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90)
2023(17740)
2022(14846)
2021(13606)
2020(11629)
2019(25908)
2018(25390)
2017(49071)
2016(26150)
2015(28821)
2014(27869)
2013(27287)
2012(24213)
2011(21111)
2010(20795)
2009(19082)
2008(18635)
2007(16336)
2006(13727)
2005(11801)
作者
(73077)
(61033)
(60847)
(57277)
(38629)
(29365)
(27290)
(23784)
(22967)
(21477)
(20611)
(20439)
(19147)
(18960)
(18742)
(18551)
(18419)
(18184)
(17469)
(17461)
(15099)
(14840)
(14601)
(13898)
(13636)
(13507)
(13444)
(13371)
(12095)
(12080)
学科
(106022)
经济(105917)
(102260)
(92088)
企业(92088)
管理(89764)
方法(50805)
数学(41613)
数学方法(41118)
业经(33473)
(33158)
(33080)
中国(26299)
(24615)
财务(24546)
财务管理(24516)
企业财务(23212)
农业(22900)
技术(22730)
(19984)
(19431)
贸易(19420)
理论(19062)
(18859)
(17777)
(17659)
地方(17589)
(17467)
(16817)
(15374)
机构
学院(361913)
大学(353848)
(149042)
管理(147822)
经济(146506)
理学(129084)
理学院(127837)
管理学(125808)
管理学院(125143)
研究(110845)
中国(85183)
(71786)
科学(69522)
(67147)
(66188)
业大(57613)
财经(54506)
(54232)
(52804)
农业(52562)
中心(52223)
(49815)
研究所(49713)
经济学(45158)
北京(43258)
(41584)
商学(41162)
经济学院(41022)
(40812)
商学院(40803)
基金
项目(253445)
科学(202045)
基金(187174)
研究(179076)
(164745)
国家(163332)
科学基金(142642)
社会(117027)
社会科(111291)
社会科学(111265)
(101304)
基金项目(99537)
自然(94849)
自然科(92859)
自然科学(92832)
自然科学基金(91252)
(83960)
教育(82160)
资助(75152)
编号(69179)
(58099)
重点(56746)
(55035)
(54097)
创新(53628)
成果(52355)
(51427)
科研(49354)
国家社会(49140)
计划(47432)
期刊
(155635)
经济(155635)
研究(94342)
中国(64097)
(60192)
管理(59022)
学报(58106)
(55334)
科学(54101)
大学(44505)
学学(42912)
农业(41293)
技术(35046)
(29877)
金融(29877)
教育(29796)
业经(29283)
财经(26905)
经济研究(25762)
(25048)
(23282)
问题(20280)
技术经济(19643)
商业(18703)
科技(18438)
(18040)
现代(17017)
财会(16945)
(16548)
统计(16433)
共检索到509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任伟斐  
物流供应链集成强调供应链物流系统信息、资源、网络要素及流动要素的协调与配合,对流通企业创新韧性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流通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物流供应链集成对流通企业创新韧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文章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流通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敏毅  周奕  
电商物流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电商物流供应链集成趋势日益明显,显著强化了流通技术创新能力。本文立足于2012-2020年30个省份的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电商物流供应链集成对流通技术创新的外溢效应。研究表明:电商物流供应链集成对流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流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流通全要素生产率可强化电商物流供应链集成对流通技术创新的外溢效应;供应链金融与电商物流供应链集成存在联动关系,且该关系对流通技术创新的外溢效应更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广培  苏世彬  
绿色创新效率综合反映了企业技术创新质量与中长期环境改善潜力。运用Super-SBM模型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以沪深A股200家节能环保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集成与企业绿色创新整体效率存在先扬后抑的倒“U”型曲线关系;供应链不同维度的集成对绿色创新两阶段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供应商集成与绿色成果转化效率呈“U”型关系,与绿色技术研发效率不存在显著关系;客户集成与绿色技术研发效率呈“U”型曲线关系,与绿色成果转化效率呈倒“U”型曲线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广培  苏世彬  
绿色创新效率综合反映了企业技术创新质量与中长期环境改善潜力。运用Super-SBM模型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以沪深A股200家节能环保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集成与企业绿色创新整体效率存在先扬后抑的倒“U”型曲线关系;供应链不同维度的集成对绿色创新两阶段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供应商集成与绿色成果转化效率呈“U”型关系,与绿色技术研发效率不存在显著关系;客户集成与绿色技术研发效率呈“U”型曲线关系,与绿色成果转化效率呈倒“U”型曲线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柳彩莲  
本文基于2012-2020年沪深两市A股流通类上市企业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企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向影响供应链的供应商韧性和客户韧性,对供应商韧性的提升效果高于客户韧性;供应链韧性受企业规模和成长性因素的影响突出,与企业年限和股权结构等因素的关联性不大;市场地位正向调节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韧性的提升效果;企业支撑层数字化转型对客户韧性的影响更明显,应用层数字化转型对供应商韧性的提升更显著;企业的应用层数字化转型对供应商韧性和客户韧性的提升均高于支撑层。本文得出发挥数字技术优势锻造流通企业供应链长板和培育企业数字化转型合力补齐供应链短板的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红霞   陈玲玲   尚婷  
本文在对数字普惠金融、创新要素配置和流通产业链韧性展开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三者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流通产业链韧性具有正向驱动作用,但在不同区域存在异质性影响;数字普惠金融对人力创新要素配置和技术创新要素配置具有正向驱动作用,对人力创新要素配置的驱动作用明显强于对技术创新要素配置;创新要素配置在数字普惠金融与流通产业链韧性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据此,提出推动普惠金融业务数字化转型、提高创新要素配置水平、促进流通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的政策建议,强化流通产业链韧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涛  
本文选取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创新要素集聚对流通价值链优化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创新要素集聚能够显著促进流通价值链优化,在进行广义矩阵估计、最小二乘估计法、极大似然估计的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绿色技术创新在创新要素集聚影响流通价值链优化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创新要素集聚对流通价值链优化的影响存在明显区域异质性,主要表现为对农村及中西部地区流通价值链优化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基于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推进流通价值链优化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贝斐  
