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14)
2023(7007)
2022(5928)
2021(5399)
2020(4605)
2019(9680)
2018(9635)
2017(18241)
2016(9054)
2015(10661)
2014(10283)
2013(10226)
2012(8815)
2011(7639)
2010(7652)
2009(6835)
2008(6438)
2007(6042)
2006(5199)
2005(4410)
作者
(24860)
(20807)
(20540)
(19513)
(12993)
(9671)
(9248)
(7941)
(7700)
(7269)
(6882)
(6828)
(6517)
(6489)
(6392)
(6297)
(6128)
(6011)
(5919)
(5914)
(5078)
(4953)
(4882)
(4715)
(4569)
(4560)
(4544)
(4537)
(4196)
(4043)
学科
(42232)
经济(42204)
(35672)
管理(33100)
(30098)
企业(30098)
技术(19534)
方法(16191)
数学(13596)
数学方法(13514)
中国(12973)
技术管理(12960)
业经(12745)
(12150)
产业(11190)
地方(10361)
农业(8339)
结构(8064)
(7905)
(7454)
贸易(7448)
(7157)
(6635)
理论(6498)
地方经济(5920)
(5906)
银行(5893)
(5745)
(5596)
(5544)
机构
学院(132248)
大学(125087)
(60092)
经济(59178)
管理(56588)
理学(49243)
理学院(48845)
管理学(48295)
管理学院(48033)
研究(39959)
中国(29326)
(25295)
(23301)
科学(22570)
(19802)
财经(18890)
(18553)
中心(18319)
经济学(18042)
业大(17101)
(17005)
研究所(16819)
(16525)
商学(16414)
技术(16322)
经济学院(16280)
商学院(16265)
(15929)
北京(15871)
经济管理(15681)
基金
项目(90639)
科学(73749)
研究(69319)
基金(64853)
(55010)
国家(54519)
科学基金(49044)
社会(46592)
社会科(44587)
社会科学(44579)
(39057)
基金项目(35024)
教育(30894)
(30335)
自然(29551)
自然科(28960)
自然科学(28958)
自然科学基金(28447)
编号(26608)
(26390)
资助(24326)
创新(23542)
(21703)
重点(19954)
国家社会(19445)
课题(19180)
(19038)
成果(18837)
(18787)
发展(18367)
期刊
(68186)
经济(68186)
研究(37592)
中国(27390)
管理(24149)
技术(19485)
科学(16293)
(16142)
(14920)
学报(13904)
业经(13823)
教育(13633)
经济研究(12540)
大学(11543)
学学(10959)
农业(10677)
科技(10383)
技术经济(9926)
商业(9774)
(9096)
金融(9096)
财经(8878)
(7992)
问题(7777)
(7450)
(6947)
论坛(6947)
(6668)
现代(6479)
统计(6132)
共检索到192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世免  李青清  徐运保  
物流产业集聚具有较强正外部性,为居民消费升级带来积极影响。本文利用2009-2020年我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物流产业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并深度考察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物流产业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具有直接推动作用,且表现出明显区域异质性,整体呈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分布格局。进一步检验发现,物流产业集聚能够通过技术创新间接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即技术创新在二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未来,需从助力物流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技术创新高地、构建居民消费新生态方面持续发力,实现以消费升级驱动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纯旭   王启帆  
居民消费扩张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流通产业集聚对居民消费扩张的促进作用日渐显现。本文选取我国2016-2021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流通产业集聚对居民消费扩张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流通产业集聚除直接影响居民消费扩张外,还通过技术创新和收入增长间接促进居民消费扩张;直接影响存在显著空间异质性,中部、西部地区显著强于东部地区。据此,建议营造流通从业人员、资本、零售网店、企业集聚利好环境,充分发挥技术创新赋能作用,以及增强流通产业就业带动功能,以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扩容升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曲昳  
分析金融集聚实现高技术产业升级的影响机理,即通过促进高技术企业形成外部规模经济效应推动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以及通过降低高技术企业交易成本推动高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并运用2001—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GMM)方法探索这一影响机理。研究表明:(1)金融集聚显著促进了高技术产业升级;(2)变更高技术产业高级化替换变量、金融集聚替换变量,这一影响效果依然稳健;(3)金融集聚均通过显著提高高技术企业规模效应和显著降低高技术企业交易成本进而实现技术创新;(4)金融集聚也通过显著提高技术创新实现高技术产业升级。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包括: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推动高技术产业集聚;推动金融集聚为高技术产业专业化、多样化聚集模式提供资金支持;不断提升高技术企业生产效率以及培养高层次技术发明人才和技术创新团队。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陶长琪  彭永樟  
经济集聚的外部性导致知识溢出,知识溢出会使技术创新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空间效应。通过基于结构偏离度的Hamming贴近度、夹角余弦法、PCA等测度了产业结构"两化"水平和技术创新强度,构建了基于经济集聚度的空间权重矩阵,并利用1997—2014年间30个省市(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进行SDM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强度对我国"两化"发展具有显著为正的空间效应;经济集聚是促进创新对高级化空间效应的必要条件,它能将创新对合理化的空间效应放大近4倍;就合理化维度而言,东部地区创新的边际收益高,中部地区集聚的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陶长琪  彭永樟  
经济集聚的外部性导致知识溢出,知识溢出会使技术创新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空间效应。通过基于结构偏离度的Hamming贴近度、夹角余弦法、PCA等测度了产业结构"两化"水平和技术创新强度,构建了基于经济集聚度的空间权重矩阵,并利用1997—2014年间30个省市(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进行SDM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强度对我国"两化"发展具有显著为正的空间效应;经济集聚是促进创新对高级化空间效应的必要条件,它能将创新对合理化的空间效应放大近4倍;就合理化维度而言,东部地区创新的边际收益高,中部地区集聚的边际收益高,西部地区依赖政府调控,技术创新强度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空间效应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董敏   娄峰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物流服务已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物流业在规模和水平上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全球物流大国之一。但是我国物流业的服务质量、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为适应全球经济竞争新形势,亟需推动物流产业转型升级。而标准化运行能够消除物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非标准化环节,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强物流竞争力;技术创新则能够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构建更加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物流体系。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标准化运行与技术创新协同对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旨在引导物流企业重视标准化运行与技术创新的协同效应,深入促进物流企业的发展和升级。研究结果表明:在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物流标准是连接物流技术创新与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桥梁;物流产业自身是促使产业升级最关键的内因,而标准化运行和技术创新协同则需要物流产业自身积累至一定程度后其贡献效果才能体现,并且该贡献效果对于产业升级是一种长期且稳定的促进机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莉君   冉宇圆  
