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21)
- 2023(14676)
- 2022(12402)
- 2021(11421)
- 2020(9535)
- 2019(21809)
- 2018(21941)
- 2017(42398)
- 2016(23228)
- 2015(26601)
- 2014(26623)
- 2013(26179)
- 2012(23589)
- 2011(20940)
- 2010(20639)
- 2009(18773)
- 2008(18084)
- 2007(15626)
- 2006(13841)
- 2005(11995)
- 学科
- 济(96651)
- 经济(96560)
- 管理(66493)
- 业(64053)
- 企(51930)
- 企业(51930)
- 方法(41877)
- 数学(36020)
- 数学方法(35646)
- 农(28435)
- 中国(26306)
- 地方(24866)
- 业经(24637)
- 财(22238)
- 学(20471)
- 农业(19183)
- 理论(15584)
- 技术(15500)
- 环境(15346)
- 制(15298)
- 贸(15102)
- 贸易(15093)
- 和(14990)
- 产业(14947)
- 务(14549)
- 易(14545)
- 财务(14459)
- 财务管理(14438)
- 企业财务(13421)
- 划(12744)
- 机构
- 学院(324410)
- 大学(323737)
- 管理(132073)
- 济(127123)
- 经济(124356)
- 理学(114530)
- 理学院(113283)
- 管理学(111427)
- 管理学院(110867)
- 研究(106777)
- 中国(77602)
- 京(69480)
- 科学(67752)
- 财(55078)
- 农(53425)
- 所(52670)
- 江(50255)
- 业大(50039)
- 中心(49271)
- 研究所(48421)
- 财经(44862)
- 范(44051)
- 师范(43648)
- 北京(42905)
- 农业(41736)
- 经(40620)
- 州(39418)
- 院(38970)
- 经济学(37182)
- 师范大学(35327)
- 基金
- 项目(228874)
- 科学(180090)
- 研究(168586)
- 基金(164644)
- 家(142640)
- 国家(141471)
- 科学基金(122474)
- 社会(105720)
- 社会科(100137)
- 社会科学(100108)
- 省(91957)
- 基金项目(88838)
- 自然(79649)
- 自然科(77728)
- 自然科学(77711)
- 自然科学基金(76296)
- 教育(75919)
- 划(75329)
- 编号(69971)
- 资助(66354)
- 成果(55385)
- 重点(50798)
- 发(50037)
- 部(49276)
- 创(47546)
- 课题(47327)
- 创新(44375)
- 科研(43118)
- 国家社会(42769)
- 项目编号(42586)
- 期刊
- 济(138608)
- 经济(138608)
- 研究(91865)
- 中国(59946)
- 学报(50932)
- 农(48466)
- 科学(46709)
- 管理(46201)
- 财(40865)
- 大学(38052)
- 学学(35361)
- 教育(35107)
- 农业(34025)
- 技术(30431)
- 业经(24830)
- 融(23889)
- 金融(23889)
- 图书(21677)
- 经济研究(21630)
- 财经(20718)
- 问题(18589)
- 业(17744)
- 经(17708)
- 资源(16349)
- 理论(16224)
- 科技(16200)
- 技术经济(15823)
- 现代(15154)
- 实践(15068)
- 践(15068)
共检索到466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卢剑炜 姚洪权
利用江苏省1995-2011年的数据,采用DEA交叉评价模型计算该时期内的物流产业生产效率,并采用协整方法分析物流信息化对生产效率的作用强度。研究表明:在近15年中,江苏省物流产业效率实现了逐步增长,特别在2006年出现了效率快速提升现象;物流信息化与物流产业效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二者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梁子婧
通过对2005-2013年江苏省物流业与三次产业增长数据的分析,得出了江苏省物流业与三次产业增长之间的回归方程以及物流业对三次产业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力。通过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江苏省物流业对三次产业增长均呈正向相关关系,尤其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具有较大的贡献率和拉动力,关联较强。由于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物流业与第一产业呈较弱的正向相关关系,关联较弱。
关键词:
物流业 三次产业 贡献率 江苏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钟群英 朱顺东
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江西省11个设区市2012-2016年物流的规模、技术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评价,分析产出导向下物流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与技术进步变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南昌、新余两市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全部有效,整体技术水平高,资源有效利用能力强;11个设区市没有出现纯技术无效情况,11个设区市Malmquist指数均大于1;南昌、萍乡两市指数的提升是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对提高江西物流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水平提出四点建议:加快区域经济高速增长,提高物流资源有效利用率;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整合物流设施资源;提高物流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加大物流人才培养和数据库建设投入;重视物流网络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的配送网点建设,提高电商物流效率。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星星 周建农 彭爱东
将锡尔系数应用于农村信息化区域差异与协调度定量评价,建立农村信息化协调度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并以江苏省为例,分析江苏省不同区域间农村信息化的差异及协调度。具体结论有:苏南、苏中、苏北区间的信息化发展协调程度明显低于各区域内部信息化发展协调程度;信息化发展协调程度低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江苏省总体的农村信息化协调程度较低。
关键词:
农村信息化 锡尔系数 区域差异 协调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唐建荣 徐媛媛 李晓静
文章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从经济、支撑和信息三大视角系统研究了驱动城市物流业发展的动因;利用2006-2013年的动态数据并基于结构方程测定了江苏各城市的物流业发展水平、区域性差异及其梯度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业已成为城市智慧型建设新的战略性支点;完善的支撑技术、发达的经济实力和高效的信息平台是发展城市物流业的"三驾马车"。验证了支撑系统、经济系统和信息系统对城市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具有直接、正向、依次减弱的影响力度;支撑系统是城市物流业发展的基本保障,经济系统是城市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信息系
关键词:
城市物流业 驱动因素 结构方程 江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高婷
