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93)
2023(12109)
2022(10623)
2021(9710)
2020(8250)
2019(19261)
2018(19128)
2017(36935)
2016(19749)
2015(22653)
2014(22677)
2013(22668)
2012(20818)
2011(18649)
2010(19104)
2009(17851)
2008(17958)
2007(16515)
2006(14425)
2005(13093)
作者
(56629)
(47221)
(47119)
(44791)
(30325)
(22451)
(21666)
(18186)
(17615)
(17163)
(15844)
(15647)
(15117)
(14961)
(14680)
(14577)
(14573)
(14158)
(13673)
(13642)
(11690)
(11646)
(11424)
(10729)
(10722)
(10693)
(10621)
(10393)
(9539)
(9408)
学科
(80404)
经济(80335)
(66431)
管理(64465)
(54442)
企业(54442)
方法(34592)
数学(29872)
数学方法(29521)
中国(23810)
(23488)
(21395)
业经(19333)
技术(19293)
地方(18716)
(17726)
贸易(17716)
(17243)
(17153)
农业(15005)
(14788)
(14572)
(13877)
银行(13856)
(13278)
理论(12998)
技术管理(12969)
(12887)
财务(12827)
财务管理(12797)
机构
学院(285487)
大学(283000)
(119493)
经济(116797)
管理(116067)
理学(99223)
理学院(98224)
管理学(96796)
管理学院(96213)
研究(92308)
中国(71468)
(58933)
(55505)
科学(54551)
(45763)
(45136)
中心(43776)
(43439)
财经(43130)
研究所(41115)
(38865)
业大(38788)
北京(37258)
(36783)
师范(36488)
(36101)
经济学(35034)
农业(33880)
(33154)
经济学院(31568)
基金
项目(184187)
科学(146174)
研究(138840)
基金(132369)
(113297)
国家(112324)
科学基金(97700)
社会(87989)
社会科(83440)
社会科学(83416)
(73956)
基金项目(69949)
教育(64048)
自然(61987)
(61309)
自然科(60612)
自然科学(60596)
自然科学基金(59535)
编号(57655)
资助(53404)
成果(47915)
(43025)
重点(40946)
(40874)
(40565)
课题(39991)
创新(39336)
项目编号(35692)
国家社会(35333)
教育部(35145)
期刊
(133769)
经济(133769)
研究(83336)
中国(59897)
管理(44327)
(42701)
(39122)
学报(37932)
科学(37097)
教育(32475)
技术(29250)
大学(29036)
(28070)
金融(28070)
学学(26752)
农业(26100)
业经(23095)
经济研究(21519)
财经(20834)
图书(18755)
(17964)
问题(17171)
技术经济(15852)
(15494)
(14803)
商业(14523)
科技(14497)
理论(13928)
(13856)
论坛(13856)
共检索到434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德海  刘德文  
多元主体行为的协同是提高物流服务创新网络绩效的有效途径,而信息不对称性降低了创新网络应有的协同放大效应。文章在假设多个创新主体所承担的任务具有互补性的条件下,将协同努力水平向量引入努力成本系数中,构建了物流服务创新网络的多代理人委托代理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代理人努力成本、协同努力水平向量和创新绩效系数等参数对网络创新机制具有重要的影响,进而提出了整合多种创新资源,加强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的策略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坤  吴金玉  胡斌  
基于创新网络节点间共生关系分类以及知识协同过程的熵变理论,以Lotka-Volterra模型为基础,将序参量指标作为调节变量,构建创新网络节点间知识协同过程机制模型;采用赋值法和控制变量法,并借助MATLAB平台对模型进行计算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创新网络知识产出水平受到节点自然增长率、节点间协同意愿指数、节点间竞争指数、节点知识熵、节点结构熵等5个因素的影响;在节点处于不同共生关系时,即使同一影响因素,对最终知识创新产出水平的影响也不一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阮平南  张国红  魏云凤  刘晓燕  
企业进行跨边界网络化合作的目的是利用网络整体效应,实现创新和利益最大化。目前,企业合作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组织间协同。通过对技术创新网络协同影响因素及其形成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5种协同状态,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技术创新网络协同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OLED产业专利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测度技术创新网络协同成熟度,得出全球OLED产业形成的技术创新网络处于协同成熟度模型的管理级,即组织协同阶段。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国巍  邵云飞  刘博  
运用"网络的网络"、联结强度和块模型整合构建协同创新网络协同度测度模型,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间、学研间和产学研间的协同创新网络协同度。基于我国航空航天装备制造、3D打印和新能源汽车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联合发明专利数据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航空航天装备制造、3D打印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协同创新整体处于低网络协同度状态,企业协同创新和学研协同创新都具有高网络协同度,而产学研协同创新具有低网络协同度;考虑联结强度的加权网络更符合现实,联结强度、平均度数中心度是保障企业协同创新和学研协同创新高网络协同度的重要条件,核心—边缘结构稳定性是保障产学研协同创新高网络协同度的重要条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国巍  邵云飞  刘博  
运用"网络的网络"、联结强度和块模型整合构建协同创新网络协同度测度模型,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间、学研间和产学研间的协同创新网络协同度。基于我国航空航天装备制造、3D打印和新能源汽车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联合发明专利数据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航空航天装备制造、3D打印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协同创新整体处于低网络协同度状态,企业协同创新和学研协同创新都具有高网络协同度,而产学研协同创新具有低网络协同度;考虑联结强度的加权网络更符合现实,联结强度、平均度数中心度是保障企业协同创新和学研协同创新高网络协同度的重要条件,核心—边缘结构稳定性是保障产学研协同创新高网络协同度的重要条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昌林  
