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32)
2023(12175)
2022(10625)
2021(10070)
2020(8482)
2019(19686)
2018(19396)
2017(38120)
2016(20349)
2015(23231)
2014(23349)
2013(23038)
2012(20586)
2011(18266)
2010(18353)
2009(17389)
2008(15919)
2007(13822)
2006(12148)
2005(10643)
作者
(57520)
(47115)
(46843)
(44650)
(29917)
(22796)
(21635)
(18700)
(18170)
(16882)
(16388)
(15774)
(14838)
(14751)
(14612)
(14300)
(14148)
(14007)
(13426)
(13404)
(11545)
(11494)
(11487)
(10720)
(10678)
(10470)
(10436)
(10420)
(9515)
(9230)
学科
(77148)
经济(77065)
(59583)
管理(58993)
(49709)
企业(49709)
方法(38002)
数学(33324)
数学方法(32936)
中国(28790)
(28011)
银行(27978)
(27813)
金融(27812)
(26879)
(22368)
(19651)
(19029)
业经(18385)
地方(18108)
(16092)
财务(16006)
财务管理(15975)
(15457)
企业财务(14982)
理论(14368)
(13721)
贸易(13709)
(13343)
农业(13210)
机构
学院(279083)
大学(278794)
管理(115980)
(108680)
经济(106134)
理学(99930)
理学院(98920)
管理学(97286)
管理学院(96810)
研究(87148)
中国(75468)
(58984)
科学(53849)
(52425)
中心(42621)
(42611)
财经(42221)
(41321)
业大(40412)
(39196)
研究所(38910)
(38291)
北京(37601)
(34503)
师范(34217)
(33538)
农业(32273)
经济学(32110)
(31846)
财经大学(31718)
基金
项目(192914)
科学(150864)
研究(142038)
基金(139011)
(119313)
国家(118296)
科学基金(102732)
社会(88159)
社会科(83592)
社会科学(83569)
(76139)
基金项目(74523)
自然(67302)
自然科(65733)
自然科学(65718)
自然科学基金(64481)
教育(64428)
(63355)
编号(58608)
资助(58311)
成果(46558)
重点(42354)
(41927)
(40416)
(40095)
课题(39831)
创新(37349)
科研(37108)
项目编号(36644)
教育部(36158)
期刊
(112947)
经济(112947)
研究(83956)
中国(50882)
(43044)
金融(43044)
学报(40681)
管理(39761)
(38872)
科学(38002)
(36425)
大学(31019)
学学(29245)
教育(27493)
技术(25805)
农业(24741)
财经(19594)
业经(18472)
经济研究(17725)
(16400)
理论(15901)
实践(14894)
(14894)
图书(14138)
问题(13875)
技术经济(13517)
科技(13157)
现代(12522)
(12493)
商业(12192)
共检索到4071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米璟  
依据物流金融业务的运行特点,较合理地选取影响指标,从定量角度评价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影响因子。根据算例分析结果,从中宏观层面综合来看,第三方物流的内部管理风险是物流金融业务的最大风险影响因子,抵押物品风险影响程度次之;从微观来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内部组织管理、内部员工技术,以及抵押物品的价格风险是相对重要的风险因子,在物流金融业务主体的微观决策中需格外引起重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董纪昌  张代飞  吴迪  李秀婷  周克成  
物流金融业务作为一项新兴的业务,在带来可观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与以往业务不同的风险,认识并控制这些风险是开展业务好坏的关键。文章从银行、物流企业、融资企业三方面分析了他们之间的博弈策略,进而分析博弈中的利润影响因子并分析相应的风险,以期为物流金融业务的开展提供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萍  徐渝  冯耕中  
文章通过对国外物流金融业务创新进行归类和整理,为我国物流金融业务的发展进行指导和借鉴。我国的物流金融业务刚刚起步,实践中已有仓单质押和统一授信两种模式并将迅速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邵宏轩  
随着物流市场的极速发展,以及金融机构、融资企业、物流企业都对物流有着必不可少的要求和需求。目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金融服务的内容精细化、统一化水平不高,与企业价值链高度契合的综合性中间业务产品严重缺乏。因此我们要根据中外物流金融的比较分析,并整合供应链、物流发展的角度,对应"智联+"模式探讨相应的金融服务问题,从而找到有效的防范手段和发展方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文群  黄炯华  
文章首先探讨了上海地区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优势及开展模式,以及评价物流与金融效率的指标。根据专家调查表中对上海地区目前物流金融的调查结果,确定了11个最终评价指标。分析认为,上海地区实施物流金融水平的整体效果还不错,但是相对偏低,需要加强物流金融业务的发展。应积极开展业务创新,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完善法律法规,规范信用评级制度。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浩雄  鲍寅丰  
