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88)
- 2023(5670)
- 2022(4936)
- 2021(4806)
- 2020(3893)
- 2019(8974)
- 2018(9149)
- 2017(15936)
- 2016(9803)
- 2015(11413)
- 2014(12137)
- 2013(10627)
- 2012(9789)
- 2011(8816)
- 2010(8989)
- 2009(7722)
- 2008(7640)
- 2007(7293)
- 2006(6279)
- 2005(5682)
- 学科
- 济(23398)
- 经济(23356)
- 管理(22234)
- 业(17094)
- 企(14047)
- 企业(14047)
- 理论(10353)
- 教学(10202)
- 中国(9740)
- 学(8806)
- 教育(8470)
- 农(8389)
- 制(8250)
- 财(7484)
- 体(7448)
- 业经(7317)
- 学法(6752)
- 教学法(6752)
- 银(6375)
- 银行(6342)
- 方法(6110)
- 行(6098)
- 学理(5735)
- 学理论(5735)
- 地方(5598)
- 融(5432)
- 金融(5425)
- 贸(5392)
- 贸易(5389)
- 易(5215)
- 机构
- 学院(125114)
- 大学(114476)
- 研究(41636)
- 管理(35993)
- 济(33932)
- 经济(32569)
- 中国(30576)
- 理学(28787)
- 科学(28446)
- 理学院(28350)
- 管理学(27468)
- 管理学院(27239)
- 京(26251)
- 技术(25705)
- 农(24251)
- 职业(23608)
- 江(23532)
- 所(22858)
- 研究所(20466)
- 范(20045)
- 师范(19747)
- 业大(19455)
- 财(19424)
- 中心(19293)
- 州(19055)
- 农业(18862)
- 技术学院(18150)
- 职业技术(16858)
- 北京(16715)
- 省(16551)
- 基金
- 项目(75914)
- 研究(61307)
- 科学(55637)
- 基金(45496)
- 家(40129)
- 国家(39646)
- 省(35544)
- 教育(33130)
- 科学基金(31799)
- 编号(30612)
- 社会(30606)
- 划(28757)
- 社会科(28423)
- 社会科学(28416)
- 成果(26241)
- 课题(24053)
- 基金项目(23444)
- 年(21144)
- 自然(19918)
- 自然科(19376)
- 自然科学(19364)
- 资助(19167)
- 自然科学基金(18984)
- 重点(18425)
- 项目编号(17643)
- 发(16998)
- 性(16418)
- 创(15959)
- 规划(15803)
- 部(14798)
共检索到2018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小平 曹毅 杨埙
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为例,通过对中高职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的比照分析,指出目前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基本设计思路、课程体系框架及实施方法。
关键词:
物联网 衔接课程 中高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雪松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高职衔接的办学模式越来越成为职业院校的首选。然而,尚不完备的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制约了中高职衔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工作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做好团队建设、典型职业活动分析、专业核心课程设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研制等环节的工作,以保证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完备性。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学前教育专业 专业课程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吕毅 王晓娟 匡旺秋
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基础,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是其核心。基于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展开特色专业中高职衔接研究工作,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及与其衔接的中等职业教育药剂专业、生物技术制药专业和制药技术专业之间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比较,对其工作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构建出一套合理的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使两职课程相互呼应,相互融合,使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岗位要求相结合,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专业课程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培养高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傅大梅
本文在分析传统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分段培养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探讨了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原则与路径,构建了适用于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就业需求的"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课程体系框架,设置了以就业为导向,并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的一体化课程,提出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实施举措。
关键词: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中高职衔接 课程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佩燕
中高职衔接既是一个热点问题,也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的瓶颈。文章对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建设的措施,包括制定有利于中高职衔接的课程制度、建立多元参与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沟通平台。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中高职 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龙洋
"3+2"中高职衔接是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的主要措施之一,而课程体系设计则是"3+2"中高职衔接的核心。本文结合开展"3+2"中高职衔接改革实验的实际经验,从课程体系衔接的工作基础、基本原则和衔接要点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3+2"课程体系的设计与衔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勇 郑尧军 蒋璐璐
针对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提出从顶层设计上需要解决政策导向和管理体制改革,设立统一、权威的职业资格与职业教育委员会。从汽车类专业的中高职衔接具体实施上,明确了汽车专业中职和高职的不同培养目标,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的核心能力是故障诊断分析能力,并以此构建完整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及中职高考技能考试大纲。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课程体系 顶层设计 汽车专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蔡丽巍
中高职衔接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大举措。文章首先指出了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课程体系的目标定位问题、课程体系的内容选取问题、课程体系的组织问题、课程体系的评价问题,然后论述了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开发原则及总体思路,以及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开发实践,最后提出了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有效实施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一体化课程体系 开发与实践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舒岳
随着中职对口升学指标限定在5%以内的解除,会有越来越多的中职生通过"单考单招"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3年,高职院校也会逐步改变以前中职生与普高生混合编班的做法,原来主要面向普高生零专业基础的人才培养方案显然已不再适应中职生单独编班的教育教学体系,在重构面向中职生的专业课程体系时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中高职衔接如何进行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邵元君
英国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独具特色。关注英国课程体系建设就是要研究在其资格与学分框架体系下,学习单元的开发依据、开发主体、开发内容及过程。借鉴英国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在于:能够推动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化建设,促进中高职课程开发主体互动成长,更进一步推进中高职课程体系开发的规范化、精细化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红
本文分析了安徽省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深入剖析了其问题及成因,介绍了安徽省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方式与成果,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中高职课程体系一体化建设的探索路径与方向。
关键词:
安徽省 中职 高职 课程体系 衔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邢江勇
本文认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重点是课程体系的衔接,应针对中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衔接现状,整体优化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以"能力本位"的模块式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有效实现中高职课程体系科学合理衔接。
关键词:
中高职教育 课程体系 衔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月芳
中高职衔接的本质是能力的衔接,它是通过课程的衔接来实现的。文章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分析从岗位(群)衔接—能力衔接—课程内容衔接—课程结构衔接-技能等级证书衔接的技术路径,并通过职业能力结构化、课程体系模块化来构建标准化通用接口,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
中高职 职业能力 课程衔接 技术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亚杰
在中高职衔接中,职业院校的数学课程设置既要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的需求,又要为学生从技能型人才向高技能人才发展奠定学习基础。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和改革,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提出了"夯实基础、融入专业、建设高职引领、中高职衔接"的数学课程建设理念,以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为中心任务,设计职业院校的数学课程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樊奇
经济新常态下,中高职间的顺畅衔接对于满足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迫切需要建立起中高职衔接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对中高职衔接绩效的内涵以及评价要素的分析,确定从环境、投入、运行、产出四个层面构建绩效评价体系。同时利用AHP方法进行测算,确定指标权重。
关键词:
AHP 中高职衔接 绩效 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