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83)
- 2023(9681)
- 2022(8055)
- 2021(7249)
- 2020(6462)
- 2019(14893)
- 2018(14743)
- 2017(29132)
- 2016(15785)
- 2015(18315)
- 2014(18527)
- 2013(18650)
- 2012(16822)
- 2011(14827)
- 2010(15145)
- 2009(14465)
- 2008(14936)
- 2007(13760)
- 2006(11845)
- 2005(10838)
- 学科
- 业(81097)
- 济(77206)
- 经济(77120)
- 企(74770)
- 企业(74770)
- 管理(63984)
- 方法(36427)
- 数学(28264)
- 数学方法(28078)
- 业经(27457)
- 财(26298)
- 农(25838)
- 务(20578)
- 财务(20536)
- 财务管理(20511)
- 企业财务(19271)
- 农业(18239)
- 中国(16810)
- 技术(16739)
- 制(14914)
- 和(14647)
- 贸(14226)
- 贸易(14223)
- 策(13876)
- 易(13828)
- 划(13819)
- 理论(13292)
- 地方(12348)
- 企业经济(12320)
- 经营(12155)
- 机构
- 学院(242131)
- 大学(234269)
- 济(104683)
- 经济(102801)
- 管理(100649)
- 理学(86495)
- 理学院(85727)
- 管理学(84691)
- 管理学院(84250)
- 研究(72082)
- 中国(57625)
- 财(48404)
- 京(48068)
- 农(43031)
- 科学(42779)
- 财经(38665)
- 江(37467)
- 所(36817)
- 业大(35318)
- 经(34845)
- 农业(34140)
- 中心(33772)
- 研究所(33017)
- 经济学(31115)
- 北京(29934)
- 州(29442)
- 商学(28608)
- 经济学院(28417)
- 商学院(28384)
- 经济管理(28225)
- 基金
- 项目(152656)
- 科学(121148)
- 研究(112707)
- 基金(110960)
- 家(94684)
- 国家(93795)
- 科学基金(82399)
- 社会(72270)
- 社会科(68595)
- 社会科学(68571)
- 省(61955)
- 基金项目(59275)
- 自然(53198)
- 自然科(51966)
- 自然科学(51950)
- 自然科学基金(51096)
- 教育(51053)
- 划(49983)
- 编号(45907)
- 资助(45121)
- 业(36772)
- 成果(35483)
- 创(35030)
- 部(33898)
- 重点(33657)
- 发(33340)
- 创新(31867)
- 课题(30611)
- 科研(29486)
- 制(29308)
- 期刊
- 济(118930)
- 经济(118930)
- 研究(66085)
- 财(42275)
- 中国(41447)
- 农(40188)
- 管理(39896)
- 学报(31943)
- 科学(31580)
- 农业(27335)
- 技术(26181)
- 大学(24480)
- 学学(23526)
- 业经(22515)
- 融(20409)
- 金融(20409)
- 财经(19624)
- 经济研究(18382)
- 业(17486)
- 教育(17057)
- 经(16918)
- 问题(15832)
- 技术经济(15805)
- 商业(13607)
- 财会(13598)
- 贸(12625)
- 现代(12308)
- 世界(12056)
- 统计(11451)
- 策(11168)
共检索到3531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贺盛瑜
物流联盟是为了达到比单独从事物流活动所能取得的更好的效果而在企业间形成的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伙伴关系,在物流联盟中建立信任关系十分重要。本文认为,物流联盟企业出于企业利益、企业生存发展等方面的考虑,企业之间存在信任关系博弈,通过重复博弈建立起来的信誉是企业联盟发展的价值资源;物流联盟成员企业只有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才能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担风险的合作方式下,把握市场脉搏,实现联盟企业共同的目标。
关键词:
物流联盟 信任 博弈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晓倩 王立凤
企业纵向战略联盟是企业之间同意将其在行业价值链不同位置上的技术和能力共享而形成的。由于参与纵向战略联盟的企业在同一市场上几乎没有相同或类似产品和服务,但相互之间具有共同的利益,战略联盟内部成员主要通过加强合作,减少或消除各种经营风险,降低经营成本,获取额外的收益。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向杰 赵炎
考虑了企业直接获取知识需要付出的成本与网络的溢出效应,构建了知识间无协同效应以及有协同效应的博弈模型。研究表明,在无协同效应时,企业嵌入网络存在"搭便车"行为;有协同效应时,企业不惧自身知识溢出的风险,愿意嵌入网络以获取较多的异质性知识;但随着企业知识共享成本的增加,企业嵌入联盟创新网络的积极性降低。最后提出了提高企业知识共享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亚君 魏龙
本文在传统企业信任行为的博弈分析基础上,结合组织创新视角下企业信任行为的特点,依次分析了企业信任行为的两方单次博弈、两方多次博弈、多方多次博弈,最终分析得出(信任不监督、守约)将成为企业信任行为的最终均衡,并指出该均衡是稳定均衡,但仍需市场监督者为该均衡建立信任机制。
关键词:
组织创新 信任行为 守约 博弈 均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永锋 司春林
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开始认识到合作创新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在这个背景下,相互信任被认为是合作成功的关键要素。本文从企业间相互信任的前置因素和后果变量两个方面,分析了合作创新战略联盟中企业间相互信任的问题,并提出了合作创新战略联盟中企业间相互信任问题的理论模型和相关命题。
