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46)
- 2023(8216)
- 2022(6881)
- 2021(6936)
- 2020(5840)
- 2019(13905)
- 2018(14365)
- 2017(25762)
- 2016(15132)
- 2015(18322)
- 2014(18772)
- 2013(17776)
- 2012(15477)
- 2011(13714)
- 2010(14101)
- 2009(12593)
- 2008(12673)
- 2007(11574)
- 2006(10183)
- 2005(9102)
- 学科
- 济(49525)
- 经济(49478)
- 管理(47751)
- 业(39115)
- 企(34739)
- 企业(34739)
- 方法(23389)
- 数学(19970)
- 数学方法(19396)
- 中国(16199)
- 农(14614)
- 理论(14508)
- 财(14416)
- 业经(12341)
- 教育(12253)
- 教学(11983)
- 地方(11757)
- 务(10320)
- 制(10259)
- 财务(10244)
- 财务管理(10210)
- 企业财务(9214)
- 农业(9213)
- 学(9024)
- 和(8571)
- 划(8319)
- 银(7911)
- 银行(7899)
- 策(7853)
- 经营(7825)
- 机构
- 学院(195498)
- 大学(192653)
- 管理(74864)
- 济(63314)
- 理学(61976)
- 理学院(61185)
- 经济(61159)
- 管理学(59608)
- 管理学院(59201)
- 研究(56543)
- 中国(45111)
- 京(42996)
- 科学(36000)
- 江(33737)
- 财(32864)
- 范(30254)
- 师范(30027)
- 中心(28011)
- 州(27820)
- 所(27754)
- 农(27436)
- 北京(27413)
- 业大(27108)
- 技术(27036)
- 研究所(24640)
- 财经(24412)
- 职业(23952)
- 师范大学(23270)
- 经(21788)
- 教育(21340)
- 基金
- 项目(120912)
- 研究(95014)
- 科学(93170)
- 基金(80105)
- 家(67186)
- 国家(66498)
- 科学基金(57880)
- 社会(53359)
- 省(52575)
- 社会科(50197)
- 社会科学(50178)
- 教育(49328)
- 编号(43468)
- 划(42813)
- 基金项目(42378)
- 自然(37873)
- 自然科(36929)
- 自然科学(36924)
- 成果(36442)
- 自然科学基金(36141)
- 资助(34391)
- 课题(32132)
- 年(27486)
- 重点(27213)
- 项目编号(25850)
- 创(25485)
- 发(25423)
- 部(25248)
- 大学(25231)
- 规划(24380)
共检索到312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汪传雷 梁雯 许皓 于来 周保昌
结合物流教育发展态势,明确地方211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定位,以安徽大学为例探索物流管理专业"11491"人才培养模式,即打造1支物流管理教学团队、构建1个包括9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群、革新4种教学方式方法、建设9类实践环节、制定完善1套管理制度。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忠萍 刘宏伟 汪传雷 叶春森
介绍了安徽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物流管理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在新文科建设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涉及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参与主体,包括构建融合师资、加强课题教学、强化实践教育、注重联合培养的协同育人系统优化等,以期实现新内涵现代物流卓越人才培养目标,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汪传雷 万一荻 陈娇 吴海辉 陈欣
物流业作为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发展步入需求平稳增长、结构不断优化、运行效率提升的"新常态",物流市场新业态、新动向、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深化专业综合改革。以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安徽大学物流管理专业"11491"模式为例,明确物流专业综合改革目标和思路,探索物流管理专业综合改革途径及成效,总结推广改革经验,并提出未来努力方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翠萍
在高职院校物流教育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要根据市场的需要,科学有效地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以岗位群为基本依据构建人才培养规格,以制造企业物流为基点分析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内容构建"宽口径、厚基础、细方向"课程体系应对多样化物流人才需求,同时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翠萍
在高职院校物流教育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要根据市场的需要,科学、有效地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以岗位群为基本依据构建人才培养规格,以制造企业物流为基点分析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内容构建"宽口径、厚基础、细方向"课程体系,应对多样化物流人才需求,同时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邹安全 罗杏玲 张蕾
通过对现代物流人才的需求分析,总结了企业对物流人才能力的要求,建立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应用能力框架。在分析"导师组"模式特点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导师组的构建,提出了基于过渡、实践、就业三大阶段的新型培养方式,为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物流 导师组 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铁峰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培养出合格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积极推行实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二线三循环’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职业能力群、教学循环、"双证书"课程体系、职业素质教育的设计,有效提高了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庆伟
物流管理人才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创出特色,打造自身品牌,成为专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科学有效地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以岗位群为基本依据构建人才培养规格,在分析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的基础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内容,构建与岗位衔接的工学一体的课程体系,同时建立与"职场体验-实境训练-顶岗历练"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勇 芦娟
本文通过市场调研,确定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职业面向和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基于物流服务过程,通过"五力"驱动、完善一个模式、建设三个体系、达成"五化"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物流管理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勇
对国内外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并以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实地调研了物流企业、在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及在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分析发现工学结合与理论实践结合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探讨了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物流人才素质与能力的具体举措,指明了高端技能型物流人才培养的革新之路。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赵丹青
以湖北开放大学为例,阐述了现有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发展现状及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素养的复合型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与思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荣花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流产业的快速兴起,我国各大高校开始兴办物流管理专业,积极探索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作为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师要探究物流管理创新性人才培养理论,通过外适质量、差异化培养与创新教育等理论,创新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升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当前我国高校物流管理教育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很多的问题,需求高校教师运用更多的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方法,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谢卓君 周茂东
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然后对物流管理专业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介绍,对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范围的局限性以及今后人才培养实践的方向。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物流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洋
文章简要分析了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三类人才组成结构,着重强调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方法,通过明确专业育人定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构建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做好无缝接轨实训四项措施,打造出会展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戴小廷
德国高等教育历史悠久,经过近七百年的发展,如今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德制工程师的培养质量世界闻名。考察了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借鉴其注重宽专业基础、强化实践的培养理念,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方式、良好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等特色,对当前我国应用技术大学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