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10)
- 2023(12531)
- 2022(10598)
- 2021(9844)
- 2020(8221)
- 2019(18490)
- 2018(18409)
- 2017(34319)
- 2016(19063)
- 2015(21221)
- 2014(20471)
- 2013(19565)
- 2012(17673)
- 2011(15925)
- 2010(16180)
- 2009(14876)
- 2008(14573)
- 2007(13047)
- 2006(11426)
- 2005(10035)
- 学科
- 济(70248)
- 经济(70169)
- 管理(59014)
- 业(54197)
- 企(46305)
- 企业(46305)
- 方法(33660)
- 数学(29351)
- 数学方法(28701)
- 农(18881)
- 中国(18832)
- 财(18444)
- 学(16723)
- 技术(16590)
- 业经(16374)
- 环境(14858)
- 理论(14234)
- 贸(14116)
- 贸易(14106)
- 易(13730)
- 制(13387)
- 地方(12536)
- 农业(12523)
- 划(12215)
- 务(11752)
- 财务(11713)
- 财务管理(11678)
- 银(11414)
- 银行(11366)
- 技术管理(11265)
- 机构
- 学院(262224)
- 大学(260512)
- 济(100475)
- 管理(99043)
- 经济(98305)
- 研究(87187)
- 理学(86068)
- 理学院(85049)
- 管理学(82953)
- 管理学院(82514)
- 中国(65156)
- 科学(57738)
- 京(55312)
- 农(50063)
- 所(45295)
- 财(45016)
- 业大(43896)
- 研究所(41406)
- 江(40542)
- 中心(40107)
- 农业(39762)
- 财经(35772)
- 北京(34479)
- 范(34111)
- 师范(33576)
- 经(32466)
- 州(32325)
- 院(31995)
- 技术(30995)
- 经济学(30241)
- 基金
- 项目(180600)
- 科学(141321)
- 基金(129603)
- 研究(125709)
- 家(116515)
- 国家(115537)
- 科学基金(98320)
- 社会(78498)
- 社会科(74320)
- 社会科学(74298)
- 省(73284)
- 基金项目(68102)
- 自然(66913)
- 自然科(65411)
- 自然科学(65391)
- 自然科学基金(64216)
- 划(61874)
- 教育(59488)
- 资助(53594)
- 编号(49909)
- 重点(41505)
- 创(40417)
- 成果(38835)
- 发(38339)
- 部(38174)
- 创新(37810)
- 课题(35859)
- 计划(35500)
- 科研(35286)
- 大学(33283)
- 期刊
- 济(106959)
- 经济(106959)
- 研究(71673)
- 中国(55897)
- 学报(48127)
- 农(44143)
- 科学(42296)
- 管理(38139)
- 财(35768)
- 大学(35682)
- 教育(33938)
- 学学(33719)
- 农业(29684)
- 技术(24563)
- 融(21321)
- 金融(21321)
- 业经(18722)
- 经济研究(18074)
- 财经(17117)
- 业(16809)
- 经(14743)
- 科技(14419)
- 版(13949)
- 问题(13517)
- 统计(13437)
- 技术经济(13402)
- 业大(13119)
- 策(12996)
- 图书(12498)
- 商业(12353)
共检索到384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焕彩熙 杰伦·J.G.·范梅里恩伯尔 弗莱德·帕斯 熊媛 盛群力
认知负荷理论框架承认学习环境的作用,然而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看,物理学习环境影响认知负荷的具体特征尚未涉及。本文研究了物理学习环境对认知负荷的影响,认为它是教学有效性的决定因素,同时对帕斯和范梅里恩伯尔20余年前提出的"认知负荷模型"进行更新,将物理学习环境看成是独立的因果要素,与学习者特征、学习任务特征或两者结合后产生互动。本文还探讨了前人有关物理学习环境对认知能力影响的研究,以及对新的认知负荷研究的启发,并对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设想。
关键词:
认知负荷理论 物理学习环境 教学设计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高媛 黄真真 李冀红 黄荣怀
如何合理使用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加工和学习效果,已成为智慧学习环境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从认知负荷理论的视角出发,对智慧学习环境与学习者认知负荷有关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梳理和解析,总结了智慧学习环境中影响认知负荷的四个要素——知识、技术、策略和学习者。围绕这些要素,本研究结合大量相关实证研究成果,针对智慧学习环境中可能遇到的信息加工和知识建构、媒体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教学策略的设计与选择以及学习者特征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解读。任何教学材料和教学策略都需要适应学习者的认知加工规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佳 沈旺 李贺
通过对信息检索认知理论的研究,构建信息检索认知模型。依据信息检索认知模型及认知负荷理论,构建信息检索认知过程中认知负荷结构模型,并提出认知负荷评价的基本框架。通过实证研究,对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认知过程中的认知负荷进行评价并指出其动态变化。
关键词:
信息检索 认知模型 认知负荷评价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林刚 陈国江
认知负荷是影响学习效果与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网络学习环境对学习过程中认知负荷水平可能造成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依据网络学习环境的特征,可以通过避免无关的信息加工、激发学习动机、记忆活动转移、认知活动转移等策略减轻认知负荷。
关键词:
网络学习环境 认知负荷 策略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李金波
本研究通过设计模拟的网络化学习实验,探讨网络化学习过程中认知负荷的评估方法。结果显示,心理努力、任务主观难度、注视时间、注视次数、主任务反应时、主任务正确率等评估指标对认知负荷变化敏感;采用多维综合评估模型对认知负荷进行测量总体上比采用单一评估指标的测量更为有效。研究表明,BP网络和自组织神经网络两种神经网络模型对认知负荷的测量结果优于传统的因素分析方法。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李爽 黄治霞 蔡草原 陈小会