关键词:
合作创新 相互信任 前置因素 后果变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大丽 孙锐
分析了动态联盟的专有资产投资优势、效率优势和组织优势;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动态联盟内部成员在合作过程中知识活动的微观机制,从知识、知识活动主体和组织这3个维度分析了动态联盟知识活动效率的影响因素;最后,以中国3G技术联盟中心的知识合作活动为例,对动态联盟企业间知识活动的微观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动态联盟 知识活动 影响因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文涛 刘炯艳
校企战略联盟有利于实现资源互补、促进技术创新、提升学习能力和构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校企战略联盟伙伴的选择应确保战略联盟的目标明确,联盟伙伴相互文化和管理模式兼容,联盟伙伴资信度良好,联盟伙伴实力雄厚。保持交流与沟通、加强协调和审查、注重评价与反馈是实现校企战略联盟有效控制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高校 企业 战略联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莉平 石嘉婧
构建了联盟企业间关系治理行为、信任与合作绩效三者间的关系模型并提出相关假设,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联盟企业间关系治理行为对合作绩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及信任在两者关系之间起到的中介作用。
关键词:
联盟 关系治理 信任 合作绩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苗世迪 滕春贤 鄢章华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普及,为了更灵活、更快捷地满足企业间的合作需求,供应链逐渐出现了虚拟化的趋势。在虚拟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合作过程中,信任是促进合作非常关键的因素。为说明虚拟供应链成员间信任的建立过程,文章运用一次博弈、无限次重复博弈以及进化博弈等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指出完善第三方信息服务中心的职能对成员间信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引入"个人实施"和"社会实施"的概念,说明了虚拟供应链中信任的维护机制及第三方信息服务中心在信任维护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朋举
通过建立企业联盟成员间失败共享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影响失败知识共享行为演化路径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企业容错态度、共享双方知识互补性、共享双方信任程度以及失败知识共享成本等参数是影响企业联盟成员间实现失败知识共享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参数初始状态的调整,可使企业联盟成员间失败知识共享演化博弈实现最优演化稳定策略,从而促进成员之间失败知识共享。
关键词:
企业联盟 失败 知识共享 演化博弈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宝丹
从行为运筹学角度入手,应用博弈理论对物流企业联盟中的合作与竞争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联盟不应该将管理重点放在如何维持联盟稳定性上,而应该将联盟内物流企业之间合作与竞争关系的动态平衡作为管理重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黛
信任程度与信任半径呈反向变化,而与交易频率呈正向变化。基于业主私人关系的企业间信任和基于产业链关系的企业间信任其信任程度都较高,但前者是在既有的人际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信任半径较短,后者是由于专业化分工条件下交易频率较高而产生的,信任半径较长;同行企业之间由于产业链的关系交易频率较高且有行规约束因而信任程度较高,不同行业间的企业则因交易频率较低且无行规约束从而信任程度较低;集群企业既属于同行企业,又比非集群的同行企业更具有地缘和人缘优势,所以比非集群的同行企业间信任程度更高,其信任的成因也更多样化,但集群企业基于本地产业链和地缘人缘关系而形成的信任半径较短,要拓展集群的发展空间,就需要延长信任半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洪涛 孙元欣
企业间的信任对于企业间的合作至关重要。在企业间合作的过程中,合作伙伴能力、企业间的资源互补状况、合作中公平维持、关系投资和沟通等因素对于信任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文章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间信任形成的路径模型并进行了检验。
关键词:
信任 合作 信任的形成路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向杰
以中国半导体行业为例,研究企业间联盟关系网络的演化机制,构建了影响因素框架即TMDC模型,从宏观层面探讨技术变迁、市场需求驱动、产业分工以及企业自身特征对联盟网络演化的影响。
关键词:
战略联盟 半导体 网络 案例研究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李壮阔
从博弈参与者的有限理性出发,运用"复制动态"机制分析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学习与调整过程,绘制了供应链节点企业信任行为进化博弈复制动态相图。基于此相图对供应链节点企业选择信任与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