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18)
2023(2339)
2022(2232)
2021(2097)
2020(1812)
2019(4161)
2018(4097)
2017(7509)
2016(4105)
2015(5507)
2014(5757)
2013(5636)
2012(4458)
2011(3806)
2010(3846)
2009(3705)
2008(3461)
2007(3049)
2006(2671)
2005(2353)
作者
(14257)
(11784)
(11695)
(11020)
(7226)
(5795)
(5486)
(4830)
(4328)
(4201)
(4033)
(3879)
(3847)
(3672)
(3635)
(3629)
(3626)
(3497)
(3400)
(3282)
(2996)
(2955)
(2907)
(2784)
(2729)
(2614)
(2592)
(2576)
(2551)
(2534)
学科
(16236)
经济(16227)
管理(14282)
(11811)
(11542)
企业(11542)
方法(8554)
数学(7392)
数学方法(7215)
中国(5812)
业经(4488)
(4481)
地方(4147)
(3656)
技术(3621)
理论(3553)
(3423)
物资(3309)
经营(3248)
环境(3174)
(3124)
生态(2761)
(2610)
教学(2589)
财务(2557)
财务管理(2552)
(2545)
(2204)
技术管理(2177)
(2154)
机构
学院(63403)
大学(60669)
管理(25517)
理学(21933)
理学院(21712)
管理学(21110)
管理学院(21039)
研究(19567)
(19388)
经济(18813)
科学(15399)
中国(14168)
(13795)
(12073)
业大(11879)
(10409)
研究所(9834)
技术(9638)
农业(9564)
(9517)
中心(9220)
北京(8814)
工程(8200)
(8027)
(7939)
师范(7878)
(7820)
(7550)
科技(7131)
(6883)
基金
项目(46122)
科学(35393)
基金(31185)
研究(30755)
(27906)
国家(27695)
科学基金(23682)
(20709)
自然(17303)
社会(17119)
(17101)
自然科(16878)
自然科学(16871)
基金项目(16783)
自然科学基金(16489)
社会科(16271)
社会科学(16263)
教育(14827)
资助(13300)
编号(11813)
重点(10890)
计划(10640)
科技(10184)
(9932)
(9752)
课题(9616)
创新(9168)
科研(9103)
(8932)
成果(8769)
期刊
(20151)
经济(20151)
研究(13533)
中国(12995)
学报(11911)
技术(11859)
科学(10709)
(9557)
管理(9185)
大学(8583)
学学(8069)
教育(6988)
农业(6729)
(6167)
物流(5726)
科技(4415)
(4197)
(4124)
资源(4101)
统计(4049)
业经(3979)
技术经济(3838)
决策(3622)
(3369)
业大(3337)
商业(3225)
林业(3158)
经济研究(3124)
图书(3060)
情报(2628)
共检索到87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徐霄红  王自勤  
本文认为,物流活性是反映物流系统及时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物流服务需求的能力指数。它反映物流系统的灵活性、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多样性、物流运动的快捷性及各物流环节的衔接性。物流活性由库存活性、运输活性、包装活性、搬运活性和物流信息活性构成,物流系统的活性分为技术活性和管理活性,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是提高物流活性的源泉。技术进步既可以是其他领域的新技术应用于物流领域,如企业资源规划技术,也可以是物流领域的原发性技术进步,如集装箱、散装水泥、条形码技术、电子标签等;管理创新则包括标准化、模块化、延迟响应等。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可以有效提高物流系统的战略柔性,提高即时响应能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胡丽丽  刘爱琴  
在分析新冠疫情下应急物流系统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应急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利用DEMATEL-ANP模型,采用DEMATEL法确立指标间的综合影响关系,绘制因果关系图,采用ANP法确立不同维度指标的综合权重,筛选出关键指标因素,研究发现:物资筹措能力、快速生产应急物资、政府协调控制、绿色通道机制和人力组织调配是应急物流系统评价的五类关键指标要素,需要进行重点关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东坡  王艳斌  崔国强  陆乐乐  
对应急物流系统进行绩效评价有助于政府等相关机构全面掌握应急物流的运作情况,改进作业规则和流程,提高应急物流效率和应急管理水平。文章首次采用MDHGF集成法,即将改进的Delphi、层次分析法(AHP)、灰色关联(Grey)、模糊评判(Fuzzy)集合而成,整个评价过程不同步骤运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得到最合理的评价结果,提供决策支持;最后,通过一个实例验证该方法对应急物流系统绩效评价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敏  韩阳  马运康  高士杰  徐道亮  
【目的/意义】全自动运行系统是地铁最高自动化等级,地铁应急响应系统建设与机制完善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重要环节,通过构建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旨在提升全自动运行地铁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提高地铁运营安全。【设计/方法】在地铁应急管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地铁全自动运行特点和一系列轨道交通国家规范,剖析应急响应管理的影响因素,构建出全自动运行地铁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54个三级指标。之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并以天津地铁6号线二期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结论/发现】依据权重结果,分析了指标体系中重要的一级、二级和三级指标,进而提出提升全自动运行地铁突发事件响应能力的策略建议,最后对天津地铁6号线二期应急响应能力进行了评价。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建华  柯秀云  
