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05)
- 2023(15829)
- 2022(13642)
- 2021(12922)
- 2020(10928)
- 2019(25449)
- 2018(25596)
- 2017(48307)
- 2016(26643)
- 2015(31058)
- 2014(31503)
- 2013(30640)
- 2012(27780)
- 2011(25111)
- 2010(25554)
- 2009(23257)
- 2008(22762)
- 2007(20186)
- 2006(17969)
- 2005(15907)
- 学科
- 济(119282)
- 经济(119181)
- 管理(80111)
- 业(68791)
- 企(59219)
- 企业(59219)
- 方法(50438)
- 数学(43330)
- 数学方法(42609)
- 中国(29137)
- 地方(27243)
- 农(26823)
- 财(25235)
- 贸(25216)
- 贸易(25201)
- 业经(24856)
- 易(24353)
- 学(23228)
- 理论(22043)
- 制(18521)
- 和(17504)
- 农业(17493)
- 教育(16494)
- 务(16347)
- 财务(16241)
- 财务管理(16208)
- 环境(15859)
- 划(15524)
- 地方经济(15276)
- 技术(15166)
- 机构
- 大学(376097)
- 学院(374585)
- 济(150981)
- 经济(147481)
- 管理(147335)
- 理学(125914)
- 理学院(124447)
- 研究(123088)
- 管理学(122028)
- 管理学院(121325)
- 中国(91459)
- 京(81011)
- 科学(75094)
- 财(67289)
- 所(61145)
- 江(56750)
- 中心(55535)
- 研究所(55455)
- 农(54267)
- 财经(53202)
- 业大(52876)
- 范(51975)
- 北京(51659)
- 师范(51589)
- 经(48072)
- 州(46103)
- 院(44998)
- 经济学(44668)
- 农业(42137)
- 师范大学(41259)
- 基金
- 项目(246526)
- 科学(192514)
- 研究(184400)
- 基金(174767)
- 家(149996)
- 国家(148719)
- 科学基金(128179)
- 社会(113240)
- 社会科(107214)
- 社会科学(107178)
- 省(98219)
- 基金项目(92635)
- 教育(87901)
- 自然(82858)
- 划(81609)
- 自然科(80883)
- 自然科学(80870)
- 自然科学基金(79327)
- 编号(77463)
- 资助(73659)
- 成果(63631)
- 重点(54979)
- 课题(54486)
- 部(53911)
- 发(52606)
- 创(50720)
- 大学(47909)
- 项目编号(47224)
- 创新(47118)
- 教育部(46822)
- 期刊
- 济(173102)
- 经济(173102)
- 研究(115657)
- 中国(77311)
- 管理(57815)
- 教育(55139)
- 学报(54468)
- 财(52343)
- 科学(50400)
- 农(48789)
- 大学(42927)
- 学学(38981)
- 技术(38669)
- 农业(33996)
- 融(29908)
- 金融(29908)
- 经济研究(28197)
- 业经(27135)
- 财经(26072)
- 问题(22517)
- 经(22450)
- 图书(21601)
- 贸(19633)
- 技术经济(19609)
- 业(19451)
- 统计(17313)
- 商业(17148)
- 理论(17079)
- 国际(16968)
- 现代(16940)
共检索到570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赵艳
对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定位进行分析,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对其卓越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介绍,并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分解,提出了实施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忠萍 刘宏伟 汪传雷 叶春森
介绍了安徽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物流管理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在新文科建设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涉及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参与主体,包括构建融合师资、加强课题教学、强化实践教育、注重联合培养的协同育人系统优化等,以期实现新内涵现代物流卓越人才培养目标,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侯世旺 向儒先 李思寰 刘利猛 胡丽辉 张晶
以怀化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提出了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核心素质体系的方案,方案通过分析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对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提取校内实践环节以及企业实习环节培养锻炼的学生业务能力点,在比较二者差异的基础上,扩展并细化现有培养模式的素质体系,从而建立全面合理、切实可行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质体系,为制定面向卓越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核心素质体系 物流管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2015年4月10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日报社共建文化与传播学院(经济新闻人才培养基地)签约仪式举行。校长王稼琼与经济日报社总编辑张小影共同签署了共建文化与传播学院(经济新闻人才培养基地)协议。经济日报社社长徐如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柯文进,全国人大常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汪传雷 梁雯 许皓 于来 周保昌
结合物流教育发展态势,明确地方211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定位,以安徽大学为例探索物流管理专业"11491"人才培养模式,即打造1支物流管理教学团队、构建1个包括9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群、革新4种教学方式方法、建设9类实践环节、制定完善1套管理制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翠萍
在高职院校物流教育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要根据市场的需要,科学有效地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以岗位群为基本依据构建人才培养规格,以制造企业物流为基点分析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内容构建"宽口径、厚基础、细方向"课程体系应对多样化物流人才需求,同时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翠萍
