用更显著。本文理论上揭示了组织间知识协同的绩效作用机制,实践上为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提供了管理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娜 覃正
社会网络与产业集群效应从不同角度促进开放式创新能力的提升,但社会网络的个体自主性及企业边界模糊化与产业集群"资源池"聚集创新水平之间存在理论相悖性。文章尝试基于社会网络与产业集群双重视角,结合网络众包模式分析开放式合作创新,对比双重视角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关联度,得出突出个体自主能力、网络边界模糊的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社会网络模式。
关键词:
社会网络 产业集群 众包 开放式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玉英 李涛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呈现出全局性、网络性的特征,服务业分工越来越明晰,而且覆盖的层面不断扩展,流通企业开放服务的模式应运而生。从有利于市场流通和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流通开放式服务有利于促进传统的流通行业破除封闭的旧有模式,组织形式也向集成化、平台化转变,两方面合力促使流通产业做强做优。本文首先从流通行业的定义和发展着手,介绍了流通行业开放式创新理念的形成基础,以及开放式服务的不同创新模型的特点,阐释了流通行业摒弃独立创新模式,构建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概述了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宜的开放式创新模式的条件,以期为我国流通行业构建创新型的开放式服务和国际化服务优势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流通企业 开放型服务创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志明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产业、数字技术的发展,科学和创新活动呈现出开放式、网络化、全球化特征,服务业专业分工日益细化,服务业创新日益网络化,服务业跨界融合日益深化。流通企业创新模式也呈现出明显的开放式特征。从资源流动方向看,市场需求快速变动推动组织边界资源多向流动,促使流通企业传统封闭与单向引进资源的创新模式发生改变;从创新组织形式看,平台化、集成化特征日益明显,助力流通企业进一步做大市场,做强产业。基于组织边界资源流动方向与创新组织形式整合视角,可将流通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模式细分为立体化服务、价值链整合、解决方案供应商、跨界融合互通、双边市场耦合等五类。其中,立体化服务、价值链整合模式属于内向型开放式服务创新,产生范围经济效应;解决方案供应商、跨界融合互通模式属于外向型开放式服务创新,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双边市场耦合模式融合平台化与集成化组织形式,属于由外到外开放式服务创新,产生交易与创新的复合价值。为实现上述开放式服务创新模式,我国流通企业一定要奠定坚实的内部能力基础,构筑开放式服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立具有全球优势的服务价值链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申静 毕煜 云梦妍
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归纳法梳理现有的创新组织模式,并从开放式服务创新的视角对创新组织模式进行了重新分类。结合管理咨询公司的开放式服务创新的特征,利用理论演绎法分析了其创新组织模式的可行性、外部行为者和运行机理,并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式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基于开放式服务创新范式,以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的流向为依据,可将开放式创新组织模式划分为内向创新组织模式、外向创新组织模式和双向创新组织模式三类,而且这三种创新组织模式均能被用来有效地组织管理咨询公司的创新活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乃肖 黄春花
文章首先从开放式创新概念和分类入手,引出开放式创新下知识产权运营的背景和必要性,进而从理论分析切入,对开放式创新下企业为什么要重视知识产权运营进行了理论剖析,最后重点对开放式创新与知识产权运营的协同机制进行了研究。在开放式知识创新的条件下,中国企业只有建立和健全知识产权价值体系和知识产权运营体系,才能不断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并且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分工中,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 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运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淼
我国经济的发展正进入"创新驱动"①阶段,自主创新已经连续被载入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大纲,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持续发展战略。从宏观角度看,应该侧重政策、创新环境的提高和完善。而从微观角度看,则需要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开放式创新概念的产生,对企业在新环境下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基于基础理论研究的层面,在参考大量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尝试选取新的视角,以知识的流动为研究单元,对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的知识特性所引起的基础性创新风险进行分析,针对这些风险的治理,运用典型性案例的研究方法,拟建一个开放式环境下企业创新能力机制的理论模型,从而为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做前期准备,同时也希望为开放式创新的实践提供参考和...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 知识特性 创新风险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姚伟
通过对关于社会网络、知识创新和开放式创新相关文献进行回顾,试图探索社会网络的不同类型、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如何影响知识创新。分析结果显示出社会网络不同因素与其成员创造知识的能力之间存在复杂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密集型网络中的知识类型趋向于同质性,而松散型网络中的知识类型趋向于异质性。针对不同类型的网络结构提出开放式知识创新策略。最后,设计社会网络中开放式知识创新的模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耿瑞利 申静
[目的 /意义]在知识社会时代,智库需要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进行知识开发和利用,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与日益高端专业的决策咨询需求。构建智库知识管理模型能为我国新型智库的知识管理实践提出参考,增强智库知识服务能力。[方法 /过程]采用概念模型法,基于开放式创新范式,结合智库知识活动的基本流程,构建智库知识管理模型;采用实例验证法重点调研15个国际知名智库的知识管理实践,对模型进行验证,并结合我国智库建设对该模型进行应用分析。[结果 /结论]基于开放式创新的智库知识管理是利用内外部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嵌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