面对频发的突发事故,有针对性地提高应急物流能力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通过专家打分方法获得DEA评价的样本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C2R模型计算5个应急物流能力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再将相对效率模糊化,最后对5个应急物流能力决策单元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能够很好地区分出5个应急物流决策单元的应急能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丁鹏玉  
在对国内外应急物流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访谈法和文献统计方法提取应急物流保障能力要素初始指标,进而编制了我国应急物流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测评量表,通过对量表调查数据的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出我国应急物流保障能力评价体系,其由应急物流指导组织协调能力、应急物资管理能力、物流基础能力、应急机构执行能力、应急运输体系保障能力、应急物流信息管理能力6个一级指标及34个二级指标构成,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提高我国应急物流保障能力的合理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任向阳  王姝  冯乔乔  李芳  李如月  陆楠  
在非常规突发事件环境下,首先分析了国内外企业应急物流管理研究现状,然后提出了企业应急物流能力指标选取原则,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企业应急物流能力影响要素的分析,从组织管理能力、服务保障能力、紧急救援能力和信息处理四个方面构建非常规突发事件下企业应急物流能力的指标体系,应用粗集理论对指标体系进行约简,通过对实际物流公司的调研使指标得到量化,最终获得比较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应急物流管理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为后续研究企业应急物流能力的评价提供了可靠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但斌  陶敏  
针对电力系统应急物流管理工作涉及到电力系统中诸多环节的问题,分析了电力系统应急物流的特征和难点,提出了电力系统多环节应急物流集成化响应体系,阐述了响应体系的目标、主体、任务和支撑技术,并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应急人员、物资调度、标准建设、局部应急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出了电力系统多环节应急物流集成化响应的策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传平  
高效的应急物流系统能够使突发性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等所造成的损失最小化,对保障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重大意义,具有强时效性、非预见性、需求多样性和弱经济性等特点。目前我国应急物流系统建设存在着预见性不足、重视性不够、体系不健全的特点,健全和完善我国应急物流系统需要在法律体系、保障平台、应急指挥机构等方面提供保障条件,在此基础上要建立应急物流的支撑体系、可视化系统、决策指挥系统和资源体系,而根据我国的现实,军地物流的一体化更有助于我国应急物流系统的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爱民  张凡  熊剑  吴鹏飞  
突发事件的频发,使得对应急物流能力的评价逐步提上议程。文章按照应急物流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构建了应急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层次的指标权重,采用专家打分法建立评价指标集,运用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方法对应急物流能力进行评价,实现了对指标体系的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模糊灰色综合评价的应急物流能力评价是可行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马向国  梁艳  杨慧慧  葛莉莉  
以京津冀区域的应急物流能力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模糊物元法的京津冀区域应急物流能力分析模型。以近几年间京津冀的应急物流能力为分析对象,应用该模型对此进行研究,从而得出一级指标能力变化图和综合能力变化趋势图。最终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验证。所得结论对提高京津冀区域的应急物流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类似问题的评价与分析具有借鉴作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马向国  梁艳  杨慧慧  葛莉莉  
以京津冀区域的应急物流能力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模糊物元法的京津冀区域应急物流能力分析模型。以近几年间京津冀的应急物流能力为分析对象,应用该模型对此进行研究,从而得出一级指标能力变化图和综合能力变化趋势图。最终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验证。所得结论对提高京津冀区域的应急物流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类似问题的评价与分析具有借鉴作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忠卫  马祎  邹明远  
目的:构建卫生监督机构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方法:通过文献法、头脑风暴法和专家咨询法,初拟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征询,确立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结果:两轮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一级指标权威系数the first index均值为0.82,第二轮专家咨询一、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954、0.820、0.565,P<0.05。建立了卫生监督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框架包括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37个三级指标。结论:专家意见的可靠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林榕  
应急物流保障系统的综合评价是一个多目标决策的复杂系统问题,在建立应急物流保障系统评价结构模型的基础上,运用TOPSIS法构建应急物流保障系统多决策对象的理想点贴合度排序模型,为进行应急物流保障系统的评估优选提供了科学、可行的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