技术创新是高技术产业保证“高技术”特征的关键,对高技术产业保持产业韧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2009—2020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在产业升级和产业集聚的视角下,通过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技术创新对高技术产业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高技术产业韧性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技术创新可以通过促进产业升级和提升产业集聚水平这两条途径对高技术产业韧性产生正向影响,其中产业升级产生的中介效应强于产业集聚所产生的中介效应;对外开放水平能够正向调节技术创新对高技术产业韧性影响,同时能够正向调节产业升级和产业集聚在技术创新与高技术产业韧性的中介效应的前半段路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莉君   冉宇圆  
技术创新是高技术产业保证“高技术”特征的关键,对高技术产业保持产业韧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2009—2020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在产业升级和产业集聚的视角下,通过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技术创新对高技术产业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高技术产业韧性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技术创新可以通过促进产业升级和提升产业集聚水平这两条途径对高技术产业韧性产生正向影响,其中产业升级产生的中介效应强于产业集聚所产生的中介效应;对外开放水平能够正向调节技术创新对高技术产业韧性影响,同时能够正向调节产业升级和产业集聚在技术创新与高技术产业韧性的中介效应的前半段路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天宇  黄桂俊  
技术创新和就业机会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在理论上是不确定的,其净效果要通过实证分析来判断。利用我国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技术创新具有增加居民消费的净效果,就业机会则具有减少居民消费的净效果。因此,要刺激居民消费的增加,需要鼓励技术创新,并要解决就业结构、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以及社会保障不健全等问题。在此前提下,通过增加就业机会来增加居民消费是可行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闫妍  薛腾鹿  
本文基于2013-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电商产业集聚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电商产业集聚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分维度来看,电商产业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均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有促进作用。对比分析发现,相较于电商产业专业化集聚,电商产业多样化集聚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强。基于此,提出完善电商产业多样化集聚发展体系、打造电商产业专业化集聚发展机制以及构建城乡居民消费一体化生态圈的政策建议,以期为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能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常尚新  
以产业集群为特点的产业集聚具有正的外部性,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在实现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采用2007-2019年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从不同类型的集聚角度,探讨了产业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机理,并实证分析了不同类型产业集聚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专业化集聚对于城镇居民消费升级具有促进作用,对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作用不显著;多样化集聚对于城镇居民消费升级具有线性的积极作用,而对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具有非线性影响,随着多样化集聚指数的增加,集聚的负外部性显现,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作用先促进后抑制,可能的原因在于集聚多发生在城镇,不同类型的产业集聚对于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不同。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对城镇居民的消费升级具有抑制作用,对农村居民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叶亚丽  
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应用与产业深度融合,快速推进了流通业智能化转型发展,并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采用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域的数据样本,构建基准回归模型实证研究流通业智能化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并运用调节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分析数字技术创新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论表明:流通业智能化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数字技术创新在其中具有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数字技术创新在流通业智能化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过程中具有区域异质性,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在西部地区的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于明文  
本文基于我国1995-2020年宏观经济数据,建立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与方差分解等方法,研究了技术创新、服务业结构优化与城乡居民消费升级三者间的动态交互机制。结果表明:三者的发展水平高度依赖自我强化机制,同时服务业结构优化水平受到技术创新能力与水平的重要影响,而农村消费升级水平同时受到技术创新与服务业结构优化的双重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朝军  
本文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新基建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借助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数字新基建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文章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邱伟芳  范桂松  
本文选取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流通业集聚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并分析流通创新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流通业集聚能够显著提升居民消费率,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流通创新在流通业集聚与居民消费率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即流通业集聚可通过推动流通创新间接提升居民消费率;流通业集聚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于农村消费群体、中西部地区的提升效果更加显著。因此,提出发挥流通产业集聚效应、推动流通模式创新、促进城乡流通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