质押物选择对于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控制至关重要,物流金融业务中质押物选择主要应该考虑质押物的变现能力和销售能力。通过分析质押物的变现能力和销售能力,可以设立质押物选择的多指标评分体系,分析各指标的权重后可将指标体系应用于实际。该指标体系对于贷方机构运作物流金融服务为中小企业贷款时,在质押物的选择上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彩霞  
指出物流金融业务中质押物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应该从质押物的销售能力和变现能力两个方面考虑,并围绕这两个方面设计了质押物选择评价的多指标体系,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对各指标权重系数进行了确定,从而为物流金融业务开展中质押物选择提供可操作性的工具。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子良  侯志茹  曹硕  
由次贷危机导致的金融风暴已向实体经济渗透,也给中国实体经济造成一定影响,并直接影响到物流金融业务,使物流金融业务的主角——商业银行面临新的风险。因此,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创新物流金融业务的经营模式,分析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新形势,并构建相应的风险规避和防范措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钟志勇  陈祥国  康佳  张钦红  
从对物流金融业务的现状及趋势的分析入手,探讨风神物流开展汽车物流金融业务的可行性,针对汽车物流金融产品开发及设计,对汽车物流金融业务的模式及收益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汽车物流金融的风险控制体系,以对即将开展的汽车物流金融服务提供指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其超  吕锦玲  
我国物流金融业务有两种运作与盈利模式:物流企业主导模式和金融机构主导模式,存在物流企业内生风险、经济环境风险、质押物风险、物流金融创新风险等风险。要积极建立支持风险管理以及组织业务运行的平台,通过对管控监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降低道德风险,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质押物进行管理,利用金融保险化解物流金融风险,通过动态管理的实施达到全程监控物流运行的目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其超  吕锦玲  
我国物流金融业务有两种运作与盈利模式:物流企业主导模式和金融机构主导模式,存在物流企业内生风险、经济环境风险、质押物风险、物流金融创新风险等风险。要积极建立支持风险管理以及组织业务运行的平台,通过对管控监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降低道德风险,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质押物进行管理,利用金融保险化解物流金融风险,通过动态管理的实施达到全程监控物流运行的目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吴继  
采用MTV模型对物流金融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分析,探究物流金融业务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物流金融业务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三大类,分别是外部性因素、科技化因素和内部性因素。最后,提出物流金融业务的优化对策,为物流金融业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韩劲松  徐鹏赢  李岩  贺晓光  
随着国家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现有的物流金融业务运作模型已不适应物流金融服务体系中更多的参与主体。为了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在梳理已有物流金融业务运作模型的基础上,基于信用体系重构物流金融业务运作模型。同时,采用区块链技术建设基础平台,提供信息登记、数据交换及征信报告,达到商品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信用流的有机统一,实现对融资业务中融资方、物流方、金融方、购买方、监管方等五个参与主体的过程管理。对已有运作模型及重构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建设公共服务平台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丁永琦  
分析了物流金融新模式出现的具体原因,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托收和预付贷款模式、仓单质押贷款模式、统一授信贷款模式等物流金融新模式的含义,并对这些模式进行了利弊分析,最后提出了弊端改善与防范的策略。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宝森  袁伟杰  
从供应链金融的各参与方入手,设计并构建出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造出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评价模型,为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风险评价与控制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方法和评估方法,对供应链金融的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