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13)
- 2023(8847)
- 2022(7727)
- 2021(7077)
- 2020(6247)
- 2019(14649)
- 2018(14486)
- 2017(28130)
- 2016(15582)
- 2015(18387)
- 2014(18795)
- 2013(18699)
- 2012(17020)
- 2011(15413)
- 2010(15623)
- 2009(14923)
- 2008(15018)
- 2007(13840)
- 2006(11931)
- 2005(10950)
- 学科
- 济(65579)
- 经济(65474)
- 管理(51772)
- 业(46443)
- 企(39508)
- 企业(39508)
- 方法(30721)
- 数学(26764)
- 数学方法(26505)
- 财(19878)
- 农(18267)
- 中国(17494)
- 制(17209)
- 业经(15184)
- 学(13743)
- 贸(12558)
- 贸易(12554)
- 务(12252)
- 易(12212)
- 财务(12194)
- 地方(12187)
- 财务管理(12159)
- 体(11892)
- 企业财务(11234)
- 农业(11188)
- 银(10869)
- 银行(10834)
- 和(10390)
- 行(10277)
- 融(10187)
- 机构
- 大学(233732)
- 学院(233673)
- 济(96246)
- 经济(94210)
- 管理(90001)
- 理学(77263)
- 研究(76580)
- 理学院(76388)
- 管理学(75176)
- 管理学院(74726)
- 中国(58555)
- 京(48888)
- 财(47138)
- 科学(46875)
- 农(40345)
- 所(39486)
- 财经(36836)
- 江(36213)
- 中心(35605)
- 研究所(35605)
- 业大(34841)
- 经(33190)
- 农业(31807)
- 北京(30654)
- 经济学(29717)
- 范(29282)
- 师范(28959)
- 州(28248)
- 院(27199)
- 财经大学(27143)
- 基金
- 项目(151474)
- 科学(118756)
- 研究(109858)
- 基金(109814)
- 家(95163)
- 国家(94399)
- 科学基金(80668)
- 社会(69674)
- 社会科(65982)
- 社会科学(65960)
- 省(59793)
- 基金项目(58616)
- 自然(52159)
- 教育(51262)
- 自然科(50901)
- 自然科学(50885)
- 划(50135)
- 自然科学基金(49963)
- 资助(44771)
- 编号(44366)
- 成果(36830)
- 重点(34271)
- 部(34208)
- 发(32031)
- 制(31808)
- 创(31383)
- 课题(31146)
- 创新(29489)
- 科研(29292)
- 教育部(29289)
- 期刊
- 济(107637)
- 经济(107637)
- 研究(66894)
- 中国(45979)
- 财(38691)
- 农(36598)
- 学报(36566)
- 科学(33484)
- 管理(32352)
- 大学(27570)
- 学学(26062)
- 农业(23834)
- 技术(23013)
- 教育(21702)
- 融(20859)
- 金融(20859)
- 财经(18705)
- 业经(17799)
- 经济研究(16803)
- 经(15991)
- 问题(14578)
- 业(12713)
- 版(11759)
- 技术经济(11757)
- 贸(11733)
- 理论(11263)
- 商业(11211)
- 统计(10542)
- 财会(10264)
- 现代(10113)
共检索到345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志辉 彭玉兰 李君华
物流组织的演变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决定物流组织演变的关键变量乃是知识编码化和它所引起的信息转换成本的变化。未来的物流组织是朝一体化方向扩展 ,还是沿供应链的技术节点垂直分解 ,关键要看谁能抓住标准化与电子技术的机遇。
关键词:
物流组织 供应链 信息理论 制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姚书杰
从分工和演化角度来看,个人效用是由社会技术和制度发展水平决定的。个人决策相互作用形成了自然经济、部分分工、完全分工等不同的组织与市场结构,也相应决定了物流组织的结构与形式。把固定学习和训练成本、技术和制度纳入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框架,利用超边际分析能够很好地说明物流组织的决策机制。而且,通过分析发现,无论固定学习和训练成本处于较低还是较高的阶段,都存在着物流组织结构从部分分工向完全分工演化的动力机制,即自营物流向第三方物流的组织变迁,从而实现了在理论层面上将物流纳入经济组织活动的目的。
关键词:
技术 制度 物流组织 超边际分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丽君
作为一种教学组织规范制度,教学评价一方面基于大学相关群体对大学教学本质和大学教师教学活动的理解,服从大学教学制度的"合法性机制",另一方面处于管理技术环境之中,满足"效率机制"的要求。面对教学评价中以行政管理为取向的效率机制的过度介入,协调和保持评价中两种机制的张力运行,尊重、呵护、维系合法性机制的制度基础,将对高校的教学和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教学评价 合法性机制 效率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侯淑霞 钟敏
中国乳品产业发展近百年来,乳品产业纵向组织关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完全垂直一体化到多元化的演变过程。本文基于制度供给与需求理论,从纵向组织关系演变的市场前提与需求诱因及其供给动因两方面分析了中国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演变的动因。中国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的演变是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和外部经济机会主导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是主要因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崔铁刚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恢复重建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我国继承了传统的学徒制,通过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形成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学徒制。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先就业后培训"的劳动就业制度,用人和培训有机结合,极大地促进了学徒制的发展;"大跃进"期间和"文革"后期我国也出现过现代学徒制的雏形,但因急于求成而昙花一现;经济体制改革后国家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制度,企业用工市场化,职业院校的大力发展改善了劳动力市场供给结构,传统学徒制失去了生存空间,迫切要求建立现代学徒制。
关键词:
学徒制 半工半读 制度演变 新中国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小映
