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24)
- 2023(8569)
- 2022(7058)
- 2021(5942)
- 2020(4797)
- 2019(10650)
- 2018(10042)
- 2017(20037)
- 2016(10179)
- 2015(11910)
- 2014(12038)
- 2013(12311)
- 2012(11224)
- 2011(10180)
- 2010(10376)
- 2009(9684)
- 2008(9279)
- 2007(8500)
- 2006(7831)
- 2005(7256)
- 学科
- 济(81130)
- 经济(81095)
- 管理(30472)
- 方法(25594)
- 业(25492)
- 数学(23260)
- 数学方法(23165)
- 地方(22766)
- 企(20295)
- 企业(20295)
- 中国(17275)
- 地方经济(15726)
- 业经(15613)
- 农(14102)
- 环境(12575)
- 产业(12188)
- 学(12106)
- 融(10303)
- 金融(10302)
- 制(9294)
- 财(9286)
- 经济学(9065)
- 农业(8942)
- 贸(8686)
- 贸易(8678)
- 发(8562)
- 银(8443)
- 银行(8436)
- 行(8258)
- 易(8232)
- 机构
- 学院(167169)
- 大学(162823)
- 济(89379)
- 经济(88050)
- 管理(63893)
- 研究(61090)
- 理学(54612)
- 理学院(54053)
- 管理学(53411)
- 管理学院(53100)
- 中国(46148)
- 财(35134)
- 京(33427)
- 科学(33139)
- 所(30136)
- 经济学(29798)
- 财经(28590)
- 研究所(27111)
- 中心(26629)
- 经济学院(26589)
- 经(25831)
- 江(24324)
- 农(22168)
- 院(21611)
- 北京(21277)
- 财经大学(21066)
- 业大(20435)
- 州(19408)
- 范(19229)
- 师范(19090)
- 基金
- 项目(107331)
- 科学(86423)
- 基金(79327)
- 研究(78737)
- 家(67792)
- 国家(67340)
- 科学基金(58908)
- 社会(55170)
- 社会科(52841)
- 社会科学(52826)
- 省(42655)
- 基金项目(41752)
- 自然(35120)
- 自然科(34284)
- 自然科学(34279)
- 划(34273)
- 自然科学基金(33661)
- 教育(32996)
- 资助(32042)
- 编号(28391)
- 发(27392)
- 重点(24377)
- 国家社会(23821)
- 发展(23516)
- 部(23245)
- 展(23193)
- 创(22657)
- 创新(21462)
- 成果(21154)
- 人文(20616)
共检索到255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志祥 张洪振 龚新蜀 王艳
在新经济地理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应用2001—2015年的省域面板数据和空间杜宾模型(SDM)探讨了物流产业集聚、市场分割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物流产业集聚不仅能够显著提升本地绿色经济运行效率,还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并随空间距离的增加呈现衰减的特征,其有效边界大致为600千米。另外,其空间溢出效应受到市场分割的无形阻碍,通过减弱与邻近地区的经济联系等方式,弱化物流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雅琼 韩志非 刘亚芬
选取2007—2021年中国19个国家级城市群面板数据,运用基准回归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要素市场分割与绿色创新效率的关系。研究得出:高技术产业集聚可有效缓解要素市场分割现象。同时,高技术产业集聚可提升绿色创新效率,且专业化集聚作用效果显著高于多样化集聚。中介检验发现,高技术产业集聚可通过调节要素市场分割绿色创新效率发挥促进作用。拓展分析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与环境规制之间呈现正向关联关系。在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调整要素市场分割测算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因此,提出塑建高技术产业集聚新生态、重构要素市场化配置新范式、构筑环境规制制度新格局的建议,希冀助力绿色创新效率提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雅琼 韩志非 刘亚芬
选取2007—2021年中国19个国家级城市群面板数据,运用基准回归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要素市场分割与绿色创新效率的关系。研究得出:高技术产业集聚可有效缓解要素市场分割现象。同时,高技术产业集聚可提升绿色创新效率,且专业化集聚作用效果显著高于多样化集聚。中介检验发现,高技术产业集聚可通过调节要素市场分割绿色创新效率发挥促进作用。拓展分析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与环境规制之间呈现正向关联关系。在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调整要素市场分割测算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因此,提出塑建高技术产业集聚新生态、重构要素市场化配置新范式、构筑环境规制制度新格局的建议,希冀助力绿色创新效率提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媛 刘伟伟 王小娟
物流网络犹如经济动脉,其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有助于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通。推动物流业集聚固然能够有效加速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产业技术创新,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部分区域生态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为了解决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我国在推动物流业集聚的过程中还需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基于此,本文实证分析统一大市场建设背景下物流产业集聚对京津冀地区绿色效率的影响机制,旨在阐明物流业集聚与绿色效率的互动关系,从而为京津冀地区合理推动物流业集聚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物流业集聚与京津冀地区绿色效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物流业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产业结构升级在物流业集聚与京津冀地区绿色效率之间表现出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长征 赵亮
本文以2001—2014年我国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的数据为基础,计算出19个主要城市的物流产业区位熵指数,并对各个城市的物流产业集聚度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剖析了物流产业集聚对城市经济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物流产业集聚对各个城市经济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其对东部城市的影响最强,对中西部城市的影响则较弱。同时随着时间周期的推移,物流产业集聚对城市经济的影响程度逐步提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丙泉 刘增果 王月 孟令奇 聂博洋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文章将绿色创新划分为绿色创新研发与绿色创新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在对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绿色创新效率测算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各阶段及整体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创新效率呈缓慢波动上升趋势,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区域间绿色创新效率差异显著,整体呈东高西低的态势,多数省份重研发、轻转化;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集聚有助于绿色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与整体效率的提升,但对绿色创新研发效率的作用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两者的协同集聚不利于东部地区绿色创新研发,但对中西部地区绿色创新成果转化具有正向作用。
关键词:
产业协同集聚 创新价值链 区域绿色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鑫
本文以2007-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VRS模型、区域熵值法,对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物流产业集聚水平进行定量测算,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对物流产业集聚与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的关系进行线性、非线性估计。研究表明:整体上看,物流产业集聚对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的提升有显著正向作用;物流产业集聚与区域商贸流通效率间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即存在两个结构变点,变点对应的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分别为1.132、1.394;随着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提升,其对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的正向影响呈"两头强、中间弱"的U型结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宇 李剑