提高农产品流通服务供应链集成度,有利于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并缩减流通时间,进而提升农产品流通绩效。本文在阐述农产品流通服务供应链集成及相关理论基础上,构建农产品流通服务供应链集成对流通绩效产生影响的理论模型。选取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农产品流通服务供应链集成三个维度变量对流通绩效四个维度变量影响的显著性不同,其中,协同机制对流通绩效的四个维度变量均产生正向显著影响,而合作关系与信息共享对流通绩效的影向并不全面。据此,提出培育供应链集成商、建立农产品信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谷城   张树山   刘赵宁  
数字经济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物流技术深度融合,催生物流业智慧化新业态。聚焦供应链韧性,深入探究物流业智慧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对降低企业运营风险、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6—2021年我国281个地级市及其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基础要素投入、智慧应用、发展效益三个维度构建物流业智慧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算各地级市物流业智慧化水平,进而从供应链韧性视角,将供应链韧性解构为上下游企业间供需维持、供需匹配、供需升级三个维度,考察物流业智慧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物流业智慧化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缓解资源约束,从而提升企业绩效,且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显示,物流业智慧化能够助力企业合作关系的持续、稳定,促进供需维持;能够帮助企业供需两端快速对接,促进供需匹配;能够改善企业供需关系和供给质量,促进供需升级。这说明,物流业智慧化可以通过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供需维持、供需匹配、供需升级三种机制路径促进企业绩效提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中小微企业、产业链下游企业、强数字基础地区企业、交通条件便利地区企业,物流业智慧化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更强。因此,应充分把握物流业智慧化发展机遇,加强流通安全体系建设和物流平台信息化建设,促进供需高效对接,提升物流业大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能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物流技术深度融合。同时,应着力提升供应链韧性,建立健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供需维持、供需匹配、供需升级机制。此外,还要结合企业及其所在行业和地区特点,分类型、分行业、分地区分类施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方福前   杨宏   陈光兴  
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经济秩序混乱和贸易保护主义兴起,引发了各国对供应链韧性的重视。文章利用2011—2021年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升了企业供应链韧性;比较而言,数字经济对网络位置和市场份额较低及位于中低技术行业企业的供应链韧性提升作用更大;企业所处制度环境的市场化水平越高,数字经济对企业供应链韧性的提升作用越大。就影响机制而言,外部搜寻成本和内部管理成本的降低是数字经济影响企业供应链韧性的两个主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不仅有助于提高供应链韧性水平,还会加速供应商本土化。文章从新的角度阐释了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的效应和机制,为中国提升供应链韧性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改革和政策设计的有益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陶慧芳  
供应链创新联盟作为零售企业发展的新型模式,可通过资源共享、协调管理等方式提升供应链整体效益。本文实证检验零售企业供应链创新联盟对流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零售企业供应链创新联盟中企业合作伙伴选择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管控能力对流通绩效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协调管控能力对流通绩效的影响最显著,合作伙伴选择能力次之,沟通能力最弱;资源共享在零售企业供应链创新联盟与流通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契约关系的中介作用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慧   刘彩霞   王天琪  
智慧供应链能通过更高效的即时供应链信息共享,打破传统供应链中的信息不对称、资源无效率错配和协同不畅等困境,从而加速流通要素的跨领域、多层次融合,激发流通创新的潜力。为探究智慧供应链对于流通企业创新的影响,本文基于A股市场的商贸流通企业数据构建了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智慧供应链对于流通企业创新的影响,同时考虑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两个情境因素——去产能程度和市场发育程度。实证结果显示,智慧供应链对于流通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去产能和市场发育程度能进一步加强这种积极影响。据此,本文提出针对性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月婕  
本文基于458份问卷调查数据,利用基准计量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供应链协同、资源共享与流通企业创新绩效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供应链协同对流通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供应链协同对流通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对物流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最大、零售企业次之、批发企业最小;资源共享在供应链协同与流通企业创新绩效间发挥中介效应。据此,提出打造供应链协同创新综合体、搭建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完善供应链风险监管机制等政策建议,以期对驱动流通企业创新发展有所裨益。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月阳  李艳  
供应链协同发展是流通企业物流模式进行创新的趋势之一。本文分析了当前流通企业及供应链的发展状况,并就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供应链的协同创新物流模式需要在战略、战术以及操作等层面上有所改进,本文提出了引入第四方物流的协同模式、流通企业形成集配中心的模式、平台智慧物流模式等创新方向,在物流模式创新中,还应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其中,构建供应链协同联盟等,这也是流通企业进行物流模式创新的重要手段。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孟金环  
本文基于2010-2021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模型对区域物流能力与流通业韧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一步考察了产业聚集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区域物流能力能够显著增强流通业韧性,并且产业聚集在区域物流能力和流通业韧性的关系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据此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因地制宜制定物流能力建设总体布局,通过提升区域物流能力增强流通业在不确定环境下的韧性;二是引导流通业融合,为流通业集群化发展创造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