本文详细分析了建国以来城市土地制度从国有划拨制到出让制和租赁制这一制度变迁过程中 ,企业制度演变对城市土地制度变迁的影响 ,着重分析了在企业改制过程中 ,城市土地市场化处置面临的困难和各种处置方式的特点和产权制度基础。认为企业制度变迁是引致我国城市土地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外生条件 ,与土地国有制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包括划拨制、出让制和租赁制等多种形式 ,进一步完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就必须在法律上严格规范土地使用权尤其是承租土地使用权 ,必须进一步明确各种土地使用制度的适用范围 ,细化各种土地资产处置方式适用的用地目录。
关键词:
企业制度 城市土地 制度变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欣欣
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对我国居民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产生、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认为,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存在经济学意义上的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居民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演变是内生于经济转型过程的结论。
关键词:
金融资产选择行为 经济转型 制度变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现祥 易杏花
科斯提出制度分析应该研究"实际的人"。经济学早期关于人的假设是接近"实际的人"的,但后来(尤其到新古典经济学)却越来越远离"实际的人"。经济学对人的认识经历了"实际的人"—"理性的人"—"实际的人"之循环,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制度与"实际的人"有着内在的联系,或者说,实际的人与制度之间有着一种互动的内在治理机制。制度可以平衡"实际的人"的内在动机的冲突和矛盾,使人的行为更加理性,从而有利于秩序的形成。制度(尤其是非正式制度)可以塑造个人,能扩展人的有限理性;制度大大地弥补了人们知识和信息的不足,也降低
关键词:
制度 实际的人 理性 有限理性 认知科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乃安
土地制度是解决农民问题、调动其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我国土地制度经历了"分地-合地-承包-集中"的四阶段变化,实现了让农民有土地、确立了农村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了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村基本制度、引领了土地经营权适度规模经营等主要的工作目标,充分体现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导向、始终基于充分调动人民的参与热情与生产积极性和始终坚持公有制主体性质不动摇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土地制度 制度演变 集体所有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乃安
土地制度是解决农民问题、调动其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我国土地制度经历了"分地-合地-承包-集中"的四阶段变化,实现了让农民有土地、确立了农村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了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村基本制度、引领了土地经营权适度规模经营等主要的工作目标,充分体现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导向、始终基于充分调动人民的参与热情与生产积极性和始终坚持公有制主体性质不动摇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土地制度 制度演变 集体所有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赤弟
从经济形态上说,大学是各类教育资源主体之间的一种产权安排,不同类型的大学制度是主体产权的不同配置的结果。经济制度是导致大学形态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高等教育具有社团大学、国立(公立)大学、私立非营利性大学、私立营利性大学四种类型,分属三种权利组合模式:合并模式、分离模式和无所有人模式。不同类型的大学由于所有权配置不同,其交易费用存在很大差别。大学制度演变的方向:成本最小化,这也是大学制度演变的内在动力之一。
关键词:
大学制度 产权 经济学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蓝海涛
经济转轨制国家的城乡二元结构演变的主线为制度变迁,辅线为经济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演变,有其深刻的历史与经济原因。当城乡二元结构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桎梏的时候,借助国际规则的强制力和诱导力,有助于各级政府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藩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田志龙 张泳 Taieb Hafsi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于潇
日本主银行制度源于战前的银行体制和二战期间的“军需企业指定金融机关”制度。战后,日本金融体制基本被保留下来,在日本经济恢复和高速增长期,日本企业与银行通过相互持股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企业和银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以后,紧密的银企关系加剧了企业危机与银行危机的连锁反应,导致银行与企业相互羁绊的恶性循环。
关键词:
日本 主银行 路径分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晓涛
本文将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工具———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模型引入粮食政策分析, 分阶段对建国以来粮食政策的演变过程、影响因素、绩效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粮食政策演变具有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的特点, 受粮食经济系统内部和外部两类因素影响, 粮食政策演变过程就是利益调整过程; 粮食政策的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存在不一致的现象。
关键词:
粮食 粮食政策 制度经济学 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