在定义物流产业集聚的空间效率基础上,采用我国2005-2014年的省级统计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各区域的物流空间效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物流产业集聚的空间效率存在区域差异性,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区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对外开放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物流网络密度的影响程度较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静田 付晓东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作为产业发展的趋势,是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选取中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门槛模型重点研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非线性关系及行业和区域异质性。研究表明,当以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城市规模、环境规制为门槛变量时,制造业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一般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呈倒U形关系。当以经济发展水平作为门槛变量时,制造业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一般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呈倒U形关系,且制造业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更大。因此,要因地制宜地推动产业协同集聚,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及监管强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德发 董秋菊 朱悦 廉永生
文章基于2005—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调节效应和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人力资本水平、人口空间分布和年龄分布的人口结构视角下产业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绿色经济效率呈现空间溢出效应,且过半数省份处于“低-低”集聚状态;通过空间相关性检验发现,产业集聚、人口结构与绿色经济效率具有协同变动趋势;人口结构变动对产业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的调节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其中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支撑作用,而人口结构变动负向调节中部地区的产业集聚和绿色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人口空间分布的调节效应最大,人力资本水平次之,人口年龄结构最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柏青华
当前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迅速,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湖北省的GDP总量、物流产业聚集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相关数据,定量研究物流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湖北省物流产业聚集对其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一定影响,不过影响程度较低;对外开放程度、政府干预以及资本力量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正相关关系,三者对湖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高于物流产业集聚对湖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其中资本对湖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最高。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瑞荣 李志彬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探讨了区域经济发展和物流产业集聚程度之间的相关性,首先分析了物流产业集聚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内涵和关系,接着研究了如何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来对物流产业集聚程度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进行测量和评价,使用了区位熵法对物流产业集聚程度进行衡量,最后进行了算例实证检验和分析。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物流产业 集聚程度 相关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光军 夏帆
物流产业集聚一方面能够通过专业化的分工、竞争效应促进生产率提升,但另一方面也会造成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进而造成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等问题。基于此,阐明物流产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对于指导物流产业制定长远规划、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而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本文阐释了物流产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并进行了测度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物流产业集聚度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倒U型关系;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创新能力、对外开放程度、物流基础设施、能源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政府干预的积极影响,但是物流基础设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而其中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受到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洁 李婧姝
基于2009—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算各地区绿色创新效率并通过区位熵测度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最后利用面板计量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直接影响及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区域绿色创新效率整体不高,二者均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发展较为缓慢;高技术产业集聚有利于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提高,技术创新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研发投入、劳动投入和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创新效率均有显著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洁 李婧姝
基于2009—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算各地区绿色创新效率并通过区位熵测度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最后利用面板计量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直接影响及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区域绿色创新效率整体不高,二者均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发展较为缓慢;高技术产业集聚有利于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提高,技术创新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研发投入、劳动投入和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创新效率均有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