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从知识流动的角度描述、量化、模拟企业创新网络与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协同演进的过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当前企业创新绩效取决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创新网络协同演进路径为: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创新网络构建与演化→外部知识内化→创新绩效→技术创新动态能力;随着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创新绩效驱动三要素中,动态能力和创新网络知识内化对创新绩效提升具有边际递增效应,同时创新战略、产业政策平台和管理平台对企业技术创新都存在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作用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丽丽  胡斌  杨坤  
在分析创新网络中企业知识协同的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知识协同和知识协同效能的理论基础,从"效能"的含义出发,将效能分为知识协同绩效和知识协同能力两个维度,构建创新网络中企业知识协同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包括2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和25个三级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评价模型,将创新网络中的企业知识协同效能体现在各个因子上。最后通过实证分析,检验该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为创新网络中企业知识协同效能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宜青  曾刚  王秋玉  
协同创新是加快城市群一体化进程,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动力。文章利用2001—2015年合作专利数据,通过块模型分析、凝聚子群分析、知识复杂度测算等方法,论述了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的发展过程,分析了不同区域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的技术知识差异。研究发现:(1)2001—2015年长三角城市群创新模式实现了由外部型向综合型的转变,"Z"字形交通主轴沿线城市协同创新能力提升最快。(2)上海、南京创新带头作用显著,多层级创新板块组合模式是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3)长三角内部城市技术知识生产水平与其技术知识复杂度相关性较低,有必要构建分工协作的区域创新共同体,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服务。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毅  葛庆  李瑞军  
国防产业联盟发展的关键在于科学管理协同创新网络。政策注意力聚焦点反映政府治理创新网络的策略向度,不同政府层级间的注意力分布结构差异表明该策略向度的偏向性。通过人工构建主题词袋,计算主题词TF-IDF权值及余弦相似度,对中央和地方共96份政策文件、1 926份新闻文章进行规模化语义分析,整体评估政府治理国防产业联盟协同创新网络的策略适应性,并测量其在实施与宣传过程中的偏向性。结果发现,网络拓展是首要策略选择,网络管理方式为引导而非参与,关系耦合度低,网络愿景策略运用有限。地方政府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策略偏异和策略调整;政策宣传更接近地方政府的策略向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戚湧  王静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江苏为例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并对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江苏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间关系紧密度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所以及南京市在江苏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具有竞争优势,江苏新能源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中各主体间关系最紧密,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次之,装备制造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中各主体间关系紧密度最小,最后提出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汤勇力  赵令剑  胡欣悦  
将企业看作知识的集合体,从微观层面的企业间协作关系出发,以公有收益和私有收益为基础,考虑声誉机制和知识贬值成本,建立了创新网络中两两企业间的博弈模型,分析了知识贬值成本大于公有收益和私有收益之和、介于公有收益与公有收益和私有收益之和之间、小于公有收益3种情况下创新网络的演化稳定状态,由此提出并证明了不同条件下关于企业合作倾向度的7个命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谭永钦  
现代企业需要增强自身竞争力,实现利益最大化,从企业间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增强企业的协同竞争力,而协同竞争力的增强必须采用有效的信息化工具,即协同管理工具作为支撑。本文主要利用网络经济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协同管理工具的网络型特点,通过定量的分析对网络效应和临界容量进行了探讨,并对协同管理工具如何快速突破临界容量做出了相应分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圣云  王振翰  姚行仁  
选取1998~2017年全国31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创新能力结构关系模型,测度中国各省域的创新能力,揭示省域创新能力耦合网络的时空演化,研究发现:(1)1998~2017年各省域的创新能力均有明显提升,但不同省域之间的创新能力仍有明显差距且呈逐渐扩大趋势。在四大区域中,东部地区的创新能力最强,东北地区的创新能力已被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反超,中部地区的创新能力高于西部地区;(2)在省域创新能力耦合网络演化过程中,耦合网络的密度与强度都有明显增强,极化特征明显,耦合网络空间范围向东部和中部地区集中,全国呈现出"东密西疏"的空间网络分布格局,省份间在开展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小团体集聚现象;(3)各省域在协同创新中获益的差距不断扩大,省域协同创新获益格局在地理上呈现出集聚特征,空间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特征。北京、天津、江苏、上海、浙江、广东等东部沿海省市成为我国协同创新获益较高水平的第一梯队,江苏-上海是我国省域间协同创新获益最多的一对省份。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娜  王孟钧  郑俊巍  
针对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国内相关文献进行科学计量和分析,绘制该研究主题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及聚类;依据其聚类图谱分析结果,分别归类为网络特性、知识管理及资源整合三大视阈,逐一进行细化解读,其中网络特性主要包含网络结构位置、网络关系镶嵌及网络组织能力3个子层面;最后,指出当前国内研究存在3个方面的不足,并点明未来研究的3个主要方向,以供后续研究参考及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夏恒  
近两年县乡电商增速明显,备受政府、传统企业、传统电商企业等重视,演变为电商行业新的蓝海。文章基于对县乡电商与物流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对县乡电商与物流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报告了县乡电商与物流发展快、增势明显,但仍处于初级阶段,面临诸多的发展阻力。通过以协同学相关理论为研究视角,将县乡电商物流看做一个整体系统,以协同理论研究县乡电商物流系统的协同发展。通过对县乡电商物流系统协同发展的阻碍因素进行剖析,反映出县乡地区存在基础设施滞后、物流网络覆盖薄弱、观念落后、政策缺失、人才匮乏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