随着混合学习的推进,富媒体技术环境带来的学生认知负荷增加问题引发人们关注。为探究混合学习情境下认知负荷对学习投入的影响,本研究基于某中学293位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及其在线学习行为投入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在线学习行为在心理投入对学习满意度影响中的中介作用,并采用多群组分析法检验认知负荷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混合学习情境下学生的实质性在线学习投入有限;心理投入与在线学习行为投入对学习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线学习行为投入在心理投入对学习满意度影响中起中介作用;认知负荷通过调节在线学习行为投入对心理投入的表征,改变学习投入对学习满意度的影响机制。本文建议加强教学存在,提升在线学习投入的质量;通过满足学生三种基本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提升心理投入;优化在线学习任务与资源设计,基于动态学情提供及时的学习支持,确保学生的认知负荷处于适当水平,从而保障实质性在线学习,真正发挥混合学习的价值。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瞿焱 赵晓萌
为促进深度学习,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以降低认知负荷影响是教学实践中一项重要研究。文章基于认知负荷理论,在教学实践中重点探究近侧发展区内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并以《材料力学》教学为课程案例展开分析,研究显示教学策略的合理选择能有效降低认知负荷,减少学习焦虑,提升自我效能。这些策略包括:理解学生的先备知识水平、渐进分解式教学、提供清晰的目标和进阶指导等,为高校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提供了实践经验和案例支持。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认知负荷 教学策略 近侧发展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喜英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组合和支持向量机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SOM网络训练规格化的特征数据并获得初始聚类中心;然后将初始聚类中心作为C-均值算法的输入,使用DB指数评价聚类结果以获得最佳聚类数,通过训练可得到相似日样本;最后选择合适的参数和核函数构造支持向量机模型来进行逐点负荷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单一的支持向量机算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孙崇勇
导师刘电芝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答辩时间2012年3月认知负荷测量方法大致分为三类,即主观测量法、任务绩效测量法、生理测量法。本研究运用调查法、测量法、实验法等心理学研究方法进行了以下研究。首先,通过比较三种认知负荷主观测量工具的灵敏度与效度,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测量工具;其次,运用该测量工具,探讨了多媒体学习环境中学习方式与学习风格对认知负荷及学习结果的影响。最后,在以上研究和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认知负荷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睆 辛自强
虽然"因材施教"是教学的一般原则,但是在现实的教学环境中,学优生与普通生同处一个课堂,难以分别接受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案。这时,教师往往只能通过练习环节给予学优生针对性的教学。为此,我们首先从认知负荷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学优生数学能力优异的内在原因。然后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怎样的教学方式适合学优生,怎样的教学方式适合普通生。最后说明教师应如何为学优生设计练习,从而达到因材施教之目的。
关键词:
认知负荷 数学学优生 练习设计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查先进 黄程松 严亚兰 郭佳
认知是指个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能力,即信息处理的过程和能力。认知负荷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是一种资源消耗,个体在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时需要进行认知加工从而消耗认知资源,影响认知负荷的主要因素包括:个体的先前经验、学习材料内部的本质特征、材料的组织和呈现方式。认知负荷理论已在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商业经济、图书情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提出认知负荷理论的论文为种子论文,借助SSCI/SCI数据库,对引用了该论文的所有文献进行关键词词频统计,从施引文献视角展现认知负荷理论应用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然后,利用文献研究法,结合施引文献的内容抽取了四个主题:认知负荷的影响因素和表现形态、认知负荷对学习的影响、认知负荷对信息系统用户行为的影响、认知负荷对协同行为的影响,再针对这四个主题对认知负荷理论应用研究的发展动态进行了述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倩倩 黄贤金 陈志刚
文章基于环境负荷模型,在绝对减排和相对减排条件下分别设定了不同的情景,分析各情景下中国碳排放的趋势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据此提出了中国应对碳减排压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红梅 刘宁 李世改
适当的认知负荷水平,是保证远程学习者顺利而有效地学习的关键。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认知负荷理论,并以此为依据分析了远程学习者面临的认知负荷,然后在此基础上,从相关认知负荷和外在认知负荷两方面出发,探讨了利用概念图来减轻远程学习者认知负荷的策略。
关键词:
远程学习者 认知负荷 概念图 策略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司国东 宋鸿陟 赵玉
小屏幕移动设备为学习者提供了随时随地学习的机会,但也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更高的认知负荷。高认知负荷既限制了移动学习的应用领域,也对设计优质的学习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认知负荷理论为基础,详细分析了移动学习过程中由移动设备技术特性所引发的认知负荷来源,并以降低认知负荷为目标,从学习内容选择、学习对象设计、界面设计等三方面介绍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
移动学习 认知负荷 学习资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俊杰 顾锦磊 张建坤 成虎
为科学有效地评估住宅小区的环境负荷影响,运用能值生态足迹方法,对住宅小区各个建设阶段的环境负荷进行了定量分析。实证分析表明,生产阶段、运营维护阶段和建造施工阶段是住宅小区环境负荷产生的主要阶段,其中生产阶段对小区的环境负荷起主导作用。基于这一结果,就改善住宅小区的环境负荷提出了解决思路和相关建议,如提高住宅小区建设管理的水平,在小区运营过程中使用高科技、低污染的高新材料设备,减少对空调设备的依赖等。
关键词:
能值 生态足迹 环境负荷 住宅小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