运用江苏省2010-2020年相关统计数据,共选取22项指标分别构建江苏省物流发展、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测算相应指标权重。基于线性加权后的综合指标数据,构建VAR模型,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对江苏省物流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物流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存在相互促进作用,但新型城镇化对物流业仅短期作用显著,而物流业并没有明显推动城市化进程,二者之间缺乏长期协调互动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传明
文章根据物流产业特点,综合考虑经济增长与环境负荷关系,选取投入产出指标及环境变量,挖掘2007-2016年江苏及相关省份物流数据,运用三阶段DEA及Malmquist模型静动态测度低碳约束下江苏物流产业效率。研究表明:外部环境和随机因素对低碳约束下物流产业效率具有重要影响;江苏在沿海省份中产业效率处于中上水平,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仍需提升;从空间角度江苏省内13个城市可被划分为4种效率类型;时序变化上,江苏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指数总体稳步上升,而技术效率差距加大。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区域物流产业联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从亚
根据江苏地区的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结合物流信息化的研究成果,构建江苏物流信息化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对江苏地区物流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
江苏地区 物流信息化 主成分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孟桃 徐宏峰 何逢标
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经验表明,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具体的实体产业为支撑,因此文化产业支撑产业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本文以2005-2012年江苏省数据为样本,采用灰色关联法对文化产业和相关的8个产业的关联度进行定量分析表明,各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关联度较显著。结合江苏省实际状况分析,从关联度大于0.85的三个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之中,选择了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江苏省文化产业的支撑产业。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陈巧云 李艺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不同类型高校间不均衡。为了解不同类型高校信息化建设绩效水平的差异,本研究基于江苏省各类高校697名学生的调查数据,采用顾客满意度调查法和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法对高校信息化绩效进行评价,从学生所在高校类型、学生学段、学生性别角度进行多群组检验。结果显示,江苏省高校学生对高校信息化总体绩效的平均满意度水平介于"一般"至"满意"之间,其中学生对信息化基础设施评价最低,信息化资源对高校信息化绩效贡献最大;高校信息化绩效评价受到学生所在高校类型和学段的影响,与学生性别无关;"985"高校和高职院校学生对信息化绩效评价较高,"211"高校和一般大学学生...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钟正
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江苏省2000年-2010年的货运量和GDP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出江苏省物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两者间的内在关系,论证了物流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对江苏省未来发展物流产业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物流业 经济增长 回归分析 江苏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曹炳汝 曹惠惠
在综合分析影响区域物流发展能力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网络层次分析法(ANP)与理想解法(TOPSIS),构建区域物流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该模型全面考虑了区域物流发展能力的影响因素,能够准确反映区域物流发展能力的强弱,有利于对区域物流发展能力进行准确评价,为区域物流业发展与能力提升提供决策依据。以江苏省13个地市为例,结合2006,2010,2016年的数据,对其物流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13个地市物流发展能力呈现出"南强北弱"的特征,与实际情况相符,以此验证了该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并对江苏省进一步提升区域物流业整体发展能力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司增绰 苗建军
科学研究事业具有明显的劳动密集性和知识密集性特征,已经从基本硬件建设阶段发展到精密硬件与软件共同发展阶段,由中间产品型产业发展成为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科学研究事业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依赖性都较强,制造业和服务业对科学研究事业的依赖性也较强。科学研究事业后向产业链在延长,后向完全联系效应有上升趋势;前向产业链也在延长,前向完全联系效应也有上升趋势。科学研究事业的基础产业地位在上升,而拉动型产业地位在下降。
关键词:
科学研究事业 产业关联效应 投入产出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志华 胡非凡
我国粮食产业链环节众多、人为分割明显,尤其是与西方发达国家既已形成的粮食供应链网络体系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常州粮食现代物流中心在对现行大米供应链主要缺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积极进行以构建糙米增值供应链为核心内容的粮食供应链整合,并借此实行由以往的自营向基于物流中心的第三方供应链服务转化,取得了规模化、集约化与供应链一体化的良好效果,为我国粮食供应链整合提供了可供学习参考的一般范式,即抢抓转型机遇、搭建整合平台、实施共赢机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龚梦 祁春节
城市物流网络的规划与构建,对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它不仅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规模效益,还可以带动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本文以江苏省为例,通过实证分析,提出了物流网络规划的理想模式,给出了江苏省13个地级市物流网络的具体布局规划。结果显示,南京、无锡、苏州可确定为物流园区型节点城市;常州、南通、扬州、泰州、盐城确定为物流中心型节点城市;镇江、徐州、连云港、淮安及宿迁确定为配送中心型节点城市。在此基本布局的引导下,再根据各城市的地理位置因素进行更细致的布局规划,力求因地制宜,切实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城市物流 物流网络 布局规划 城市规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