在高职院校物流教育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要根据市场的需要,科学、有效地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以岗位群为基本依据构建人才培养规格,以制造企业物流为基点分析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内容构建"宽口径、厚基础、细方向"课程体系,应对多样化物流人才需求,同时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邹安全 罗杏玲 张蕾
通过对现代物流人才的需求分析,总结了企业对物流人才能力的要求,建立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应用能力框架。在分析"导师组"模式特点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导师组的构建,提出了基于过渡、实践、就业三大阶段的新型培养方式,为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物流 导师组 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金晓严
以实例研究的方法对"订单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开展持续跟踪调研,依据第三方调研机构提供的相关数据,详细分析了高职学生在此种模式下的就业现状及原因,并从校方、企业、政府、学生等四方提出可行性建设措施,以期能够切实保障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稳定性,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关键词:
订单驱动 就业稳定性 人才培养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国山
行政管理专业的"经济行政"特色,是我校基于该专业的历史资源和学科资源,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尤其是专业建设的需要,经过近30年积累、探索所提出的专业特色建设目标。通过专业建设教育实践、专业领域社会实践以及高等学校相关经验的检验和对比分析,初步证明这是一条经验比较可靠、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切合办学实际的务实创新之路,值得探索。文章根据专业特色的形成条件、支撑体系、建设经验,结合"经济行政"特色的建设过程,对专业特色建设做出经验总结、前景展望和理论思考。
关键词:
专业特色 行政管理 经济行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为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发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多学科优势,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聚集创新要素和资源,产生协同创新效应,推进比较管理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际比较管理研究院"于2012年6月正式成立。研究院将坚持"国际化、高水平、前沿性"的宗旨,充分发挥校校、校所、校企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创新优势,夯实和完善比较管理研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路 邓培林
物流管理专业在已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为了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深化"工学结合"机制与内涵,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和学校资源开发出"123"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教学实践使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实施的步骤更加清晰,对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素质和就业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洲雄 邵华 齐卫军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顺应了我国职业教育从数量和规模发展转向质量和内涵提高的现实需要。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多年来在人才培养工作中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创新研究和改革实践,总结形成了一种内涵更为丰富、结构更为合理、应用更加方便、效果更加突出的新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对此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梳理归纳,同时对当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思考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小彤 杨文芳
针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在教学、实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物流业实际工作岗位及岗位能力需求为基础,系统构建"四阶段、五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并阐述了其内涵,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健全全过程的教学监控体系保证"四阶段、五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谢卓君 周茂东
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然后对物流管理专业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介绍,对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范围的局限性以及今后人才培养实践的方向。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物流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苏格拉底教学法与中国人才培养方式的反思——首都经济贸易大学OTA午餐会主题研讨
服装专业CDTA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德州学院为例
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施——以“卓越职教师资培养计划”为例
高水平特色大学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导入——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例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卓越工程人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发展分析
基于创新学习的本科会计教学改革探讨——以长沙理工大学“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为例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考察及启示——以德国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为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